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王松近20年,一直在关注他的写作,但从未为他写过文章,或许是机缘未到,或许是还没有看到他最好的作品出现。王松最开始触动我的,是他的中篇小说《双驴记》。看了我们共同的朋友李大为导演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之后,我找来了原著,竟然一口气读完,感觉小说比电影更丰富更有力量。这篇小说被认为是“后知青”文学的扛鼎之作,也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知青文学”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写作定式。然而,最让我对他的创作感到欣喜的是他最近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烟火》和《暖夏》,不仅因为我是这两本书的责任编辑。最早知道他在写《烟火》是因为《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的推荐。我读后非常兴奋,记得我给王松的第一句评价是“结实”,小说的语言、人物和故事都是从生活中凝练而来,有对人性的感悟和揭示、对历史的挖掘,当然还有他的艺术想象。他将天津方言与现代汉语巧妙地融合与转换,叙述既有传统的内功,又有现代的张力。天津需要这样一部小说,就像上海需要王安忆的《长恨歌》、金宇澄的《繁花》,北京需要老舍,需要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样。《烟火》出版后受到一致的好评,之后便有了《暖夏》。这部反映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作品,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21年4月“中国好书”。如果说,《烟火》写了天津的百年历史,那么《暖夏》则是抒写当下新时代和新乡村的巨变。王松对小人物、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是精准的,也倾注了深厚的同情与思考。《烟火》里的那些小人物,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存和命运,只能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没有方向感;而在《暖夏》中,新时代的农民终于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共同奋斗,实现了迈向幸福生活的目标。两部小说,反映了天津新与旧两个时代的变迁。我觉得这是王松对天津这座伟大城市的一个深情礼赞,是对天津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表现出一个作家的情怀和担当。
王松是十分勤奋的作家,一年多时间,连续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这对一个作家的精力体力都是极大的消耗,可是他没有休息,竟然又拿出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团泊的春天》(与杨伯良合著)。他希望我写一篇序言,我没有推辞,我应该为他写一些东西,以感谢这一年多来,他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王松其实不是善交际的人,他外表低调谦逊,但是内心对自己要求很高,还有一股倔劲儿,这些都表现在他的写作和为人上。他对人性的认识也许是悲观的,但是他绝对是靠谱的人,所以有时候又显得天真和单纯,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写作上,花在对语言的打磨上,远离文坛的是非和交际。
《团泊的春天》我是在旅途中断断续续读完的,它让我充分感受到王松在小说之外的其他文体上的写作才能。团泊是天津市郊的一个地名,过去叫“团泊洼”,20世纪70年代因为著名诗人郭小川的一首诗《团泊洼的秋天》而闻名全国。作者正是由郭小川的这首诗为引线,进入正题,开始了由历史到现实的叙事进程,展现了“团泊洼”逐步变成团泊湖、团泊镇和团泊新城的“化蛹为蝶”的经历。我们知道,报告文学创作讲究真实资料的占有和有效使用,它当然可以通过二手资料堆砌完成,但作为一个严肃的作家,如果没有实地考察和细致深入的采访,便难达到创作高度。书中谈到了在团泊镇政府的三次采访,三次都“不太顺利”,因为相关领导都回避谈自己,涉及个人工作时,总会巧妙地转移话题,表扬和突出别人。最终作者从一位干部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能有今天这样的成果,不是单凭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尽管这三次采访都“不太顺利”,但这些细节,足以生动呈现一群基层工作者谦逊的形象。
写到团泊的变化,作者用蛇蜕皮的过程形象记述,那真是一场艰难痛苦的蜕变。村民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搬进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由农民变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关系的改变,必然引起观念的变化。这是城市化进程以及乡村振兴过程中必然的变化。作者敏锐地认识到这些变化对乡村的影响,试图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出团泊地区人文传统和团泊人性格中千年不变的魂。比如流传至今的程氏三兄弟修建关帝庙的故事,这座象征正义的庙宇,香火至今不断,它无疑承载了团泊人对关羽所代表的忠勇、义气的尊崇和弘扬。而那个“断腕修庙”的“老和尚”程学德同样也印证了忠义精神在团泊人性格中的传承。还有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赵德恩,他的英雄事迹和留存下来的革命传统一直鼓舞着团泊人建设新时代的拳拳初心。
我以为,正是在这些前人和先辈的影响下,团泊人从领导到普通百姓,在全国上下脱贫奔小康的政策激励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团结和努力,使“团泊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前所未有的团泊新城,以健康产业之城、现代科技之城、教育之城、体育之城的面貌,崛起于天津静海这个以往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地方。
《团泊的春天》确实是一部催人奋进、意涵丰富、给人新的启迪的好作品。在我看来,团泊是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民战役的一个缩影,它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典型。作者饱含了对新时代乡村的热爱以及对乡村巨变的热情讴歌和赞颂,也为我们认识和抒写新时代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该书的另一位作者杨伯良是天津市静海区作家协会主席,也是一位知名作家,我与他只见过两面,但对他印象很深,从他身上就能感受到静海人、团泊人的性格,纯朴而执着。他非常了解天津的乡村,尤其对郭小川在团泊的生活经历进行过翔实的研究。王松告诉我,这本书的写作得益于杨伯良对团泊深入细致的了解,书稿创作正是两人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的过程。
最后,我祝贺这本书的出版,也祝贺王松与杨伯良在这本书中的完美合作。
兴安
2021年5月26日于北京 洗马斋
(兴安,文学评论家、水墨艺术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编审。著有散文集《伴酒一生》《在碎片中寻找》及文学艺术评论近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