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乱”起来

为了能分析得彻底一些,我将逐字逐句地摘录这篇文章:

教学公开课《小橘灯》正在进行,我在指导学生理解“小姑娘的外貌描写”的有关内容之后,进入第二个教学重点:行动描写及其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我先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的词语:“登上(竹凳),想摘(电话),爬下(竹凳),缩回(小手),(对我)点头、摇头……”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正当我准备让学生讨论这些词语的作用时,有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位女同学大声说:“我认为这些行动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精神!”我感到很吃惊,她这脱口而出的可是正确的“标准答案”哪!如果就此为止,学生就只得到了一个现成的答案,这绝不是我教学的目的。

不满足于标准的、唯一的、现成的答案,这是个很好的理念,该书之所以将这节课作为课例收入,主要就是冲着这个理念来的。《草原》那节课之所以上得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位老师没有这样的理念。

但是,理念是一回事,如何应用又是另一回事。或者说,获得理念比较容易,在今天这样的时代,看一本书,就能够了解一些理念,但是要实践理念就不太容易了。下面,我们看看这位老师是怎样实践这一理念的:

我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流畅无碍,想打破这种平静,让学生“乱”起来。于是,我当即笑着问:“你很聪明!不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跟大家说说好吗?”

不满足这种表面的流畅无碍,对;想打破平静,也对;让学生“乱”起来,就是要让学生活跃,要激活课堂,这没什么问题。想法都很好,可是实施起来就出问题了。他说“你很聪明”,这句话很老套,不真诚,是一种廉价的鼓励。传统的老师最爱说:“你怎么这样笨!”现在要改革了,就反过来说:“你真聪明!”从一种套话转向另一种套话。这样就会造成其他孩子认为自己不聪明。如果这个孩子回答正确,老师应该说你答对了,而不应该说你真聪明。

就算是赏识教育也得实事求是,如果你的赏识脱离实际,孩子不但不领你的情,还会受到伤害。

看到这位同学微笑着没有回答,我又让一位同学来模仿文中小姑娘打电话的动作。再问:“为什么这些就能表明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呢?你认为这些动作很特别吗?”

我认为文章大体上有教授知识、传达思想、提升智慧与净化心灵这样几种作用,《小橘灯》属于最后一类。这类文章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让孩子用心体会,而不是死抠词语,将心灵感受抛在一边。

所以,我认为,这节课从一开始就南辕北辙了。老师一上来就抠词语,让孩子从文章中找出“登上(竹凳),想摘(电话),爬下(竹凳)”之类的词语,揣摩这些词语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起了什么作用,这样做是不正确的。这样做,词语是清楚了,心灵呢,被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