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叫李东,1979年,我在BJ郊区的村子里出生,赶上计划生育的尾巴!虽说是农村,但也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种穷乡僻壤。我爸妈生养了两个孩子,父亲在机关单位工作,母亲在家种地,闲时养些兔子和鸡,大富大贵就不用想了,但足够支持家里人的开销,我父亲那会儿就和现在的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对我和姐姐要求很严格,属于很正直的那种,但是性子偏软弱,遇事只会找自己的原因,息事宁人吧。这点跟我后面的改变有很大关系,我母亲这人很勤快,虽然文化不高,属于在家也不愿闲着的。

童年时代的我总体过的是无忧无虑,爸妈都很忙,平时管我们的也很少,基本上我俩是爷爷带大的,爷爷和很多老人一样,典型的重男轻女,有什么零食都是藏起来,然后背着姐姐留给我。爷爷喜欢打鱼摸虾,那会儿农村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爷爷身边也渐渐的学会了这些。那会儿父亲总是很反感我研究这些,总说打鱼摸虾误了庄稼。那会儿的农村实在是没什么娱乐项目,然后就靠这些丰富了童年生活。

我小时候应该属于那种很聪明懂事的孩子,自己也喜欢思考,算是早熟吧。父亲对我要求也很严格,可能父母都会有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吧。没上小学前那会儿千位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就能算出来,唐诗三百首也会背很多,这搁在现在的教育不算什么,也就是勉强普普通通,但是在当时教育不是很发达的时候,也是很厉害了,所以上了小学之后没怎么努力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基本上没让父母操心过。不能说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吧,但也确实算的上优秀。

姐姐比我大五岁叫李雪,是从小笨笨的那种,做事还磨磨蹭蹭,小学成绩也不是理想,总是垫底的存在。其实生在这个年代的女孩子都有这样的不幸,她们在大人眼里永远比男孩子要差,差到在每个家庭只能充当照顾弟弟的角色,因为这个年代大多数人家最小的那个孩子一定是弟弟。还好父亲比较公平,对姐姐也很好,就是要求不是很严格。姐姐从小就对我很好,所以我们姐弟关系到现在也一直很好

升初中之后仗着自己基础好,老师讲课基本不听,自己看看课本就会。可初中毕竟跟小学不一样,随着难度加深,我慢慢就消化不了了。由于性格原因,一直顺风顺水,当时内心应该是骄傲的,父母又忙,也没人引导,我不会做的题也不想去问老师问同学,难题就放在那里,我不去解它,也不想管它。不会的知识积累多了,慢慢也就不想学了。尤其初二那年,那会儿学校都流行看武侠小说,本来学习的知识点就有很多不会,然后又沉浸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从初二下半学期开始成绩就一落千丈。反而是从小笨笨的姐姐,上了中学后像突然开了窍儿一样,学习成绩也好了,还当上了英语课代表。可能女孩子的世界相对简单一些,没那么复杂,年龄大了些,懂事了,学习就好了

其实现在想想,当时造成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那会儿还不知道有叛逆心理这一说法,其实好多孩子也不敢有叛逆心理的,那会儿孩子不听话,大人是真打呀!我就亲眼见过我发小儿被他爸爸吊在房梁上打,想跑都跑不了。那会儿这些在农村都是稀松平常。父辈文化少,恨铁不成钢,又没有别的办法教育孩子。所以我发小儿现在40多了,喝完酒晚回家,他爸骂他,他还怕呢。我家里父亲管我管的严,虽然管的严,但从小到大只要不是做坏事,就算做错事,或没有恶意的淘气来说,从没有打过我。对姐姐要求也相对好一些,所以我很少知道怕。再加上上了中学以后交往了一些不良学生慢慢的就有了很大的转变,俗话说“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打架是家常便饭,也不像现在,没有赔钱这些说道儿。说一些小时候发生过的事,来说说性格转变的原因,我是这么理解的,也不一定对。

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那会儿,具体时间忘记了,有一次班级里面,一个同学的玻璃球丢了,那会儿的一个游戏项目——弹球儿,70—80的孩子应该都有印象,因为是在班级里面丢的,然后我那会儿思想上比别的孩子都成熟,基本上就是在孩子堆里面属于带头儿大哥那种吧,谁有事都爱找我帮忙,所以这个事我就应下来了,说帮忙找回,等课间休息时,就带着几个平时玩的好的孩子,挨个翻同学的课桌儿,中间过程不论,后面也找到了丢的弹球儿。在一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那里发现的,当时闹的沸沸扬扬,自己也感觉很风光,自认为做了一件很正义的事。然后告诉了老师,说谁谁偷同学的弹球儿,结果你们可能都想不到。我被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一次,当时好像是说谁给你随意翻同学课桌儿的权力,还说你这样的做法比偷东西更恶劣,又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人家偷东西。让我写了检查。也没怎么批评偷东西的学生,有没有单独教育就不清楚了。这件事情让我心理感觉很不平衡,有好几年都没能释怀,最起码那几年是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一直都记得这件事。

等长大了些,有一次遇上老师,回忆起这件事,就请教他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处理,要不确实总在心里有个解不开的结。老师当时和我说,如果你当时发现是谁拿的,私下里和我说,我找他来谈谈,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但你想没想过,你当时的做法,深深的伤害了那位同学。他说,后面单独找那同学谈话,那同学也知道自己错了。我当时心里不以为然,但是也勉强能接受些,感觉老师就是老好人吧。

再过些年,读的书多了,明白的道理多了,才注意老师始终从没说过那位同学偷,用的是拿这个字,这两个字很有区别。在老师的眼中,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渐渐的我也明白了,其实老师心里都知道。如果顺着我的意思来,当全班同学的面来批评他,也许会毁了一个孩子。毕竟当时那位同学的做法虽然不可取,但我的做法想想也确实过份。

当然这件事也没引起什么不好的后果,只是自认为做了一件很正义的事,然后被老师批评教育,那几年一直不能释怀,所以印象深了些。后面一件事情我认为对我的人生改变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