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你是想汉化吧?

“不瞒皇祖母,此事是我那孙儿弘历弄出来的。”

康熙下意识的就开口给他解释。

“孙儿,你何时有了孙儿,我没记错的话,胤褆今年不过十二吧。”

听到这话,孝庄只觉得脑袋有点晕,一脸疑惑的问道。

“不是您想的那样,这是七十多年后的孙儿,弘历弄出来的。”

康熙知道孝庄想差了,便又解释。

“七十年后?”

他这么一解释,孝庄的脑袋更晕了。

“是这样的……”

康熙当即就把这光幕的来龙去脉,以及之前在乾隆位面播放过的视频内容都大概说了出来。

“佛祖保佑,我大清有此机缘,定然能绵延万年。”

蒙古人本来就信佛,孝庄自然也不例外,随着年龄增大,她礼佛心更重。

“孙儿和皇祖母要说的也是这事,这天上光幕播放的东西,不仅仅是宫内或者京城能看到。”

“按照弘历的说法,咱们大清子民都能看到。”

“这光幕播放的东西,大多宣传一些历朝历代的事情和人物,儿臣担心,看的人多了,会怀念前朝。”

“现在前朝灭亡不到四十年,许多前朝人都还活着呢。”

康熙将自己的担心说了说来。

“孙儿,你过于担心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不是汉人皇帝并不重要,只要皇帝仁慈,对百姓好,百姓心中也是有数的。”

“前朝之时,天下大寒,天灾人祸此起彼伏,若非如此,我大清也不会入主中原。”

“自从大清入关之后不久,天气渐渐转暖,如今鳌拜已除、三藩已平、台湾收复。日后你只需勤政爱民,与民休息,让他们吃饱穿暖。”

“到时候,就算是歹人蛊惑,百姓也是知道哪个皇帝好的。”

孝庄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从满清从东北起家到定鼎中原,再到现在天下大致太平。

对于民心问题,自然有她自己的看法。

“您这么说也不错,不过这天上的光幕播放的不仅仅是之前朝代的内容,便是连我大清之后的内容也有。”

“不瞒皇祖母,大清在我孙儿弘历当政期间,国势达到了巅峰。”

“之后便走起了下坡路,一百五十多年之后,便会有洋人仗着坚船利炮叩关。”

“从那之后的六十年,大清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最终三岁娃娃登基被推翻。”

康熙对于孝庄和苏麻喇是绝对的信任,当即把后世发生的一些事情简单说了出来。

“按照你这么说,我大清还有二百二十余年的国运?”

孝庄开口问道。

“皇祖母说的没错,的确是二百二十余年。”

康熙点了点头。

“从太祖起家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六十八年,加上二百二十年,也有二百八十八年的国祚。若是从太宗改年号大清算起,也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国运。”

“据我了解,历朝历代国运也都差不多,最多大概也就是两百多年的国运,我大清也算不差了。”

“当初睿亲王多尔衮率军南下,逐鹿中原,我和你父皇都做好了,一旦形势有变,就退回辽东的打算。”

“现如今朝廷平定了各地,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

“太祖起家奠定基业,太宗称帝完善规章制度,你父皇入主中原,到你扫除隐患,以后就是大治之世。”

孝庄计算了一番,也不觉得失落,反而劝起了康熙。

“皇祖母说的没错,只是既然上天给了我大清这个机遇,若是朕还是按部就班,岂不是有违天意?”

“况且,即便升斗小民不感念前朝,随着视频播放越来越多,我大清后世不肖子孙做的那些荒唐事情被他们知道。”

“众口铄金之下,只怕我大清江山不稳。”

康熙没有争辩,他也知道,孝庄说的没有问题。

可他并不甘心,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不假,可不能完全相信后人的智慧。

毕竟从之前看的视频来看,后人的智慧并不怎么样。

反倒是现在大清入主中原不过区区三十多年,很多事情想改还是来得及的。

“那你是什么意思?”

孝庄看向康熙。

“孙儿想一点点的放开满汉之别,让汉人真正的接纳咱们满人,不把咱们当异族。”

康熙看着孝庄,有点隐晦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想汉化吧?”

孝庄虽然已经七十,可脑子转的很快,一下子猜出了康熙的想法。

“皇祖母圣明,孙儿的确有这个想法,按照我那孙儿弘历所言,孙儿能在位六十一年。”

“也就是说,以后能当政将近四十年,孙儿想让咱们满人一点点的融入汉人。”

“以后不再有满汉之分,否则满汉中间始隔着一层窗户纸。”

“在有心人的挑动下,很容易出现问题。”

康熙讪讪一笑,承认了。

“你这么想也不算为错,我虽在后宫,历来也喜欢看书,从南北朝到辽金蒙古,都不能长远在中原立稳脚跟。”

“有的是汉化太快,导致本民族不满,有的是不愿意汉化,被汉人推翻。”

“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把握,你有信心么?”

孝庄轻轻点头,开口询问。

“孙儿并无十足把握,不过这些事情做了总比不做要好。”

“在辽东的时候,太祖将汉人编入八旗,是因为汉人人口少,可以融入咱们满人。”

“可现在咱们入主中原,想让汉人融入满人并不容易。”

“当年剃发易服就杀了不少人,从太祖太宗开始就严令禁止汉人女子缠足,可此事屡禁不止。”

“现在满人居住的城市,还有满城,这更加剧了满汉的隔阂,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咱们满人是异族。”

“皇祖母应该知道,蒙古不积极接受汉人的制度,对地方管理太过宽松,导致地方官员肆意盘剥百姓。”

“大清吸取了蒙古的教训,接受了前朝部分制度。”

“若是不进行汉化,一旦天下形势有变,只怕会有人针对我满人的身份兴风作浪。”

“与其这样,还不如咱们主动汉化,如此也省的被人利用。”

康熙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既然你想做,那就去做,真如你所言,还能在位四十年,总是可以慢慢改变,那些老家伙也会慢慢的被你熬走。”

孝庄笑道。

她言中之意也很明确,那就是不要跟议政王大臣们顶着干,慢慢的把他们熬走,阻力就会小很多。

“孙儿明白。”

见孝庄支持,康熙也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