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决战锦州》:黄金般的黑土地

毛泽东说: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朝气蓬勃的共产党人,要将这片丰饶的黑土地收入囊中。

为了拿下东北,东北野战军实行大练兵,忙着磨刀擦枪。整整6个月,黑土地陷入大战前的沉寂。

1.只要有了东北

1945年春,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清一色黑钙土的松辽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产地。大豆、小麦、高粱、水稻,或以数量居全国之首,或因质量名闻遐迩。大豆和柞蚕更是饮誉中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绵延千里的群山,森林覆盖面积超过内地总和。在大山和黑钙土下面,是闪耀着各种瑰丽色彩的数十种矿藏。其储量之丰富,有的为中国之最,有的为世界之最,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这里的重工业占全国的90%。新中国成立后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电都”(小丰满),都在东北。而据1943年统计,东北生铁产量占全国87.7%,钢材占93%,煤炭占49.5%,发电量占78.2%,水泥占66%,铁路、公路长度分别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和将近一半。沈阳还有中国最大的兵工厂。东北素有“粮仓”之称,其中大豆产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木材蓄量占全国的1/3。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投降不久,蒋介石就不惜血本,调遣其精锐的远征军,不远万里来抢夺东北了。3年之后的1948年,朝气蓬勃的共产党人,马上就要把这片丰饶的黑土地收入囊中了。

河北省平山县,紧靠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上,有个不到百户人家的小山村,叫“西柏坡”。

西柏坡因柏坡岭上的古柏而得名,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而名闻天下。

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就是在国共两党的决战时期,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东流的滹沱河水,世世代代唱着那支古老的歌。掩映在农舍树丛中的天线下的电台,曰曰夜夜唱着共产党人的《胜利进行曲》。

4月22日,彭(德怀)张(宗逊)[1]野战军夺回延安。

5月17日,徐(向前)周(士第)兵团攻占临汾。

6月11日,许(世友)谭(震林)兵团收复曲阜。

6月22日,陈(毅)粟(裕)野战军攻克开封。

7月6日,陈粟野战军睢(县)杞(县)大捷,活捉国民党7兵团司令区寿年[2]。

7月16日,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政克襄阳,活捉国民党15“绥靖”区司令长官康泽[3]。

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共产党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取得了全国战场上的主动权。国民党军队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到365万,能够用于前方作战的只有170万,作战方针也由“全面防御”、“分区防御”,变为以北平、西安、汉口、徐州、沈阳五大战略据点为支柱的“重点防御”。共产党军队则由120万人发展到280万,所占面积为全国的1/4,人口达到1/3以上。

比这些数字更令人振奋的,是难以用数字表示的人心与士气的对比。

黑土地的形势更为看好了。

到1948年3月冬季攻势结束,国民党军队已被歼灭57万人。此时,尚有14个军,44个师,加上地方武装共55万人,但已被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块互不相联系的地区。人心浮动,士气低下,供应困难,恨不能像冷兵器时代那样,挂出一块“免战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占共产党军队1/3以上的105万东北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占领地区为黑土地的97%,人口为86%。

一方孤城困军,把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日才能到来的援军,甚至是至今也未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上。一方大军踊跃,实力就像大地一样实在而又坚厚,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当初,日本投降后,毛泽东是亦喜亦惧。喜不必说了,那惧不仅是忧惧内战行将爆发,对内战前途也不能说没有忧惧。雄才大略的毛泽东,从未把自己当成神。战争毕竟是实力的对抗。当时的中国革命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八一五”后的蒋介石,拥有中国4亿人口中的3亿人以上的地区,控制着所有大城市和绝大部分的铁路。他接收了100万侵华日军的装备,有430万军队。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的。作为这支军队的统帅,没有比在军旅中起家的蒋委员长更懂得它意味着什么了。

更重要、更意味深长,也是更具有威慑力的,是这支军队有39个旅是美械装备。在当时,美械装备就是“现代化”、“胜利”的代名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和美国站在一起就是和胜利站在一起。有一个“39个旅”,就意味着会再有一个、几个“39个旅”,就意味着美援会源源而来。

比之总是干净利落,穿一套质地考究的军服,既有军人的威仪,又有学者般儒雅的蒋介石,身材略高点的毛泽东,就“相形见绌”了。这不仅因为他就像他指挥的那支质朴的军队一样,总是穿着那种又肥又大,有时还打着补丁的粗劣的衣服,还因为这个从信仰到性格都和蒋氏格格不入的人,确实不怎么修边幅。

然而,即使是天天都在诅咒他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他是中国的第一个伟男子和天才。

毛泽东的天才和风度,表现在他站在历史峰巅上“一览众山小”的恢宏气度,和勇立时代潮头驾驭历史纵横自如的潇洒。此前,他曾将坎坷艰难的共产党引向坦途,并使之充满朝气和活力。此后,仅用3年时间,就把那个被朋友和敌人都视为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物,流放般地赶到了那个虽然美丽,却无论如何也盛不下那颗心、咽不下那口气的海岛上。

可是,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脱掉那身灰布衣服,换上一套蓝布制服,再戴上一顶那个年代好像挺时髦,却让人觉得有点不伦不类的盔式帽时(以后好像再没见他戴过),他的心情可实在不敢轻松。

他不是怕去重庆打那种冠冕堂皇的嘴巴子宫司。有一手风流倜傥好书法,写一手才气横溢好诗词和政论的毛泽东,在这方面对付蒋委员长游刃有余。可嘴巴子、笔杆子再厉害也不行,嘴巴子和笔杆子里面出不了政权。

当时的毛泽东已不像在江西时那样“寒酸”了,但他所统帅的部队力量仍然薄弱。蒋介石的军队接近他的4倍。如果装备和训练程度也可以用数字表示,还不止这个数。力量对比当然不仅仅是数量的多少,可没有数量也谈不上力量。

讲求实际的共产党人,即使想打内战也应该再等上几年,待双方实力相当,或是比对手强大时,再动手。

由不得共产党。

和平是力量的均势、平衡,或者是由于不平衡而屈辱的臣服。“八一五”后的中国,没有这种平衡。毛泽东的字典里,也没有“臣服”这两个字。

但到了1948年,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革命已具备了胜利的可能性。不过,国民党还控制着相当强大的战略集团,还有很大的战争能力。真正解决胜负,还得通过最后的战略决战。

在毛泽东的视野里,西北、中原、华东,华北和东北五大战场,1948年秋天,“稻浪”金黄,丰收在望。而丰饶的黑土地,则是块秋色浓,来得早,熟得快,应该开镰收割的第一块高产田。

“只要有了东北!”毛泽东下定决心,现在就要拿下东北——只要拿下东北,这天下迟早就是共产党的了。

2.大练兵

墙上刷着“练好兵,打长春”;会上讲着“练好兵,打长春”;请战书和决心书上写着“练好兵,打长春”——从1948年3月开始的历时近半年的大练兵,刀锋直指长春。

这是黑土地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练兵活动。以往基本就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练了,这次就是训练、演练。练什么?主要是练攻坚。当然也离不开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即“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

各级指挥员所练各有侧重。连队主要是练“四组一队”,练爆破,练土工作业,练攻城,练巷战。

当时东北野战军的训练方针是:“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

离休前为某军副军长的黄达宣老人,当时是2纵6师1团1连3排长,在练兵中立过一大功、三小功。老人说,练兵时的阵地和工事,都是按长春布防情况设置的,反复演练了三四个月。白天练射击、刺杀、投弹、中锋、翻院墙、爬城,晚上是夜行军和村落、街道攻防战斗。村头到处都挖了掩体、交通壕,人人练捆炸药包、安雷管、接导火索。破土地庙、烂房子、坡坎什么的,都成了“地堡[4]”,爆炸声白天晚上响。怎样穿墙打洞,土墙怎么炸,石墙怎么炸,反复研究、演练。怎么过外壕,壕那边有地堡,壕下有地雷,怎样把炸药包扔过去炸……那兵练得呀,全连战士都是第一次经历。

1946年9月15日,毛泽东致电林彪,问“你们所说的一点两面的战法是什么意思”。9月19日,林彪在复电中说:

所谓一点,就是说要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的攻击点上,反对在各点上平分兵力的办法。所谓两面,就是说必须采取勇敢包围办法,防止敌之突围逃走。两面是指至少两面,兵力多时也可以是三面四面。一点的精神在于保证一定打垮敌人,整个的精神在于使打垮的敌人不致跑掉。大意就是如此。是针对我们干部不肯彻底集中兵力和不敢进行勇敢迂回的毛病而规定的。

“一点两面”的战斗部署,“三三制”的战斗队形,“三猛”的战斗动作,“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的攻击原则,“四组一队”的战斗编组。就这样把理性的、概念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对那时的基层官兵尤显探奥的战术理论,概括成“六个战术原则”,简单明了,通俗易记,连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也能搞懂。

为了便于学习、运用,有的部队将“六个战术原则”编成顺口溜,有的编成歌曲传唱。有的老人还记得开头一句是“‘一点两面’要牢记”,然后解说“一点”是什么,“两面”是什么,接下来就是其他的五个战术原则,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5]似的。

拿破仑说:“进行战争的原则也和实施围攻的原则一样,火力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一个地段上),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人的稳定被破坏,尔后的任务就是把它彻底击溃。”

“一点两面”注重的,正是包围、突破后的全歼。

集中主要兵力突击主要方向,从孙子到劳克塞维茨,从马克思到毛泽尔,都是这个原则。

三三制战术组织形式,是一个班内由三至四人划分三或四组。正副班长为当然小组长。另在班内挑选政治较好、战斗勇敢,或有经验的战士充当组长。在战斗时各组以班长为核心,在班长指挥下,率领本小组根据敌情地形,散开距离间隔进行作战,不超过班长口令指挥范围以外。在平时使三三制编制要与日常生活管理教育公差勤务等一切活动相结合,在战斗中求得灵活运用发挥其效能。

1944年10月18日,林彪在陕甘宁边区部队高干会议上的讲话中,就讲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部队作战时爱成群地涌来涌去,勇气很好,但是缺乏有智术的动作。

“在近代的用火力的战争条件之下,用集团的冲锋目标大大,如果被人家的大炮和机关枪射击的时候,损失就太大了,因此现在我们要教育战斗员三五成群的战斗,一个两个的去战斗。”

“六个战术原则”都是在黑土地上提出来的,其中“一点两面”和“三三制”提出得最早。

秀水河子战斗[6]前,林彪在秀水河子小学校给1师、7旅营以上干部讲话。在讲了战争不可避免后,主要就是讲解“一点两面”、“三三制”说在锦州西部打的几仗,敌人火力密集,我军队形密集,伤亡大,说现在不同于抗战打日本,敌人是美械装备,火力猛,又是精锐,不能像过去那样一打一冲,人海战术。当时大家第一次听到“一点两面”、“三三制”,觉得新鲜,一时又弄不懂。有的老人还记得林彪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画,说明“一点两面”和“三三制”的要领、意义。

“三猛战术”就比较简单、直白了:

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地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以便统能向主攻目标射击,并于同时猛然开火,这就是我们所谓“猛打”。这种火力用法,他是反对零零碎碎打的,反对把火力到处分散使用的。

在主攻点上,火力猛然开始射击后,我突出部队应乘此际敌人发呆、发慌时一时拿不出主意和来不及调兵时猛烈冲锋,跃然奋进,以刺刀、手榴弹向前冲去,以刺刀刺杀敌人,不敢以刺刀刺敌的不算最勇敢的部队与战士,我军必须建立刺刀血战的威风和随手榴弹的飞出爆炸而猛进的勇氛,这就是我们所谓“猛冲”。

对于已被冲动和溃乱的敌人,应实行猛烈追击,要一直压下去,这就是我们所谓“猛追”。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是:

一种是敌人守,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一种是敌人退,为了不至于乱用,提出三种基本不同的情况。如果敌人守,就要经过正式的准备,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再攻击;如果敌人要退不退,我们准备好了再打,敌人会跑掉,不准备就打,又会被碰下来,这时应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用一部分和他们打,抓住他,使他走不脱,然后准备好再打;如果敌人退,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不准备就是合乎战术,准备了反而不合乎战术,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靖楚,追就是了,当然,战役指挥员是应该组织有计划的追击。

有老人告诉笔者,“三种情况三种打法”,苏军条例上就有,但比较抽象。林彪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它形象了,具体了,明确了。

当时没有条件办正规院校,军政大学和各种参谋集训队,也都是速成性质。战争环境,没有机会长篇大套上大课,而且干部战士文化很低,讲多了,讲深了,也不懂,记不住。于是,林彪就用“一点两面”、“三三制[7]”、“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这些词汇、短语,把诸多战术理论归纳起来,通俗易懂好记。

林彪讲得较多的,是“四快一慢”:

向敌前进要快:譬如打某个地方,怕敌人跑了,前进时要快。……

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要快:看地形,选突破口,构筑工事,捆炸药,动员,调动兵力,布置火力等等,忙个满头大汗才好,这要快。

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

敌人整个溃退了,离开了阵地。我们追击时要快,这时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白天黑夜……

慢是指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慢呢?是指总攻发起时机这一下要慢(但总攻开始后就要快)。在这问题上要沉住气,上级催骂,派通信员左催右催,这就要沉着,反正我要准备好再打。

“四快一慢”和“四组一队”,都是四平攻坚战后提出来的。

“四组一队”,据说是刘亚楼总结出来的。

四组即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持组。……提出四组一队主要是提醒大家:突击连队要分工,小组互相掩护,互相配合。至于实际运用,应根据具体目标,同志们提出三个组,五个组,也有将机枪组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战斗班的,我想今后也可能不一样的。

老人都说,在打锦州和天津时,“四组一队”起了很大作用。

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矛盾,有像“一点两面”有“点”有“面”一样,每个阶段都有一种主要倾向,抓住这种倾向归纳出一点,大讲特讲。一个问题讲得差不多了,另一个阶段又开始了。比如,由游击战转变为正规战时,大讲特讲“一点两面”、“三三制”。准备反攻了,就大讲特讲“四快一慢”和“四组一队”。林彪把各个时期需要的战术和能体现出这种战术的各种新名词,灌输给他的将军和士兵。

很多老人都谈到,那时一仗下来,各级指挥员都要到阵地或突破口去开现场会,根据实战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打下锦州后就奔辽西,歼灭了廖耀湘兵团后,有的部队还特意回到锦州,补上这一课。

黑龙江军区原副政委张多树,当时是9纵25师73团政委。老人说,9纵还没升级为主力时,在冀东没练过“一点两面”、“三三制”这些战术,后来就从头练,赶紧练。1947年夏季攻势打四平失利后,上边是真下了狠心,下边也真练。不练不行。过去尽打野战,野战变攻坚,是门新功课。“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可不是挂在嘴皮子上的。

每个老人对这场大练兵印象都很深刻,都说那几个月的汗水没白流。那战术动作、机灵劲儿和精神头儿,都和过去大不一样。

笔者采访到的老人,几乎众口一词:这些战术原则,当年别说师团干部,就是连排干部,甚至班长、老兵、骨干,都懂,会用。这是打胜仗的原则。林彪那人话语金贵,在这上头却不惜话语,有个“小婆婆嘴”,有机会就给你叨叨,就怕你不懂,不按他的来。

辽沈战役前,林彪还挺“婆婆嘴”的,不时会指点几句,强调一番。辽沈战役后进关,就算不得“婆婆嘴”了。待到四野南下后,关于六个战术原则,林彪只是偶尔提提了。直到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四野官兵还是这么打的,拿着在美国人眼里简直就是破铜烂铁似的家什,文化水平也比人家差一大截子,但战术却是一流的。

黑土地上的共产党人就这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越打越精明。

据说,毛泽东当年对林彪这些战术是肯定的,有的还很欣赏。

3.“我为谁人扛起枪”

1947年9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8]总政治部将《辽东3纵学习土地政策经验(诉苦)介绍之二》,电报军委总政,毛泽东逐字逐句作了批改(文字66处,标点符号48处),转发全军,推广3纵诉苦教育经验。

辽沈战役前的大练兵,练军事,也练政治,练思想。其中最主要的、也最见功效的,是开展忆苦运动。

忆苦运动通常以连为单位,选个苦大仇深的典型,进行宣传教育。那时这样的典型很多。只要实话实说家里几口人,动产不动产都有些什么,病死的,饿死的,被地主逼债逼死的,送人的,卖给人家的,被国民党抓壮丁没了音信的……把具体怎么回事说清楚就行。

诉苦教育,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典型引路;二是“听了别人的苦,你有什么苦”,进入诉苦阶段,又叫“倒苦水”;三是“苦从何来”,也叫“擦亮眼睛挖苦根”阶段;四是“你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苦的地方”,检查忘本思想,进行坦白阶段,自我教育的同时,也教育大家;五是“有苦有仇怎么办”,进入练兵磨刀、杀敌立功阶段。

开展忆苦活动后,战前政治动员的内容,主要就是讲明为谁当兵,为谁打仗。有时干脆就搞一场忆苦报告,苦水一倒,战士们就咬牙切齿地向敌人冲去了。

1947年夏季攻势前,有些部队还搞起灵前宣誓。通常以连为单位,找个空旷的地方,搭起个席棚子,把全连官兵被地主老财或国民党军队逼死、杀害的亲人的姓名,写在一块木板上,供上点燃香。各连的席棚里,都供着十几个牌位,就在那灵前诉苦、宣誓。有呼爹叫娘的,有叫着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的,都说这回就要上战场了,一定多消灭几个敌人,为你们报仇。

过去为配合战前的动员,纵队和师里宣传队会下来演出节目,像《白毛女》、《血泪仇》一类的话剧。但这种方式受局限,覆盖面也小。诉苦则可随时随地进行,几近人人参与,且是主动的自我教育、激励、提高的过程。

另外灵前宣誓的时候,一些围观的老乡参与进来,有的当场要求参军,有的报名参加担架队,扩大了我军的力量。

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统计,3年中,黑土地有1445907名农民参加了共产党军队。还不算我们经常在银幕和荧光屏上看到的肩头背着枪,手中拿着锄头,正在田间劳动的那种民兵。

翻身不忘恩,好汉去当兵!

保田保家保乡去!

胜利反攻,人人有份!

……

在农民分得土地后,这样的口号,几乎写遍黑土地每个村庄每条街道的每堵墙壁。

到1947年初,东北有400万穷苦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分得了土地。到1948年上半年,土改基本结束。农民有了土地,再给他们一支枪去保卫土地,这实在是太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治集团,敢于像共产党这样武装人民。因为人民武装起来后,就要用枪杆子解决自己的痛苦了。

杀富济贫,开仓放粮,然后率领愤怒的饥民扑向另一座城池。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几乎无一不在重复这样的画面。但是,没有任何阶级和政党能像共产党那样成功,那样彻底,那样更具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从这疙瘩到那疙瘩舌头紧靠着牙,

民主联军和老百姓守住东北守住家,

东北是我们家乡拼命保住它!

眼泪里长着苗鲜血中开着花,

打败那敌人保住我们的家!

……

唱着这支《从这疙瘩到那疙瘩》,黑土地上的农民,一批批走上前线。

诉苦教育,最早是在3纵7师20团9连搞起来的。

9连是“八一五”光复后,由本溪和抚顺暴动的“特殊工人”组成的,大都是中条山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官兵。那时连老百姓都“想中央,盼中央”,这些人能不想、不盼?沙岭战斗是3纵组建后第一次比较大的战斗,9连两个排埋伏在一片坟地里,距敌100多米,都是老兵,军事技术蛮好,却只听枪响,不见人倒——那枪大都是朝天上放的。国民党打国民党,是有点下不了手。

而1946年9月23日,《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关于部队坦白运动与诉苦运动的经验》中,有这样一段:

从一个连的材料观察,大部分参加过伪满时的警察,国兵,公安队,棒子队,土匪,及受过敌伪各种洲练,并且说明了任职与训练的年月。做的坏事有:杀人,勒大脖广(即敲诈勒索一一笔者),枪劫,嫖赌,强奸,抽大烟,扎吗啡,加入三番子,溜大号(不经请假允许,就跑回家去,叫溜大号)。多报家庭人口达到多领优待粮,以及重复过去的一些行为。在参军动机上,为挣钱吃饭,不愿做庄稼活,认为扛活太累或当兵不累,以及光复后没有生路,即纯粹为着生计问题,从好吃懒做思想出发的,占54%。

要让这样一些人舍生忘死投身革命,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

四平保卫战后。3纵在柳河进行整顿,7师布置拥政爱民教育,出了17道题。有道题是:有人说穷人养活富人,有人说富人养活穷人,你认为哪个对?

当时任20团9连指导员的赵绪珍老人说,那时人没文化,肠子不拐弯儿,讲课搞教育得直来直去讲实的。讲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现在的指导员会马克思怎么说,列宁怎么说,大三条,小三条,左三条,右三条,念上十几页稿纸。那时候指导员没有这“水平”,就讲共产主义是个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种,有书读。其实这还是个阶级教育。只是这样搞缺乏形象,对不上号,不着边际“谁养活谁”这个问题就不一样了,再没文化,再笨,也能说几句。

有的说富人什么活不干,却吃香的喝辣的,是穷人养活富人。有的说富人不租给你地种,你喝西北风?有人说他闯关东要冻死了,一个财主把他架到家里热炕上,给饭吃,又给活干,这不是富人救了穷人又养活穷人吗?有的说土地自盘古开天地就有,凭什么就成了地主的,就得租他的地?这不公平。有的说穷人和富人是互相养活,谁也离不开谁。有的说穷富都是命,前生就注定,有钱人是有能耐,坟埋得好……总之是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争论得热火朝天。

当天晚上点名唱了支歌,叫《谁养活谁》:

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

没有咱劳动,粮食不会往外钻。

耕种锄割全是咱们下力干,

五更起,半夜眠,一粒粮食一滴汗,

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成山。

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瞧一瞧,

没有咱劳动,棉花不会结成桃。

纺线织布没有咱们呀干不了,

新衣服,大棉袄,全是咱们血汗造,

地主不劳动,新衣穿成套。

谁养活谁呀,大家来说一说,

没有咱劳动,哪里会有瓦和砖。

打墙盖房全是咱们出力干,

自己房,二三间,还有一半露着天,

地主不劳动,房子高又宽。

这首歌大家原来就会唱,不知是不是唱多了不新鲜了,反正唱的人没觉出什么,倒是一些旁边看热闹的老乡听出滋味儿了,七嘴八舌道:这歌唱到咱心里去了。就这样,一个深刻的阶级问题就在这首记录生活真实的歌曲中找到了答案。

有一天上课,搞政治教育,大家挺奇怪:指导员抱件破棉袄,一领破席头,一个讨饭瓢,旁边还站着个老大爷。这是干什么呀?

老人的苦,把100多条汉子的苦水引发了,一个个哭成了泪人。

沙岭战斗中,在战壕中抱枪不动的房天静,成了忆苦典型:俺16岁叫小鬼子骗到本溪下煤窑,俺娘从山东来看俺,断了盘缠,把三弟卖了25元钱。到本溪俺娘就病了,就那么眼睁睁看着俺娘死了。俺哭啊,哭有什么用?穷人没有钱,富人谁管咱?俺这穷小子却坏了良心忘了本,打仗不向阶级敌人反动派开枪,真是个混蛋呀!

不服从命令还打副连长的王福民,跺着脚哭:俺也是个穷小子呀,却盼蒋介石来,要干“正牌”。蒋介石来了还有穷人的好呀!俺过去瞎了眼,现在心里亮堂了。俺王福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

后来房天静成了战斗英雄。王福民五次负伤(两次重伤)不下火线,三保临江大北岔战斗牺牲前,抓着赵绪珍的手要求入党。这位当初被列为“危险分子”的兵痞,被追认为共产党员。

有钱人家出身的也哭:过去吃香的喝辣的,以为那是凭本事挣的,原来喝的都是穷人血汗呀!

笔者采访的几位当年是解放战士的老人都说,一场诉苦会下来,一个个抽抽搭搭的,人还未解放,那心已经是共产党的了。怪不得解放军这么不要命,官死了兵领着冲,像中了什么邪似的,敢情人家是为了自己打仗呀!有时候诉着诉着,家有“200亩地”的也跑上台去了。问他你有什么苦水可倒的,他说我家哪有一垄地一片瓦呀。国民党那边是越富越露脸,穷人受白眼,都报家有几十亩地。不懂共产党规矩,还捧着老皇历瞎吹牛。

一仗接一仗,伤亡大,俘虏没法送,就随抓随补。听口音是老乡,就说你到我们班吧。老乡见老乡,首先唠家乡。你家几口人呀?都干什么呀?村里有没有地主呀?地主下地干活吗?手上有茧子吗?地主吃的穿的住的什么样子?你家吃的穿的住的什么样子?一天行军没到头,一个人差不多就“赤化”了。

辽沈战役解放沈阳后,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看望主力中的主力2纵5师,和师政委石瑛有这样一段对话:

罗荣桓:谈谈伤亡情况。

石瑛:团以上干部伤亡11个,有的团营,连排干部伤亡比编制还多,全师伤亡7800多人。

罗荣桓:还有多少人?

石瑛:南下时足1.6万人,现在1.7万人。

刘亚楼:这不都是俘虏吗?

黑土地上最能打的王牌师,此刻简直就是个“解放师”了!

《辽东3纵队的诉苦教育情况专题综合报告》中,有这样一段:

据7师1947年10月冬季攻势前统计,全师9568人中就有解放战士3254人,占全师总人数的34%,到辽沈战役结束时,一般连队解放成分都占54%左右,有的连队甚至达到60%。许多解放战士已经成了战斗骨干,有些还入了党,当了干部。……通过诉苦,把蒋介石军队的士兵,变成为蒋介石自己的“掘墓人”,使蒋介石不但在作战物资和武器装备上,而且在人力上也成了我军的“运输大队长”。

我为谁人来打仗?为谁来打仗?

我为谁人扛起枪?为谁扛起枪?

为革命,为祖国,

我为自己来打仗,

为了你,为了他,

我为人民扛起枪。

……

在那不打仗的日子像节日一样少的年月里,从1948年3月15日冬季攻势结束,到发起震惊世界的辽沈战役,整整6个月时间,黑土地一反常态地沉寂着。

这是大战前的沉寂。

运筹帷幄,磨刀擦枪。

亲历者的回忆

韩先楚

(时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

……冬季攻势后,进行了出关以来第一次近半年的大练兵,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以“大兵团、攻坚战、正规化”为指导方针的军事大练兵,提高了使用技术装备的能力,提高了使用炮兵、工兵和坦克兵协同作战的能力,攻城、爆破、巷战、射击等项目训练,也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政治大练兵,本着毛主席以诉苦、三查方法进行新式整军运动的指示精神,开展“五整一查”,提高阶级觉悟,加强团结,加强政策纪律,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整个部队,阵营雄壮,士气高涨,求战心切……

——摘自:韩先楚《东北战场与辽沈战役》

杜聿明

(时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

1948年3月9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吉和号称电都的小丰满;1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四平街,歼守军1.9万余人。

至此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发动的冬季攻势已告一段落,共歼国民党军15万余人。

这时在东北的国民党军,只剩下长春、沈阳、抚顺、本溪、锦州、葫芦岛等几个孤立据点。沈阳、长春军民补给全靠飞机运输。

而中航公司,自3月8日起决定每日只有4架飞机运输物资接济。

同时,卫(立煌)打算赶快将向东北增调的部队及补充兵员运到葫芦岛登陆,另在锦州以及沈阳附近抓捕大批青年壮丁将部队补充齐全,加紧训练,以期长期固守沈阳。

——摘自:杜聿明《辽沈战役概述》

注释

[1]张宗逊:陕西渭南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36师师长、军长、红五军团第14师师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红军中央纵队参谋长、红三军团第4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军委一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

[2]国民党第7兵团司令区寿年:广东罗定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10师28团团长。1929年任国民党军第11军60师120旅旅长,1931年任第19军第78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76师师长,第48军军长,第26集团军副司令等职。抗日战争结束后,任第六“绥靖”区副司令,第7兵团司令等职。1948年7月在豫东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所俘。

[3]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康泽:四川安岳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留学苏联中山大学。1931年经蒋介石批准成立南昌行营别动总队,康泽任总队长。1932年后,担任过中华复兴社中央干事与书记及国民党中央委员,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即成为“十三太保”之一。1933年,任庐山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主任。抗战胜利后,任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在襄樊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

[4]地堡:供步枪、机枪射击用的有掩体的低矮工事,由一个或数个射击室、人员休息室和出入口组成。用土、木、砖、石、钢铁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筑;建在桥梁、渡口、街巷、道路等交通要道旁。主要用于掩护桥梁、渡口或封锁街巷、道路和开阔地,也可以与其他工事相结合构成支撑点。

[5]《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国人民军队统一的革命纪律和基本要求。原为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制定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47年统一规定,重新颁布。内容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6]秀水河子战斗:东北民主联军在辽宁法库秀水河子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歼灭战。1946年2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解放区的辽中、法库进犯,企图驱逐东北民主联军,维持北宁路的铁路运输。2月11日,国民党第13军89师一个团又一个营进至法库西边的秀水河子时,被东北民主联军以7个团的优势兵力包围。13日黄昏,东北民主联军发起总攻。经过一夜激战,全歼守敌1600余人,缴获大批作战物资。

[7]三三制:所采取的分配政策。原则是:共产党员(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权)中,人员分配比例可作某种变动,以防豪绅地主把持政权。目的在于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派,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专政。

[8]东北民主联军:1945年10月31日,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到10月止,编组了第1、第2、第3、第4、第6等5个纵队另4个独立师(旅),并建立了10个炮兵团及战车、高射炮兵大队等特种兵。到1947年9月,又编成了第7、第8、第9、第10纵队,并成立了南满、冀察热辽两个军区前方指挥所。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