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高氏家中世代务农,到了这一辈,因学了卤水豆腐的手艺,便在村中开了个卖豆腐的铺子,生活光景还算是过的去,家中三子一女,其中这名女子排行最小,家中家长还算是公正,不那么重男轻女,也便没受了多少苦累委屈,只是每日随着父兄做豆腐的买卖,能说会道,口齿伶俐,虽大字不识的几个,但是做起活来干净利索,待姑娘年方十四时,十里八村的媒人便扣门前来不是说这个媒就是说那个媒,只是那时家中老三尚未迎娶,也不好妹妹先行嫁人,便将亲事拖了两年,这些光景也好帮家里做些活。
正巧此时易仁的父母有意给易仁寻得新妇,这孩子十里八村的名声好,行为举止得体又能干,虽容貌算不上顶好的,但在村户人家中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媳妇儿,便交换了二人的生辰八字,双方父母一拍即合,商定了二人的婚事。婚前二人并未见过,那时候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高家小女高欢也是个有主意的,听对方念过十年的私塾,又师从医门学徒三年,那未来前途定不可限量,最主要的是听说对方祖籍杭州,人生的秀气,英俊,一身正气,这就更加令高家小女高欢动心不已。这种好夫婿只有是得上天眷顾才能寻得,一定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自从听到了这位苏阳的名字,她的生活中便不在只有做豆腐,还多几分对他念想,想他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想着想着就想多了,豆腐也做坏了许多。高家父母怎能猜不出女儿的心意,这苏家虽不是做买卖的,但家里的光景一直不错,加上苏老汉老是接一些盖房的活计,家里过的还算是殷实,最主要是苏易仁这个孩子好,将来定有出息,想着想着,越来越觉得自己为女儿挑选的夫婿极好,便时不时逗上一逗,家中兄嫂还经常逗笑道今后寻医问药可方便了诸如此话,高欢的脸刷一下的红透了,赶紧躲了出去。
苏易仁对这门亲事态度倒是不反对,但是也不赞同,只是母亲王英说一句,他有一句没一句的嗯。他在魏先生那里做了有三年的学徒,因自身勤奋的原因,学术技艺有超六七年师兄弟,成为魏老先生的得意门生。但他心念着要将祖父祖母的灵位送归故乡,遂拜别恩师,尽管魏先生再三挽留,易仁离别之心已定,便独自归返王家村。
三载时光匆匆而逝,还记得三年前父亲送他来县里的场景,那是的来路真的很快,满心的期待,轻装上阵,而今归家却大包小包的,有给父母和采竹姑姑的礼物,其实更多的是这三年来省吃俭用所买来的书籍,多为医学之书,还有一部分别的书籍。
一进村口,那些早已消逝的关于易仁一梦成医的流言又漫天漫地的袭来,这场景好似瞎瘸子最后一次进村时那样的人山人海。这年,易仁十七岁,高高瘦瘦,一股子精干的气力,倒是比之前在家的时候白了不少,人也变得帅气了,眉宇之间透着几分英气,身着灰色粗布衣裳,虽尽是补丁,但很干净,时不时的还会闻到一股子淡淡的药香。
进了家门,见了父母双亲,双膝跪在地上,向父母磕头,三年未曾归家,看到母亲鬓间多生了许多白发,心中不免为之一酸,王英上前抱住自己的儿子,哭了好一阵,苏老汉他现在可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汉,也站在原地偷偷的抹眼泪。众多村民竟然毫无一点边界感,进了院子里来看热闹。
晚间第一顿团圆饭,易仁便将自己想送祖父祖母魂归故里的想法同父母说后,苏老汉擦了擦额头的汉道:“儿啊,你比为父强,为父自小最远的地方就是去过县城,虽我有心想要送父母双亲回去,可却实在不敢走,如今你有如此的志向,父亲是支持你的,而今只是世道太乱,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危。”
“父亲切莫挂怀,我从医本就游走四方,治病救人,这也是孩儿此生的命数罢了。”
“那既然你决心已定,我和你娘也不阻你,只是我俩在家商定,你的年纪也是时候成家了,俗话讲,先成家后立业,如今你又想送你祖父母回老宅,那何不让他二老见证了你成家,见见你媳妇呢?”
“父亲,儿子还不想成家。”
王英抚摸着易仁的手说道:“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况且怀音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你是时候该放下了。”
易仁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知道母亲懂他,“全凭母亲做主。”丢下一句便起身想走,这时花婶儿迎面走了进来,怀中还抱了一个孩子,长得甚是水灵。
“英子,孩子我给你抱回来了。”
只见王英赶忙起身微笑着接过孩子,“这孩子没有调皮吧?”
“没有,听话的很,得,你们吃饭吧,我还有事,就不用送了。”
“他花婶儿,不进屋吃点再走?”
“不了不了,走了,”说完便走出门去。
眼前这一幕可把易仁惊呆了,孩子?“娘,这是?”
“儿,这是你采竹姑姑的孩子,你可能不知道,她因怀孕的时候想多赚点钱养孩子,太过劳累,导致生孩子的时候难产去世了,只留下了这个孩子,采竹临终嘱托,我是一定要答应的。”
“采竹姑姑葬在何处?”
“葬在怀音的旁边。”
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离开,易仁走出院子,突然间注意到院子里的挂花树开花,满院的桂花香令人着迷,怀音在世时非常喜爱院中的桂花香还总会缠着娘做桂花糕,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他扭身回屋拿了一个包裹便向怀音的墓碑前走去。
而此时,易仁打开而包裹里正是怀音所喜爱的桂花糕还有其他她不曾吃过的糕点,坐在怀音的墓碑旁流泪,没有说出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