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与自己
四种内在关系模式
生而为人,我们无时无刻不需要与他人打交道。沟通就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沟通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婴儿可以通过哭声传递自己的需要,用微笑表达自己的感受;无法发声的人可以用手势交流;不同语言体系的人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或绘画的方式了解彼此。尽管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是会出现障碍。
不论面对父母、爱人,还是朋友、同事,不论面对相熟的伙伴,还是交集不多的陌生人,我们想表达善意却总是被误解,想表示拒绝却被无视,想声明立场却说不出口,想坦诚相待却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是,我们学习更多的沟通方法,观察动作和表情,借助道具,希望能够提高沟通能力,更有效地传递和接收信息,更好地与他人打交道,自如应对各种人际关系。
我与自己的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们通常会用自己的行为来“解释”人生的意义,每一个动作、表情、态度和习惯都体现了个体对世界的理解,以及对自己的认知。当沟通出现问题时,其实并不是我们缺乏沟通的技巧,而是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当然,世界上没有人拥有对人生意义绝对正确的答案,也没有人的人生答案就是完全错误的,每一种解读都有其“美妙之处”和“糟糕之处”。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当前的自己如何解读这个世界,在此基础上应该如何补充和调整。沟通心理学,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让沟通更顺畅、更有效,从而帮助人们维护和改善人际关系。
因此,各种沟通问题都源自自我认知的偏差——对自己的定位与理解,决定了我将采取何种方式对待他人;我与自己的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我们还在襁褓中,就已经开始定位和理解自己。当我们感到饥饿和寒冷时,是否有人及时出现为我们提供食物和御寒的衣物;当我们感到孤独时,是否有人给予陪伴;当我们生病、受伤时,能否得到期待中的照顾;当我们任性时,是否被人理解……这些情境让我们形成了不同的自我认知:“我不值得被爱”“我只有忍让、奉献自己,才会被爱”“我只有比别人拥有更多,才能证明我是被重视的”“如果我失败了,所有人都不会再喜欢我”“我必须开心一点儿,才不会给别人添麻烦”……
这些情境中还隐藏了养育我们长大的人,我们在和养育者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待关系的模式,心理学将其称为“内在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相对稳定。不论受教育程度如何,不论读了多少关于心理学的图书,抑或是学习了多少沟通技巧,如果没有进行自我分析或更新自我认知,那么我们就会无意识地使用原有的内在关系模式与他人交往,不断构建相似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如果两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匹配,他们相处起来就会自然舒适;如果两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不匹配,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就会感到不舒服。
四种内在关系模式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结合我多年的心理咨询个案研究,我将内在关系模式分为四个类别,并用不同的动物命名,分别是蜗牛型、鸵鸟型、袋鼠型和斑鸠型。就像这四种动物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生物属性,四种内在关系模式下的自我也有很大区别:蜗牛型呈现的自我是“依赖的”,鸵鸟型呈现的自我是“封闭的”,袋鼠型呈现的自我是“共生的”,斑鸠型呈现的自我是“对立的”。
蜗牛型——黏人的“小可爱”。蜗牛的身上有个硬壳,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蜗牛会快速地缩进自己的壳,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相应地,蜗牛型的人一旦遇到问题,会倾向于讨好他人或者缩进自己的壳,以退让的姿态应对;一旦发生冲突,则会拒绝和回避冲突,不敢表达自己的诉求,把很多事情闷在心里,就像在说:“我被欺负了,我很委屈,但我不说。”蜗牛型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倾向于讨好和回避,有更多的取悦行为。即使他们想表达拒绝之意,也是委婉的。例如,你邀请一位蜗牛型的人去看电影,他不想去,但是他不会直接拒绝,而是找出各种理由:“堵车太严重了”“要下雨了”。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他人比自己更有价值。在亲密关系中,他们表现得很黏人,很依赖对方,给人一种柔和、可爱的感觉,他们在行为上也倾向于回避人群,所以蜗牛型的人更喜欢宅在家里,孤独感强烈,经常对外界信息有所质疑。在教室中,他们一般会选择坐在后排、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绝不会坐在第一排,课堂上也不会主动提出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拥有更多独处机会的蜗牛型的人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思维,喜欢幻想,很多蜗牛型的人会成为艺术家和文学家。
鸵鸟型——自信的“霸道总裁”。鸵鸟身材高大,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相应地,在人际关系中,鸵鸟型的人自我感觉良好、骄傲、自恋,由内而外散发着优越感。在他们的自我认知中,自己比别人更有价值。这种自信的姿态让鸵鸟型的人充满了个人魅力,他们往往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事业成功,或是在各类体育竞赛中成绩优秀。他们喜欢被看见、被欣赏和被仰慕。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占据主导地位,愿意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优越感而付出更多并承担责任。鸵鸟型的人一旦感到自己的优越感被冒犯,失去了心理优势,他们就会像鸵鸟遇到危险时一样,把头埋进沙堆,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我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我”,他们无法直面强烈的挫败感和自卑感,也无法直面因此而产生的羞耻感。鸵鸟型的人会尽可能地守住自己的心理优势,一旦认定某个人或某件事,他们会迅速行动,马上做出决断。这些特质,一方面让他们在专业领域里容易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则使他们对伴侣指手画脚,常常责备、嘲笑对方的笨拙。
袋鼠型——喜欢照顾人的“老妈子”。雌袋鼠身上有一个育儿袋,便于保护、照顾小袋鼠。相应地,袋鼠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服务型与照顾型的特征。袋鼠型的人付出感很强,在付出的过程中,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照顾别人的“老妈子”。比如在合作关系中,常常无论事情大小,全部亲力亲为。但是他们的付出并不是无怨无悔的,他们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能够被人看见,如果没有人看见,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失落,继而生发抱怨、指责。他们会把照顾别人所获得的价值感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把被他人需要作为自我价值的主要来源。因此,在这种关系模式中,他们享受他人的弱小,一旦对方变得强大,他们就会感到空虚,甚至会入侵对方的心理边界,在对方要去尝试和成长时,他们会在一旁说:“不行,你最好不要这样做。”在一件需要双方共同承担责任的事情上,袋鼠型的人容易过度承担责任,他们不仅要承担对方的责任,还渴望去承担对方的情绪。事实上,没有人能够承担别人的情绪。袋鼠型的人就像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看上去是对方依赖他们,实际上是他们更依赖对方的需要。
斑鸠型——自私的“理性派”。在自然界中,斑鸠的攻击力和防御力都很强,通常都是单独行动,很少像其他鸟类成群结队地出现。斑鸠型的人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主要表现为不断攻击和侵占对方的利益。在一段关系中,斑鸠型的人总是想从对方身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价值。在他们的思维里,没有得到就是失去;所有关系都是争夺性的,并且自己必须是赢的一方。所以,斑鸠型的人在职场中遵守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往往会成为成功的商人或卓越的政治家。同时,斑鸠型的人的强防御性体现在心里只有自己,不顾及他人感受,表现得理性、冷漠。在他们的认知中,人与人相互靠近就是为了索取,所以当他们被靠近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就事论事,只思考能够带来利益的社交,避免投入太多个人情感。因此,斑鸠型的人也常常感到孤独。曾经有一位来访者说自己愿意为别人付出,但是别人不能要求他付出,否则他就会感到很不舒服。他的家人为他付出了很多,他不愿意回报;但是他和合作伙伴一起吃饭,却会抢着买单。这就是典型的斑鸠型关系模式。
一个人是否适合与另一个人在一起,不是看谁好谁坏,而是看内在关系模式是否匹配。匹配的维度有三个:第一,在关系中被滋养、被成全,见到对方就会感到开心,认可对方的行为的同时,自己感到舒服;第二,渴望这段关系能够持续,这与是否有过争吵无关,与是否时常感到迷茫、思考是否值得有关;第三,能够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尊重,在对方面前不会小心翼翼、怕做错事。
内在关系模式的匹配并不是唯一的。在实际生活中,蜗牛型的人与其他类型的人都可以匹配,但是与同是蜗牛型的人较不匹配,两个习惯于讨好、回避的人无法深入交往。鸵鸟型的人与袋鼠型的人、斑鸠型的人都不太匹配,袋鼠型的人会想要削弱鸵鸟型的人引以为傲的心理优势,斑鸠型的人则完全无视鸵鸟型的人的心理优势。袋鼠型的人与斑鸠型的人也不匹配,斑鸠型的人看不见袋鼠型的人的付出,会令袋鼠型的人心生抱怨,感到崩溃。斑鸠型的人与斑鸠型的人最匹配,他们的价值观一致,都是想尽办法索取对方的资源,同时防止自己被索取,利益维系着他们的关系。
在沟通和交往中,我们往往忽视真实的感受、隐藏情绪、否定自己的价值,如果能对标不同的内在关系模式,并切身地感受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状态,那么我们就能及时调整,并找到适合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