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急赴彩霞山

修仙四要,法为首,乃得道之门径;财为辅,乃资源之根基;侣为伴,乃共修之助力;地为所,乃修炼之佳境。

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乃修仙者必经之路。

显然,这七玄门这处宝地已然被韩家人视为安宗立族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功法术诀方面,尽管韩家并未拥有顶级功法,但在长期的经营与积累中,仍成功收集到了一批适用于练气筑基的低中阶五行功法。

这些功法或是通过购买,或是通过与其他势力进行交换,又或是巧妙地通过一些无本交易所得。

尽管在品阶上或许不算顶尖,但对于韩家而言,这些功法已经足够应对目前的修炼需求。

在财货方面,韩家历经近百年,经过几代人的辛勤积累,已然拥有了一定的家底。

这些积蓄中,太南坊市中的固定族产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妥善处理这些族产,众人经过深思熟虑,一致推选韩家一字辈中唯一的筑基修士——韩一衍,担任此项重任。

并有韩元的两位妻妾——红莲与萍姑的全力协助处理后续事宜。

至于“侣”一词,其意非仅指道侣,它更代表着那些在修行道路上,彼此携手共进、相互扶持的至亲挚友、同门师兄弟。

而家族作为一个整体,往往拥有更为丰富的资源和传承,能够在早期便能为家族修士提供更多的修行机会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其次,家族修士之间的深厚亲情羁绊也是一大优势,相较于散修或是宗门修士,家族修士更能深切体会到亲情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如同明灯,指引着他们相互扶持、使得他们在修行之路上能够走得更为坚定、更为长远,也更为稳健。

相比之下,散修者需要自己去摸索和寻找修行的方法和资源,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修行难度。

宗门中的修士,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天才之外,其大部分核心成员在早年多源自修仙家族的悉心培养,而后被送往宗门深造,在宗门中成长后,他们往往又会回馈家族,实现与家族的相互扶持与共生。

当所有的计划和决策尘埃落定,长夜已尽,新的一天悄然而至。而那些普通的族人,同样也在这一夜中未曾合眼,他们忙碌着整理各自的财物和韩元的“后事”!

天边第一抹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升仙楼那流光溢彩的琉璃瓦上时,一群体型如同小楼般庞大的宽翼云驼,在韩三锡的御使下,井然有序地跪列在宽阔的广场上。

它们拥有鸟翼般的巨大羽翼和健壮的驼身,长颈挺立,身躯矫健而有力,毛发在晨光中闪烁着淡淡的光泽,仿佛与天边的云彩交相辉映。

数百名韩氏族人身披素净的白色孝衣,宛如一片哀思涌动的白云,肃穆而庄重。

五六岁稚童模样的韩元,如同一只灵巧的小鹿,巧妙地隐匿在众多韩氏后辈之中,他紧紧地跟随着队伍的步伐,与其他后辈一同扶着灵柩,缓缓沿着长梯缓缓而上。

最终,将棺椁安置在了一只体型最为雄伟、气势磅礴的二级妖兽——宽翼云驼的背上。

韩三锡目睹着所有族人携带的大包小包均已妥当安置,发出一声嘹亮而激昂的呼哨。

随即,十几头宽翼云驼应声而动,缓缓撑起宽大的四掌,它们昂首挺胸,仿佛承载着整个韩氏家族的厚重期望。

在坊市中无数修士的瞩目之下,双翼一抖,带领着韩家人猛然升上高空。

晴雯,我带你走……”韩元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与无尽的深情。

他手中紧紧扶着那巨大的棺椁,木质纹理间仿佛流淌着过往岁月的痕迹。他回望着身后那羁绊了九十余年的太南坊市,目光中既有不舍,又有决然。

云驼背部宽厚,是一种极为温顺的妖兽,深受韩家人的信赖与喜爱,是韩家人商贸往来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输工具。

坐在云驼背上,被固定布置的小型阵法保护,仿佛置身于一片平稳的陆地之上,毫无起伏与不适之感。

这小型阵法设计精巧,原本主要用于固定货物,确保在长途运输中货物稳固不移。然而,在此次韩氏家族的迁徙中,这一巧妙的应用,更为族人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韩三锡此时一边熟练御使着云驼稳步前行,一边沉声向身后的韩氏族人诉说着家族的迁徙之因,以及迁往镜州后的安排规划。

当然,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隐秘细节,由于尊者讳的缘故,并未详细展开,许多事实被妥善地隐去。

交谈间,云驼已载着他们跨越了千里之遥。随着距离的拉近,目的地的轮廓已近在咫尺,清晰可见俯瞰下方,只见群山环抱,而天边彩霞绚烂,层次分明。

彩霞山原名落凤山,传为古时五色彩凤所化,现为镜州境内仅次于百莽山的第二大山脉,方圆十几里尽属其疆土。

此山群峰耸立,大小山峰十余座,各具特色,后因其日出日落时,山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遂更名为——彩霞山。

鸡鸣报晓绽万霞,晨光尽洒炼骨崖。

下方的崖壁下,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里,响起了一声雄浑而响亮的叫喊。声音来自一个魁梧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高大,肌肉线条分明,身穿着江湖派式的粗布衣裳。

“都听好了,从竹林中的小路往前走,可以到达七玄门的炼骨崖,第一段路是竹林地段,再来是岩壁地带,最后是一个山崖,能到崖顶的才能进入七玄门。要是正午前无法到达,虽然不能成为正式弟子,但要是表现有可圈可点之处,可以收为记名弟子。”

随着这位魁伟男子话语落下,三十几个孩童仿佛一群兴奋的小猴子,迫不及待地冲进了茂密的竹林。他们身形矫健,灵活地在竹林中穿梭,尽管偶尔会被竹叶划伤,但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不一会儿,大部分孩童便纷纷冲出了竹林,开始挑战更为艰难的岩壁地带。他们或爬或跃,用尽全身力气向上攀爬,希望能够尽快登上崖顶。

然而,在这群孩童中,有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却显得与众不同。他们落在最后,气喘吁吁,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这两个孩子身上的衣物已经被汗水浸透,脸颊也因为用力过猛而涨得通红。

其中一名孩童稍作停顿,调整了一下呼吸,便又开始艰难地向上攀爬。他的双手紧紧抠住岩壁上的凸起,双脚用力蹬着石壁,每一次移动都伴随着一阵剧烈的喘息。他的身上已经多处被锋利的岩石划伤,但他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一般,仍然坚定地向上攀爬。

当他艰难地爬到大约三十米的高度时,终于耗尽了全身的力气。他紧紧地贴在石壁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抬头仰望着蔚蓝的天空……再不敢动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