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将相和,三季稻

“朕倒是愿意再给他一个机会!”

朱由检叹了口气,道: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饷富辽兵,说到底,是个无底洞,军门林立,即便他袁崇焕要打,麾下将士也未必肯用命。但愿,他看得到朝廷已然不同,愿意弃和,朕也不在意五年之期,多给他几年又何妨?”

真要给他机会,就该把他召回来!

孙承宗心中黯然,恐怕自从袁崇焕得了尚方宝剑,他这弃子就已经做定了,这一仗打不打,或胜或负,皇帝都不会再改变既定战略了。

一个袁崇焕,换八旗精锐!

演了这么久,坐视陕西民变,怂恿藩王造反,都到这节骨眼儿上了,还能回头不成?

坐了一会儿,朱由检见他不说话,便岔开话题,笑道:

“孙阁老与王在晋有些误会?”

孙承宗一怔,坦然道:

“陛下圣明,同朝为官,倒也不是误会,不过在辽东战略上有些分歧,互相难以说服,久而久之,生了罅隙……”

朱由检不置可否,又问道:

“王在晋可用么?”

孙承宗道:

“王大人之前虽依附于阉党,但为人务实,颇能任事,甚少参与党争之事,又善知兵,倘陛下能用,自然极好!”

“果然,宰相肚里能撑船!”

朱由检笑道:

“孙阁老先歇两日,尽快回京师准备鱼饵。临行前,朕来做东,请二位大人畅饮一番,国士无双,何吝将相和?”

八月二十一日,皇帝在画舫设宴。

孙承宗睡了两天,精神恢复,双目灼灼,反观王在晋,则是一身疲惫,双眼凹陷,明显有好些天没睡过囫囵觉了。

一见面,朱由检便说:

“王爱卿辛苦了!”

王在晋俯身道:

“谢陛下,赈灾事大,臣不过跑跑腿,算不得什么……”

待二人落座,朱由检又抛出一颗糖:

“孙阁老来了几天,朕本想请他去灾区看看,不料孙阁老却不愿意,还说有王大人在,赈灾之事必然井井有条,何须老臣置喙?”

王在晋有些意外,看了一眼孙承宗,拱拱手道:

“孙阁老谬赞了……”

微一沉吟,又补充道:

“陛下,如今松江至杭州,受灾各州府皆已理清,按陛下旨意,所有饥民皆暂时安置,用‘以工代赈’之法……”

灾民已经安置好了?

朱由检一听,整个人都不好了。

自从陕西那边开始闹腾,视野左上角的“移民人数”增长就变慢了,从一开始的每天数千、上万,到这几日的几百、几十,还想着江南这一块十几万灾民一旦安置,又能添几百把AK呢……

既然已经安置妥当了,怎么系统没动静?

“此事,可不得隐瞒!”

朱由检脸沉下来:

“朕虽说过,倘孙阁老抵达,灾民尚未安置妥当,便要换人……但王爱卿这半个月辛苦奔波,朕也看在眼里,即便孙阁老不推脱,朕也没有换人的意思,到底如何?”

“陛下容禀……”

王在晋委屈坏了,俯身一礼,道:

“灾民确实已经安置妥当,如今天气炎热,洪水一退,三五日间,泥沼、道路便可恢复,也不必着急营造房屋。此前,陛下定了‘以工代赈’之策,臣便命各县收编灾民,以五百户为一处,就地搭建芦蓬栖身,一日三餐皆饱食之,抽精壮兴水利、理田地、建新宅,赚取银两……”

就地搭建芦蓬栖身?

是了,是了!

朱由检心里发苦,原来根子在这儿,脑子里可是个“易地扶贫搬迁系统”,你这都就地安置了,怎么算移民?

眼睁睁看着十几万移民打了水漂,朱由检还没话说,总不能让王在晋把这些灾民又搬出去吧?

默默叹了口气,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孙阁老说,王爱卿为人务实,颇能任事,果不其然。朕没看错人,便由王爱卿继续处置此事,过几日,京师送来的赈灾钱粮也该到了。对了,之前有南洋富商献了一批三季稻种子……”

这段时间为了抽AK,高产三季稻种子也出了许多,有五六百吨,这时候补种,应该来得及吧?

大明两百余年,农业技术蓬勃发展,到万历年间,福建、浙江等地已经有了早晚稻兼作的双季稻,在岭南甚至出现了三季稻!

因此,王在晋也没大惊小怪,只问了一句:

“陛下,那稻种有多少?”

一吨,约等于二十担。

朱由检微一沉吟,心算出来,道:

“大约有一万担左右,也不知其品质如何,过几日,朕让张之极送去杭州府,选一处良田集中补种,且看他长势如何?”

一万担,也够种个十万亩了!

王在晋问道:

“陛下是想育种么?”

朱由检点点头,道:

“据说,这一批三季稻亩产可达一千六百斤,倘所言非虚,这批种子就很难得了,王爱卿定要慎重处置!”

系统出品,自然是袁爷爷培育的高产杂交三季稻,朱由检穿越之前,新闻上说已经攻克了一千公斤大关,他都说保守了。

八百公斤,那只是第二代的产量!

“一千六百斤?”

两个老头齐齐倒吸一口冷气,大明水稻亩产普遍只有两百多斤,即便苏杭的上等良田,打死也不过三百斤,这玩意儿……

八倍产量,是不是有诈?

事实胜于雄辩,朱由检也没解释,微微一笑,道:

“朕也不太敢信,才让王爱卿去试种,倘真能高产,即便没有一千六百斤,纵有六七百斤,也是上品,可以推广了!”

“岂止是上品?”

王在晋咋舌道:

“倘有六百斤,也是神稻了!”

顿了一顿,兴奋的说:

“过洪之后,土地肥力大增,正好试种!只是如今下种,颇有些迟了,臣须得寻一处背风向阳的良田,争取腊月前……”

“腊月前,怕是熟不了!”

孙承宗泼了盆冷水,皱眉道:

“此前,徐大人与臣说过岭南的三季稻,即便第三季,也须在八月初下种,九月初移栽,至腊月底才熟……眼下八月将尽,倘种在苏杭,恐怕不及抽穗,已有霜降,倘都冻死在地里,岂不是浪费了这些粮种?”

这么一说,王在晋也懵了,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