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筷筷有礼:筷子上的传奇、规矩、智慧、美德
- 稻田文艺 周华诚
- 3712字
- 2023-11-06 16:19:29
4 筷子里的文化源流
【如果一位中国人前往日本或韩国旅行,他在进食上不会感到任何不便,筷子能让他找到仿佛依然身在故乡的感觉。所谓“故乡的感觉”,无非是在一餐一饭中体现出来。拿起筷子的那一刻,熟悉的感受与记忆就在身体里鲜活起来。】
与世间林林总总、花样繁多的食物相比,人的进食方式比较少,只有四种:
一、口食:不使用任何工具,直接用嘴吃;
二、手食:用手抓着吃;
三、箸食:用筷子吃;
四、刀叉食:用刀叉勺等组合的食具吃。
据山内昶著《食具》一书所述,目前全世界手食文化圈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4%;使用筷子和刀叉进食的人口,各占总人口的28%。
穿越数千年的时光,筷子依然被今天的人们继承和使用。
如果一个中国人前往日本或韩国旅行,他在进食上不会感到任何不便,筷子能让他找到仿佛依然身在故乡的感觉。所谓“故乡的感觉”,无非是在一餐一饭中体现出来。
拿起筷子的那一刻,熟悉的感受与记忆就在身体里鲜活起来。
筷子的文化圈,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对于世界文化的格局,根据饮食习惯来划分,大致可分为筷子文化圈、手指取食圈、刀叉取食圈,分别对应着各自的地域文明。
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晴佳,在著作《筷子:饮食与文化》一书中,提到筷子的“全球史”。他认为,“筷子文化圈”中的筷子,作为主要的餐具,既反映了人们饮食的需要,也展现了中国文化对其他周边地区的影响。
“饮食文化的差异和文化上的差异是一致的。”
《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一书的作者蔡德贵先生认为,“筷子文化圈,即中国文化圈,也叫儒学文化圈、儒教文化圈、汉字文化圈。‘筷子文化圈’与‘稻米文化圈’‘黑头发黄皮肤文化圈’也属于相近的概念。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都属于这一文化圈。这一文化圈的国家都受到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很深影响。”
毫无疑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筷子是作为“科技产品”的面目出现的。否则筷子这种东西,何以能穿越数千年的时光,依然被今天的人们继承和使用,同时不管在产品形式上还是使用方式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1983年,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在东京谈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评价说:“中国早在春秋战国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超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李政道先生的这一番话,无数次被筷子文化研究者们引用。毕竟从科技角度来论证筷子的成就,令人耳目一新。
“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而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比较起来,西方人使用刀叉吃东西,大概到16—17世纪才发明,但刀叉又哪能跟筷子相比呢?”
在道家文化看来,一阴一阳谓之道,两根筷子,正好是一双。使用时,“力发丹田,运于指尖,牵一发而动全身,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体现的正是无极而太极的阴阳之道。”蔡德贵在《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中写道。
筷子,体现着中国儒家文化的特点,讲究“仁”,谦谦君子,彬彬有礼,含而不露,隐而不发,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筷子作为工具,不像刀叉那样刚硬、锋芒毕露,从美学的角度看,筷子朴素简单,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一壶小酒,两根竹筷,几碟小菜,花前月下,良辰美景,这是一个无比诗意美好的人生场景。如果把筷子换成刀叉,把小菜换成牛排,小酒一壶换成高脚杯与红酒,那就是西方式的浪漫了。
当然,即便同样是筷子,也是有差异的。如果仔细观察日本人使用的筷子,发现花样还真丰富,而且讲究。山内昶著《食具》一书中,有一张插图,展示了日本的12种方便筷,即一次性筷子。其中竹制筷子有六种:雾岛、阿苏、九重、天削、利休、角;木制筷子也有六种,分别是:天削、利休、元禄、小判、丁六,盒饭用丁六。
山内昶说:“在饭店的餐桌上,如果摆放的是天削、利休、雾岛等筷子,就说明这个饭店的档次不低,预示着你要大饱口福了,不过你得做好花大钱的准备。如果放的是丁六,就说明这家饭店是个大众餐馆,花费上不用太担心,但味道没把握……”
这种叫作“天削”的筷子,上端是一个斜切面。“利休”则是一种双头尖的筷子,以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名字命名,常在怀石料理或招待客人的正式餐宴中使用。两头尖的含义,是指此筷的一头给人用,另一头是给神用的,用“利休”筷用餐,有神人共飨的含义。
筷子传入日本,是在日本推古十六年(公元608年)。山内昶在《食具》一书中写到了这个历史,他的讲述相当详细:
“当时,小野妹子从隋朝回国,为了款待随他一同来访的隋朝使节裴世清,宫中举行了盛宴,并在宴席上采用了中国式的餐桌礼仪,将两根筷子和羹匙摆在了餐盘上。这是在我国(日本)使用筷子的最早记录,而这一记录已被确认。”
不过,筷子在中国是纵向摆放,在日本则一般都是横向摆放。在古代中国,筷子和勺子曾经是横向摆放的。这从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唐朝中期的墓壁画以及唐晚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宴会图中,可以得到证实。到了五代画家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中,筷子和勺子已经是纵向摆放了。
之所以产生这个差异又是什么原因呢?
“在西方,原本是杀戮武器的刀叉的尖,朝着对方摆放在餐桌上,这体现了与他人之间的那种积极的社交关系——进行交锋的外向型态度。而在日本,则是将筷子横放,尽量回避与他人之间发生攻击关系。”山内昶认为。
原来如此,从筷子的长短、形状以及摆放的方式,就能看出一方民众的性格。日本人的性格内敛,在资源短缺的环境下养成物尽其用的习惯,实用而不浪费,事事讲求极致。另外,他们的生活习惯是,即便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尽量避免给别人添麻烦——这些性格,在小小的筷子身上,也能体现出来。
把筷子与刀叉进行一番比较,这种差异性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筷子和刀叉,各有各的智慧。西方的刀叉食具是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分工,各有固定的使命。比如说在西餐中,“在餐桌的定位盘的右侧,摆放的是汤勺、吃鱼和肉所用的刀、吃牡蛎以及蜗牛时所需要的叉子等。在盘子的左侧,摆放的是吃冷菜用的叉子以及吃鱼用的叉子,这些叉子的尖都朝着对方摆放。在盘子的前方摆放的是,抹黄油的小刀、吃水果用的叉或勺、茶匙等,全部备齐。”
山内昶说:“不太习惯的人,对于用哪个食具吃哪个料理,有时会感到困惑,有时哪怕用错一点儿,也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不懂礼节,并因此遭到白眼。正因为这些缘故,甚至有人觉得累而讨厌吃法国菜。”
他继而说道:“实际上,纵使是吃惯了的人也常会感到困惑……根据有关书籍的记载,在切肉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等切完后,把刀放在盘子上,叉子从左手换到右手,用叉子叉起切好的肉送入口中的,这种属于美式。英式的吃法是不换手而直接用左手拿叉吃。”
中国农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游修龄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他说,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刀叉匙筷,中国人都曾经使用过,到最后只选择了筷子作为平常进食的工具。之所以选用筷子,自然有筷子的优越性——首先,它是万能的;其次,跟又凉又重又硬的金属刀叉比起来,来自大自然的竹木筷子轻巧、温暖、柔软,使用时有天人合一的感觉。
法国作家、哲学家罗兰·巴特,对于筷子称赞有加,他有一番极为精到的评述。他认为,相对于刀叉,筷子具有一种母性的温柔。
“它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谨慎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它从不穿透食物、从不弄断食物、从不撕断食物,而是提起食物、转动食物和移动食物……食物不再是要施以暴力的捕猎对象。”
对此,很多大师都似乎有共同的看法。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从来都是尚文明而不尚武力,从餐桌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我们的筷子温和,没有刀光血气,刀叉就有。在古代,叉就是一种兵器。刀就不用说了,刀本身就是一种武器。把武器拿到桌上,是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马未都先生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了这一观点,同时说:“我们用两根木头解决一切问题,西方人必须用两件东西来解决问题,右手执刀,左手执叉……”
近年来,以筷子为着眼点,进行文化与学术考察探究的学者很多。一双筷子里,看见文化源流,看见万千世界。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大元撰写的《筷子的考古学考察》,有两个观点值得关注:
一是筷子塑造了中国人讲究平和、顺其自然的性格。筷子不参与切割等暴力行为,它同中华民族传统道法自然的哲学相契合,也是中华儿女自幼讲究平和、顺其自然性格塑造的重要途径,无形之中筷子成为人生重要性格培养的课堂。
二是筷子塑造了中国人爱好和平、包容的文化性格。相比较刀叉的单打独斗,筷子只有在两根组成一双的时候才能称为筷子。只有两根筷子亲密无间地熟练磨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中,筷子常与团结联系在一起,有“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的说法,这些都和中国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磨合、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文化性格十分契合。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筷子的使用,在这一能力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也会受到与筷子相应的传统文化的言传身教,这些都是无形之中对耐心的打磨,对戾气的洗涤,塑造了中国人爱好和平、包容的文化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