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
友人通过手机送来了王运平的诗,诗写得清新自然,读了片段,颇是喜欢。作者王运平的名字则是陌生的,当然是未曾谋面。那时我正在读闽东的一本诗集,很为一些诗激动,那些诗和此时读到的王运平的诗有相通或相似之处,它们激发了我的一些想法,于是有了数日后我和作者的交流。我平日读诗甚多,多半不是由于他人推荐,也多半不是为相识的人而读或写,总是自己在阅读中不期而遇,发现,有了感受,觉得有些话想说,于是为文,或是找机会和诗人交谈、沟通,最后成文。很多后来成为朋友的,都是这样因诗而相识的。
我坚信诗本身足够说明一切。我认为读诗就是读人,“诗为心声”“诗如其人”,这些话前人说得多了,这些话,我相信。我们通过《将进酒》认识了李白,试问,此前我们见过李白吗?我们通过《赤壁怀古》认识了苏轼,试问,此前何曾与他相识?我们因为李清照的诗美,因而“觉得”她人美,而我们与她却是相隔千载!我深信一条,极而言之,读诗,就够了,诗会回答我们的期待或疑惑,诗自身会为读者解困!诗当然体现技艺,但诗更贴近灵魂。我们只需在诗中“认识”作者,而基本不必借重诗之外的、或更为直接的方式。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并不排他。
回到这篇文字的开初,就是说,我是读了王运平的诗,才激发了我的写作愿望,我通过阅读,“初见”了它的作者。很多经历证明,对于一个评论者,阅读文本是第一重要的,诗本身“足够”说明。当初,我不认识杜涯,但是,一章《嵩山北部山上的栗树林》使我“认识”了当年许昌县医院这位普普通通的护士——我敢断定那时整个的主流诗歌界都不认识这个叫做杜涯的她。我的阅读经验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路也,是,沈苇,是,甚至舒婷,也是。我是在读到路也的《我要去看你》、沈苇的《一个地区》,以及舒婷的《致橡树》之后,甚至是在读过多年以后,才认识他们的。诗在前,人其后。需要赶快辨明的是,这并非通则,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而与他人无涉。
我写此文用的篇名《我在路口等你到天明》,取自王运平诗集的第一首诗《只字未提》“那夜的月光微凉,我在路口等你到天明,爱哭的我没有哄好自己,关于那些,这些年我只字未提”;“今夜的月光也微凉,我有点想你和你在的那个年纪,现在我特别会哄自己,关于这些,余生我也只字不提”。这好像是在写有关个人情感的诗。“那夜”“今夜”,她写得这么轻松,这么清明,又这么含蓄,这原本该是刻骨铭心的,她竟然自始至终出以平淡而“只字未提”!由此我想起一位我所喜欢的诗人的诗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今日何日,斯人何人,她竟然也是这般的“只字未提”!我们从这种“不言”中读到了浓浓的情意!
我的联想有点远了,还是回到王运平的话题。有了第一首诗的阅读,就有了随后接续的饶有兴味的阅读。她的诗最初引起我的注意的,是我开头说的“清新自然”四个字。世事万端,有些事是“欲说还休”,能把复杂的事说得“若无其事”,这不是一般的才能。“鸟栖在树上,等待唤醒下一个黎明;星挂在天上,等待又一个月出东山”。这样的句子诗集中比比皆是。我常慨叹有些诗人把原先的单纯写成了“不知所云”。那些诗所述之事,可能使人百思不得其解,包括读者,甚至包括作者本人。我的这些判断,与“主义”无关,与技艺无关,也与“诗贵含蓄”或“诗无达诂”无关。对比而言,诗应当是在清浅中见沉郁,在简约中见繁复。还是王运平说得好:“我在一杯茶里,看见人间的至简模样。”
王运平这本诗集,诗是编号排列的,有的有标题,有的不见标题,即使有,标题也处于不显眼的位置,似是一个提示。所以,她的诗更像是日常生活的“随感”,很多则似是冰心、周作人式的“小诗”一类。她通过这些编号的诗,向我们诉说和展示来自内心的臆想或感触,春花秋月,惜时伤怀,悲欢离合,岁月蹉跎。她的诗随口从心,顺自然而少雕饰。她的诗篇幅小,句子也短,有的像是前人的小词或小令,读之深有“古趣”,如“归来山河在,待我如初逢”,如“意玲珑,心枯荣,踏破三千尘,故园有新声”。旧时韵味,出以平常,从中可见她的旧学修养。
但若以此推断她仅擅于此,那就差了。她的长处是不惊不乍,临艰险如步平川。眼见,心想,用最简单的文字,甚至是一言半语,表达波澜起伏的心绪万般。用她的自述,则是用心、用文字,用最质朴的方式掩埋下应该掩埋的,继续活着并前行。她有她的一份沉郁和婉转,她和我们一样,面对着生命途中的全部复杂性,但她总是从容面对,用平常心,说平常话,而且使那些愁苦和伤悲充盈着活力和生机。“路边的草地落满白霜,像极了我满心的伤”;“我一生的时光,曾是万古洪荒,又长不过沧海的一次喘息”。这证明她不是一味地轻松和愉悦,她有她的一份深沉。但真正感动人的,是她的那份开阔和豁达:
当我不再想你
我也不再探听风来的消息
你最好别哭
北方的冬天没有雨
雪落处
万千往事无迹
日暮黄昏,天边雨雾,“比脚更贴近土地的,是我的心”,“能走过去的,都是好时光”,她告诉她的朋友和家人“我在的北方正值冬日,辽远的春日做着香甜的梦,那个爱我的人依然年轻,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她是这样乐观、自信、坚定,她那消解困窘和苦厄的力量非常动人,毕竟这些话是她说的:生活的美好就是生活的美好,世事的纷繁与艰辛永远无法掩埋这些美好。我的心看见它们,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我的一首诗。(《暂做一个诗者》)
这个来自中原大地的年轻女子,她的履历表上记载着一些曲折的经历:中等师范、本科、研究生,文学和外语,以及其他的专业,等等,她一路拼杀,勇闯难关,其经历让人目眩!再反观她的家乡,那些古老的地名铭记着古老的历史:商丘、夏邑、虞城……读到这些,这才明白她的力量和勇气,以及毅力和智慧的来处和原由。
2023年8月3日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