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甜品那些店那些小故事

刚开始学习烘焙的时候,我陆陆续续添置了很多工具,还交了各种烘焙学费,耗资不小。好像,当我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从买买买开始。决心去学游泳,先买漂亮的泳衣和泳帽;决心去跑一场马拉松,先配备跑鞋等装备;决心去摄影,“摄影穷三代”的时代就开始了。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当然,也有很多决心,在仪式感之后不久就偃旗息鼓了。比如,我的储物间里的吉他就已经蒙了灰尘,在吉他的旁边,还有我很久不用的健身器材。

还好,我把烘焙坚持下来了,这其中,当然也有无数次的动摇和坚持,这也跟自己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有关——倘若再半途而废,这些也就都白费了,我怎么舍得?

前几天,重听陈奕迅的《最佳损友》,颇有感触。很多旧知己都在不知不觉中,莫名其妙就失散了。不只老友,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觉,都是如此,随着岁月流转,就散落在时光里找不到了。因而我觉得,生活中是需要这样一些仪式感的,起码当回忆重新启动的时候,能够清晰记得那些决定的瞬间和那些瞬间的意义。

入门烘焙后,每当我走在路上,就会特别注意那些甜品店,从店铺名字到装修风格,再到甜品的款式。与连锁店相比,我更喜欢小众一点的甜品店,能够从各种元素中推敲出这家主人的大致轮廓,TA的性格,甚至是TA的经历。

一家店,一道甜品,其实都是人生的折射和缩影。

一个人,一生会浓缩出无数的小故事。

在杭州,我见过一家“张小姐的店铺”。张小姐是个活泼、爱热闹的短发姑娘,喜欢抱着一只慵懒的猫跟客人们聊天,什么都能聊两句。店铺后面就是操作室,有时来了兴致,张小姐会洗净手,换上工作服,现场制作一些精致的小甜点。操作室里的她,安静专注,与平时判若两人。

做蛋糕的时候,她断然不会使用很多甜品店里都会选择的浓缩柠檬汁,坚持使用新鲜的柠檬榨汁,除了稳定蛋白、去蛋腥,还能让蛋糕中凝聚着一股清香。

处女座的张小姐,对每一道食材都保持严格的态度。她觉得,每一道食材都有自己的优势,而烘焙,就是要将每一道食材的优势放大到最好的程度。“从小老师就教我们‘补短板’,莫偏科,非得把每个学生都教育成中庸派,我却不这么觉得。”张小姐觉得,人如若能够有一处“长板”,把“长板”发

张小姐自小成绩不好,是如何都开不了窍的那种。初中老师甚至偷偷喊来她的父母,暗示他们是不是要带女儿去检查一下智商。人人都以为张小姐的一辈子也就那样了,可她逐渐在烘焙上展露出难得的才华,高中就辍学,专门去学习烘焙,逐渐小有名气。

好的烘焙师,在生活上也是一把好手,张小姐把自己的长处也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个热爱烘焙的人,心里都有特别的温柔。在广州,我曾路过一家甜品店叫“糖小喵”,墙壁上写了一行字——唐先生,我在这里开了一家店等你。这背后,不知又藏着怎样的一段故事,是温暖还是凄婉。不知那位唐先生,会不会有一天突然地出现在这家等他来的店,让故事延续下去。还是会永久消失,让甜点的等待永远无处安放。

等待,是一件冷暖自知的事。等得到,皆大欢喜;等不到,一次次黯然神伤。我越来越倾向于去做一些能够掌控的事情,当我把成型的面包放进烤箱,已有九成的把握,我将得到一个不错的面包。对技能而言,大多数时候,付出即会有所收获,你认真对待一个面包的制作,它当然会用美味回报你,都在可控的范围内。不像感情,一旦错付,再努力付出都是枉然,应该立即止损。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职场年轻人,都会想开一家小店,觉得小资很酷,又不用受老板的气。然而事物总是两方面的,光鲜的正面,和光鲜的背面。背面是,开一家店所要操的心,费的力气,不亚于同时做三份工。区别在于,你终于没有一不开心就辞职不干的资格了,因为你在给自己打工。

而我正在迎难而上,开始张罗属于自己的一家店铺了。光前期的选铺面,就已经让人煞费苦心,跑遍大街小巷选址,跟房东无数次谈判,一次次拒绝,装修和设备的采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到仔细。

一天到晚跑下来,经常累得精疲力尽,但只要想到自己也正在朝着目标靠近,这样饱含期待的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吧。

每一道甜品的最大荣耀,就是在被人们认定为一种美食的享受的那一时刻。这同时也是烘焙师最大的荣耀。我想将自己遇到、听到、见到的故事,都融入各式各样的蛋糕、面包和甜点里,给它们取一个美丽的名字,让美味把这些故事都传递出去。也想让将来的朋友们,无论只是路过,还是店里的常客,都愿意在这里吃一道美丽美味的甜品,想一想,讲一讲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