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素问》的篇章次序是唐代王冰编排的,他为什么要这么编排?其实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秘密: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精气,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重点在于调神,这一篇是在阐述生气,所以这三篇是按照精、神、气排列的。这说明王冰十分注重生命的三宝——精、气、神。所以张志聪说:“所生之来谓之精,故首论精(第一篇);两精相搏谓之神,故次论神(第二篇);气乃精水中之生阳,故后论气(第三篇,即本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语译】

黄帝说:从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生命的根本是与天相通,再具体说,这个根本就是阴阳。在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人的九窍、五脏、十二关节,都是和天气相通的。天之阴阳,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又上应天之三阴三阳。如果人们多次违犯这个根本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身体,这就是寿命的根本。

【解读】

让我们看一下这一篇的题目《生气通天论》,“生气”就是生命之气,“生气通天”就是说人的生命之气可以与天地自然相贯通、相感应,所以高士宗说:“生气通天者,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也。气为阳,主生。故帝论阳气内藏,则承上卫外,可以通于天。伯谓阳主外,阴主内。阳外而复秘密;阴内而能起亟,对精固于内,而气立于外,可以上通于天,长有天命,故名生气通天论。”那么怎么贯通、怎么感应呢?

黄帝说,从古以来,那些通晓天道的人就认为人的生命是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的,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在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是和天之气相通的。“六合”就是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上下形成的空间,泛指天地宇宙。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九州”本来是指古代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这里就是指九窍,“州”和“窍”在古音是相同的,“九窍”指眼耳鼻口和前后二阴。“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十二节”就是人体的十二经脉,也指人体的十二个大关节,上肢有三个:肩、肘、腕,下肢有三个:髋、膝、踝,左右各有六个,加起来十二个。其实这里是指整个人体都与天地之气相通、相应。天地之间的所有事物,不管是外在的“六合”“四时”,还是人体内在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界之气相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生五、其气三”。这个“其”是指天地自然界的阴阳根本,化生为五行,又化生为三阴三阳之气。天之阴阳化生地之五行——木火土金水。其实阴阳也是从天之气中化生而来,唐代杨上善解释《黄帝内经》时第一次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这是“一分为二”这个哲学命题第一次出现。“一分为二”就是说气分出阴阳。大家都知道老子《道德经》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中的“一”就是气,“二”就是阴阳,“三”是指阴阳的交合,只有阴阳交合才能产生万物。而这一句“其生五,其气三”中的“三”则是指三阴三阳,这是《黄帝内经》了不起的地方。阴阳的思维来源于《周易》,《易传》中讲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就是气,两仪就是阴阳,四象是二阴二阳,八卦是四阴四阳,但没有讲到三阴三阳。《黄帝内经》第一次提出了三阴三阳,是很了不起的。

“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如果屡次违犯人与天地自然之气相通的根本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到自己,这就是寿命的根本。为什么邪气能侵害人体?因为人体正气不足了,人体的正气只有和天地正气不断沟通才能充足。天气生化为五行和三阴三阳,这些都是定数,违背了这个定数,寿命就不能延续,所以说天人之气相通相应是寿命的根本。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语译】

如果苍天的气很清静,人的意志就会平和。顺应这个规律,人的阳气就会得到固护,尽管会有虚邪贼风,也不会侵害到人体。这是因为顺应了天时的次序。因此圣人聚精神、适应天气,从而能够与神明相通。违背了这个规律,内部的九窍就会闭塞,外部的肌肉就会壅塞,外在保卫之气也会受到损伤,这样就使自己受到了伤害,正气会受到很大的削弱。

【解读】

如果苍天的气很清静,人的意志就会平和。苍天又叫青天,表面上是指天的颜色,其实是表示天的幽远。“苍天之气清净”,是指自然环境清净不乱、无疾风暴雨。自然规律正常,那么人的精神就正常、情绪就平和。“志意治”的“治”就是安定、平安。所以人要顺应自然,不要让自己心情起伏过大;要像苍天一样清静,心胸开阔,阳气就可以起到固护人体的作用。顺应这个规律,人的阳气就会充足,尽管会有虚邪贼风,也不会侵害到人体。这是因为顺应了天时的次序。因此圣人集中精神、运行阳气,从而能够与神明相通。“传精神”的“传”应该是“抟”,抟精神即聚集精神,聚精会神。“服天气”的“服”是顺从的意思,就是顺从自然规律。只有聚精会神、顺从自然,才能通达神明,通达阴阳的神妙变化。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内部的九窍就会闭塞,外部的肌肉就会臃肿,产生病变,外在保卫之气也会受到损伤,这样就使自己受到了伤害,阳气会受到很大的削弱。

这段话承接了上面一段话,继续讲顺应大自然变化的规律的重要性。主要从阳气的角度来谈,要使阳气充足,就要与天地自然之气相通,相通的前提就是聚集精神,要专一,不能散乱。也就是说,只要做到《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恬惔虚无”,就可以与神明相通。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语译】

人体内有阳气,就像天上有太阳一样。如果太阳不能正常运行,万物就不能生存;如果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运行,人的寿命就会缩短而不能生长壮大。因此,天之所以能够运动不息,是因为有太阳的光明,而人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向上向外,保护身体,抵御外邪侵犯。

【解读】

这段话用太阳来比喻人体的阳气,让我们对阳气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太阳照亮大地,温暖万物,给万物生长的能量。世间万物都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万物就无法生长。人体同样离不开阳气,有了阳气才能保持温暖,才能使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才能使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保持正常。

我们学习了《易经》就知道,阳和阴既相对相反,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黄帝内经》重视阳气,也重视阴精,还重视阴阳的协调和平衡。但我要特别指出一点,就是《黄帝内经》更加重视阳气,阳气是生命最重要的动力,是人体生命的主导,好比自然界中有太阳也有月亮,相比较而言,太阳更加重要。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的生命从旺盛到衰亡的过程就是阳气逐渐消失的过程,所以养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保持阳气的不衰亡。一个人得病也是如此,比如遇到寒邪,一个阳气不足的人,马上就会得病感冒;而一个阳气足的人,就不容易感冒。

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阳气的作用来实现和维持的。总而言之,阳气有五大作用。

第一,推动作用。阳气可以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第二,温煦作用。阳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人体热量的来源。它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能够使血液和津液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第三,防御作用。阳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它既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把邪气驱除出去。

第四,固摄作用。阳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并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第五,气化作用。阳气的气化作用即通过气的运动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实际上,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人体身上到处都有“气”,人一旦没有气,就“断气”了,就如天没有了太阳,万物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语译】

人若是受到了寒气的侵袭,阳气就像门的开阖一样相应抗拒,生活起居就容易受到惊吓,产生戒备,神气就会浮越。如果伤于夏季的暑气,就会多汗、烦躁,甚至有大声的喘促。如果暑邪内攻,那么身体虽然不烦躁,但是由于邪气伤到神明,也会喜欢讲话,身体很热,就像炭火一样,出了汗之后,热才能退。如果受到湿邪的侵袭,就会感觉头很沉重,好像有东西裹着一样。假如湿邪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出现大筋缩短不能伸长、小筋松弛无力的症状。短缩会造成挛拘,弛纵则造成痿弱。如果被风邪侵袭,发为肿病,四肢交替浮肿,这是阳气衰竭的现象。

【解读】

人的生命与天地之气是相贯通的,无论是天地之气还是人之气,都可以分为阴和阳两类,阴阳是生命的根本,“生之本,本于阴阳”。相比较而言,阳气是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体生命最重要的动力,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那么阳气受损伤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会受到自然界中各种能量的干扰,在自身阳气不充足的情况下,虚邪贼风、不正之气就会占据上风,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一般情况下,寒邪先损伤皮毛气分,寒邪侵袭人体时,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开启,“欲如运枢”就是阳气的卫外作用。张志聪说:“当如运枢以外应,阳气司表,邪客在门,故起居如惊,而神气乃浮出以应之。”“神气”就是五神脏肝心脾肺肾的阳气。寒邪犯表,身体的阳气自然浮在体表与邪气抗争。

“暑”是天的阳邪,天的阳邪伤害到人体的阳气,两阳相争,所以会“体若燔(fán)炭”,身体会像炭火一样热,同时人体阳气的固护作用也会减弱,所以会出汗。文中讲到,人受到暑邪的侵袭会有两种表现:“烦则喘喝(hè)”或者“静则多言”。张志聪说:“气分之邪热盛,则迫及所生,心主脉,故心烦;肺乃心之盖,故烦则喘喝。”气分邪热伤脉,心主血脉,所以会心烦;肺为心之盖,所以会喘喝。如果没有心烦,但受到暑邪的侵袭之后很喜欢讲话,说明邪在气分伤及气,气虚才导致多言。《脉要精微论》中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受到暑邪伤害后,这些病症要“汗出”才能散,张志聪说:“因于暑而汗者,暑伤阳而卫气不和也,汗出而散者,得营卫和而汗出乃解也。”

阳气受阴湿之邪损伤,会出现“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ruǎn)短,小筋弛长”的病症。“首如裹”,湿邪在首,就像有东西裹着头的感觉。“湿热”,湿郁而热,“攘”是除的意思。湿伤阳气,湿因阳气而化热,所以湿热裹挟着,不能除去。此时阳气已伤,不能濡养筋脉,所以会使“大筋短,小筋迟长”。“”是缩短的意思。大筋连接骨节之内,受内在郁热而缩短,缩短后就会变得拘挛不伸;小筋浮络于骨节之外,因外在得湿而弛长,变长后就会萎弱无力。

《阴阳别论》说,“结阳者,肿四支”,阳气受损不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所以气血阻滞为肿。“四维”就是四肢;“相代”,交替的意思。四肢为诸阳的根本,阳气损伤,四肢交相代谢,最终导致阳气衰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语译】

在烦劳的时候,人身的阳气会形成亢阳外越,最终导致阴经耗竭。如果这种现象积累很久,到了夏天,天气炎热,就会有发生“煎厥”病的可能。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昏蒙看不清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病情危急,就像水决堤了一样,水流不可遏止。在发怒的时候,人身体的阳气就和形隔绝了,血就会郁结在头部,可能会发生“薄厥”病。若筋有了损伤,肌肉就会得不到约束,会变得松弛,肢体就不能自如运动了。人体阳气虚,气不能在周身流动时,汗出偏于前半身的,以后可能发生“偏枯”病。汗出后,如果受到湿邪侵袭,就会生痤疿。吃肥肉精米太多,会生严重的疔疮,发病就像拿着空的器皿受盛东西一样容易。如果劳动后出汗吹到风,寒气吹到皮肤,就会发生粉刺,郁积久了,就会成为疮疖。

【解读】

“汩”读音为gǔ,水流的样子,这里指阴寒之精外溢,不可阻挡。“溃”为漏的意思,指州都坏而不能藏精。“煎厥”指烦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季之盛阳,以至煎熬阴精而昏厥的危重病症。烦劳使阳气外越,内在阴精得不到阳气的温固,所以会自绝于内。夏季阳气本来就张浮于外,再加上烦劳,内在阴精更加亏虚,引发耳目失聪。

人体的阳气会在活动的时候扩张旺盛,但如果太过亢奋、烦劳,最终会导致阴精耗竭。如果这种现象积累到了夏天,就会发生“煎厥”病。夏天天气炎热,阴精这个水被火煎着,慢慢就被煎干了,所以叫“煎厥”。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昏蒙看不清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这是一种什么病呢?这里打了一个比喻:“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意思就是像溃决的洪水冲破了堤坝一样,汩汩洪流不可制止。“都”通“渚”(zhǔ)字,这里指防水的堤坝。这个比喻形容“煎厥”病来势凶猛,无法控制。

“菀”读音为y&,原意为茂盛,这里通“蕴”,郁结,表示气血旺盛且郁结于上的样子;“薄”是邪正之气相交,“雷风相薄”的薄,邪正摩荡的意思。在发怒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就和形隔绝了,血就会郁结在头部,就会发生“薄厥”病。怒则气上,血随着气也往上涌,淤积在头部就会使人昏厥,这就是“薄厥”。不仅如此,还会伤到筋。气血上涌,不能正常循行,筋就不能得到濡养,就受伤了。筋一受伤,肌肉就会得不到约束,就会变得松弛,肢体就不能自如运动了,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瘫痪。

人体阳气虚,气不能在周身流动,就会“偏沮”,“沮”是湿润的意思,“偏沮”就是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是阳气受伤的结果。阳气保卫于外,阳气特别是卫阳之气是主管汗孔开合的,现在阳气不足了,不能温暖全身了,所以就半边有汗,半边无汗。再进一步就出现偏枯竭,就是半边身子枯萎,半身不遂。有的人阳气受伤之后,“汗出见湿”,汗出之后,毛孔张开,此时容易感受湿气,汗孔马上闭上,这样就产生“痤疿”,生痤疮、汗疹。痤为小疖,疿为疹子之类。“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高梁”就是膏粱,肥甘油腻食物吃多了,就容易生疔疮。“足生大丁”,不一定是脚生疔疮,脸上、脖子上、身上也容易生疔疮。“足”是一个副词,指容易、足可以。多吃肥甘油腻的食物,会生湿、生热、生痰,体内的湿热、痰热,表现在外面就是疔疮。“受如持虚”,好像拿了个空的器物一样,特别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劳动出汗,加上受风,寒气迫近皮肤,汗毛孔堵住了,不能正常开合,积郁在里面化成热,就会变成酒糟鼻子。“皶(zhā)”,意思是鼻尖有发暗红色的疱点。郁结久了,就会长粉刺,或者痤疮、疖子。这是吃肥肉或者太油腻的东西导致阳气受损的结果。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语译】

阳气在人的身体里,既可以养神使精神充足,又可以养筋使筋骨柔韧。但是,如果腠理的开合失调,寒邪之气乘虚而入,就会使人体低头曲背。如果寒气深入到血脉中,血脉凝涩,就会发生瘘疮,留滞在肌肉的纹理中。如果寒邪从俞穴入侵到脏腑,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状。营气不能从应走的经脉中运行,而阻逆于肌肉之中,时间长了便形成痈肿。汗出还未尽止,若形体疲劳,突然感受风寒,俞穴闭塞,致使邪气留在了体内,寒热交迫,最终会发生风疟疾。

【解读】

阳气在人的身体里,既可以养神使精神充足,又可以养筋使筋骨柔韧。“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是倒装句,指养神则精、养筋则柔——养神则使神精明,养筋则使筋柔韧。如果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汗孔就不能正常开合,寒邪之气就乘虚而入,就会使人体筋脉拘紧,不能伸展,背脊弯曲、不能直立。“大偻”是曲背俯身的意思,也是我们通常讲的佝偻(gōu lóu)病,北方叫罗锅。因阴阳开合不正常,寒气入内,背为阳,阳虚导致寒气藏于背部且陷于脉中,产生背部的佝偻。

“俞”读音为shū,同“腧”。经腧气化不足,内传到脏腑,伤及脏神,神伤就会恐惧。营气是行于脉中的气,如果营气逆行,会导致脉中血郁积,血郁热聚产生痈肿。“魄”在这里代表肺,肺主皮毛,“魄汗未尽”就是表邪未去。“形弱”是腠理虚的意思。“气烁”是正气为邪气所消铄的意思。腠理空虚,表阳和表邪聚留于内,导致阳气消铄,穴腧随之关闭,热藏在体内。到了秋天,阳气也开始固藏于体内,所以两热相合,就会导致寒热相移,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语译】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最开始的原因。但是,只要人体能保持精神安定,就能使腠理密闭,阳气就能够抵御外邪,虽然有大风苛毒的侵袭,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就是顺应四时的顺序,做好养生调节的结果。所以生病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别的症候,到了上下之气不能相通、积阴积阳的时候,虽然有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人体的阳气过多累积,也会导致死亡,此时就需要泻法消积散阳来治疗。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一日之内就会死亡。

【解读】

“风为百病之始”是《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不同的篇章中被多次提到。风是六淫之首,六淫就是六种外感病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第一位是风,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最开始的原因。但是,只要人体能保持精神安定、保持阳气的正常运行,就能使腠理密闭,汗孔关闭,抵御外邪的侵入。这里的“清静”就是开篇说的“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的“清净”,意思都是指阳气正常运行,即使有大风苛毒的侵袭,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就是顺应四时的顺序,做好养生调节的结果。

人体的阳气过多累积,也会导致死亡。如果阳气被阻隔了、闭塞住了,这时就需要泻法消积散阳来治疗。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一日之内就会死亡。阳气本来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能量,应当正常运行,现在被阻隔了,热量慢慢郁积起来,就会导致火热证,引起阳热实证。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危险;如果遇到“粗工”,就是下等医生,就会送命。可见阳气既要充足,又要正常流动,不能被阻隔,才能抵御风邪,保持身体不受伤害。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体的阳气充足并且正常运行呢?其实整本《素问》都在讲如何使人体养足阳气。这一篇提出了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因时之序”,顺应四时的顺序。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性命题就是天人合一,人与四时之序相合就是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我的老乡、明代新安名医吴昆解释说:“御风之道何如?在清净而已。清净则阳气固而腠理闭,即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然此清净之道,在于因时之序而为调摄,不得逆于四序可也。”吴昆认为人顺应四时之序可以使内在清净,清净就能使阳气充足,阳气充足就可以抵御外邪。要按照四时的次序、规律来养生,千万不要违背四时的次序、规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语译】

人体的阳气在白天保护体表。天亮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达到最旺盛;日落时分,阳气渐渐衰退,汗孔也就随之关闭了。所以晚上就应该休息,阳气收藏于内,就能抵御外在邪气。不要扰动筋骨,不要冒犯雾露,如果违犯了早、中、晚三段时间的规律,就会生病,使身体憔悴。

【解读】

人体的阳气一天的盛衰和外部自然界一天的盛衰情况是同步的。一天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日出天亮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中午的时候,阳气达到最旺盛;日落时分,阳气渐渐衰退,汗孔也就随之关闭了。我在上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说过,一天十二个时辰,其中平旦就是日出,是卯时(早上5—7点),日中是午时(中午11—1点),日落就是日入,是酉时(下午5—7点)。到日落的时候,阳气已经内收了,阳气虚了、阴气盛了,所以应该休息。阳气收藏于内,就能抵御外在邪气。不要扰动筋骨,不要冒犯雾露,要保持安静的状态,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如果违犯了早、中、晚三段时间阳气变化的规律,就会生病,使身体憔悴。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是顺应天地之道的,现在,尤其是大都市里的人很喜欢通宵熬夜,这其实是在耗散自己的阳气,损减自己的寿命啊!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语译】

岐伯说:阴是藏精于内而不断化生阳气的,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使腠理坚固的。如果阴不能胜阳,那么阳气亢胜,就会使血脉的流动强劲有力,进而会发狂;如果阳不胜阴,那么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畅。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不使任何一方偏胜,因而筋脉舒缓平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通,这样就能使内外调和,邪气不得侵犯,耳聪目明,气机的运行也能正常了。风邪侵入人体,逐渐侵害阳气,精血因此慢慢耗损,这是邪气伤害肝脏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吃得太饱,胃肠的筋脉就会因为太过充满而变得松弛,形成下泄脓疮的痔疮;如果饮酒过多,肺气就会上逆;如果房事不节,强用其力,肾气就会受到损伤,使得腰间的脊骨受到损坏。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的致密宁静。若阴阳任何一方偏胜,失去平衡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以此总结,阴阳调和是圣人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阳气过盛,就不能固密,阴气就会亏耗;阴气平和,阳气固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决,那么精气也就会随之耗竭了。

【解读】

对于“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这一个命题,怎么理解?历代说法不一,分歧很大。对前半句基本上没有争议,阴是储藏精的,但对后面这个“亟”字却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都认为是多次的、频繁的或者急切的意思。其实这个“亟”是气的意思,“亟”和“气”音近相通,《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阴是藏精而化气。后一句“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使阴精坚固的。这两句讲了阴和阳的辩证关系,阴精藏于内化生阳气,阳气卫于外固守精气。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生作用,缺一不可。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如果阴不能制约阳,那么阳气过盛,阴气不足,就会使阳热之气迫近血脉,血液流动加快强劲,进而会发狂;如果阳不能制约阴,那么阴精就过盛,阳气不足,五脏的气就会相争,就不和谐,以至于九窍不通畅。这句中的“薄”通“迫”,是接近的意思,如成语“日薄西山”就是说太阳接近于西山。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不使任何一方偏胜,这样筋脉就舒缓平和,骨髓就坚固,气血就畅通,这样就使内外调和,邪气不得侵犯,耳聪目明,气机的运行也能正常了。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阳的要害、关键之处就在于阳气要密闭,要保住不能外泄,这样才能使阴精固守住。虽然阴阳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在阴和阳这一对关系中,阳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很多人问我,既然阳决定阴,那为什么不说“阳阴”而说“阴阳”呢?这其实是用了道家的说法,在道家看来,阴比阳重要,阴是第一位,阳是第二位,《道德经》第42章说“负阴而抱阳”,就是阴在前阳在后。在儒家看来,阳比阴重要,阳是第一位,阴是第二位。当然,两者应该是平衡关系,“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如果阴阳任何一方偏胜,失去平衡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所以阴阳调和才是最好的健康、快乐、长寿的“圣度”——神圣法则。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如果阳气过盛,就不能固密,阴气就会亏耗。最后岐伯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两句话太重要了,希望大家能背下来。如果阴气平和阳气固密,精神就正常、旺盛;如果阴阳二气分离了、决裂了,那么人体所有的精气也就会耗竭,生命也就终止了。

“阴平阳秘”是《黄帝内经》对待生命的基本思想。有人说,你们中医太简单、太原始了,什么都归结到阴阳上。我说:大道至简啊,中医的真理就在这里。《周易》中用阴阳论天地万物,《黄帝内经》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我要强调一点,“阴平阳秘”是阴阳平衡的表现,但不是指阴阳的绝对平衡,而是指阴阳双方要达到动态的平衡、动态的和谐。“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是中医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医治病的根本方法,这一点和西医的对抗性治疗是不同的。对西医而言,如果是高血压,就吃降压药,把血压降下来;如果是高血糖,就把血糖降下来,采用的是对抗性治疗。但中医的调和性治疗却不是这样,它不是以直接杀灭病毒、病菌为目的,而是调整人的阴阳不平衡状态,从而提高人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它是调动和激发人的正气的。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保存在身体里面,邪气就进不来了,人就能健康。比如癌症,打个比喻,癌细胞就像毒草,西医采用化疗、放疗等方法就是要把癌细胞这棵毒草割掉,可是没有去治理产生毒草的这块土壤,结果毒草割掉了,过了不久这块土壤上的其他地方又长出新的毒草,癌细胞转移了。中医治疗癌症主要是治理这块土壤,而不是割毒草,结果土壤治好了,不再长新的毒草了,旧的毒草也不再起作用了。这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语译】

如果风邪侵袭,就会发生寒热之病。所以,春天伤于风邪,邪气留滞不去,到了夏天就会出现泄泻。夏天伤于暑邪,潜藏在体内,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天伤于湿邪,到了冬天就会发生气逆而咳嗽,以至于形成痿厥这样的重病。冬天伤于寒邪,到了春天必然会发生温热病。因此,风寒暑湿四时邪气,是会伤及五脏的。

【解读】

阴阳不和,受到风邪侵袭,就会发生寒热之病。“露”是冒犯的意思,“寒热”是指恶寒发热的外感病。然后岐伯具体说了春夏秋冬四季感受外邪的不同情况。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疾病的发生具有延迟性,也就是说不一定在遭受邪气侵袭的当下就会发病。比如春天受到风邪侵袭,夏天就容易发生泄泻;夏天受到暑气侵袭,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等。“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jiē)疟。”春天感受风邪,邪气就会留存在体内,到了夏天就会发生泄泻。为什么?因为春夏秋冬是一个生长收藏的时间序列,反映了阴阳相互消长的规律。春天感受风邪,应该及时去除,如果没有及时去除,春天阳气就不足,生发能力就不够,到了夏天,盛长的能力肯定就受到影响,阳气不足,阳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完谷不化,泄泻。“洞泄”就是《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的“飧泄”,就是泄泻的意思。吴昆的注释说:“春伤风邪,即病者为外感,若不即病,邪气留连日久,则风淫木胜,克制脾土而为洞泄。夏伤热邪,即病者则为暑病,若不即病而延于秋,秋凉外束,金火相战,则往来寒热,是为痎疟。”这是从五行生克的角度来解释季节更替发生疾病的原因。春天属风木,长夏属脾土,木克土,所以春天外感风邪,到了夏天很容易腹泻。夏天伤于暑气,但是汗未发透彻,导致暑热之气存留于体内,炎气潜伏,等到秋天阴气外出,与潜伏于内的暑热之气相遇,就会金火相战,寒热往来,发为疟疾。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秋天伤于湿邪,湿邪为阴病,阴病下行极而上逆,发为咳嗽。冬天受寒邪侵袭过盛,宿留于体内,到了春天就会生温病。

张志聪认为,风为阳邪,洞泄为阴病;暑为阳邪,疟疾为阴病;湿为阴邪,咳嗽是上逆而咳,为阳病;寒为阴邪,春发温病为阳病。这是“伤于四时之阳邪,而为阴病者;伤于四时之阴邪,而为阳病者,皆吾身中之阴阳,上下出入而变化者也”。

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不当影响到下一个季节的情况,和上一篇《四气调神大论》的论述是一致的。

这是阴阳的相互转化规律在四时病变上的体现。“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四时的气候失调,会交替地伤害五脏。“更”是更换、交替的意思,也就是说,不是单纯地伤害一个脏器,还会有规律地影响到另外一个脏器。这个规律就是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规律。比如春天感受风邪,肝就受伤,肝木生心火,所以夏天心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有预防观念,要采取措施“治未病”。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语译】

精血的产生来自对饮食五味的摄取,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也可能会因为过食五味而受到伤害。比如,吃过酸的食物,会使肝气太盛,脾气会因此受到克制而衰竭。吃过咸的食物,会使骨骼受到伤害,肌肉短缩,心气也抑郁了。吃过甜的东西,会使心气喘闷,颜面变黑,肾气不能平衡。如果吃过苦的食物,脾气就会过燥而不得濡润,胃部就会胀满。吃过辛的食物,会使筋脉松弛,精神也就慢慢涣散。因此应当慎重地调和五味,使得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畅通,腠理固密,这样就能气骨精强了。只要能严格地按照养生的方法生活,就可以尽享天年。

【解读】

前面已经讲过“阳”,讲了阴和阳的关系,现在还缺关于“阴”的论述,所以这一篇的最后专门讲了“阴”的作用,讲了五脏阴精和饮食五味的关系。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人体阴精所化生的本源就在饮食五味,也就是说,人体五脏的阴精是由五味化生的,反过来五味太偏了又能伤害五脏。这句中的“五宫”就是五脏,五脏是属阴的,所以称阴之五脏。五脏是肝心脾肺肾,五味是酸苦甘辛咸,两者一一对应。这种对应是根据五行来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的木火土金水。

中国古代有句俗语说:“百病皆从口出。”所以饮食是否清洁、口味有什么偏好,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味太过分别影响到所对应的五脏,进一步影响到五行所克的五脏。我们一一来讲。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吃过酸的食物,会使肝气过盛,“津”是满了、外溢的意思,表示过盛了,进而导致脾气受到衰竭。酸味是入肝的,过多了会使肝气过旺。肝在五行为木,木太旺了,必定克脾土。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吃过咸的食物,会使骨骼受到伤害,肌肉短缩,心气也抑郁了。咸味是入肾的,咸味太过会伤肾,肾主管骨头,所以骨头受到伤害。肾在五行为水,水克心火,所以心火被抑制住。

五脏与饮食五味的关系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吃过甜的东西,会使心气喘闷,颜面变黑,肾气衰弱。甜味是入脾的,这里怎么说到心呢?显然说不通。原来是搞错了!查一下《太素》版本就会发现,“甘”写作“苦”就对了!这句话应该是吃过苦的东西,会使心气不顺,苦味是入心的,心在五行是火。火本来是被水克的,可是火太大了,水反而被克制了,这叫反克,所以脸面变黑,肾气衰弱,黑色为水,肾为水,都受到影响。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如果吃过苦的食物,脾气就会过燥而不濡润,胃气也就薄弱了。这一句中的“苦”同样是搞错了,《太素》版本“苦”写作“甘”,就是说如果吃过甜的食物,脾就会湿气加重。注意,《太素》版本中,“脾气不濡”写作“脾气濡”,“濡”就是湿,脾湿就是生病了。你看版本多么重要,一定要找正确的版本。甜味入脾,甜味太过会伤害脾胃。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吃过辣的食物,会使筋脉松弛,精神也就慢慢涣散。“央”通“殃”。辣味是入肺的,肺五行为金,金克木,肝为木,肝主管筋脉,肝木被克制了,筋脉就会松弛,进而使得精和神都受到伤害。

可见酸苦甘辛咸五味太过都会引起病变。所以要“谨和五味”,谨慎地调和五味。请大家记住这四个字 “谨和五味”,不偏食、不过分,才能使“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五味调和,所以五脏之气就旺盛,首先是肾气足、肝气足,肾主管骨骼,肝主管筋脉,所以骨骼坚固,筋脉柔韧,然后是肺气足、心气足、脾气足,肺主气、心主血、脾主肌肉,所以气血畅通,肌肉腠理固密、不疏松。如果能做到五味调和,那么五脏功能也都正常了。“骨气以精”指上面说的骨骼、筋脉、气血、肌肉腠理等都强盛了,“骨气”是泛指,“精”这里是强盛的意思。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只要能严格按照养生之道来做,就可以尽享天年。

这最后一段话,强调了“谨和五味”——调和五味的重要性和五味失调的危害性。食物有五味,药物也有五味。我们经常说的“药食同源”,是指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传说都起源于神农氏。据《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食物和药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很多食物就是药物,食物和药物都可以分为“四气” “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属性,也叫“四性”;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

这一篇讲述了五味和五脏的相互对应关系,内容和《黄帝内经》其他篇章不完全一样,应该是按照《太素》的版本。当然,五味影响五脏是很复杂的,不是一对一那么单纯、简单,也不是一成不变、铁板钉钉的。比如任何一种味道太过了,都会损伤脾胃,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就五味的主要功能来说,每一种味道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酸收、苦坚、甘缓、辛散、咸软。酸收,是指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药物可以止汗、止泻、止咳,治疗遗精、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症。苦坚,是指苦味有泄火、燥湿、坚阴三大作用,比如上火了吃点苦瓜、苦菊可以清火,苦味药物可以治疗热证、火证、湿证,可以使阴精坚固。甘缓,是指甜味可以滋养补虚、调和药性、缓急止痛。辛散,是指辣味有发散解表、行气活血的作用。咸软,是指咸味有泻下通便、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作用。

如果结合五脏,那么五味药物的作用分别是:酸味药可以收敛肝阴,苦味药可以泻心火,甘味药可以补脾气之虚,辛味药可以散肺气之郁,咸味药可以补肾虚。

关于五味,《黄帝内经》中有很多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了论述,我们在相关篇章中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