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猜谜番外2:有奖品哦

在捡垃圾的同时,阿八的眼睛也在周围人群中穿梭,他心中期待着能够从人潮中找到他脑海最深处的一丝熟悉的记忆。

一天,一个月,一年……阿八的期待越来越萧索,他心想,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自己的女儿。

然而天意还是眷顾着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的。

那天阿八像往常一样在公园里捡着人们随意丢在地上的瓶子,他佝偻着腰,将垃圾桶旁边扔着的零散的几个矿泉水瓶扔进自己的麻袋里,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几个女生聊天的声音。

阿八默默的走在路边,给她们让开一条路——这个动作他已经做过无数遍了,今天也不例外。见那几个女生从面前走过,他想继续捡地上的瓶子,却在看见中间那个女生的背影时微怔了怔。

就在这时,前面那三个女孩突然停了下来。

“你们等一下,我去扔个瓶子。”

说完,左边的女孩将瓶子里的水喝完,然后转身来到阿八面前,将瓶子扔在他脚下。阿八却并未理她,他的目光紧紧锁在中间那个女孩身上,就连身前女孩的叫喊声也没听见。

“捡你的垃圾啊,看什么……”说着说着,女孩顺着阿八的目光看向中间最高挑的那个女子。

“朱瑞,他怎么一直盯着你啊……”

话音刚落,朱瑞疑惑的转过身,也转过头来。在看清楚朱瑞的面容后,阿八眼睛瞪得大大的,脏兮兮的衣服因为激动开始齐刷刷颤抖。

“咦?朱瑞,他好像认识你!”

朱瑞旁边的女生好奇的问道,似乎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拾荒老人竟会认识朱瑞。朱瑞盯着阿八的眼睛看了一阵,摇头说道:“我不认识他!”

几天后,朱瑞独自一个人乘坐地铁去学校,又在地铁站里碰到了前几天见到的那个古怪的拾荒老人。

朱瑞还没反应过来,老人便已经走到她面前,她还以为对方对她有不好的心思,想要逃跑时,却看到阿八“砰”的一声直接跪倒在她面前。

阿八口中含糊其辞,王力却听出了其中的意思,他一手拉着阿八,目光在朱瑞面前停留了很久。

最后,他有些歉意的说:“不好意思,我爸他……精神上有一点问题,应该吓到你了吧。”

王力声音很温和,朱瑞微微点头,就见王力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实在是不好意思!”

“没……没事!”朱瑞觉得王力看她的眼神有点奇怪,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和眼前两人有什么关系。

为了能够接近朱瑞,并且给她留下一个好印象,王力私底下还偷偷做过不少事情。

那段时间,朱瑞总是收到不知来自何处的礼物,有时候是一支名贵的化妆品,有时候是一些有意思的书籍。甚至在痴迷于玩塞尔达传说的一段时间,她还收到了一个任天堂的游戏机。

身边关系好的几个同学都一致认为是有人在追朱瑞,这也不奇怪,毕竟当时朱瑞虽然刚上大学不久,却已经谈过好几段恋爱了。

朱瑞对这个总是对自己投其所好的人有些好奇,于是一路追查,找到了给他买这些东西的王力。

“怎么是你?你认识我?”朱瑞的确很奇怪,要说是一见钟情,那不可能,朱瑞是谈过恋爱的人,知道那只是存在于泡沫剧中。

王力摇了摇头,他短暂犹豫了一下。觉得还是先隐瞒两人的关系:“只是想认识一下你!”

他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样的方式告诉朱瑞真相。

“你父母……对你应该挺好的吧?”

朱瑞身上穿的衣裤并不算廉价,至少家里条件不会太差,王力这样想。

朱瑞对王力突如其来有些冒昧的询问感到惊讶:“什么意思?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吗?”

王力摸了摸头,觉得自己不太会说话,于是摇了摇头告辞。

“没有啊,和我没关系……那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王力准备离开,却被朱瑞叫住:“你给我买的那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朱瑞嗤笑一声,对王力的言论有些不屑,不过当她想到阿八对她的态度时,又有些迟疑。

“不会的,这怎么可能?……这不可能!”朱瑞大声说道,然后从口袋里取出王力送给她的口红和项链,重重的扔在地上,转身离开。

这之后,王力又找了两次朱瑞,让她原本就不确定的心更加动摇了几分。

这是有一次朱瑞提前放假回家后听到的声音,尤其是养父母看到她提前回家时有些不自然的表情,让朱瑞明白了王力说的是实话。

比如在她面前夸赞朱祥的头发漂亮,以前的时候她没什么感觉,这之后她就会觉得是养父母更偏向于朱祥。

一向温和的养母罕见的动怒:“她可是你妹妹,你怎么能这么说?”

谢秋和孙云教授之间经常有书信往来,一直到后来孙云教授退休后,谢秋也经常会去他家里看望他,顺便交流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心得。

不仅如此,孙云在做大学教授期间,也救治过不少校园里面的一些猫猫狗狗,所以孙云一直都很受医学院里师生们的爱戴。

孙老的爱人名叫宋玉,曾经担任过BJ医科大学的教授,后来进了某家医院,在里面工作了十多年,现在已经成了那座医院的副院长。

宋玉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在本科论文中提到了一种猜想。她认为,目前的主流医疗保险都是为患者成立,但是对患者的家属,应当也需要有一份专门的陪护环境。

她当时提出这个观点时并没有得到多大回响,然而在她读医学硕士和博士期间,她慢慢将这种设想进行改进。等她担任医院副院长的时候,她向国家再一次提出了这种设想。

宋玉的设想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并且批示她进行这个项目的实验建设,于是全国第一座以“安宁病房”为名的医疗陪护机构就这样诞生了。

安宁疗护成立的时间并不算长,且到目前为止只有6张病床,可就这6张病床,却曾让300多位处于生命终末期的患者在最后时间里能够安稳的离开人世。

然而安宁病房创建之初,却曾经连续三个月没有接收一位病人,这让安宁病房的项目险些失败。

直到第一百多天,病房终于迎来了第一位病人,是个四十多岁患有肝癌的患者。在这之后,安宁病房又陆续迎来了几个病人,加上对病人的陪护工作受到病人家属的一致称赞,众人这才将项目坚持了下去。

患者中有一位85岁高龄老人老人,患有泌尿系统的癌症,经过检查后医生推断最多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

他知道自己已是生命末期,主动要求进行安宁疗护,并且表示他离世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国外生活的大女儿能够回国。然而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大女儿在听到父亲病重后虽然表现出有些悲伤的模样,却怎么也不愿意来医院看父亲最后一眼。

志愿者和社工在为患者家庭制作传承文档的过程中,曾经在这些患者口中了解过一些有关他们家庭的细节,这才明白其中缘由。通过与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多次晤谈,志愿者们意外地发现老两口和大女儿之间存在一些误解,安宁团队乘此机会从中斡旋双方的关系。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帮助他们澄清了误会,让大女儿打开了心结。

家庭关系修复后,大女儿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整个人好像一下子“活”了起来。她跟患者的关系也一下子亲密起来,并且不久就决定回国,还带着在国外新组建的家庭,想要一起来为老人送行。在老人离世后,大女儿十分伤心,在这试期间安宁项目的志愿者团队也继续为老人的家属提供心理支持,陪伴他们度过居丧期。

为了能够让他们安心度过居丧期,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居丧反应,团队也做了许多事。

在患者离世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时候,安宁疗护团队都会给遗属打随访电话,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安宁团队的开创人之一秦苑曾向新闻记者诉说,对于大部分遗属来说,患者离世后的前半年是最艰难的时期。大多数情况下,在居丧的这段时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可以求助专业支持。

“现有的医保制度只针对病患,而不涉及家属,在患者离世后,医疗支持也就随之终止。然而我们希望全社会都能逐渐了解,家属的居丧期很重要,需要为他们系统地提供关怀和支持。”秦苑说。

还有一位胃癌晚期的年轻女士,进入安宁病房后,经过评估,她的生存期是以“天”计算。这期间患者的丈夫非常痛苦,他不知道失去妻子的未来会怎么样,也不知道该如何向5岁的女儿解释妈妈即将离世这件事情。

针对这一情况,心理师跟患者家属约好时间,将患者的女儿带到病房。女孩儿开始很拘谨,走进医院门的时候一直躲在父亲身后,好不容易对周围环境熟悉一些,在看到医生向她招手的时候立刻转身扑进了父亲怀里。

女孩对陌生人很防备,医院最后找了心理科的专家用画画的方式和女儿拉近了距离,就这样几个小时后,女儿终于跟心理师熟络起来。

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目前收治标准是癌症末期患者,已经不再进行或明确拒绝进行抗癌治疗,同时伴有严重痛苦症状的病人。这部分人在加入安宁病房之前,还需要家属同意签字,能够按照患者本人意愿,和安宁病房共同制定照护计划,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家庭共同决策。

秦苑告诉记者,接受安宁疗护应该是患者本人的意愿。这是因为在中国,有个很常见的现象是,癌症患者到了末期,已经没有治疗手段,不能再继续住肿瘤科。家属无计可施,于是希望把患者送到安宁疗护病房进行陪护,然而患者却却对此一无所知。

秦苑说,这种情况对患者本身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患者发现自己被哄到安宁病房后会认为家人是因为舍不得花钱才放弃治疗。这部分患者通常会觉得安宁病房类似于某些养老院,是家人觉得被自己拖累时,为了省事找的地方。

秦苑接待过很多患者家属,无论什么样的家庭,家属最终的诉求都是希望患者能够一路“走好”。秦苑告诉家属,让患者走好的唯一方式,就是按照患者所期待的方式去度过他生命当中的最后一段,所以必须要让患者知情了解。

患者入住安宁病房后,首先要进行生存期评估,用来测定患者可能入住的时长。同时也用来评估生存时间是以月为单位,还是以天为单位,以便制定疗护策略。

接下来要对患者的痛苦程度进行评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医疗技术把患者的身体痛苦降到最低。然后,社工会花时间去了解患者是怎样的人,有什么专业背景,有什么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如何,价值观是什么样子。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为患者画一张家庭关系图,了解患者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支持系统,了解谁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

开始安宁疗护前,安宁病房还需要将患者和家属聚在一起,召开一个家庭会议。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第一是让患者和家属都尽可能了解患者的病情,解答他们疑惑的问题,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下一步治疗有哪些可选择的相关信息和利弊关系。

第二是共同决策,团队会协助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带领家属聆听和了解患者的真实期待、渴望和顾虑。在了解患者真实期待的前提下,安宁疗护团队和患者家属一起,整合一切资源去达成患者的期待。

共同决策的过程,也是协助患者看到他一生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在患者生前最后的时间,要尽可能地指导和带领家属参与所有的照顾过程。当患者离去之后,遗属才会因为自己已经为亲人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哀伤降到最低。

因为宋玉是安宁病房的发起人,而谢秋又正好认识孙云,他也就间接知道了宋玉的安宁病房。

在了解这一项目的基本情况之后,谢秋马上想到了那次旅行中对张闲闲的承诺,于是当即向孙老表示自己将全力支持安宁病房的扩建。

孙云后来会和王力还有朱瑞一起拍照,也是因为谢秋。

当时正值初春,谢秋和王力没过完年就回到学校,随后又新接了一项实验,两人为了缓解压力约好要去最近的东灵山旅游。

东灵山BJ最高峰,海拔2303米。主峰灵山海拔2303米,被誉为京西的“珠穆朗玛”,也被称为灵山。

灵山的名字来源于其正门附近的一座庙宇,传说中有一位神仙住在庙堂里,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从那里可以观测到灵山的云海。

两人趁着正月未过,想去看看能不能碰到东灵山的云海,正好王力知道那段时间朱瑞沉迷于爬山,于是就叫上了朱瑞一起去。

三人刚到半山腰的时候,谢秋惊讶的发现孙云教授竟然也在路上,于是他连忙跑去打招呼。

“教授你怎么也在这儿,来这儿爬山吗?”

孙云看到是谢秋后笑呵呵的回复:“是啊,东灵山人杰地灵,趁着身子骨还硬朗来看看,再过几年真就走也走不动喽。”

谢秋向两人介绍了孙云,王力听到孙云是医学院教授,连忙自我介绍,反倒是一旁的朱瑞对孙云这教授的职称没什么概念。

谢秋提出四人一起爬山,孙云自然没什么意见,只是没等几人走上几步路,谢秋突然接到导师的电话,他做的实验出了问题要马上回去解决。

没办法,谢秋只能先离开,只留下孙云和王力还有朱瑞他们三人一起爬山。在登上山顶之后,王力又掏出相机支架,为三人拍了一组照片,这也是朱瑞的日记本里那张三人照片的来历。

为了这次见面,王力带父亲阿八去洗了澡,然后理发,最后还为他简单化了妆。

虽然面相还是有些吓人,却也不是朱瑞完全接受不了的情况,但到最后,朱瑞依然不肯承认三人的家庭。

王力带朱瑞去看了神经科的医生,诊断结果为朱瑞的脑神经被不明原因抑制,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最后,王力只能向疯了的朱瑞妥协,只是从那之后,王力每天都会来这里收拾卫生,并且带给朱瑞一些日常用品。

良久之后,王力起身,提起角落里的垃圾袋,就要离开朱瑞的房间。房门外的蔡磊听到声响后,也先一步离开了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