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一、吾人前此曾协助高楠教授撰写《印度宗教哲学史》一书,欲以该书究明无学派时代之根本思想,得学界欢迎深以为幸,于斯学稍有推进贡献,吾人窃以为足焉。今此《印度六派哲学》得以公刊,算是对先前预告之继续印度哲学研究事业一言之兑现矣。本书为吾人前此所说五篇研究印度哲学计划之第二也。
二、按原计划,《印度宗教哲学史》系协助高楠教授所著。本书亦然,应为计划之一部分。自根本上言之,本书亦当为与教授之合作产物。说到当初,本书完成时著者尚在大学中学习。若论对印度哲学各派之考究以及结果之总结,皆得教授之提点。至若写作则为吾人自行承担。若从总体上看待《印度宗教哲学史》之五篇,虽有印度思想史总体的设想,然各篇亦仍有各各独立的意义。唯其如此,吾人在研究生院就学时,在本书考究过程中,从原典之解读到思想之诠释权衡,无不得益于教授之指导;加之本书稿成之后,教授又亲作审读,且为论证彻底而补漏拾遗,又为斟酌文句,指摘不妥当者,处处改订,费神亦实不少。故虽称为审阅,实乃共著矣。此愿读者诸君谅之。
三、印度六派哲学,实乃印度大乘佛教之外相当完备之哲学学派。盖因此中含藏有纯粹之印度思想焉。诚如欧洲学者所言,若谈印度哲学,必先自六派哲学始。不过吾国日本,若论六派哲学,因昔时汉译佛典所及故,对其中数论、胜论已有多少认识。至若其他四派,大约名称亦不甚了解。此岂非学界之憾事焉。故此吾人当就印度古代思想史之学派时代加以介绍,因择此题目作为撰写计划之第二篇也。
四、本书撰写之方针,当大同于《印度宗教哲学史》,在叙述内容的同时,显明研究方法;介绍哲学问题之同时,兼作一定批评。因之,本书既是研究书亦为通俗读本,是为著者之目的。简而言之,本书既可做真正初学者之入门手册,亦可当作专业研究者之参考书。此即为本书撰写时的总方针。
五、本书草创之初尽其可能参照了国内外学者之研究成果。然研究所据之材料,均直接来自原典出处,而对其他学者的意见,几乎无一不有批判与检讨。此种结果,基础薄弱之憾庶几可免。此为总体之评价。至若局部,若与西洋研究者之成果相比较,自信也有几分特色发挥。又书中各篇因他人启发而提出新问题,或者得他人尝试之新解释不下五六处。不过,此诸成果,虽得前人之益,仍可谓吾人之新见地。切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教,以判正确与否。
六、本书页码正文有650页。此种分量,已经不能再称小册子。然就实质而言,看吾人针对各派各家的研究笔记,更要远出于此等分量。又依据书肆要求,页码数量亦应比照前书《印度宗教哲学史》。是以,在本书篇幅安排,吾人实在颇费用心,踌躇再三,最终总算束成现在的模样。虽受此限制,吾人在探究各派主张之表达时,凡有结果心得,一定尽量保存原典自身的论证叙述。以是原因,篇幅页码也就不免增加。亦因于此,本书当中仍有多处材料未有充分说明,亦有多处说明甚不充足,为此本人深有所憾焉。
又尤其是关于吠檀多派之哲学,吾人感觉遗憾颇多。盖因六派当中之吠檀多派学者,精通商羯罗阿阇梨者为跋达罗衍那。吾人为显示其思想,在本书中不仅分析了跋达罗衍那及商羯罗二者的差别,又增加了对《曼杜基颂》中思想、罗摩奴阇思想及吠檀多精要等各节。原意是从整体上完成一篇吠檀多派之思想发展史之概略考究。然从体裁上看,相较于他派之论究,仍然稍显简略。此亦是为了不违与书肆的约定。他日若有机会,著者当另外草撰“商羯罗之哲学”以作补偿。此处唯乞读者谅宥也。
七、如前所述,本书为日本之第一部有关印度六派哲学之介绍书。因之著者深信其能够发挥相当特色。著者本人,原本文字及学识功夫均未称成熟。所以走笔行文往往未能尽意。发文述意,不免流于表面观察。对其深层意蕴,未必能尽现本来妙味。遗漏既多,缺负自然不少。因此,无论读者于本书作何评价,言论短长,直接间接,均为吾人所乐以闻,且会吸收于将来之学术研究中,是为幸焉。
八、本书得以完成,第一应当感谢者,乃是对吾人耳提面命之高楠先生。此感恩之心终生不渝。第二应当感谢者,乃著者友人文学士宫坂喆宗君之助力甚大。著者前书《印度宗教哲学史》均得宫坂君数度校正,又对目录、索引等一并下功。本书内容体裁,若言幸无大过者,皆为宫坂君之辛劳所赐矣。于此当特致以感忱之意也。
大正四年(1915)五月十日
木村泰贤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