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母爱:如何告别母爱带来的代际创伤
- (韩)李南玉
- 10307字
- 2024-01-12 11:28:43
第一部分
关系的开始——原生母爱
遇见我内心深处的妈妈
人之美好
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使我惊叹于人之奇妙。我见过痛苦不堪、满脸忧郁地首次走进咨询室的人,在咨询过程中一点点揭开内心的伤疤。当来访者试着理解自己和对方后,表情逐渐变得明朗,空洞的眼神也渐渐有了生机,眼中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尽管揭开来访者的伤疤令人灼烧般心痛,但是每当看到来访者凭借惊人的恢复能力渡过难关,我便惊叹于人类创伤背后那坚强勇敢之美。
心理咨询是一个使人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能使人明白世上没有绝对的施害者也没有绝对的受害者,能使人意识到自己并非无能为力而是拥有超乎想象的力量,还能使人相信通过改变想法可以使人生变得不同,从而实现与长期封锁的内心世界和解。
“原来这一切不是我的错啊。”
“原来情况是这样的啊。”
“不是因为我笨,也不是因为我令人讨厌。”……
“无须生气,无须沉浸于痛苦中无法自拔。”当一个人明白了这些道理时,便拥有了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坚韧无比。
另外,心理咨询也是一个能使人发现自身之美以及潜力的过程。有的人伤痕累累,内心绝望,在咨询时抒尽胸中愤恨,满是伤痛笼罩的记忆使人身心残破不堪,但仔细回首往事,心头也会涌现出儿时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当来访者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渐渐地生出理解与宽恕,多次心理咨询后,绝望与愤恨的情绪就会出现明显的改观。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通过心理咨询,有的来访者发现了其因为长期遭受痛苦折磨而被埋没的自我价值。当他能够全身心地去理解、感受这种自我价值时,对世界的看法也改变了。也正因如此,心理咨询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感动。无数次的心理咨询经验使我认识到,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准则便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相互信任。首先,咨询师必须要信任来访者。不论来访者是因何种问题前来咨询,咨询师都应相信:“来访者之所以呈现这种状态,是痛苦折磨所致。只要自己深入了解后就一定能感受到来访者的美好、潜力、力量和与众不同之处。”
原生母爱为何沉重
数万次的心理咨询经验使我领悟良多。其中众多来访者因为自己的妈妈而苦不堪言,这使我开始重新审视“妈妈”这一角色。来访者的来访原因各不相同:有人因为激烈的夫妻争吵,有人因为与子女冲突不断,还有人长期有严重的自杀倾向……但究其深层原因竟都是因为妈妈。当我因咨询无法进行下去而深感郁闷时,我发现“妈妈”深藏在这纠缠不清的乱线团里。我多年来学习心理学,懂得“妈妈”这一角色在人内心中的重要性。但是无数次的心理咨询让我真正认识到,只有解决好“妈妈”这一心理问题,来访者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妈妈”的形象。当这一形象在你心中站稳脚跟,与你缔结恰当的关系时,你内心的根基才会牢固。也就是说,妈妈是所有关系的关键所在,妈妈是人的一切最基本的心理资源之源头。
一个人有了妈妈的支持,就仿佛拥有了千军万马的后援力量,不论何种情况,内心都有一种“我有爱我的妈妈!我不可能轻易倒下”的强大信念。有妈妈支持的亲子关系,未来将会成为孩子与人交往的根基,从而形成一种模式,即“储存在人类记忆里的知识”。
心理咨询过程中,妈妈这一角色的重要意义渐渐地凸显出来。一个人出生后最先与之建立信任关系的便是妈妈。那些对人际关系存有信任的来访者,也会对咨询师产生信任,抱有“这次咨询会有好结果”的积极心态,而事实上也会随之产生积极效果。反观对人际关系不信任的来访者,他们对心理咨询师抱有怀疑态度和戒备心理,不肯打开心扉,经常使得咨询无法顺利进行,以失败告终。这类来访者甚至会抱怨咨询师与其妈妈一模一样,然后愤愤离去。在依恋关系中受到严重伤害的来访者因为留下了心理创伤,所以是很难顺利地展开心理咨询的。但这正揭示了心理咨询中重新审视“妈妈”这一角色,重新整理过往回忆的重要意义。
妈妈是生命的起点
一位妈妈前来向我咨询。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太不成熟,总是夸张地讲述不满。这个家庭中母子关系的现状是,妈妈无法理解儿子为何伤心,也无法给予儿子想要的爱。
这种状况突出表现在儿子对妈妈发火的时候,儿子想要表达自己生气的原因,妈妈却用“好了,对不起,行了吧”这样的话搪塞,使得交流中断。儿子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于是闷闷不乐,再无他话。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妈妈说出“你觉得你累,可是妈妈更累”这种毫无诚意的“道歉”时,反而会使孩子的悲伤情绪坠入深渊。
在咨询中,我发现这位妈妈从小无依无靠,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坚强地长大成人。因此她也就完全无法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脆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满。而这位儿子由于了解妈妈的经历,体谅妈妈的辛苦,学生时代一直听话懂事,是其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好孩子”。然而儿子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多年来积压的不满情绪终于爆发,并且演变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父母的放任不管与对儿子的漠不关心,给儿子的童年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问题是妈妈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我爱我的儿子,我实在不知道他为什么总是对我们不满。”
通过几次心理咨询和分析,原因终于水落石出。这位妈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无依无靠,没有得到过家人的爱,因此她不知道该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更不知道如何呵护和关心孩子。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有必要分析妈妈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依恋关系[1]。
“依恋理论”是一种能够解释亲子关系的重要理论。精神分析专家及精神科医生约翰·鲍尔比教授首次提出“依恋理论”,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将母子依恋关系的形成视为人类本能的活动。
人一出世,最先与妈妈建立关系。与妈妈的关系往往与孩子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孩子总会先天地认为与妈妈的关系更亲近。孩子与母亲的这种依恋关系,在本质上同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大相径庭。
每个人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无力又弱小的存在。人从呱呱坠地直到一周岁时都不会行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生存所需的技能。人就是这样一种历经漫长岁月才能独立的存在。因此,孩子出生后,为了生存与安全,便早早地与妈妈建立了关系。孩子用哭声表达自己的诉求,妈妈及时分析并给予恰当的回应。这也充分证明了依恋关系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关系。在依恋关系的建立时期,倘若孩子的诉求得到了恰当且充分的满足,那么一般情况下孩子将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及周围环境。
在婴幼儿时期与妈妈缔结了良好的依恋关系,并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安全型依恋人格。在良好的依恋关系中,作为被依恋对象的妈妈要承担起照顾孩子、及时给予孩子想要的东西、对孩子生存的一切必需品了如指掌等重任。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尽管孩子只能通过哭声向妈妈传递诉求信号,但妈妈却能及时且敏锐地觉察出孩子此时需要什么,从而做出“孩子身体不舒服”“孩子饿了”“尿不湿该换了”等一系列准确的判断。毫无疑问,爸爸也能承担这样的角色,只是普遍情况下,在孩子生存和成长的层面上,妈妈更具备在这方面本能的资源和能力。
孩子的三大依恋人格
通过啼哭充分获得自己所需之物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接收到三个信号,进而形成三种模式。
首先是孩子通过放声啼哭表达自己的诉求,接收到“身边有人在帮我”的信号后,进而对他人及外部环境形成“有帮助,可依靠”的良好印象。
其次是“仅凭呱呱哭声便可让世界为我转动,我真了不起”的信号,也就是在脑海中树立起自己强大又有力量的形象。顺利接收到这种信号的孩子从小便拥有高度的自尊、自信。
最后是开始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下定义。“我们之间建立的关系真不错”“原来关系是这么舒适,这么美妙呀”“你和我能建立这么好的关系呀”——这些积极的定义就成为孩子对于依恋关系的最初印象。接收信号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安全型依恋人格形成的过程。许多事例证明,拥有安全型依恋人格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自尊、自信、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地迎接挑战。值得注意的是,为使孩子能与其他的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父母应将孩子视为独立个体,循序渐进地使孩子自立、自强。
焦虑型依恋人格与安全型依恋人格完全不同。一般来说焦虑型依恋人格可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缺乏母爱的回避型依恋;其二是由于妈妈的爱并非始终如一,导致孩子对妈妈“又爱又恨”,形成极为矛盾的抵抗型依恋;其三是由于母亲的残酷虐待导致的混乱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关系中孩子,得不到妈妈的关怀与照顾,即使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妈妈也没有任何反应;妈妈往往以不在孩子身边、自己身体不适、无法给予孩子关爱等各种借口对孩子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负面的思维模式:
“原来全世界都不帮我。”
“世上没有值得我信任的人。”
“这个世上除了我,什么也没有。”
“谁都不关心我,我只有自己照顾自己才能活下去。”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孩子没有建立信任关系的经验,因此他们谁也不相信,干脆不与他人建立关系。他们往往怀着“我应该自己看着办,别人能为我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的想法,选择在人生路上独自前行。当这种想法根深蒂固时,他们便再也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成为孤独的一个人。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来访者即使前来进行心理咨询,也从不言及父母的坏话。他们只会形容父母是“优秀的好人”,对其他细节却闭口不谈。
抵抗型依恋人格的孩子使人揪心。抵抗型依恋关系中妈妈的爱与关怀毫无规律,并不出现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而是出现在妈妈愿意给予的时候。因此,孩子为了获得妈妈那不确定的爱而变得终日不安。
混乱型依恋人格的孩子多是成长过程中受到了非人的暴力、压迫等虐待,这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孩子深受心理阴影的折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每次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便万分心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孩子与妈妈建立的关系是孩子一生中所有关系的基础,是孩子生命中最根本的力量,是孩子长大成人建立自己的家庭且生儿育女后,在与下一代的关系中反复出现且影响极深远的一种固定模式——婴幼儿时期形成的依恋影响关系就是如此深远。心理咨询专家强调,当现在的关系遇到挑战时,不妨回顾儿时的依恋关系,从依恋关系中寻找原因,厘清恩怨,借此修复关系。
依恋类型实验
心理学领域有一项著名的依恋类型实验。玛丽·艾恩斯沃斯和同事们基于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研究开展了“陌生情境”的实验。这项实验通过设定实验情境,密切观察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而划分出不同的依恋类型。
实验时间为8分钟。实验者将12个月大的婴儿与他们的妈妈安排在一间小的游戏房。2分钟后陌生人按计划进入房间,但不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后妈妈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陌生人相处。2~3分钟后,妈妈返回房间。至此,实验中出现了三种需要密切观察婴儿行为和情绪表现的情景:其一,妈妈离开房间的情景;其二,婴儿与陌生人独处的情景;其三,妈妈返回房间后的情景。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婴儿的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观察婴儿在不同情景中的行为表现,实验者将婴儿的依恋行为划分成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抵抗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当妈妈离开房间时表现出不安,但妈妈返回后婴儿马上感到开心,且很快从不安中平静下来继续玩游戏。实验推断,这样的孩子感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妥善且及时的对待,这些有利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人格。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是“重要的人”“被爱的人”“优秀的人”“值得信任的人”等自我认知,建立稳定信任的关系模式。
反观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当妈妈离开房间时毫无反应,妈妈在身边或不在身边没有区别。妈妈不在房间时,婴儿待在角落里对游戏室的环境毫不关心,当妈妈返回房间后,婴儿表现出对妈妈的回避行为,甚至无视妈妈。孩子认为,妈妈一直缺席自己的生活,因此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安全,孩子必须时刻提防周围的人与事物,自己保护自己。妈妈是孩子依恋的对象,却从不满足孩子的需求,因此回避型的孩子选择不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人都不抱有期待。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没有人爱自己”“世上没有值得信任的关系”等思维认知,从而建立负面消极的关系模式。
抵抗型依恋的婴儿在妈妈离开房间后,对房间内新奇的游戏环境丝毫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沮丧与不安。当妈妈回来时婴儿则表现出十分矛盾的行为:一方面对妈妈发火、胡搅蛮缠、抵抗接触,另一方面却又寻求接触。因为孩子在与妈妈的交往中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充分的关爱,这就使得这类孩子形成了“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时有时无,内心不安、无法完全相信他人”的固定认知,从而建立了“与他人的关系时好时坏,不稳定、不可信”的矛盾型关系模式。
此后,艾恩斯沃斯又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依恋。混乱型依恋的婴儿表现出肩膀低垂、手放在颈后、头部深深低垂等激烈的行为反应,显示出在陌生环境下的紧张与巨大压力。混乱型依恋与回避型依恋、抵抗型依恋同属于焦虑型依恋。
这项实验还针对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学业、朋友关系、异性关系、配偶、婚姻生活、与下一代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追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普遍都能健康成长。他们顺利地广结良友,悠闲地享受人生,他们的人生信条是:“世界以善意待我,我也回之以善意。”婚姻方面,他们会与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人走入婚姻殿堂,成为出色的配偶、优秀的父母,自然而然地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与之相反,抵抗型依恋人格的孩子由于常以负面消极的态度看待世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焦虑、易怒的倾向,甚至影响到婚姻生活以及与下一代的关系,堪称恶性循环。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则难与他人建立关系,多数人选择独自生活。
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人生并不是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进行。这启示我们,只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为解决问题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人生就会有所不同。
看待世界的不同目光
依恋类型不同,唤起过去记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一点很特别。
我曾经以怀孕的准妈妈们为对象,观察她们今后打算如何教育孩子,并且针对她们的过往记忆展开咨询。
首先,我拿出一些写有不同形容词的卡片,并提出这样的请求:
“请在卡片中选择5个您在回忆童年时联想到的形容词。”
准妈妈们做出选择后,我要求她们用所选择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根据各自的经历和记忆,她们选择了“兴奋”“愉快”“烦心”“委屈”“孤单”等不同的形容词。准妈妈们用这些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童年,勾勒出往事的色彩。
有些准妈妈较多地讲述正面积极的故事,而有些准妈妈的讲述则以负面消极的故事为主。观察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也并不是只拥有乐观、美好的回忆,她们在聊天中也会倾诉一些不好的回忆。这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同时这也说明,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发火,也会感到焦虑或委屈。但是仔细倾听她们所讲述的故事可以发现,安全型依恋个体的“不好的回忆”绝不是令人压抑、致郁的悲歌,而是略带搞笑色彩、令人哭笑不得的逸事。
其中一位准妈妈抱怨童年时母亲让自己跑腿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令人哭笑不得。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母亲让我跑腿去买东西,找回了一点儿零钱。母亲一开始没问零钱的事,于是我就偷偷地拿去买了零食。结果被母亲发现了。母亲让我在门前的空地上罚站,一边打我,一边喊着:‘你是不是撒谎了?我要好好地教训你!’比起挨打,我更伤心的是挨打的场面正好被从门前经过的朋友们看到了。太丢脸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虽然我现在能笑着讲出这个故事,但当时真的太丢脸了。偶尔我还会在母亲面前提起这件事,母亲也向我道歉了。”
这个故事中包含着两个要素——原谅和幽默。安全型依恋的人能云淡风轻地讲述曾令其伤心的故事。这表明他们足够信任对方,能大度地包容自己,善于修复关系。因此可以说,正面乐观的事物与负面消极的事物自然融为一体的关系才是真正健康的关系。
然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却从来不提及其他,只谈那些美好的回忆。
“我妈妈非常优秀。她为儿女牺牲了很多,是一位好妈妈。”
这种类型的人缺乏与妈妈在一起的经验与体会,因此她们只讲一些零星的、语言上的记忆,咨询过程中始终无法提供一些具体的印象或画面。但问题是,即使脑海里只存在美好的回忆,他们也绝不属于安全型依恋人格。这里需要区分纯语言的信息和具体的印象信息。
与上述两种类型截然相反的是抵抗型依恋。这种类型的人以讲述消极的故事为主。其中一位来访者10岁就去别人家做保姆,维持生计。那段记忆使她悲愤,并且给她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时至今日,这位来访者依旧怨恨妈妈,讲起关于妈妈的负面故事滔滔不绝。她曾讲述过一个最难忘的故事。
“有一天我实在太想妈妈了,于是赶了非常远的路回家看望妈妈。我匆匆赶路时在田埂上摔倒受伤了。即使这样,我还是急切地跑回了家。结果妈妈看到我的第一眼竟然说的是:‘回来干吗?带钱了吗?’”
来访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泪流不止。
仔细倾听的话不难发现,抵抗型依恋的来访者只有消极的回忆。但是她们即使受伤、哀怨、心痛,却仍不离开自己的父母。明明可以“老死不相往来,各自过自己的人生”,但她们坚决不肯离开父母。这一表现说明了,尽管来访者尚未意识到,但她们在童年时一定或多或少地得到过父母温馨的爱,只是这些爱仅存在于妈妈想要关心孩子的时候、妈妈状态好的时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妈妈的爱是匮乏的。受此影响,母子之间已然形成了矛盾的抵抗关系。
成人依恋类型测试
长大成人后,我们是哪种依恋类型呢?下面是成人依恋类型测试,请在测试的每题之后凭第一感觉为自己打分。
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2分代表较不符合,3分代表不能确定,4分代表较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最后请将分数合计,奇数题目得分相加后除以28为回避分;偶数题目得分相加后除以18为焦虑分。
续表1
续表2
续表3
请按照所得回避分、焦虑分,找到与其对应的依恋类型。
注:成人依恋类型是通过访谈或自查等形式来测试依恋类型的,并非专业的心理疾病诊断方法。本测试仅作参考。
婴儿与父母通过交流缔结成依恋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在婴儿的心里形成“内在工作模式”,塑造出个体对于人际关系的信念与互动模式,而且在人的一生中对个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也造成深远的影响。
1.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人比较容易在情感上与其他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同时也让别人依赖自己。既不害怕独处,也不担心不被他人接受。
2. 回避型依恋
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会使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感到不舒服。回避型依恋的人不喜欢依赖别人,同时也不喜欢被别人依赖。
3. 抵抗型依恋
抵抗型依恋人格的人渴求在情感上与其他人变得亲密,但别人似乎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此类型的人只有与某个人建立亲密关系后,才能安心。
4. 混乱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人格的人无法信任其他人,难以与其他人维系关系,并且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
孩子真正想要的爱
抵抗型依恋的个体会不知不觉中将这种依恋模式传给下一代。也就是说抵抗型依恋存在较大的代代相传倾向,这一点需要人们尤为注意。
我曾做过一项关于成人依恋的观察类访谈活动。访谈对象是两位妈妈,一位是安全型依恋人格,而另一位是焦虑型依恋人格,观察员对她们进行了密切观察。
不同依恋类型的两位妈妈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从怀孕到生产,都给予了孩子满满的爱。在孩子不满一周岁时,两位妈妈都不得不丢下年幼的孩子重返职场,妈妈们的心情也很复杂。观察员计划观察两位妈妈下班回家见到孩子时的情景。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安全型依恋的妈妈见到孩子非常开心,孩子也激动地扑到妈妈怀里。妈妈抱着孩子玩了一会儿后,孩子挣扎着想要从妈妈怀里出来。妈妈略有伤心,但还是将孩子放开了。孩子继续开心地玩玩具。整个过程都进行得非常自然。
焦虑依恋型的妈妈下班回家见到孩子时也是非常兴奋的,亲切地抱着孩子。然而当孩子想要从妈妈怀抱里出来时,妈妈并不想放开孩子。这位妈妈对孩子说:
“你怎么就不懂妈妈的心呢?你知道妈妈多想你吗?你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我有多爱你。”
接下来就发生了这样的状况。这位妈妈一边说:“爬一个,给大家看看,你有多棒!”一边催促自己的孩子快爬。妈妈想要向观察员展示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行动更早,但是孩子迟迟没有挪动。妈妈催促几次后,孩子还是没有反应,妈妈居然抓起孩子的双腿强行让孩子向前爬。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位妈妈之间的巨大差异。安全型依恋的妈妈能够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且能精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然而焦虑型依恋的妈妈则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了孩子身上。焦虑型依恋的妈妈眼中只有自己,她重视的是“我”给予孩子爱,“我”希望孩子做什么。但需要注意的是,焦虑型依恋的父母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只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爱存在问题。这类父母认为自己给了孩子充分的爱,殊不知这种爱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爱。两者相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爱之人的感觉最重要,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自己,从所爱之人的角度去热爱、关怀对方。
不能始终如一的爱反而会导致混乱。在父母的爱时有时无、不能始终如一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抱怨着妈妈,却待在妈妈身边不肯离开。这类孩子希望总有一天能让妈妈满意,得到妈妈的爱,因此他们也就无法走出这种母子关系。
原生母爱与成长
孩子在享受妈妈庇护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妈妈的影响。一个孩子即使长大成人,甚至到了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时,依旧深受妈妈的影响。
曾有一位仪表堂堂、享有极高社会地位的男性前来做心理咨询。这位男性抱怨说,他与妻子完全无法沟通,夫妻二人总是冲突不断。
“妻子一点儿都不认可我。我这一辈子都在不停地努力,只是为了能够让妻子满意。”
这个家庭中的丈夫极度渴求得到妻子的认可,妻子却不理解他的诉求。丈夫从小有一个无能的父亲,因此他终身的目标就是成为与父亲不同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正因如此,丈夫最担心的便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可。然而妻子无视丈夫的心理需求,不断地向丈夫施加压力,并且要求丈夫做得更多、更好。
这个家庭中的妻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每每需要父母帮助时,父母都没有向她伸出援手。在妻子的记忆中,自己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当然也无法给予丈夫温暖的关怀。妻子常常对丈夫抱怨地说出这样的话:“你对我的要求怎么这么多?我以前一个人过得很好啊!”妻子无法给予丈夫想要的关怀,甚至还不知不觉中伤了丈夫的心。
丈夫怀着强烈的被妻子认可的需求,勤奋努力,并且坚持不懈。他挣到了很多钱,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还是得不到妻子的认可。于是丈夫徒增挫败感。这也印证了心理学的规律——一个人幼年时没有从父母处获得足够的爱,长大后也会内心缺乏底气,并且不断地寻求别人的认可。这类人从来不会认为“我这样就很不错了”,而是一辈子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渴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可。
在这个心理治疗案例中,丈夫属于渴求他人认可的抵抗型依恋人格,妻子则是回避型依恋人格。若想挽救二人岌岌可危的婚姻,丈夫降低自己过度的被认可需求固然必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打开妻子紧锁的内心。因此在数次的心理咨询中,我一直试图打开妻子的心扉。
“您看起来无比坚强,然而走进您的内心,我看到了孤独和痛苦。继续深入,我又看到了您对妈妈的愤怒。”
在咨询过程中,一向冷漠的妻子听完这番话后,竟然十分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咨询结束后,这位妻子甚至向我哭诉道:“这次咨询使得我内心十分混乱。我本来内心平静,过得好好的,为何要来咨询,让自己白白受苦呢?”我深知要想彻底解决这对夫妻之间的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开妻子内心深处关于妈妈的疙瘩,为此必须使妻子理解妈妈对子女的感情。只有这样,妻子才能真正放下内心的芥蒂,迎来明媚的春天。我十分期待见到那一天,然而很遗憾,这位妻子放弃了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并不会即时见效,往往需要一段消化过程。业界有一张广泛流传的效果图表。一般来说,10 ~ 20次为一个咨询周期。最初的一两次咨询使来访者迅速地理解咨询:“啊!原来心理咨询是这样的!”这也是来访者满意度最高的时候。此后的几次心理咨询逐渐地揭开来访者内心的伤疤,由此进入停滞期,心理治疗效果也跌入了谷底。一旦克服困难,渡过停滞期,来访者的内心就会逐渐回温,治疗效果也随之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周期规律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只是一般的大体走向。
那么,何为“咨询停滞期”呢?“咨询停滞期”是指来访者通过咨询,使过往回避或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涌现,使来访者感到痛苦,进而对心理咨询产生抗拒的时期。直面内心积压的情感,也就意味着要承受那些累积的伤痛。来访者在回顾人生时,难免心生委屈:“我当时多么孤独、多么痛苦啊!”“好不容易将那份感情深埋,坚强地生活,心理咨询却重新唤起了我的悲伤记忆!”来访者往往抱怨咨询影响了自己现在的正常生活。我见过许多鲜活的例子,他们想要渡过这段“停滞期”,却悲痛难忍,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心理咨询。但是也有不少人很好地渡过了“停滞期”,开启了新的人生。
在30多年的心理治疗经历中,我遇到过各行各业的来访者,其中也不乏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然而我认为,他们尚且不是真正富有的人。真正富有的人拥有这样的妈妈——给予孩子充足且及时的爱与关怀,能够支持、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遗憾的是,并不是普天之下的妈妈都是这般,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人生。当我们与妈妈的关系出现问题时,便需要心理咨询的介入。心理咨询就是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深度交流,厘清妈妈“与我不合”“给我带来伤害”的心理起源,从而发掘出一些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方法,以此改变来访者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鼓起勇气,重新挖掘内心深藏的苦楚,审视痛苦背后的故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坚韧地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无穷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儿时曾极力想要拥抱的妈妈重逢,与现在的人生握手言和。
[1] 译者注:依恋关系,心理学上的“依恋”是指在儿童和特定的人,比如父母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连结。婴儿时期的依恋关系模式会影响我们后半生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