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岁月流逝

五二年三月初

四合院中院东厢房

贾张氏在床上坐着,拿着针线,正在缝一件小衣服。

秦淮茹和贾东旭在堂屋坐着唠嗑,两口子是真恩爱,有时候贾母看得都有点烦。所以她也不爱跟那两口子一屋待着。

贾东旭看着秦淮茹,“要不雨水让我师娘带两天?”

贾东旭是看他老婆都六个月了,这傻柱走了以后,秦淮茹主动带着雨水。

“不用,没啥费力的事,就是有些洗洗涮涮的活,顺手的事。”

“傻柱来信了,报了平安,何叔,现在才好点,一直感觉他精气神没了。”贾东旭一边喝水,一边说。

秦淮茹停下手中的活,“何叔的是在担心傻柱呢吧,傻柱真勇敢。”

“要是我去,你让不?”贾东旭逗弄秦淮茹。

秦淮茹憋得脸通红,迟迟不说话。

“两条腿都给你打折!”一个声音从里屋传来。

秦淮茹噗呲一下乐了,“还得妈治你。”

贾东旭翻了个白眼,“妈,你咋还偷听我们说话呢?”

“我是偷听么,就这么大点地方,我是正大光明的听。”贾母的声音传来。

“对了,妈,单位小刘给传的话,村里让你回去一趟。”贾东旭突然想起来。

“知道了,老家又起什么幺蛾子”贾母说道。

四合院西厢房(我是分割线,以后不提示。你信不?)

易中海抽着烟,目光一直盯向贾家。

一大妈李翠兰看着老伴,疑惑的问“怎么了?厂里有事?”

“嗯,这东旭确实是有钳工天分,这今天娄东家也私下问我了,让我重点培养下。”易中海说道。

“不是好事么?东旭还是尊师重道的,东旭孩子还是挺听话的。”李翠兰说道。

易中海也在犹豫,想了想说:“就是太听话了啊,说啥是啥,我说啥是啥,他妈说啥也是啥啊。”

“你这是吃贾张氏的醋?”李翠兰逗趣的问。

“还真不是,我就不知道,我和她妈,她选择谁。”易中海又狠狠地抽了一口烟。

李翠兰恍然大悟,“是啊,这是个大问题,有时间问问老太太。”

易中海点头认可,李翠兰接着说道:“军管会的张连长让你过了正月晚上组织大家,好像学习什么政策。”

“知道了,我去趟老太太那。”说着,就往外走去。

李翠兰赶紧喊住老伴,“别去啦,老太太睡啦,你这心里藏不住事可不行。”

易中海悻悻的返回来,拿着本机械的书,躺床上去了。

四合院后院西厢房

刘海忠也在看书,时不时还举着书问他家大儿子。

旁边耳房突然传来打闹声,刘海忠走到隔墙拍了几下,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小点声,都几点啦?”刘海忠喊道。

二大妈赵月娥起身,看意思想去看看,刘海忠说:“不用管他们,没事。”

旁边耳房刘光福和刘光天,相互看看,吐了吐舌头,也不闹了,上床睡觉去了。

刘光齐已经上初中了,学习很好,深得刘海忠两口子的喜爱。

刘海忠怕两个小儿子打扰到大儿子学习,才把他俩安排到耳房。

“我想加入青年服务社,申请都写好了,爸,你得签个字。”刘光奇说道。

刘海忠说“这是好事,我给你签,怎么想起加入青年服务社的?”

刘光奇没说原因,其实就是傻柱的事,影响了他。

刘海忠看儿子没说话,也不问了。赵月娥端着一杯水,走到儿子书桌前放下。

“许伍德搬回来了,这许大茂天天往何家跑,也不知道是谁儿子。”二大妈像是汇报,又像是谈论家长里短。

刘海忠笑笑说:“许大茂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但许伍德估计是真怕孩子跑了。”

现在,傻柱在刘海忠心目中的形象很高大,整个四合院排第一的人。

“老太太很久没出屋了,要不要去看看?”赵月娥问道。

刘海忠合计了一下,“明天吧,你去买两盒点心去看看,估计还是傻柱的事,老太太伤心啊。”

“我也去,妈,你等我放学回来。”刘光奇插了一句。

“好,我中午再去买。”赵月娥回道。

“对了,前院的王寡妇的儿子上班了,说是虚十六,被安排到军管会下面的办事处了。”赵月娥说。

“这事儿重要,军管会啊,估计受炒面的影响。”刘海忠说。

刘海忠还真猜对了,王寡妇没当典型,但也是有过贡献的,过后,张连长就把王寡妇的事儿汇报上去。上面一查,王寡妇老公,周顺平,妥妥的一级战斗英雄,看他家没有收入来源,就把他儿子安排到军管会了,这时候初中毕业,也是高学历的。

“到底是谁把这事捅到报社去的呢?”刘海忠嘀咕了一句。

刘光奇看看他爸,犹豫了一下,从书桌里拿出一份京都日报递给他爸,“是前院三大爷,阎埠贵。”

刘海忠惊了,拿起报纸,看了起来。

“这阎老三,不声不响办大事啊。你们说他有好处没?”刘海忠说。

刘光奇看了他爸一眼,“听我们学校老师说,阎老师现在很有名,主任级别的。”

这是刘光奇在校期间,在老师办公室听到了,老师们之间的交流。

刘海忠若有所思的说,“以前还真没把阎埠贵当回事,以后得重视了。”说完还看了一眼老伴。

二大妈赵月娥瞬间读懂了刘海忠的意思。

“院里的事儿,你不用管,你就踏踏实实的好好学习。你爸现在也练技术看图纸呢,争取进步。”刘海忠冲着大儿子说完,拿起烟走出家门。

刘海忠走到门口,蹲在门口连廊上,点上一根烟。这刘海忠是有小心思了。

通州石家村(为了石小丫我出现我,我是分割线)

在石家村的靠近东边,有一处大院,一家五口正高高兴兴的吃着晚饭。

今天晚饭有点晚,过年以后,家里添了新农具,要春耕了,所有事情都得准备好。

石老爷子今年过了个富裕年,以前大半卖不出去的大红枣,今年都卖空了。石老爷子,也是个有头脑的,之后把石家村的大枣,按一千一斤都收了上来。没去通州,直接拉四九城市场卖了。

自己孙女,成了吉祥物,自家儿子打锣,女儿唱着顺口溜,卖的那叫一个好。

儿子媳妇都知道这件事情的始末,一家人都很感谢那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

石老爷子也想感谢啊,不知道人家在哪儿啊。

“阎解放哥哥,南锣古巷。”小孙女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一家三口大吃一惊,石老爷子反应过来,应该是拉着自家孙女的小男孩的名字。

石老爷子嘀咕了一句,“给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