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
您好!我想问,对网上层出不穷的学生伤害老师事件和幼儿园“虐童案”,您有什么看法?
今天上课,我先后被两个学生骂,难听的语言就不描述了。原因是他们违规,我罚他们,他们不愿意,边骂边握紧拳头,怒目圆睁,让我背后一阵凉。这是两个月以来第三次这样了。第一次是被一个学生站操场上指着骂,说:“我是未成年人,可以骂你,你骂我我把你录下来发网上去,你就死翘翘!”还有一次在班级群里骂我是“狗老师”!我自问:他们的餐卡是我帮忙充值的,他们的鞋子、衣服很多次都是邮寄到我家,我再给他们拿到学校,过生日我帮他们订蛋糕、送蛋糕,换来的是敌视、怒骂!我绝望了!我生理年龄34岁,但是心理年龄20岁左右,是女汉子型。骂我的学生都学过四年武术,刀枪棍棒都练得不错,因为受不了太严格的武术学校而放弃,辍学一年,被家人安排进我们学校学习,他们兄弟之间很讲义气,在教室内外一起喝酒,一起打牌,一起通宵上网,一起上课睡觉玩手机,一起不搞卫生,叫他们搞卫生就喊不读了。学生对班主任仇视至此,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的学生,还要给他们机会吗?我们可不可以选择放弃?
蔡老师
蔡老师:
您好!
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每次看到网上老师打骂学生,或学生辱骂老师的案例,我都深叹:将这些问题放到一起来深入分析原因,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幼儿园老师打骂孩子和学生长大后辱骂教师等现象,可能与他们童年时的经历有关
我一直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当我在课堂上谈到幼儿园令人发指的虐童事件,我的学生义愤填膺,纷纷保证类似事情绝不会出现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但是,潜意识的事,岂是学生保证就能做到的?
那天,我说自己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女孩说:有时候,她看到小动物毛茸茸的很可爱,就特别想使劲揉它捏它,严重的时候会特别想狠狠地揪它一下……
我的话没说完,学生就纷纷点头:“是的是的,有时候我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的闺蜜看见非常可爱的孩子,也会忍不住要掐他们的脸,想把他们弄哭……”
万事万物,其实都是我们心灵的镜子。只是有些人,在美好事物的身上,照见了不堪的自己。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有些人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在他们还是弱小的孩子的时候,没有得到过呵护,只有虐待和伤害。这让他们的内心有一个‘被折磨的、弱小的孩子’。当他们看到可爱的孩子,或者是弱小的动物,他们内心中潜藏的痛苦会被唤起。这些体验会被投射到更弱小的孩子身上,自己就变成了当年‘施虐的暴君’,从而产生冲动去折磨这些可爱的孩子。这种施虐的冲动,就像是在说:‘你如此可爱,让我看到了我难过、哭泣、恐惧的样子。我也曾经这么可爱过,但我的难过和恐惧只能藏在心底。与其藏在我这里,还不如放到你身上……’”
接着,我问自己的学生:“如果我小时候有被虐待的经历,我敢不敢将如此虐待投射到你们身上?”
学生纷纷笑:“你不敢。”
我问:“为什么?”
学生不说话,我便替他们回答:“因为你们个子比我高,力气比我大,我打不过你们啊!而且你们会告状。”但是某些幼儿园老师攻击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孩子,不但可以释放自己曾经被压抑的愤懑,还不用担心什么。这些因素,让童年有太多痛苦的幼儿教师,一旦有机会,就忍不住去折磨孩子。
再回到中学生辱骂、欺负老师的案例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到了青春期,他们自以为成了强者。面对教师的柔弱,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导向(“我是未成年人可以骂你,你骂我我把你录下来发网上去,你就死翘翘!”),他们的自我极端膨胀,倘若控制能力稍弱,就可能将以前自己弱小时受到的气,发泄到教师身上。
在某一个弑师案中,罗某杰成绩优异,却存在被家暴的过往。因此,他很有可能是将从前家长对他的一些伤害,转移到了班主任鲍老师身上。故而一点点小事,就让他勃然大怒。蔡老师的那几个学生,学了四年武术,同时认识到自己骂老师其实很安全,不必承担责任时,也会变本加厉欺负老师。
若要改变此现象,还希望所有的幼儿教师、家长都学习一些心理学,并对自己小时候曾经受过的伤害进行疗愈。这既是为了自身的幸福,也是为了幼儿园孩子的健康。
二、施与受的不平衡是破坏师生和谐关系的根本原因
在上文的案例中,鲍老师对罗某杰“关注有加……为他争取了助学金”,在罗某杰和任课教师产生矛盾后,鲍老师还多次和他谈心。
但是,罗某杰却挥刀砍了鲍老师26刀。
为什么?
归根结蒂,是双方施与受的不平衡导致。
人类的关系始于施与受,而施与受又开启了我们的清白与罪疚的经验。“施”可以给人清白感,而只“受”不“施”,可能带来罪疚感。
教师带着期待而付出,接受的一方(学生)则感觉自己背负着回报的义务。教师付出越多,学生压力越大。如果付出方明里暗里向孩子指出:“我是为你好!”孩子内心则会更加无助且愤懑——他明明感觉压力很大、很难受,却连反驳的理由都没有,因为对方确实是为了自己好啊!这时候,除非最终的施与受达到平衡,否则无论是付出方还是接受方,都不会满意。孩子压力太大的时候,便会爆发。
一般情况下,学生为了维持前述清白的愉悦感,会有以下三种行为模式。
1.自我设限
即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交流,他们宁愿封闭自己,也不愿接受来自他人的任何赠予。如此,无须背负对任何人的责任。
有的学生会用这种方式来减轻压力,他们内心想的是:我不需要你为我付出那么多。比如,我的儿子刚上高中的第一个月,我每天中午都回家给他做午饭,月考成绩揭晓,名次很不理想。儿子强烈要求以后在学校吃午饭,免得我过于劳累。我思索一番,意识到自己的过分付出对他是一种压力,便同意了,他的压力随之变小,成绩反而进步。
因此,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辞去工作,失去事业,这种过分付出,打破了施与受的平衡,孩子压力巨大,往往会适得其反。
同理,教师的过分付出,也会导致同样的情况。
因为“施与”是一种美德,“接受”便也需要一定的勇气。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接受的太多却无以回报,便觉得自己不如人,对不起对方。在心理扭曲的状态下,就会出现错误的行为。
再如:张三经常帮助你,而你经常帮助李四。那么,你是愿意和张三在一起,还是愿意和李四在一起?
也许理智上你觉得应该和张三在一起,因为人家总帮助你。事实上,你潜意识里愿意和李四在一起。因为面对张三,你有面对债主的感觉。你总觉得自己不如对方;而面对李四,你会有一种优越感。
蔡老师说:“他们的餐卡是我帮忙充值的,他们的鞋子、衣服很多次都是邮寄到我家,我再给他们拿到学校,过生日我帮他们订蛋糕、送蛋糕,换来的是敌视、怒骂……”
也许,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之一——蔡老师对学生有太多的“施”,却没有“受”,破坏了其中的平衡。
所以,有时候我们让学生适当为班级付出、为老师付出,反而能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班主任微信群里,漯河某一个中专的李玉华老师看了蔡老师的案例,也分享了一个案例: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从小学武术的女生,活脱脱一个假小子,爱动拳脚,曾经一口气摔倒三四个男生。她向来表现的是“任我行”的个性。有一次周末晚上喝酒喝得不省人事,我听说后派四个男生,连扛带拖地把她弄回寝室。这次事后我觉得必须得想个办法,让她找到自己正确前行的方向,否则,总有一天会出大乱子。其实这个女孩骨子里也很实在,很乐于助人,只是遇到事情过于孟浪,不冷静。我建议她成立一个武术协会,由我出头和学生科沟通,制定协会章程,师生各有职责。后来,这个女孩子变化很大,在二年级时,还组建了一个轮滑兴趣小队,在学校表现得很出彩。二年级下学期的秋季运动会上,她热情高涨,一个人为我班拿到三个第一名。我觉得,对于学生,一要深入了解其问题根源,二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使之慢慢走到正道上来。
这是让学生付出而引导学生成长的成功案例。一些孩子成绩差,会以欺凌弱小学生、与教师对着干等方式,来获得自己的价值感、存在感。蔡老师说自己是“女汉子”,以后不妨试着和这几个男生平等相处,甚至适当示弱,请这几个孩子帮助自己。既然他们讲义气,又怎么好意思欺负和自己真诚交朋友的班主任?我们让他们在为班级的付出中获得价值感,当学生的施与受能够平衡,他们便能感受最深沉的满足。
老师们回忆一下自己身边人际交往较成功的人,是否是愿意付出,同时也愿意接纳的人?
我认识一个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强的职教专家——翁孝川老师,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深受欢迎。后来,我就发现,他对身边每一个朋友都特别真诚、热情,他愿意付出,同时每到一个地方,他也会坦然接受朋友们的招待,招待不必奢华,只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交流。如此交流,双方又都在“施”的同时完成了“受”。而我,常常因为不肯麻烦别人,拒绝参与交流,我的人缘就远远不如他。
2.助人者症候群
否定自己对他人的需求,他们常以一种“宁让人负我,也不愿我负人”的生活原则,以此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对方有“亏欠”自己的负罪感。
比如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每天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有时丈夫(孩子)想替她做些事情,她会拒绝。这是因为她潜意识希望对方欠着自己,她误认为如此就可以将丈夫(孩子)牢牢拴在身边。但是,她没有想到,男人最需要的是价值感的满足。如果女人不愿意接纳男人(孩子)的付出,男人就会感觉在这个家里没有自己的位置,实现不了成就感,满足不了价值感,于是会向外去寻求。
因此,我们在师德培训中提出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在心理学中,是有待商榷的。教育必须尊重科学,仅凭情怀,很容易好心办坏事。当然,师生的“回报”绝不是金钱的回报,而是爱心、耐心、尊重、参与班级管理等。
3.充分交换
这是最美好的一种体验清白的方式,即在充分给予及接受后的满足感。这种充分的“施与受”,将会滋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这意味着一方不论得到什么,都能平衡地回报另一方。
上文李玉华老师的案例,也可充分论证这一点。
我们小额的交换将带来少许利益,大量的施与受则带来丰富与幸福的感受。这样的幸福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在付出后,大量的回报为我们带来的满足、正义与平静。在各种维持清白感的方法中,这样的方式最能让我们获得自由,这样的清白感将使我们心满意足。
不仅仅是对学生,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事业也如此。当我们认真阅读、思索、备课、上课,为课堂付出心血,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便有极大的幸福感。反之,不努力、不付出,也没有收获,便难免空虚、无聊、无价值感。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助、无望、无价值感。
三、对于个别问题过于严重的学生,“放弃”有可能是另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医院对于自己治不了的重症病人,会劝他们转院,这是尊重事实;心理咨询师对于不适合自己的来访者,会转介其他咨询师,这是尊重来访者的成长。为什么我们就要一意孤行,认为没有自己教不好的学生?从理论上讲,教师或者某学校放弃某个学生,其实不是真正的放弃,而是如同医院要求病患转院、咨询师把来访者转介同行一样,是尊重事实的做法(不负责任地开除学生例外)。毕竟每个教师的性格、价值观不一样,能力也有差别,何不让学生去找更适合自己的导师?
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可谓典型的“问题孩子”成功逆袭的案例。
杨过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后来成了孤儿,他的启蒙老师黄蓉对他有偏见,第二任老师赵志敬不但不关心他,甚至还欺负他……杨过最终被开除,遇到了第三任老师小龙女,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姆《爱的艺术》里所说,母爱的特点是包容、无私、无条件,如大地一般温厚、博大:“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无论你犯多大的错,闯多大的祸,我都依然爱你、接纳你。”——这就是无条件的爱,能给孩子安全感。
孙婆婆对杨过的爱,就充满了母性之爱的特点。孙婆婆要求小龙女照顾杨过,也使小龙女对杨过的爱有了无条件性。
但母爱的无条件性,会让孩子不必积极进取就能获得所需,故而难以成材——反正我无论如何做,你都会爱我嘛!我何必要努力?而父性之爱,却是有条件的:“我爱你,是因为你像我,因为你达到了我的要求。否则,我的惩罚是要降临的……”父爱似乎不如母爱无私,却恰恰因为其有条件性,而让孩子在成长中更容易严格要求自己,能获得更多价值感。小龙女清冷的性格,导致她作为教师,对杨过要求十分严格,让杨过睡“千年寒玉床”,无论多么冷,也毫不迁就。
所以,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的和谐滋润。谁敢说,我们对某一个孩子的“放弃”不是一种爱的方式?杨过因离开黄蓉和赵志敬而成长,换一个环境,可能更能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如果学生听说老师“放弃”自己,从而惊慌失措、表示要痛改前非,我们正好利用此机会,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很多人看过拙著《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四个问题孩子的成长及反思》后,纷纷感慨:只要我们是真正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懂得爱的艺术,那温情脉脉固然是爱,冷落争吵也不失一种教育。所以,对于教育,我认为应该学习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实事求是讲科学——行,就是行;不行,就换个思路和环境,也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