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家闺修

正当三人交谈之际,车门轻启,两位老者相继于吴府门前走下,气质迥异,却同样引人注目。

首位老者,眸光深沉,身披一袭华贵的官服,腋下紧夹着一面算盘,无处不显威严与精干之气。

“这是程样。”

而另一位老者,则是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头发虽已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每一根发丝都服帖地垂在脑后。

“这是陈宜中。”

陈宜中行走时,步态从容不迫,宛如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浑身上下透着温文尔雅的气质。

他刚与程样寒暄完毕,目光便捕捉到了抵达登平坊的王璟山三人。

老人脸上泛起和煦的笑容,远远地拱手相迎。

程样见状,那平日里严肃僵硬的嘴角,也弯出了难得的弧度。

他正准备抬步上前,却突然转身,对侍立在另一辆马车旁的丫鬟碧窈吩咐道:

“让小姐下车,一同迎接剑仙。”

话音未落,便紧随陈宜中的步伐而去。

丫鬟碧窈动作麻利地掀开车帘,刚想出声,就被一只纤细白皙的玉手轻轻掩住了口。

“我已听见。”

车内传来程紫瑜清冷的声音,

“可我并不打算前去迎接。”

碧窈闻言,心中一紧,暗觉大事不妙。

她连忙翻身上车,急切地劝道:

“小姐,您怎能如此想呢?那可是名震临安,乃至名扬天下的剑仙啊!”

程紫瑜哼笑一声,抬手掐出道小范围的消音诀。

但见她头戴精致的玳瑁黄团圆冠饰,内着淡雅的妃色直领对襟衫,外披华美的彤管长褙子,下身则是一条飘逸的黄菊缀花白底百迭裙。

整个人虽然显得温婉端庄,美丽动人;

然而,她面上的冷漠姿态,却与这身娴静的华服,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程紫瑜,乃是太后亲点的女修,身份尊贵无比。”

程紫瑜的声音清冷而坚定,如同冬日里的寒风轻轻掠过:

“更何况,我还是江南程家的嫡女,地位显赫。他一个出身寒微的宦修,我既不会屈尊迎接,更不可能下嫁!”

“剑仙不是弃暗投明了么,怎么会是宦修?”

“从修真司出来,不是宦修,能是什么?”

碧窈闻言,有些迟疑地开口道:

“可是,老爷和陈大人都对那位剑仙赞誉有加,似乎非常欣赏他的实力……”

“因为他们目光短浅。”

程紫瑜不以为意地冷哼一声,

“胎息九层又如何?只要给足时间,谁都能达到那个境界……剑仙的名头,也不过如此。”

“但……但他不是还练成了天上御剑诀吗?”碧窈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信吗?”程紫瑜反问道。

“信……吧。”碧窈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也不太确定。

“我就不信。”

程紫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冷静地分析道,

“当日,我虽然没有亲自去钱塘县,但也听族中其他修士说起了此事。

“据说,那王璟山只是简单地展示了几招剑法,便匆匆登船离去。

“你仔细想想,这二十年来,可有任何修士成功练成天上御剑诀?

“他一个罪族之后,又凭什么能够成功?”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当时他所施展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天上御剑诀,而是其他普通的剑法。

“反正也没有人真正练成过天上御剑诀,即便他弄假成真,又有谁能识破呢?”

碧窈身在程家,虽是个见多识广的丫鬟,此刻也被自家小姐这番言论,惊得愣了愣神。

她匆匆掀开车帘一角,向外张望:

“小姐,他们似乎已结束了寒暄,正朝这边走来。”

程紫瑜自从被父亲程样安排与苏家退婚后,心中便一直郁结难舒。

此刻她正谈兴正浓,哪里肯就此打住?

于是她接着道:

“说到底,这大宋仙朝如今被男修们把持得严严实实,才会滋生出如此多的蝇营狗苟、欺世盗名之徒。倘若换了我、太后或是潘招娣这般有能力的女修来执掌,必定能开创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新气象。”

碧窈闻言,惊得双眼圆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姐,您……您真的是修的医道吗?奴婢瞧着,您这心思,怎比那些修伶道的还要复杂?”

程紫瑜摇了摇头,伸手摘下耳边轻轻摇晃、碰撞得她心生烦躁的耳坠:

“我又算哪门子医道修士?太后为我翻阅遍《小术通晓》,也不过找到两道微末小术,对于许多病症的治疗,甚至比不上凡间药物来得有效。”

就在这时,碧窈又急切地提醒道:

“小姐,吴大人也从府内走出来了。您若再不下去迎接,可就真的失礼了……”

闻言,素来恪守尊卑之序、珍视家族名誉的程紫瑜,自是不容有半分轻慢。

她当机立断,撤去了周边萦绕的消音诀。

紧接着,程紫瑜纤手轻掀车帘,原本意图搜寻吴砚歌的身影,以确认他是否与吴长因并肩而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目光,竟被一位陌生少年牢牢吸引。

但见他猿背蜂腰,侧脸的轮廓如同刀削斧砍般分明,并着一袭醒目的红色鲜衣,背后斜挎着柄平平无奇的木剑;

深秋的暖阳洒落在他身上,圈出一层淡金色的光晕,将他挺拔的身材勾勒得愈显生机盎然。

就在这一刹那,少年似乎察觉到了背后的目光,下意识地转过头来。

程紫瑜与那剑眉星目的少年,视线猝然相撞,竟不自觉地松开了紧抓车帘的手,心中诧异万分:

“他便是那传说中的宦修王璟山?”

在程紫瑜的臆想中,王璟山本该是宫墙之内,那种常见的内侍形象:羸弱身躯,细瘦四肢,仿佛一阵风便能将其吹倒。

而当她真正看到眼前的少年时,这副令人惊艳的扮相,却让她的排斥情绪,都显而易见地减弱了几分。

“小姐,请下车吧。”碧窈轻声提醒道。

程紫瑜微微颔首,正欲抬腿,又似想起了什么。

她将刚刚还让自己心生烦躁的耳坠,重新戴得整整齐齐,尔后才仪态端庄地走了下去,与众人一一见礼。

她先是向吴长因深深一福,恭敬地问候;

接着又对陈宜中、程样,依次行礼如仪,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过分热络,也不失了应有的礼数。

最后,程紫瑜自然而然地转向王璟山,以半蹲之姿,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

自以为仪态万方,尽显大家风范,定能使此子倾目。

“越州王璟山,见过程姑娘。”

少年淡然回应,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例行公事。

他的目光并未在程紫瑜身上多做停留。待问候结束,便在吴长因的引领下,与众人一同走入了府内。

程紫瑜缓步走在最后,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既感到些许放心,又难免有些遗憾地暗自叹道:

“竟能对我的美色毫不动心……看来,他确实是个太监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