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各有收获

大汉位面,汉武帝心情也很不错。

牛痘接种已经开始实行,前些日子收到了上仙给的世界地图和洋流图,这些东西可以让他组织船队去寻找所谓的新大陆。

当然这都不是让他最开心的,最开心的是昨天,他收到了卫青命人传来的捷报,此次出征,大败匈奴!

终于打败匈奴了。

从高祖白登之围,到与匈奴和亲。

这几十年来,大汉一直都担心匈奴的入侵,现在大汉主动出击,有所斩获,这怎能不让他开心!

这只是开始,等到大汉的骑兵广泛装备马鞍、马蹬,大汉的骑兵将不逊色于匈奴,到时候攻守易形,大汉出击,一定要彻底解决这个祸害!

没错,汉武帝刘彻所在的位面,也有人看到了视频中出现的马鞍、马镫。

毕竟这种东西,现在大汉不存在,那些久经战阵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东西对骑兵的作用有多大。

匈奴和大汉相比优势在哪里?

还不是他们从小骑马,马术比大汉的骑兵高超。

现在大汉有了马鞍和马镫,只要好好训练,用不了多久,他们的骑术也不会逊色于匈奴人。

再加上大汉制造的弓弩对付骑兵效果很好,以后就可以追着匈奴人打了。

唐朝位面,李世民也在命人加紧研制火药、火绳枪和火炮。

尤其是火炮,他十分眼馋。

当年隋炀帝三次兴兵攻打高句丽,始终打不下来,主要还是高句丽不是游牧民族,他们也兴建城池。

对于进攻一方,最难的就是攻城。

这还不是当初隋末乱世争夺天下,大家打的是内战,情况不对,有的是人愿意投降。

攻打高句丽,他们会军民一心,拼死抵抗。

可不打又不行,魏晋之后,随着中原内乱,高句丽趁机在东北做大。

若是不打,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隋炀帝三次攻打高句丽失败,更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以前李世民觉得隋炀帝是好大喜功,可现在轮到自己当皇帝,李世民不得不承认,隋炀帝做的是对的。

只不过他的确好大喜功,只想毕其功于一役。

虽然是大国打小国,可还是慢慢的吞食比较好。

毕竟东北寒冷,能够作战的时间不多。

还是先拿下辽西,再进攻辽东,再跨江作战。

如此一步一步,蚕食高句丽人的土地,才是上策。

大宋位面,赵光义最近扬眉吐气。

上次制作的火器炸膛,不过这次成功了。

炸膛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火器管子太薄,二是火药放的太多。

可火药放的少了,火器的威力不够,因此他命人加厚火器管子。

这么一来,就不会再出现炸膛。

火器虽然射程不如弓箭,可胜在培训简单,还节省力气。

弓箭手需要力气大,还得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

最让他眼馋的是火炮,只要造出那天看到战船上安装的那些火炮,到时候几百上千门火炮一字排开,什么城池打不下来。

也不怕契丹人的骑兵!

当然一上来就打契丹人有点冒险,还是先拿定难军练练手。

赵光义虽然有了火器,心里有了底,可还没忘记赵普的计策,先打定难军,再拿下西域,有了养马地,训练一支骑兵,再与契丹人决战!

大明位面,朱元璋也是干劲十足。

他能够感觉得出来,这所谓的大航海,最适合大明。

毕竟大航海就发生在大明时期。

只要剿灭了该死的倭寇,就可以着手进行大航海了。

他的想法很简单,大航海分三步走,第一步剿灭倭寇,同时还能训练处一批水师。

第二步就是对日本动手,拿下日本的银矿。

有了日本的银矿,不管是迁都,还是准备建造大型战船,进行大航海都有了资金。

至于第三步,就是进行大航海。

至于如何进行大航海,在他想来也不难。

首先前往南洋这条海路,一直都有人走,这不算难。

接下来,可以让舰队一分为二,一支向西去找那个非洲,一支向南,寻找那个澳大利亚。

美洲多少有点远,先拿下澳大利亚,试试水。

最后再进行寻找新大陆,沿途要多设置补给点,若是从西向东太难,可以考虑先向北,再转向西。

看那地图,新大陆和大明北方的极北之地,几乎就要相连。

可以顺着海岸线慢慢的航行,怎么着也能找到那个新大陆。

之前朝廷发行宝钞收上来不少银子,眼下为了加快战船的建造,训练水师,他掏了不少白银出来。

等从日本运来的白银多了,就慢慢的把宝钞都赎回来。

一想到明史上说,后来宝钞变得一文不值,他就难受。

原本想着让百姓用宝钞,是便于他们交易,可善政变成了恶政。

不管是胡惟庸还是李善长,居然都不反对此事,想来就是想看咱朱元璋的笑话。

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咱朱元璋得上天眷顾,有神仙保佑。

至于那个什么女真,腾出手来就收拾他们。

什么努尔哈赤,老子要把你祖宗都给扒皮抽筋,做了咱大明的官,居然还反叛,简直是找死!

大清位面的乾隆皇帝还不知道,在另外的历史位面,自己老祖宗都要没了。

想清楚要如何进行所谓工业革命之后,他就开始让人研究纺织机和那个蒸汽机。

得到了林晨给他的视频之后,他难得没有欣赏舞蹈,而是抽出了两天的时间,仔细琢磨。

琢磨透彻之后,他开始亲自监督制造这两种机器。

纺织机其实并不难,只是对现有纺织机进行改进。

至于那个蒸汽机倒是有些难,倒不是说工匠们没有制造出来的技术。

而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制作,最后还是他一点点的将图纸画了出来。

得亏是朕这样文武双全的皇帝,换个皇帝估计都没有办法实现。

画完图纸之后,乾隆心中还十分得意。

除了监督制造这两种机器,他还命宫里的工匠,制作大型战船的模型。

这个模型可不是用木头雕刻出来,而是像建造真正的战船那般,一点点的拼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