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北,九宗山之南,山水俱阳,故有咸阳。
自秦孝公定都咸阳以来,咸阳城不断扩建,王城为核心,其外是宫城,接着是外城,然后是几处新的副城,副城甚至都修到了渭水以南。
历经百年时间,咸阳城已然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大城,无论是楚国巨阳、赵国邯郸,还是齐国临淄、魏国大梁,都完全不能与之相比。
与山东六国国都的繁华不同的是,秦都咸阳十分庄严肃穆,虽然在吕不韦的打理下,近些年来六国商人纷纷西向,咸阳也多了一丝新的生气,但总体上依旧是以耕战为主,法治色彩相当浓重。
马车初入咸阳,赵姬母子便感受到了迥异于邯郸的氛围,咸阳城很大,但却几乎没有什么游手好闲之人,反而经常看到一队队巡逻的甲士。
往来的秦人面色比之赵人要健康的多,这说明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赵人要好,但是赵姬母子却很少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笑容,行走时也依旧保持着秩序。
城中粮店、布店很多,甚至肉铺、盐铺也很多,但却几乎没有什么娱乐之所,酒肆很少,食肆也不多。
“政儿,咸阳城真的与邯郸大不一样,我们母子定要小心一些!”
赵姬关上窗帘,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拉着儿子的手小声说道。
赵政轻声安慰她道:“母亲放心,政儿一定会保护好您的”
听着儿子的话,赵姬心里也好受了许多,只是一想起多年不见的异人,如今已成了秦国太子,而她仅是一个敌国富商之女,她又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一旁的赵政也感受着她紧张的心情,于是紧紧握住了母亲的左手,将温暖传递到了她的心间。
赵姬察觉到儿子的动作,抿嘴一笑,将儿子抱入怀中,她心中的紧张也驱散了不少。
…………
没过多久,马车就来到了太子府外。
赵姬母子刚拉开帘布,准备下车,便见到了一个身着华服,周身散发着尊贵气息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府外等候。
在男子旁边还有着一个美丽的妇人,右手牵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少年。
看着这个熟悉的男子,和那对陌生的母子,赵姬心里一痛,自感十分委屈,但她还是勉强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走下马车后,赵姬直接扑到了他的怀里,情绪也顿时失控,她哭泣着道:“你个没良心的,这么多年了,就没管过我和政儿。”
一旁的妇人认为赵姬十分无礼,觉得太子应该会训斥她们母子吧,可事实却出乎了妇人的意料,有过共患难的夫妻感情远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子楚非但没有推开赵姬,反而将她紧紧抱在了怀中,曾经的记忆也瞬间涌上了心头,他的心里很是触动和愧疚,因为他本就是一个性格柔弱之人。
赵政看着眼前陌生的男子,心里也很是复杂,但仅过了一息时间,他便对着子楚跪了下来,叩头拜道:
“孩儿赵政见过父亲”
子楚安慰了赵姬一会儿,拍了拍她的后背,赵姬也松开了双手,脱离了他的怀中,让开了身子。
随后,子楚走上前去扶起了赵政,看着这张与自己眉目十分相似的小脸,他愧疚地道:“政儿,都是为父之过,让你在赵国受苦了!”
闻言,赵政眼睛一红,抱着子楚的大腿便哭了起来,什么话也没说,或者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一直小声地低泣着。
这时一旁的妇人也拉着少年走上前来,礼仪十分得体的道:“妾身带儿子成蟜见过夫人、公子”
赵姬心里很是委屈,但也不得不简单地还了一礼,只是却什么话也没说,赵政也依旧抱着子楚哭泣着。
子楚安慰了赵政好一会儿,才带着他和赵姬走入了太子府内,亲自给他们安排了房间,又让婢女带着母子两人下去沐浴更衣。
…………
到了第二天,子楚又带着赵姬母子拜见了秦王嬴柱。
“赵姬见过父王”
“赵政见过祖父”
嬴柱看着他们不太合格的礼仪,眉头虽然皱了皱,但一想到母子两人在赵国的处境,也就宽容了他们这次。
但他转头就告诫了子楚一番,让他回去后好生教导自己的妻儿,决不能失了太子和秦国该有的威严。
随后母子两人又随着子楚到太庙祭拜了列祖列宗,正式入了宗籍,身份由此变得尊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