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2
- 大老振
- 8116字
- 2023-11-01 15:04:00
前言 诗词的力量
经常有人问我:现代人为什么要读诗词?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其实一般提问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预设的答案,我此时便会反问一句:你觉得呢?
答案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其一,诗词美,读起来很享受。
这是从感官感受上来感知的。谁都喜欢美的东西,天下人莫不如此。用句俗话来表达就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其二,可以显得自己很有学问。
网上有个段子,河上飞过一群鸟,没学问的会说:“咦,快看,一群鸟!”有学问的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但是生活中谁真这么说,倒显得格格不入了——除非一群诗词爱好者在一起,有那个氛围。
其三,考试要考哇,不仅要读,还要背诵默写呢!
这一听就是学生说的话。我做老师时间久了,忍不住想提醒一句:好好背,诗词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分数上,总有一天你会从中得到力量。
那么,现代人为什么要读诗词呢?
我会通过五对辩证词来告诉你,我读诗词感悟出来的答案,因为诗词具有强大的力量。
什么叫作辩证词?简单来说,就是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它既不是近义词,也不是反义词,它是具有辩证思维的词。
什么叫作“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这太抽象了,我还是举例子来阐述我想表达什么吧。
第一对辩证词:无聊与?
比如“无聊”,它的近义词是什么?苦闷、乏味、枯燥、百无聊赖,等等。有个书友说,闲得发慌。嗯,很有画面感。“无聊”的反义词呢?有趣、好玩、有意思,等等。
那么,辩证词呢?先给大家讲个南宋版的“放鸽子”的故事来感受一下。
有个诗人,他约了朋友来下棋,结果那天下雨,他等啊等,等到半夜朋友都没有来。你说他是不是很苦闷?你说他是不是很乏味?你说他是不是闲得发慌?
如果这件事换作你,你会怎么做?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埋怨两句吧?可是我们的主人公没有。他写了一首诗,记录下了朋友放鸽子的故事,而且,这首诗还被选入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他,青史留名了。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对,这就是南宋赵师秀的《约客》。看看前面这两句,又是雨声,又是蛙声,多热闹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再看看后面这两句,只有棋子敲在棋盘上的“梆、梆、梆”单调的声音,只能盯着眼前的蜡烛,无聊地拿起剪刀来剪灯花。
他无聊吗?无聊死了。可是,又充满了诗意。
没有一颗诗意的心,怎么能写出“家家雨”“处处蛙”这样的诗句?怎么能关注“雨声”和“蛙声”,还能使用像“家家”“处处”这样充满音乐美感的叠音词?
没有一颗诗意的心,他估计会说:“这是什么朋友,不来也不说一声,绝交!”
所以,“无聊”的辩证词,就是“诗意”。
我教学生写作文时,听到最多的“灵魂三问”就是:又写作文啊?写什么啊?怎么写啊?
我发现,其实教作文的难点,根本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生活中处处都是素材,可是孩子们看不见。古代有一本关于文学理论的书《文心雕龙》,叶圣陶、夏丏(miǎn)尊两位老前辈也写了一本《文心》。
写文章,技巧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个人的内心是否有力量,不是看你忙的时候做什么,而是看你闲的时候做什么。你可以观察,从小写日记长大的孩子,更善于将触角伸到生活的细微之处,思想也会更深刻一些。
看看白居易的这篇“日记”: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夏日的午后,这几个小娃娃,不睡午觉,而是偷偷撑着一只小船,跑到河里摘莲子去了。这被白居易发现了,他没有呵斥他们赶紧回家,而是咧着嘴笑:“嘿,小娃娃,扭头瞧瞧你们身后,那一道被小船冲开的浮萍,可是暴露了你们的行踪啊,小心被你爹发现打屁股哦!”
我们似乎能通过这区区二十个字,看到白居易那种“无意中窥见别人做了坏事”的得意小表情。多么有趣、多么有童心的一个人啊,你觉得这样的人,会觉得生活无聊吗?
拥有一颗诗意的心,就是诗词给每个人面对无聊单调生活的力量。
第二对辩证词:孤独与?
接下来说说“孤独”这个词,别看现代人生活丰富,可是很多人容易陷入孤独的情绪里。越热闹,越孤独。
你会想到关于孤独的哪些诗词呢?当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少朋友首先想到的是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藏头诗的“千”“万”“孤”“独”四字,可谓把“孤独”写到了极致。“千山”“万径”,如此广袤的天地里,只有一个老翁,在冰天雪地里独钓。他钓的不是鱼,是寂寞和孤独。
然而还有一首诗,把“孤独”写到了“极点”。“极点”比“极致”更“极端”。这首诗写的是在无限长的时间和无限大的空间里,只有一个人的孤独。
对,这就是陈子昂写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前”到什么时候?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后不见来者,“后”到什么时候?地球毁灭之日。整个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人在默默流泪,是不是孤独到了极点?
你知道“无限长的时间和无限大的空间”可以用哪个词概括吗?就是“宇”和“宙”。宇,表示空间;宙,表示时间。
陈子昂写这首诗,绝不是我们普通人陷入的那种无力、渺小、被架空的无奈,他就像一个巨人,凛然站在那里,一个人来对抗苍苍茫茫、无尽时空的荒凉,这是英雄式的孤独。
我在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科幻小说之后,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这首诗。当人类无处安身,只能带着自己的家园去流浪,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
“孤独”的辩证词是什么呢?是“豪迈”。
还有谁的孤独可以用豪迈来形容?是鲁迅。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是啊,让他们浑浑噩噩地死去,难道不比清醒着受苦更好?鲁迅先生,很温暖。可是他接着写:
但毕竟还是有希望,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在鲁迅先生心里,至少这呐喊声,会使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可以知道,原来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是孤独者对孤独者的声援。这样的孤独者,在历史上有很多,屈原、岳飞、文天祥……他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豪迈的孤独者,在历史的节点踽踽独行?
也许你会说:我们就是普通人啊,难道独自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听听音乐或者出去唱唱歌、约朋友出去喝个酒不行吗?一定要和他们比吗?
当然不是,李白还“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呢,何况我们普通人?
我只是想说,读诗词,它还可以给你另一种视角,让你的眼界更开阔。
鲁迅先生说过:“猛兽总是独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结队。”做猛兽还是做牛羊,都没有错,只是个人的选择。
当你孤独的时候,能够想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能够想到原来孤独还可以豪迈,能够想到面对茫茫时空,一个人的孤独真的不算什么,这就够了。读诗词,提升格局,这就是诗词的力量。
第三对辩证词:悲伤与?
下面我们再来聊一个词——悲伤。是的,是悲伤,比“悲哀”程度要深,已经受伤了。它的辩证词是什么?
还是先来欣赏一首词吧,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qiǎng)说愁。 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首词,被它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打动,就在那时候疯狂地爱上了诗词。少男少女的时代,你说哪来那么多愁呢?可偏偏就爱听感伤的歌,看悲剧的小说,写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小诗。
辛弃疾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才写出了“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那些所谓的愁,不过是天地间一粒小小的草籽罢了。
如今,终于知道“愁”是何滋味了,那刻骨的悲伤、心如死灰的绝望,再也不用“强说”了吧?奇怪的是,他说了两遍“欲说还休”,脱口而出的竟然是:秋天好凉啊,该穿秋裤了吧?
诗词能打动人的一个原因是,它所包含的情感,是人类所共通的。朋友们可以好好想想,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明明有一肚子话,可是脱口而出的,根本不是你真正想说的。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欲说还休”呢?
我曾经教过一个初中的孩子,她妈妈有一次来找我,说那个孩子四个月都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去上学,也不和爸妈说一句话。吃饭也是半夜爬起来去冰箱里翻,连面都不见他们。妈妈快要崩溃了,问我怎么办。
我说,那一定是孩子原来想和你们说话的时候,你们把沟通的大门给堵上了啊。
孩子和你说学校发生的趣事,你说“快去写作业”;孩子和你说遇到的小烦恼,你说“天天净瞎想些没用的干什么”;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你说“连这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还有,你听孩子说话两分钟不到,就开始接过话题,“我小时候啊”“我那会儿啊”……开始诉说你的故事,之后一通大道理讲下来,结束。
孩子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原本指望你能拉他(她)一把,结果你不是无视就是指责,他(她)还会有说话的欲望吗?
这个妈妈说,老师,你说的这些情况,在我家经常发生。更糟糕的是,孩子想和他们说话的时候,夫妻俩正在忙着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吵架。
我叹了一口气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们慢慢暖回来吧,最重要的是先改变你们自己。
那个孩子,若不是“悲伤”到了绝望,怎么会连“欲说还休”的想法都没有?这种悲伤,不是缺少你在生活上对他(她)的照顾,也不是缺少你所谓的陪伴。很多陪伴是没有什么质量的,你以为你让孩子读书你在客厅划拉手机叫陪伴吗?你以为孩子写作业你坐在旁边指指点点叫陪伴吗?
有个孩子亲口告诉我,她的爸爸以陪伴她为由辞了工作,然后天天带她去打麻将,她小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几张椅子拼成的“小床”上睡觉的。
我至今记得那个十三岁孩子的表情,她脸上带着微笑说:“老师,你说我爸爸是不是很搞笑?哈哈!”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里有着深深的落寞和哀伤。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真正的陪伴,是心灵在同一个频道上。亲密的人心灵不在一个频道上,就会形成一种悲伤,这种悲伤叫作无人能懂。
为什么一定是亲密的人呢?因为只有亲密的人之间才会有期待啊,或者至少内心希望是可以发展成亲密关系的。比如家人、朋友、恋人、同事、邻居……
那么,悲伤的辩证词到底是什么?看辛弃疾怎么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小时候看不明白,现在再来看这句诗,被这个豪放派词人深深地震撼了。这轻描淡写的七个字,是辛弃疾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之后的豁达啊。
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为什么一定要别人来理解我、懂我呢?还是云淡风轻地聊聊天气吧。人性如此,生活的本质如此,不要对别人抱有太多期待。多一分对别人的理解、多一分对人性的慈悲,不就多了一分生活的希望吗?
所以,悲伤的辩证词是——希望。跌落谷底的时候,还能够抬头仰望高邈的天空,这就是诗词赋予我们的力量。
第四对辩证词:恐惧与?
下面聊的这个词——恐惧。恐惧是镌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人人都会有,只不过有些人的恐惧感特别强烈。它的辩证词是什么呢?
先分享一则孔子“绝笔获麟”的故事。
据史书《春秋》记载,鲁哀公十四年的时候,他出去打猎。随从看到一只怪兽,长着牛尾、马蹄、鹿身,头上长一肉角,不知为何物。他们感到十分恐惧,害怕这只怪兽伤害自己,于是把它猎杀了。
孔子闻讯赶来,见到那头怪兽已死,大哭道:“仁兽,麟也!麟出而死,吾道穷也!”
麒麟是稀世的吉祥动物,只有在太平盛世才会出现,但现在天下纷争,文明不兴,孔子一生奔波,周游列国,就是想恢复周礼,而如今礼崩乐坏,麒麟死就是不祥之兆,所以孔子说他追求的“道”到头了。孔子此时正在编写《春秋》,从此封笔,不久即郁郁而死。
这里且不论孔子,只是关注一下这只麒麟。那些随从就算不认识麒麟,难道不能先抓住它关起来,等到弄清楚这是什么动物之后再来处置吗?
那么有这样疑问的人,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如果特别害怕蟑螂,你见到它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会大叫一声,扭头就跑,如果门刚好在蟑螂后面,你跑不掉,于是想都没想,抬起脚,狠狠落下,啪的一声把它踩死。
所以,恐惧的结果,往往是伤害。
我看过一本小说《将死未死的青》。主人公是一个叫作正雄的五年级小学生,他性格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刚毕业的班主任羽田,经常利用正雄的恐惧心,把正雄树立为全班的公敌。
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了,同学们很不满,老师会说:“要不是正雄昨天没写好作业,我今天怎么会布置这么多呢?”
就这样,长时间作为全班同学情绪出气筒的正雄,分裂出了和自己平时性格截然相反的另一重人格,也就是青。那是一个全身青色皮肤、相貌吓人、穿着约束衣的神秘男孩儿,别人都看不到他,唯有正雄可以。
最终,在青的怂恿下,正雄竟然偷偷溜进了羽田老师家,准备实施疯狂的报复。然而,你猜怎么着?羽田老师竟然也是因为恐惧,出于自我保护,才拉正雄当挡箭牌的。过于恐惧,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别人。
关于恐惧,很多诗人都有描述,现代人读诗词,读到的都是他们战胜恐惧后的精华。
苏轼的《定风波》一词,很多人都非常喜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东坡人生中最大的磨难“乌台诗案”之后,那时是他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你以为东坡天生豁达、从来不恐惧吗?如果没有恐惧,他写不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样的句子。谁怕?是他自己怕,可是他想开了,他放下了,他战胜了。写诗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开导的过程。
恐惧和焦虑是一对好兄弟,现代人焦虑的事情很多,焦虑于孩子上学,焦虑于工作,焦虑得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见过一个妈妈,她看到同龄孩子会走路而她的孩子还不会,就焦虑得睡不好觉。
焦虑前脚刚到,恐惧后脚就跟来了。可是仔细想想,你焦虑、恐惧的事情有多少会发生?一定会发生的,恐惧也没有用;不会发生的,就是自己吓自己。何必呢?不如舒舒服服享受当下。
“恐惧”的辩证词是“放下”。
所以当你恐惧的时候,读一读东坡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一读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读一读白居易的“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能拿得起放得下,不患得患失,这就是诗词给予我们的力量。
第五对辩证词:善良与?
最后再来聊一个词——善良。
在看了很多负面新闻之后,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究竟还要不要善良?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做人一定要善良。善良过头是懦弱,有锋芒的善良是勇敢。可是我要说的辩证词,不是“勇敢”,而是“智慧”。
是的,“善良”的辩证词是“智慧”。
有一则古代笑话。有个年轻人在夏日深夜赶路,他背着个空扁担,唱着歌走在月亮下的田野里。走着走着,他觉得热了,看看四周无人,于是把褂子和大裤衩子都脱了,挂在扁担的那头,大踏步走在寂静的天地间,当真潇洒。渐渐地,月亮隐去身影,东方出现了一道霞光。
年轻人从肩膀上把扁担放下来去拿他的衣服,忽然傻眼了——衣服不见了。他一下子慌了,这可怎么办?眼看太阳已经冒出了头,远处传来几声鸡鸣,回去找也来不及了呀!就在这时,他发现不远处有户人家,院子里有晾的衣服,刚好有条大裤衩子在迎风向他招手。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偷偷钻进院子,拽了大裤衩子套上去就溜。
好巧不巧,裤衩的主人恰好开门看见,见状大喊:“抓小偷!”此人扭头就跑,主人奋起直追。年轻人也真是倒霉,前面就有一群人,背着锄头准备下地干活,他被他们拦住了。主人义愤填膺,指责年轻人不知羞耻,竟然连大裤衩子都偷,还说自己的这条有记号,原来破了个洞,有补的痕迹。年轻人面红耳赤,拼命辩解自己没有偷。
就在众人要扭住他去查看记号的时候,人群中的一个老人制止了大家。他斥责道:“看什么看,都干活去!人家这么大的人,说不是偷的就不是偷的,谁还能因为这个说谎吗?”说着他拦住众人,让年轻人走了。主人不服,还要辩解,老人在他耳边悄悄说了一句话,他的气马上消了,也扭头干活去了。老人说的是:“孩子,得饶人处且饶人哪。”
有些人做事很认真,凡事一定要争个是非曲直。可是有时候,事实有那么重要吗?情理、情理,为什么“情”在前,“理”在后呢?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是特别重大的问题,实在没有必要那么较真儿。
那个被偷的人,无非损失了一条补过的裤衩,然而年轻人,得到了做人的尊严。孰轻孰重?这个年轻人,每当他想起老人的时候,内心一定会汩汩涌出一种叫作“温暖”的感受吧?因为这份温暖,他会爱上这个世界,也会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老人的做法无疑是智慧的,这份智慧,难道不是源于他内心深处的一份善念吗?
南朝梁的皇帝、文学家萧纲说:“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当一份善念植入心中,哪怕经历万次灾难也不会磨灭。就如同百盏灯火照耀着空阔的旷野,整个天地一片明亮。
那么,善良和智慧可以表现在哪里呢?
表现在家和。善有口善、行善、心善三种。不说伤害人的话,不做伤害人的事,没有损人利己的想法。有的人经常拿自己脾气直当幌子,还冠以“刀子嘴豆腐心”的理由,殊不知“刀子嘴”本身就是不善良的表现,爽快了自己,伤害了别人。这世上最难处理的关系就是家庭关系,在家庭关系里,“口善”尤其重要。
“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怎么好好和家人说话,少栽刺,多种花,这是大智慧。
表现在为人处世。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水代表着最高的智慧。你看它放在圆的器皿里就是圆的,放在方的器皿里就是方的;它可以汇成大河承载轮船,可以渗入泥土滋润万物;它可以变成冰而成为利器,也可以化为汽跨越沙漠。它随圆就方,随形就势;它以柔克刚,滴水穿石。它把功名永远让给别人,永远往低处走,可是它越不争,越是像老子说的那样:“天下之道,不争而善胜。”
明代的《醒世歌》中有这么几句:“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我们如果能在为人处世中做到“不争”,也就离大智慧不远了。和爱人,不争对错;和亲人,不争输赢;和朋友,不争得失。这是智慧,更是内心深处的善良。
善良的人拥有智慧还表现在造福于后代。北宋司马光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什么是阴德?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行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
看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脍炙人口的《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默默做好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种下善因,结出善果,这难道不是智慧?守住内心的善良,但做好事,莫问前程,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就是诗词给予我们的力量。
宋代李之仪写过一首关于爱情的词《卜算子》,上阕是这样的: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我想把它改一下: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个“君”是谁呢?就是写下经典诗词的诗人们。“长江水”是什么呢?就是诗词的力量。诗词就像是滚滚东流的长江水,给予了中华儿女滔滔不绝的元气。
当你无聊的时候,它为你点燃诗意的火花;当你孤独的时候,它会告诉你,孤独有一种内在的像火山一样的豪迈之气;当你悲伤的时候,希望就在不远处向你微笑挥手;当你难过、焦虑、恐惧的时候,有个叫作“豁达”的好哥们儿,教你学会放下;当你为付出得不到回报而懊恼的时候,它教你做人要学会“上善”,学会“不争”,去获得一份大智慧。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推移,构成事物的本性,体现着万物运动的法则。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春夏就有秋冬;有高处就有低处。在人类社会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相聚就有分离;有痛苦就有甜蜜。
所以,诗词的力量,不仅仅来源于它平平仄仄的韵律,不仅仅来源于它穿透世间一切的感知力,更来源于一颗通透智慧的,在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心。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