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蜀郡宝藏

  • 华宇颂
  • 公子忌
  • 4279字
  • 2024-12-08 19:12:16

“陛下,你快看,这些红苕种都开始冒新芽了呢!”

大欢看着面好的这一大片红苕种,这时都开始冒出来了新芽,十分惊喜地对公子宇说道。

公子宇只见这一大片面好的红苕种,都开始拱出来了许多的新芽,绿绿的两片心形的小芽儿,从土里拱了出来,心里欢喜,说道:“去年那块红苕地里收获了四万多斤红苕种,都面下来了,今年我们至少要收成几十万斤红苕种了!”

“陛下,微臣在那边开垦出来了一百五十多亩地,供这些红苕秧栽种,以及大蒜和辣椒秧的栽种呢!”

齐郡郡守李公孙,陪同在公子宇身边,微笑说道。

今日公子宇到皇城里面的田地里视察,白浅将军和李公孙郡守一同陪同,大欢又将另外八个宦官喊了过来。

大欢担心陛下下地,还带上了一些劳作的工具出来。

“好!”

“去年我们收获了两万余斤大蒜和九十多斤辣椒种子,那边的辣椒种子也开始发芽了,等都长起来,就移栽过去!”

“明年,你们齐郡就广泛栽种红苕和大蒜,以及辣椒!”

“微臣已经组织了五十余名身强力壮的百姓,等候着红苕秧和辣椒秧长出来,就移栽了,另外,那边还开垦出来了三百多亩稻田,也组织了一百二十名有经验的百姓负责。”

“很好!”

“对了,李郡守,大蒜种子都种下了?”

“回陛下,都种上了,在辣椒地旁边,大蒜地共开垦了五十亩地,明年大蒜肯定也是大丰收呢!”

“好!”

“这个大蒜和辣椒啊,天下百姓以后每家都离不开它。

明年齐郡的百姓家里,都提供一斤大蒜种和二两辣椒种,其它郡分配五十斤大蒜种和十斤辣椒籽种,后年就会逐渐扩大到全大华所有百姓家里了!”

“李郡守,这个红苕种,明年各郡都分配两百斤红苕种子过去,再分别派遣一名指导师去指导他们栽种。”

“那些技师要培训好,培训红苕栽种和储存等过程。”

公子宇一边观看着红苕种秧的发芽,一边说道:“今天天气不错,明天开始,整个红苕种地都要进行浇粪水!”

“陛下,粪水都准备好了,明天都浇上!”

“嗯,先期的管理很重要,这个红苕苗的培育很关键,它关系着后面红苕的成长和收成,不能疏忽了!”

公子宇走过十五亩红苕种子地,瞧着红苕种子都开始冒出了新芽,一些百姓也在红苕地里拔去杂草,微微点了点头。

“陛下,这边就是洒的辣椒种子,也开始发出新芽了!”

李公孙蹲下身子拔去一颗杂草,抬头对公子宇说道。

公子宇往前走了几步,瞧见那些辣椒小苗也都钻出了地里,每颗小苗都很茁壮,欢喜地说道:“好!”

“辣椒苗的培育也很关键,尤其是开花之前,要将下面的几片叶子都去掉,不然会影响后期结辣椒出来。”

公子宇仔细看过辣椒种子苗的生长,都发芽的很好。

他穿过大蒜栽种之地,见这些大蒜苗也都开始冒出了新芽,大蒜地里面还有几个百姓在浇着粪水,拔着杂草,回头微笑说道:“看来你找的这些百姓啊,都懂得管理啊!”

白浅卫尉是第一次来到红苕种地,辣椒种子地和大蒜栽种地,他看得十分惊奇,听得公子宇与李公孙郡守的对话,方才逐渐明白这些种子的宝贵之处。

公子宇正察看着大蒜苗的生长,只见前面秧苗种子田边,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拿着一根长竹杆的男子,正在田间来回走动着。

公子宇有些奇怪,紧走几步,走到那块稻谷秧苗田边,那个戴着斗笠的男子回过头来,瞧见公子宇一行人过来,拿着竹杆对着公子宇一行人就急走了过来。

“快站住!”

“别再往前走了!”

白浅卫尉掏出手枪,大声喊道。

“哈哈,白卫尉,快收回手枪,那是魏冉侍郎!”

“他是魏侍郎?”

白浅卫尉急将手枪插回腰间,有些诧异地盯着对面站着不动的、着装有些奇怪的魏冉侍郎。

魏冉刚才猛然瞧见皇帝陛下及众人从大蒜地那边过来,就想过来拜见公子宇,哪知白浅卫尉不认识他如今的装束,拔出手枪来指着他,使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哈哈,魏侍郎,你怎么穿得如此奇怪?”

公子宇一边往魏冉这边走着,一边大声询问道。

“陛下!”

魏冉见白浅卫尉将手枪收了回去,方才急着往公子宇这边走了几步,他对公子宇躬身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啊,这里的小鸟才多啊,臣拿着竹杆在赶鸟呢!”

“臣洒下的稻种,有不少鸟儿看见后,就跑过来啄食!”

“哈哈,魏侍郎啊,朕给你说!”

“你这样一直守候在这田边,也不是办法啊!”

“朕教你一个法子,保证一只鸟儿也不会过来啄食!”

“真的?”

这时白浅卫尉也跟随了过来,他瞧得魏冉侍郎如此装束,十分惊讶,又对刚才的事对他道了个歉。

公子宇微笑说道:“魏侍郎,你去弄十个稻草人,给那稻草人穿上你这身装束,插在这个稻种秧田边上!”

“每个稻草人的身上,再挂上一串风铃,风一吹啊,那个风铃就会发出来响声,那些小鸟看见稻田边上有着稻草人,还有不断发出的响声,就不敢过来啄食这些稻种了!”

“啊!陛下,你怎么想到这样神奇的法子啊?”

“臣一会儿就去弄几个稻草人过来立着!”

“好!”

“魏侍郎,去年你这新稻种育了多少斤出来了?”

“陛下,去年这里共育了八千多斤新稻种!”

“你这稻种可有名称?”

“还没有名称!”

“嗯,你这稻种啊,今年可命名为‘冉星一号’!”

“明年有新的稻种后,再命名为‘冉星二号’!”

“陛下,我们齐郡今年全部都是用魏大人培育出来的稻种,去年齐郡百姓稻谷都大丰收,可都尝到甜头了!”

“所有种下魏侍郎培育出来的稻种,收成都翻了一翻!”

“好!”

“魏侍郎,大华以后的稻种,百姓们的稻谷丰收,都得从你这里出去,也得靠你培育啊!”

“你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

“谢谢陛下,臣一定会再培育出更优质的稻种!”

公子宇点了点头,带着众人又去五块稻种田里察看了一番,见这些稻谷种秧苗,如今俱都开始发芽,而且长势也十分均匀,根苗都很茁壮,很是欢喜,心里想道,这个魏冉还真是一个稻谷种子培育的好手,朕真是选对人了!

回归途中,白浅卫尉见公子宇身边如今没有护卫,那些女护卫都去挑选女兵去了,对公子宇说道:“陛下,臣得再给陛下选配十五个护卫过来才好啊!”

公子宇一想,那些女护卫以后都得去培训新的女兵,点了点头,说道:“在全军中挑选十个出来吧!”

“多了也不好,朕用他们十年,他们又会去新的职位!”

“好,臣就在全军来一次大比武,挑选前十名士兵过来,给陛下担当护卫!”

“选取十名十八岁以下的士兵即可,十年后,他们二十八岁,那时他们去到新的职位,也不耽误他们成家立业!”

“诺!”

......

今日是新一月大朝会,蒙忌太尉排在武将前面,一些武将和文臣看见蒙忌太尉今日上朝,俱都过来给他道喜。

“太尉大人,你真了不起,不到两年竟然征服了四郡!”

“恭喜太尉大人!”

“太尉大人不愧为我大华栋梁啊!”

“有太尉大人,哈哈,何愁天下不平?”

“陛下说,三十年后,凡阳光所及之地,皆为大华之地,哈哈,我们大华有如此神勇的太尉大人,统一世界指日可待啊!”

......

蒙忌太尉今日上朝,他听着那些文武大臣的恭维之声,想起前两日皇太后对他的责备,如芒在背,只能苦笑应付。

紧接着,蒙忌太尉也惊讶地看见,白浅卫尉,蔺顷冋卫尉和冷凡卫尉,以及青娥和舒玥等一众武将,他们都穿着一身十分好看的军服,戴着一顶军帽,尤其是白浅卫尉,蔺顷冋卫尉和冷凡卫尉三人的两肩,都是闪耀着两颗金光闪闪的将星肩牌,军帽上也是两颗将星,青娥和舒玥两个女将的双肩及军帽,都是一颗闪耀着光华的星星。

不仅如此,后面所有裨将,也是一身新式军服和军帽。

整个人看起来都精神抖擞,英姿飒爽!

“原来这就是将星?”

“那军帽上还有着几条闪耀光华的金线,真是好看!”

蒙忌太尉想起他回归时,公子宇说要授他三星将军。

蒙忌太尉率领一班武将刚刚走进华宇殿,便微微一愣,只见殿里如今都摆放了桌椅,武将前面是一个空位。

大欢走过来,带引蒙忌太尉进入第一个坐位,躬身说道:“太尉大人,从建朝十周年开始,陛下下令,以后文武大臣上朝都不再站着,都安排了坐位,这个是大人您的坐位!”

“请大人入座!”

大欢引导蒙忌太尉坐下,又走到前面的帝位边站好。

蒙忌太尉觉得有些新奇,不过再不如以前那样站着上朝,坐在位置上上朝,他这也是头一遭遇到。

文武大臣俱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恭敬地等候着皇帝。

巳时正,公子宇从侧殿走了进来,他端坐在帝座上,扫视了一遍宫殿里的文武大臣,见所有文武大臣俱都入朝,太傅大人也站在文臣这边最前面的位置上。

“好!”

“都入座!”

公子宇挥了挥手,示意所有文武大臣入座。

文武大臣俱都坐了下来,这时大欢从旁边二喜托着的玉盘里,拿起一卷金黄色的卷轴,尖声念道:“蒙忌听宣!”

“臣在!”

蒙忌太尉急忙从坐位上站起来,走到宫殿正中。

“任命:授蒙忌太尉为大华三级将军,授三等将星!”

宫殿一旁,两个宦官端着一套新式军服,以及军帽和三星将牌,走了进来。

公子宇从帝座上走下来,取过一个宦官盘里的军装,再取过一对镶嵌好了的三星将牌,别在军服肩上,再取过一顶也是镶嵌了三颗将星的军帽,递给蒙忌太尉。

蒙忌太尉恭敬地接过公子宇手里的军服和军帽,立正站好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公子宇伸出手来,紧紧地握住蒙忌太尉伸出来的右手,微笑说道:“祝贺你!”

“谢谢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旁边的宦官九归,又小心翼翼地对蒙忌太尉说道:“蒙大人,请去后殿换好军服了再出来!”

蒙忌太尉跟随宦官九归,走到后殿,换好如今的一身新军服,只觉得这一身新军服十分合身,整个人好像都年轻了十几岁一样。

宦官九归又小声说道:“陛下口谕,这身军服是专门上朝穿的,以后军训和带兵打仗时,仍然穿以前的军服!”

蒙忌太尉点了点头,穿着一身新军服,再回到宫殿里,站在台前,给公子宇又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众人这时再看蒙忌太尉,只见他双肩是三颗闪耀着光华的将星,军帽上也是三颗闪发光华的将星。

整个人显得威武不凡。

蒙忌太尉的授星仪式完毕,接着便是大朝会。

“陛下,第一辆能源汽车已经铸造完毕,经试驾,各项数据都很稳定,臣等陛下再临能源汽车铸造工坊试驾!”

“自行车,摩托车以及三轮车俱都铸造出来!”

风胡子大人从坐位上站起身来,躬身说道。

“好!”

“能源汽车将来必将取代整个马车的运用,朕明日去试驾,若是各种数据都达到标准,可以大量铸造!”

“自行车,摩托车和三轮车只要数据都稳定,可以为每个郡先铸造五百辆出来,让各郡都装配使用。”

“陛下,火车轨道辅助材料均已经准备完毕!”

“按照婉儿公主计算出来的火车数据,第一节车厢铸造了出来,臣等在铸造工坊试开了五里路程,都很稳定!”

风菲子大人也从坐位上站起来,就火车铸造进行禀报。

“好!”

“朕明日过去一并察看,并决定第一条火车轨道修建!”

公子宇正决断着一些大事,只见六顺从宫殿外面躬身急走了进来,他走进宫殿正中,尖声说道:“陛下,蜀郡张希郡守派出斥候,有急事禀报!”

“传!”

公子宇心道,蜀郡在华夏内陆,应该不会发生天大的急事,他正想着,只见六顺走出宫殿带了一个斥候进来。

那斥候进来跪拜下去,说道:“禀报陛下,蜀郡发现了一座庞大的宝藏,有数千个制作十分精良的玉剑及玉盘!”

“另外一个宝藏洞里,还发现了几千根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