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城市的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了,围着大厦的灯光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黄色;大厦的边上是一家酒店,鲜红的酒店招牌显得格外耀眼;街边的灯发出泛黄的光。热闹的城市倒映在河面上,偶尔驶过的船只,划破倒影,各种颜色在河面上彼此交融,形成一幅流动的彩画。
盯着浮漂的老杨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这美丽的画卷,他心里只期望着第一杆能中一条大鱼。很快几分钟就过去了,老杨的浮漂只是随着水波动了两下,却始终没有沉下去。因为挂的是饵料,在水里很快就会化掉,这样,过几分钟就必须提起鱼竿,从新挂上饵料才行。如果钓鱼挂的是玉米或者蚯蚓之类的,只要把鱼钩抛入水中,就可以一直等着就是了。
老杨提起鱼竿,重新给钩子挂上饵料,随即抛入水中,接着又是等待了。如此重复着,却始终不见有鱼咬钩,老杨的心态也由最初的满怀期望变成焦急起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很多的钓鱼人,整个河边几乎快坐满了,只见每个钓鱼人前面都有一根或长或短的鱼竿,有的抛下鱼钩后就等在那里;有的正在提起鱼竿给钩子换饵料,有刚到的正在安装钓箱鱼竿之类的。在老杨的右侧不远处,刚来了一个大概四十岁样子的中年男人,从他所带的装备可以看出,这个男人钓鱼应该有很多年了。
中年男人很快就把钓箱安装好了,他看向老杨这边,老杨正好在给鱼钩重新挂上饵料,于是问道:“大师,来多了呀?上鱼了没有?”大师是不熟悉的钓鱼人之间的一种称呼,几乎所有钓鱼人的开场白都是从这句开始的。
听到有人和自己搭讪,老杨很快地回道:“哎!来了快个吧小时了,一条鱼还没钓到。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没有鱼咬钩。”
中年男人听后说:“这里经常有人钓鱼,位置应该还可以呀,可能天刚黑不久,鱼儿还没开口吧。在等等看吧!”说完中年男人就去忙着开饵料去了。
见中年男人没在说话,老杨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浮漂上,突然一下,他的浮漂往下沉了一下,虽然动作很小,老杨却看的清清楚楚。在浮漂往下沉的同时,老杨用右手猛地提起鱼竿,当鱼钩露出水面,却什么都没有。老杨在心里嘀咕“明明是鱼咬钩的动作,怎么没钓上来呢?不过终于开始来鱼了”。老杨麻利的给鱼钩挂上饵料,轻轻一抛,鱼钩还是准确的落到目标区域。鱼漂沉入水里没有多久,猛地往下顿了一下,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鱼口动作。鱼漂下顿动作虽是眨眼之间的功夫,对于已经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起来的老杨来说,这个动作就像一颗石头落入平静的湖面一样明显。老杨迅速的提起鱼竿,当鱼钩露出水面时还是空无一物。他在心里想“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是提竿的时候提的太快了,鱼还没把鱼钩咬稳?下次要等一会儿再提竿”。老杨继续给鱼钩挂上饵料,这次他特意把饵料挂的稍微小点,心想这样鱼儿就可以一口吞掉饵料了。挂完饵料后,老杨右手稍稍往上一台,鱼钩任然准确的落在目标区域。过了不到一分钟,鱼漂又猛地往下顿了一下,这次老杨不着急,慢慢地轻轻地将右手放在鱼竿的上,身体稍稍地往前倾,忽的,鱼漂又往下沉了两下,老杨抓住时机,猛地就把鱼竿抬起,结果鱼钩上还是什么都没有。老杨有点着急,喃喃自语“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是鱼儿太小,鱼钩太大了?”于是老杨从钓箱里取出小一号的鱼钩,替换钓刚才的钩子,重新挂上饵料,把鱼钩抛入目标区域。
老杨的鱼漂不断有鱼儿咬钩的动作,却始终没钓上来,他不断的分析原因,然后进行改进,挂上饵料,抛杆等待。中年男人看向老杨这边,见他这样,似乎于心不忍,便提醒到“大师,你那里鱼是发窝子了呀,有鱼口却又钓不上鱼,你可以试试钓离底呀!”离底是一种钓鱼方式,大多数人钓鱼都是让鱼钩躺在水底,离底就是让鱼钩距离水底一定的距离,具体多少距离,需要不断的尝试才能确定下来。
老杨听了中年男人的建议后,礼貌地回了句“谢谢大师,我试试吧!”老杨右手提起鱼竿,左手将浮漂接入手中,两只手合起来将鱼漂从鱼线上往下滑了十公分的样子,然后将鱼钩放在饵料盘里,左手将饵料轻轻地按在鱼钩上,右手把鱼钩往后拉,这样鱼钩上就挂上了一下团饵料了。这种挂饵料的方式叫做拉饵,前面老杨挂饵料一直用的搓饵,就是将饵料搓成一团挂在钩子上。挂上饵料后,老杨右手一抬,鱼钩带着饵料精准落入水中,这次采用的拉饵,鱼漂下沉是比较缓慢的。
在鱼漂稳定后,不到几息的时间,鱼漂一下子就沉入水面以下了。见此,老杨迅速拿起鱼竿,往上一提,手上瞬间传来了一道沉重的力气。“哈哈,终于中鱼了吧”老杨感觉到中了鱼,心里像是饿了三天终于见到米饭一样高兴。虽说高兴,老杨又怕鱼竿提地太快,让鱼给跑了,他两手紧紧的握住鱼竿的尾部,将鱼竿竖立起来,慢慢的将鱼往边上拉。不到一会儿,鱼儿被拉出了水面,老杨用右手握住鱼竿,左手拿起抄网,轻轻地送到鱼边上,把握时机,一下子就把鱼儿抄进渔网里,再将抄网缓慢收回,接着,右手放下鱼竿,用力的抓住鱼的腮部,就怕到手的鱼儿跑掉了,再用左手将鱼钩从鱼的嘴巴里取出来,取完鱼钩,老杨双手紧紧抓住鱼儿,将鱼放到鱼护里。这样终于,老杨今晚的第一条鱼算是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