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同理心的核心

我们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沟通,才能在避免评判和责备的同时,表达和分享我们对其他人言行的感受,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了什么?同理心连接的核心要素在于觉察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同理心的定义就是“理解并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6同理心的英文empathy的词根pathos来源于希腊语中的“感受”一词。同理心连接意味着“对别人感同身受”,心胸开阔,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理解他们的观点,即使只是暂时的。

虽然体验感受的能力使我们具有关键的社交技能,但大多数人并不习惯关注自己的感受,除非我们接受过这方面的某种培训(例如情商培训)。我们在这方面疏于练习。例如,每天有多少次有人问你“你好吗?”当你遇到邻居、同事或朋友时,都可能被问到这个问题。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你很可能随便回答一句:“很好。”“挺好的。”“非常棒。”“还不错。”但这些回答都不是感受,与我们的真实感受相比,这些就像摩尔斯电码或速记,不能为我们提供多少信息。也许只有被医生、咨询顾问或最亲近的人问到这个问题时,我们才会给出完整准确的回答。但即使与我们最亲密的人交谈,我们可能也不愿展示所有的体验和感受。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不习惯谈及自己的情绪。我们被教导要“礼貌”,要记住“言多必失”,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对我们或我们关心的事情感兴趣。我们学会了谨言慎行、深藏不露。我们把感受和无力、脆弱联系起来,而不是与力量、内在根基、觉察、足智多谋联系起来。

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在西方,至少从理性时代开始,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感受被视为主观的和不可信的。别人告诉我们要“动脑筋”而不要情绪化。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认为,我们的存在源于我们的思考能力:“我思故我在。”有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相信什么事情,尤其是看法或感受这种主观的东西,那么我们需要“证明它”。逻辑思维,比如数学方程式,确实可以写下来一步步验证。然而,我们如何验证人类的情感和感受?如果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理性看待这个世界,感受几乎毫无价值。

尤其对于很多男人来说,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未知而危险的区域。在成长过程中,男孩们被要求“像个男子汉一样”、“只有娘娘腔才哭”。男人不应该有什么感受,尤其是悲伤、恐惧或脆弱。也许人们唯一允许甚至期望男人们表现出来的感受是愤怒。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位非暴力沟通培训师艾克·拉萨特(Ike Lasater)说,学习非暴力沟通之前他能觉察到自己产生的感受只有好、坏以及愤怒。如果有人问他对什么东西有何感受时,他的回答要么是“好”要么是“坏”。而“好”和“坏”可以代表很多不同的体验。事实上,这两个词指的根本不是感受,而是表示赞同或不赞同的形容词。

虽然社会更容易接受女性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但她们表现出来的东西仍然不受重视。历史上,女性一直因为人们期待她们展现出的特质而受到歧视。英语中的hysteria(歇斯底里),也即“狂野,无法控制的激动或感受”,源于希腊语中表示子宫的词hystera,暗示女人容易变得歇斯底里。一般而言,女性的特征是过于情绪化、缺乏理性和不稳定,是“两性中的弱者”。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告诉女人,她们不适合从事很多职业,包括司机、医生、士兵和科学家。当然,女性已经在所有这些职业中证明了自己。例如,从统计数据上看,女司机的事故发生率比男司机的要低。然而,正如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这个典型代表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如果想要成功,往往还是会表现得强硬、“头脑清醒”和冷漠。

对于感受的这种看法在英美文化中尤其明显。法语中表示感受的词sentiment不是贬义的。表达感受在法国社会中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人们希望发生的。在英语中,sentiment(感受)与sentimental(多愁善感)源于同一个词根:装模作样、反应过度、肤浅和陈词滥调。我们会听人说“不要太敏感”,不要“反应过度”。我们不应该“敏感”(觉察自己的感受以及我们目前有何体验),而是应该脸皮厚一点,面不改色,隐藏情绪。我们仿效的历史英雄是朝圣者、开拓者和牛仔,全都是那种坚强、沉默、适应性强、坚韧不拔的人。现代的英雄人物同样强大而无情。比如体育明星和参加《幸存者》节目的人,他们身上受人推崇的往往是极强的忍耐力和用“精神力量战胜物质问题”的能力。同样地,城市“帮派”文化也是冷酷无情的。

在我们的快餐文化中,我们习惯于积极主动,以结果为导向。我们追求效益和即时结果。如果有什么事情是“错误”的,尤其是不愉快的、紧张或痛苦的,我们就想要个解决方案,而且是现在、马上就要。就像换个电视频道或者吞下一片止痛药,我们试着“修复”这些感受,告诉别人和我们自己应该和不应该有怎样的感受:“克服它。”“忍一忍。”“控制住自己。”这样做的话,我们就无法充分理解自己所产生的感受及其产生原因。

我一直觉得,无视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我相信我们的感受是非理性的,听凭它的引导行事以后会感到后悔。

——亚瑟(Arthur)

我爸爸他是当兵的,他教过我,如果情况不顺利,也只能“熬过去”。

——杰西卡(Jessica)

我上一次哭是我六岁的时候。

——罗伯塔(Roberta)

如果我感到难受,我会告诉自己要摆脱这种感受,不要表现出来。

——哈罗德(Har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