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
- 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方州编著
- 15044字
- 2023-09-27 17:14:19
所谓独立,就是一个个体区别于其他的个体而存在,他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为人方式和处世准则。每个人都渴望独立,从古至今无数人为了独立、为了自由艰苦奋斗,因为独立意味着一个真实的个体的存在,这种存在完全是由自我决定的,是不附属于任何人的。不能独立自主的人是可悲的,是丧失自我的悲剧性人物,这样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要说取得成功了。
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上学路上,常见到这样一些情景:孩子上学,父母帮背书包;孩子的鞋带松了,父母帮系好;更有甚者,父母竟然背着孩子去上学……这些做法,无疑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当前,中国的独生子女大多存在着独立生活能力差的问题。
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至今还不会剥鸡蛋壳,而另一个孩子因为在家父母包办代替惯了,竟然花钱请别人替他打扫教室卫生。一个高中生,在家父母什么都不让他做,只要求成绩好就行,他连一双袜子都没有洗过。住校以后,父母便把他的被子套了四层被套,每几个星期便拆下一层,攒在一起拿回家去让母亲洗;另一个学生,本来可以出国留学,最终却因为怕出去以后生活无法自理,便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B.M.西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的关爱是孩子需要的维生素,但应当牢记,孩子需要正常剂量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很多父母在说:“孩子还小。”所以将很多孩子应该独立完成和能够独立完成的自理行为,都包办代替了,这无疑是为孩子添加了过多的维生素,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中国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都成了父母的心肝宝贝。许多父母认为让孩子幸福的方法就是为他们多做点儿事情。最后,就造成了孩子长大了却什么都不会做的情形。有些孩子甚至觉得自己在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更有的父母对孩子纯粹就是溺爱。我们都知道,孩子缺少爱会造成感情和心理上的缺陷,反之,过多的亲昵和溺爱也会导致同样的后果。溺爱属于不良家教,溺爱不是理智的爱。“溺”的意思是“淹没”,溺爱就是爱把理智淹没了。溺爱是对孩子的变相摧残。
苏霍姆林斯基说:“铁石心肠的人大都生长在那些父母过分溺爱,对他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他没有任何要求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往往以溺爱开始,以寒心和愤怒告终。
因此,父母们应该改变观念,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他们多进行自我锻炼,不要培养出一个无用的子女来。
溺爱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摧残,溺爱出弱苗。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心自己,不知体会别人;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陷,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出在自己身上。”溺爱正是造成孩子心灵世界荒芜的原因。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伟大的英雄阿吉里斯,他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战中无往不胜,取得了赫赫战功。但就在阿吉里斯为攻占特洛伊城而奋勇作战之际,站在对手一边的太阳神阿波罗却悄悄一箭射中了伟大的阿吉里斯,在一声悲伤的哀叹中,强大的阿吉里斯竟然倒下去了。
原来这支箭射中了阿吉里斯的脚后跟,这是他全身惟一的弱点,只有他的父母和天上的神才知道这个秘密。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就曾捏着他的右脚后跟,把他浸在神奇的斯堤克斯河中,被河水浸过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近乎于神。可那个被母亲捏着的脚后跟由于浸不到水,成了阿吉里斯全身惟一的弱点。母亲造成的这惟一弱点要了儿子的命!
母爱可以保护孩子,也可以给孩子留下致命弱点。但母爱造成弱点可以致孩子于死地。所以,不放手让孩子去经历风雨的拍打,便会给孩子留下致命的弱点,这样的母爱是可悲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该放手时就放手。只有自强自立,孩子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强,即使多摔几个跟头也不要紧。
国内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大学生,通过考试取得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却因焦虑过度而精神失常。原来,他是家中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父母还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他一想到自己将要独自一人出国求学,无人照顾,不知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致过于焦虑而精神失常。后来,这个大学生的父母后悔不已:“我们一心一意地爱他,凡事都替他考虑,为他着想,谁知却害了他。”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那位大学生的父母爱孩子丝毫没有错。错的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过于盲目和无理性,只是一心一意地去爱,却忽略了孩子未来发展需要他自己独立去面对,没有为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孩子在习惯了消极的依赖之后,一旦需要独自面对新的挑战时,便无所适从。
所以,每一位深爱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立足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在爱孩子的同时,要保持理智。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公民,他们最终总是要离开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与呵护,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的。父母在爱孩子和为孩子创造“幸福童年”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主动发展和独立适应的能力,特别是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这要求父母务必做到:
(1)关爱孩子而不娇惯。
父母爱子女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但是,要教子成才,必须爱得适度。鲁迅说得好:“一方面要真挚地爱孩子,另一方面又要严格地要求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要屈服于孩子的眼泪和哭闹,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使孩子学到生活的本领,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使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让孩子经受一些“磨难”。比如,可以借鉴日本人所提倡的“荒岛教育”。日本人经常把一些中小学生送到荒岛上,让他们独立生活一段时间。孩子在上岛后,自己搭帐篷住宿,自己准备炊具煮食,甚至自己利用海水来制盐。经过这种锻炼,许多孩子都愿意劳动,学会了吃苦,性格也变得坚强了。
(2)要充分尊重孩子,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机会。
父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具有自主性和发展潜力的个体,而不仅仅是父母的附属物或单纯的接受者。不事事包办代替,而应该让孩子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独立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利用实际生活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技巧等等。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
(3)鼓励孩子融入社会。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孩子与成人的关系”和“孩子与孩子的关系”两个方面。
父母要多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要逃避社会,主动与人交往,虚心向人家学习,培养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
(4)有耐心。
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就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却抢着说或是横加制止。这种不耐心倾听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热情。
总之,父母在爱孩子时,一定要立足于未来,有理性地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着想,要留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孩子逐步具有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当然,允许孩子自主发展并不是说父母可以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不管。只有适宜的教育与孩子充分的自主性相结合,孩子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健康发展。
在日本有这样几句教育孩子的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所有的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永远经不起风雨;生长在翅膀底下的鸡,永远没有飞翔的机会。”请中国的父母和孩子也记住吧!
尊重孩子隐私,释放自由空间
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被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孩子也一样,也会有很多他们认为是秘密的东西。出于本能,他们习惯把这些秘密放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而不愿意拿出来和别人分享。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感慨:“孩子越大越琢磨不透了。小时候什么事情都和家里人说,如今大了,什么事情也不爱和家里人讲了,做父母的很难看透他们的心思。”
藏匿隐私,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宣告他(她)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成人,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自由个性的集中体现,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都不可随意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警戒线”。所以,孩子会采取很多措施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等行为。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自己把孩子从小养大,就有权利支配和干涉孩子的一切。一旦他们发现孩子有了秘密以后,就会觉得自己有必要管管,于是千方百计地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甚至把其中的内容,当作孩子“错误行为”的证据,用来指责孩子、教育孩子。父母的这种做法,会严重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到难堪,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尊重孩子的隐私,就要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有一次,在一个学生论坛里,看到一个名为《妈妈别再当我是孩子》的帖子,帖子中,孩子很诚恳地跟妈妈说:“妈妈,其实我是爱您的。我需要您的关怀,可是不需要您依旧当我是孩子,处处干涉我的生活。我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我希望您能支持我的决定。而不是处处打击我,干涉我。”
干涉孩子的个人空间,限制孩子的自由,表面上看,似乎能起到监管的目的,但是实际上往往收效甚微。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个人空间对于他们而言,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需要了。
佳明已经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可是,从小学开始,他学习、睡觉都在客厅里,他感觉自己随时随地,都有爸爸妈妈盯着,非常不舒服,多次要求搬到相对封闭的小卧室去住。
可是妈妈就是不同意,说:“在我们眼皮底下还不好好学习呢,给你单人一屋没人看着,更贪玩了。”
“您怎么就知道我不能好好学习呢?”佳明反驳妈妈的观点。
“你说,哪天我们在看电视时,你的眼睛不往电视上瞟,如果没有人盯着,你能管得住自己?”妈妈的理由似乎充分。
“我都这么大了,还没有自己的房间,真不可思议。我们班同学就没有人住在客厅里!”
“别人怎么做我不管,我就是要看着你好好学习。”妈妈不肯让步。
没有办法,儿子不再争吵了,他想着,如果等我有了孩子,一定不会把他看得这么紧。
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而我们却习惯了像警察看犯人一样的关心方式,整天盯着孩子的行为,只要出现小小的差错,便对他进行说教。而这些,不仅使孩子从心里反感,他的自信心同时也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很多事情要经历过才知道对与错,才知道如何做才能更好,而我们总是以自己多年的所谓经验,遏制了孩子许多的行动,让孩子失去了在场时并发现这些事情对错的机会。
很多时候,大人们关心的是将来,而孩子们永远只关心现在。他们的生活应该是自由自在的,有时他们看着风中摇曳的树枝,眼里会发出兴奋的光芒,好像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而作为大人的我们,却总是以认真学习、不能浪费大好光阴为理由,迫使孩子把目光转向早已看厌的书本;有时他们会问一些他们很奇怪的话题,而作为大人的我们,却总是以太幼稚为名,随意堵塞住萌芽的创造;更为残忍的是,当孩子怯怯地告诉我们,他们想去一个非常向往的地方,我们又以工作忙为理由推托掉,既而又趴在电脑上聊天或不知疲倦地进出于无数的时装屋……
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孩子又何尝不是呢?没有空间,也就没有了体验,没有了创造,不要以为给孩子空间会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会以自我为中心,会不了解他们的成长情况,大可不必有这种“杞人忧天”的想法,因为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他会成长得更快乐,更迅速,更优秀。“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嘴。”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把给予孩子自由的时间,看作是对孩子的施舍,那便是对孩子心灵的摧残。因为,从小在压抑和施舍中长大的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还有人的尊严。
一味地溺爱教不出好孩子
世界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然而爱孩子也要爱得理智、有原则,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溺爱孩子只会让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发地严重。目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
有一位父亲,他与妻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独生儿子。但儿子却很自私,对父母那种无私的爱丝毫不懂得感恩,也没有想过要关心父母:好饭菜要独吃、先吃;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当父母生病时却不闻不问。而当父母问到自己老了孩子该怎么办时,孩子居然认真地回答:“对我有利就养你们!”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为了儿子、为了丈夫,放弃自己不错的工作,整天在家相夫教子。她每天都不辞辛苦地骑车送儿子上学,打零工赚钱供丈夫攻读学位。丈夫毕业后,功成名就有了钱,抛弃了妻子,带走了儿子。儿子跟着有钱的爸爸,进了贵族学校读书,却很少想到曾经为他付出很多的母亲。
当这位妈妈想儿子时,特意买了一件新衣服到学校去看儿子,儿子却嫌弃母亲穿得太“土”给他丢脸,告诉同学这是他的“老乡”。后来,儿子竟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让母亲做他的“地下妈妈”,否则就不认她这个妈!这位可怜的母亲心都碎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天下会有这样无情无义的孩子?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怎么用十几年的爱换不到儿子的一丝感恩,却得到这种冷酷无情的回报?
从孩子的降生开始,到孩子成长的每一天,父母都带着望子成龙的心情为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爱。但过分溺爱并不能使孩子成才,望子成龙这句话应该改为育子成龙,因为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倾向是颇为令人担忧的。曾有一位儿童专家说过: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
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是父母、老师、学校及社会各界都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会害了孩子。有人说,孩子就如成长中的小树,需要及时修枝、打杈,这样才会使孩子长成有用之材。
由于父母的溺爱,现在不少孩子也逐渐学会了如何攀比。现年15岁的苗嘉,从小在家备受宠爱,爸爸妈妈身上穿的都是名牌服装,脚上穿的是名牌鞋,妈妈的化妆品就更别说了。有一次星期天,苗嘉走到爸爸面前要求爸爸给他买双名牌鞋子,遭到拒绝后,他撂下了一句话:“不是名牌我不穿,买回来你自己穿吧!你整天打麻将,有了钱只知道给自己买名牌,我都15岁了,也要穿名牌!”
几位父母反映,如今孩子太难教育,说狠了,孩子就以离家出走或以死相威胁。一位靠打工维持生活的母亲含泪说到,前两天就因为没给儿子买阿迪达斯名牌运动鞋,儿子把家里的钟表给摔了,过去挺懂事的,不知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多数父母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美德的教育不多,学生间攀比的风气越来越严重,个别老师的言谈举止也在影响孩子。
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时时有优越感,稍不顺心就拿生死当砝码,有因为父母不让玩游戏机而轻生的,也有因为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而轻生的。这都是由溺爱导致的。
溺爱并不是爱孩子,而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被溺爱的孩子很难遵守规矩和自我约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会想到自己,自私自利,会认为规矩都是为别人制定的,与他们无关。“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单向传递的爱造成孝敬的颠倒,使得孩子只知享受别人的爱却不知爱别人,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自私、冷漠、任性、放纵等不良习惯。
其实,爱孩子,可以智爱。放弃用过分控制或纵容的方法对待孩子,用慈爱而坚决的方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要讲明是非,纠正错误,再以适当的方式表示亲昵,使其感到父母仍然是爱他的。这样能激起孩子对父母由衷的爱戴与尊敬,也能使他感觉与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
高楼大厦是靠一沙一石来建成的,爱的海洋也要靠一滴滴水来汇集而成。自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就是在他身上培养善良仁爱之心。培养善良仁爱之心,是教育首先要做的事情。儿童最初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反映,所以,父母同情别人的困难,他们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
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很强的优越感,常常眼高手低,不善于与人相处,而当他们看到别人的进步时,又很容易产生怨恨与沮丧的情绪。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关爱孩子是一种神圣而伟大的情感,全世界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成长付出自己的心血。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去独立思考和做决定,让他们学习自己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再是处处被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样做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爱孩子是连动物都会做的事情,要教育好孩子就不能一味溺爱。有节制的爱才能让孩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更加独立地面对生活,更健康地成长。
给孩子一种大人的感觉
教育学上有个原理叫作“比马龙效应”,也就是说大人怎样看待孩子,孩子最终就会长成什么样。因此年轻的父母不要总对孩子说:“你太小,什么也不懂。”这样孩子就会越发地依赖父母,所以培养孩子摆脱依赖心理的秘诀就是,让孩子有“大人”的感觉。
托米是个很任性的5岁男孩,父母常抱怨孩子不珍惜玩具,没有责任感。妈妈常对邻居说,托米是个除了吃吃喝喝,什么都做不好的小孩。不过,一次意外的机会让她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
一年,托米家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托米也进了一所新的幼儿园。两个月后,幼儿园要开家长会,托米妈妈也在被邀请之列。去幼儿园的路上,妈妈开玩笑地对托米说:“儿子,妈妈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城市,在你们幼儿园里,妈妈更是一个人都不认识,到时候你可要帮我啊。”
托米一本正经地说:“没问题,妈妈。我认识那里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包括每天接送小朋友的爸爸妈妈。”
妈妈看他认真的样子觉得很新鲜,但她也只是笑笑,没有放在心上。
到了幼儿园,托米开始履行他的承诺,他负责地陪妈妈到会议室,又严肃地把妈妈介绍给校长和其他老师,又认真地向妈妈介绍了幼儿园的每一个小朋友,最后告诉妈妈小朋友们的名字以及哪位是他们的爸爸或妈妈。
接着,托米把妈妈带到一个沙发面前,给她端来了一杯水,“妈妈,你先坐在这儿,我去趟厕所,一会儿就回来。”
因为妈妈在无意之中给了托米“大人”的感觉,托米油然生出自豪的感觉,真的变得懂事起来。
大人相信孩子能承担责任,他就会努力去承担,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他就会努力去做父母想要他做的事,认为他是懂事,是能保护家人、能帮助他人的人,他就自诩是英雄;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会做,孩子当然也自认自己什么事也不必做。认为他成事不足,他自然败事有余。因为沟往哪里挖,水就向哪里流是自然的事。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从生活中的大小事向孩子证实。
“你越来越能干了!”“你的力气越来越大了!”“你越来越会照顾妈妈了!”……从一点点的小事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朝“自信”的方向挖掘(赞美、鼓励、肯定),而不是用事实证明孩子的无能:“你看你,搞得一团糟!”“越帮越乱,还是走远一点!”“你还小,长大再说!”……
(2)让孩子参与大人的世界。
提高孩子思考和说话的层次,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问孩子的想法:“你认为我穿哪件衣服好看?”“你觉得我留在家陪你还是出去办事?”“你看这件事要不要告诉爷爷?”……一方面借由交谈理解孩子的价值观、思考方式、成熟度,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我是家中一分子”的归属感。
(3)增强孩子的重要性。
“你记得要提醒我……”、“还好有你帮忙……”、“少了你,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和孩子的依附关系,有一个奇妙的消长现象,就是:父母事事显得“我是大人,我来做就好”,凡事替孩子顶着,孩子就容易认为大人是如此“坚强”,于是就自显柔弱,从来不曾有“我也可以做得到”的念头,相对的,有时大人刻意表现自己“会忘事”、“需要帮手”、“会有做不到的事”、“会有做错事的时候”时,反而能促使孩子有乐意分担、乐意关怀的被需求感。
(4)人前人后地称赞孩子。
中国人常谦虚到明明孩子表现优秀,还得说孩子成绩跟不上人;别人称赞孩子长得可爱,父母得补一句“就是脑袋不记事,笨”;别人称赞孩子能干,父母得加上“就是害羞”,总觉得损孩子几句才不会让孩子骄傲或让别人以为自己很骄傲。
当然赞美一定要有根有据,而且是必须诚恳、真心,要不然孩子听了会觉得虚假。不只人前讲,人后也要讲。尤其是平日常关心孩子的人当然也有一种说法:不会引起嫉妒的,只有两种人,就是被赞美者的父母“尤其是父母的父母”和老师,因为转了一圈,这些赞美词还是会传回孩子的耳中,被赞美的孩子才有自信,而自信是迈向未来、克服困难的利器。
我们都知道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心理,那么就不要再用“孩子小什么都不懂”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应该把孩子当成小大人,让孩子健康成长。
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有这样一个误区,多数父母都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现在,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父母,不仅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有一位孩子的母亲说,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凡是可以让孩子参加讨论做决定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参加,而且创造机会。比如说,双休日到哪去玩,开个家庭会,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一员,经常采纳孩子的意见,这就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独立抉择的能力。凡是能让孩子参与的就让孩子参与,这种父母都是非常好的。只要父母的观念更新了,教育行为就不一样,就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
富兰克林说:“人类一生的工作,无论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的每一个习惯所决定。”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自主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孩子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的能力。自主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可以自我调节的、独立的人。努力培养孩子具有自主能力,并给孩子自主的机会,可以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
培养孩子自主的习惯,父母仅仅转变观念还不够,还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掌握培养的具体方法。以下是几种让孩子学会自主的方法,做父母的可以借鉴一下。
(1)观察法
父母要传授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为他们的自主打下基础。比如,可以让孩子观察母亲是怎样刷牙或洗袜子的,父亲是怎样整理书柜的。如果家中有摄像机的话,还可以将大人做事的过程摄下来给孩子看,这样会提高他的兴趣。当孩子知道父母如何做某件事情时,就会照着做,并会为自己能够完成某些事情而骄傲。
(2)游戏法
孩子的特点决定了他对枯燥无味的事情没有兴趣,也不会坚持去做,因此,做父母的可以利用游戏方法使他产生兴趣。比如,孩子玩完玩具后,父母可以和他玩“把玩具送回家”的游戏,在玩具架上贴上各种玩具摆放的标记,请孩子把每种玩具送到相应的位置上。孩子会将这种劳动看成是游戏的一部分,每次玩完都将玩具归位。再如,为了让孩子学会用勺子吃饭的技能,父母可以把大可乐瓶子挖一个小嘴,再用纸贴出娃娃的眼睛,然后准备一些豆子、纸球等物,让孩子用勺子喂娃娃吃饭,这样,孩子既从游戏中得到快乐,也学会了自主吃饭的能力。
(3)奖励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习惯,能够让孩子坚持经常去做。比如,让孩子每天自己穿脱衣服、叠被子。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他插一面小红旗,等孩子坚持到插满十面小红旗时,可以奖励一些小礼物,如图书、画笔、零食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也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尊重孩子的成人总是这样说:“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当我们尊重孩子时,理解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来自他们的概念和信条时,我们给孩子机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如果我们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指明方向,告诉他应该如何去做,就会使他怯于亲身去体验。如果我们坚持认为我们的知识渊博,滔滔不绝地向孩子们灌输,不失时机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我们就限制了孩子自己去积累知识,那他怎么能独自去走以后的路?
有责任感的孩子更独立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如果小朋友闯了祸,父母大多会为他们收拾残局。比如孩子弄洒了牛奶,父母就会一边指责孩子一边拖地。这说明了一般父母常有的“孩子做错事,父母应负责”的不正确的观念。
他们认为孩子还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因而替代他们善后或道歉。这种管教方式,对孩子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于能够分辨是非的孩子,父母应使他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观念,父母只需要在一旁协助提醒。只有让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感,将来步入社会后,他才会敢于承担责任,并成为富有责任感的人。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还是先看看出现以下场面时,不同父母的不同表现吧。
大人们在客厅里喝茶聊天,两家的小朋友在一边玩,把玩具撒得满地都是。
忽然,传来了孩子的哭声,原来做客的小朋友弄破了主人孩子心爱的玩具,惹起了争执。
这时,客人妈妈马上代替孩子道歉:“噢,小宇不哭,是咏歌太不乖了,我替他向你赔不是!给你重买一个新的好吗?”
主人妈妈则先了解清楚事件发生的原因,再告诉自己的孩子说:“小宇,向咏歌道个歉,请她原谅你。看看能不能帮她把洋娃娃修好?”
具体告诉孩子怎样做,并让他立即实行,也就是向他灌输了应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思想。
这两种教育方式孰优孰劣,不辨自明。要知道,没有原则的父母不能使孩子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习惯。一味替孩子向人道歉,而不让孩子做事来弥补过失,孩子也就不知道是否应该负责任。代孩子道歉会削弱孩子内心应有的责任感,也使他丧失了自己独立处事的机会。
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一旦出了差错,往往推脱说:“不怪我,都是他不好……”
他们以此为借口逃避责任。所以父母一定要改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如果孩子将全部责任都推卸到他人身上,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和他人的立场不同。告诉他:“如果你是他,你又会怎么做?”提醒孩子改变立场看事情,他不但会发现自己也应负责任,而且会反省自己敷衍塞责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其实人都不是天生就具有责任感的,都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下萌发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逐渐成熟而形成的。因此说,家庭是孩子责任感赖以滋长的土壤,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教育方法,是孩子的责任感能否形成的重要条件。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不仅取决于父母是否具有家庭责任感,还在于父母能否为孩子提供榜样。在讨论家庭中的责任与分工之前,父母应该想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自己惯用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否有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在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责任感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孩子的榜样,然后就有可能从抱怨孩子转而反思自己。如果我们不是一个合格的或者称职的父亲或者母亲,比如,做父亲的在家里肆意胡为,丝毫不顾及对家人的影响;做母亲的在外边忙于应酬,既不整理家务也不考虑家人的感受,这样没有责任感的父母没有资格和理由教育孩子。因此,父母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创造或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通过赋予孩子责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某些不好行为产生的后果,就会让他们自觉产生一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心理。
孩子只有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出责任感,才能在更复杂的学校、社会环境中经受考验,得到修正和磨炼,最终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责任感的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有责任感的孩子能运用自己的智慧、信心和判断力去做出决定,独立行事,考虑他的行为后果,并且在不影响他人权利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需要。他们明白自己的义务,并主动履行义务,愿意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过分依赖父母会导致意志薄弱
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几代人的关心与爱护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因此许多孩子都有依赖心理。在家里,没有成人一勺一勺地喂饭,孩子就不肯自己进食;没有成人陪着、拍着睡觉,孩子就又哭又闹不能入睡;就连和小朋友玩耍时也要求父母跟着;早晨起床后不叠被子,吃完饭不知道刷碗,上学忘了带学习用具也要责怪是父母没有提醒他们。如果孩子有这些类似的问题,父母就不得不思考孩子的依赖性是否太强了。
孩子的依赖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一般来说与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独立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父母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相反,父母如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赖性将会大为减少。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习惯于睡懒觉。每天早晨,妈妈几次催他起床,他总是不情愿地说:“再呆会儿。”假如真迟到了,他会抱怨妈妈不把他叫起来,害得他受老师批评。爸爸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告诉儿子:“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早晨开始,该几点起床你上好闹钟。如果闹钟响了你还懒被窝,肯定没人叫你,一切责任自己负!”爸爸心中有数:孩子跟父母撒娇,在老师、同学那里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岂敢总迟到?果然,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儿子就腾地跳下床来。从那时起至今,五六年过去了,孩子早晨起床上学再不用催了。有时候,父母还在睡觉,他早已经骑车上学去了。我们从这个男孩的变化可以看出,孩子的潜力实际上是很大的,他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父母的溺爱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
孩子从小独占着父母给他的爱,可正是中国父母的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爱,制造出了一个个“家庭小皇帝”。当孩子渐渐长大,“毛病”突显时,父母们焦急万分。请不要着急,只要您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开始。
首先,要常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这有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让孩子时时体会到动手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尽可能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参加家庭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从而使他变得独立。不过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时候,要按照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能力要渐渐培养,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可使孩子在遇到问题时,避免生活带给他的挫败感而导致的自信心的丧失。当孩子看到自己动手完成了许多事,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再次,运用一定的策略改变孩子已形成的依赖心理。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地给予纠治。要了解孩子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以此为基础,使用一定的策略也是非常必要的。
儿童发展依赖于成年人,又独立于成年人。也就是说,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不能充当保姆、保护神和“作业工具”等“拐杖”性的角色,而要当“向导”,帮助孩子强化自我意识,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为孩子创造各种独立处事的条件,使孩子学会独立地面对他人、面对学习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增长智慧、增长才干,由孱弱的小鸟长成展翅翱翔的雄鹰!
不爱动脑是缺乏主见的重要表现
学会有主见,就是要设法让自己潜意识里的“我感觉,我想要”体现出来,不要被动,不要从众,避免盲目听从父母、老师、名人……告诉自己,当认为必须说“不”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是”。从小事到大事,如果都能做到听从自己的意愿,久而久之,自然会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父母要让缺乏主见的孩子找回自信,克服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不良习惯,来迎接未来人生的无数次挑战。
有这样一则笑话:小汤姆走进杂货店,店员问道:“你要买什么?”
“买10磅15个法郎一磅的糖,加4磅90法郎一磅的咖啡,再买3磅26法郎一磅的奶油,然后再加30法郎的面包。”小汤姆说。
“618法郎。”店员说。
“假如我给你一张1000法郎的钞票,你该找给我多少?”
“382个法郎。快一点儿,我没有时间跟你磨蹭。”
小汤姆一面走向店门,一面说:“这是老师要我明天交的作业,我还不会算呢!实在太谢谢你了。”
“聪明”的小汤姆把老师留给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营业员来做,他的这个方法实在是“高超”!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当书本、报刊、广播、电视、电脑上各种信息滚滚而来时,缺乏思考与判断力的孩子们,怎样取得“去伪存真、弃粗取精”的进步,这是每一位父母、老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人本来就有思考的潜能。父母不教孩子思考或处理所接触的事物,他也能从记忆、认识、分辨与整理中自行学会思考。但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里,假如一切由他自己去尝试摸索,他在整个求学过程中,或许会很落后。作为父母你必须适时地推孩子一把,使他的进步能更快。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你需要做好引导工作,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第一,丰富知识,提高孩子的认识水平。孩子年龄小,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是非判断标准还很模糊,而且孩子的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容易模仿别人,人云亦云。父母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同时,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对于孩子做的事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对自身的认识,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孩子有了自信心,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事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盲目地随从别人了。
第二,开发孩子的大脑。人的大脑是智慧的发源地,充分开发孩子大脑的功能,会使他更加喜欢思考。左手和右手的协调对开发人的大脑非常有好处,可以让孩子练习打字、弹琴等。
第三,认真回答孩子思考中提出的问题。有些孩子爱琢磨事,随后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千万不要以无聊或荒诞来定论,而应该认真对待。
第四,进行科学启蒙。父母经常给孩子讲一些科学家和科学知识的故事,点燃孩子智慧的火种,使孩子学会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思考世界。
学会思考,是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教育孩子的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
摆脱依赖,从生活自理开始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过分依赖父母,养成了习惯,对于迟早到来的独立将是极为有害的。因此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的良好习惯,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我们知道不少孩子由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打天下”,6岁的孩子鞋带散了不会系,急得直哭;9岁的孩子不会穿衣服,闹出将内衣当外衣穿的笑话;10岁孩子要妈妈喂饭……
在这种“温室效应”下,儿童因娇宠而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假如他们这样子是很难成才的,甚至连能否长大成人都成问题。
防止孩子过度的依赖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父母坚持不懈地努力。两岁是孩子独立意识萌发的最初阶段,也是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反抗期”。之所以反抗,很重要的原因是成人限制了孩子独立能力的表现,适当的教育则可以使孩子转折时期无反抗。那何不让孩子的独立生活从两岁开始呢?
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这是一个人的独立意识和能力的起始点。父母一定要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1)自己吃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给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己吃。多多鼓励,耐心一些,可以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信心;孩子吃得好时,要及时奖励或肯定;如果吃饭过慢,可以用竞赛的方式逐步限定吃饭的时间,还可以一次少盛一点儿饭,吃完了再添,让孩子在吃完后享受到成就感。不要在旁边逼着、催着孩子吃,以免破坏孩子尝试自己吃饭的热情和兴趣。
(2)穿脱衣服
孩子穿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适、方便脱穿,如宽松的、有松紧带的裤子,前面系扣的衣服,纽扣大一点,扣眼也开大一点,套衫的领口要松一些,最好是前面或肩上有扣子,鞋子最好选择有松紧带的。如果穿脱过于烦琐,会给孩子增加很多困难。
此外,孩子会因为穿衣服穿得比别人慢而自尊心受挫。父母要有耐心,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可以通过儿歌、比赛的方式,使穿脱衣服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每个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方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
(3)独立入睡
有些孩子在家里往往要抱着、拍着、哄着才能入睡,这是典型的依赖心理。
应当培养孩子独立入睡,不抱不拍也不哄。为了让孩子安心,可以告诉孩子,妈妈(或老师)虽然不在身边,但一定在附近(或教室里);有什么需要(上厕所或身体不舒服)可以随时叫妈妈(或老师)寻求帮助。
(4)管理物品
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一方面应当通过孩子自己动手管理、收拾玩具,养成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父母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摆脱依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