上回说到,张联奎命带金神贵格。张家人也是满心欢喜,张老先生坐在堂上怀里抱着爱孙,手里拿着郭先生留下的八字推演的红纸。对儿子张克孝说:“这小东西命带贵格,十岁方才行运确有些迟。我看童时不必入学拜师,就由我亲自细心培养,我们家穷也少费些钱财。”儿子张克孝说道:“这样甚好,只是有累父亲了。”老先生道:“我一生碌碌无为枉读了圣贤书,我的抱负无法实现,就寄托在这小东西身上吧。”
时光荏苒,又过了三年,张联奎虽说是活泼可爱,有哭有笑,可不会说话。三年未曾讲过一句话。一家人不免有些担心。龙口庄后面,有一条河叫牧羊河(现在叫“三八”河)这条河向东流与富河交汇,直达兴国州。过了兴国州,一直向东奔流,流经富池与长江交汇。
牧羊河右岸有一座雄伟的建筑,即张氏宗祠。俗称龙口祠,龙口祠距离龙口庄一里路程。龙口祠有一个水陆码头。从龙口祠登上航船到兴国州也就一个时辰的路程。这天张先生带着三岁的孙子张联奎到兴国州访友,顺便置办一些日常用品,兴国州儒学垴有龙口庄的田产,还有族人在此经商,族人中有位张孝天与张老先生是同房叔侄。张孝天开有一间杂货铺。
航船在兴国富川码头靠岸。老先生与幼孙大手牵小手在街上一路向儒学垴走来。刚满三岁的张联奎见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店铺的货物满目琳琅,心里十分高兴,走到五马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老先生一打听原来今天是刚调来的州老爷上任。老先生把孙子放在自己的肩上,向人群中挤去。不时听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前面发生了什么?”老先生自言自语道。“爷爷有个人骑着大花马。”张联奎坐在爷爷的肩上朗声回答。老先生一惊,这三年来从未开口说话的小东西,今天终于开口说话了。老先生心里很高兴,奋力向前挤,好不容易挤到衙门前,望着州衙,心里说道:“托州老爷的福,我孙子会说话了。”
晌午时分,爷孙二人来到张孝天的杂货铺。张孝天在铺里忙,招呼客人,抬头见到张贞河便热情招呼:“老叔,您来了,快屋里坐。”又高声招呼内人,准备爷孙二人的午饭。
吃过午饭,又置办了一些日常用品,爷孙二人顺着原路返回,这时街道冷清了许多。
申时时分,爷孙二人就回到了家,一家人见到张联奎会说话了也是十分高兴。
又过三年多,张联奎在爷爷的教导下,小有所成。《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启蒙课程早就熟记于胸,诗词楹联也略有涉足。
张联奎的家门前有一块空场,场边栽了好几颗果树,有李子树,柿子树,还有一株白杨桃,又栽了一些花草。有秋菊、兰花,牵牛花、栀子花,虽然家境贫寒,但家庭温馨,日子也过得平和充实。
这年季春,在张家祠教经馆的王先生,字中实,名友之,秀才出生,一生以教书为业。文学功底十分厚实尤以诗联更为突出。这天学生放假,张家祠离龙口庄只有一里之隔,王先生便早早来到张贞河老爷的家,文人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前两年王友之先生曾邀老先生出山。但张老先生以人老体衰为由谢绝了。其实老先生也只长王先生六岁。内心是怕耽误孙子的学业。这几年爷孙二人是形影不离,悉心教导,孙子张联奎也是聪慧过人,悟性极高,虽只有六岁多,已是学有小成了。
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柔和的阳光洒满庭院,季春季节百花竞放,空气是弥漫着阵阵清香。双双紫燕在空中盘旋,似在寻找去年的旧家。门前池塘的夏莲正露出尖尖的嫩角。张王两位先生在院中闲聊张联奎和邻家的孩子在院中玩耍。
王友之先生说:“张老,听说你孙子联奎,这两年学有所成?”张先生回答:“只是入门。”
王先生说:“我今天来您家,一是老友相聚谈天说地打发时间,二是想考考您孙子是否如传说中学有所成。”
张老先生也想考考孙子看是否思路敏捷,看根基牢不牢。于是对孙子说:“联奎,你快过来,见过王先生。”
联奎连忙跑过来对着王先生说道:“先生好!”便站在王先生身旁,王先生指着院中盛开的栀子花说道:“联奎,你能以这洁白无瑕的栀子花为题占上一绝吗?”
不料张联奎稍加思索随口吟来:
“生在寻常百姓家,清香淡雅白无暇。
不和兰桂同芳室,喜作村姑发上花。”
王先生听了一惊,便想难一难这机灵聪明的小东西,于是指着空中盘旋的双燕道:“你能以紫燕为题,吟上一首七律吗?”
联奎望着轻盈的双燕,沉思略有一刻便缓缓吟道:
轻灵紫燕寻新宅,不入宗堂不入衙。
喜见门前花早发,爱看屋后日迟斜。
筑巢只筑祥和第,栖宇还栖幸福家。
惟愿年年梁上绕,无灾无难到天涯。
王先生服了,不想这小东西知识面这么广,居然知道燕子不在宗堂和衙内筑巢。王先生对张贞河说道:“恭喜老哥,看来您的愿望要在这小子的身上实现了。”二人相视而笑。
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