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宣传画廊

131

宣传画廊

当时的“新场镇人民政府”,哎对了,不是“新场人民公社”或“新场乡人民政府”,是“老”的“新场镇人民政府”哦,办公用的一幢陈旧的、三层的面南小楼,就在新华书店的北侧。

十几年后的1989年12月,刚被选为新场乡团委副书记的我,就曾手捧笔记本从新场乡人民政府大楼出发一路寻到这里,诚惶诚恐地向当时的南汇基层团委书记“一哥”、镇团委书记周斌先生讨教做好团工作的子丑寅卯。周大帅哥的激情澎湃、奇思妙想、雄心壮志,深深感染了我。

镇政府大门外北侧围墙上的宣传画廊那真叫长,二三十米呢。想要了解全镇性的大事、热点、动态,包括当天发行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等。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能够看上一整天。

——“宣传画廊”发音“细随我廊”。

能让我站定脚跟、聚精会神地冥思苦想、忘却时间的,是玻璃框里时不时展出的当地文人雅士的书画摄影、活动剪影、文学作品。陈澍璟老师深邃犀利又不失儒雅的散文、随笔,周国辉老师引吭高歌、表演相声的精彩瞬间,李祖德先生的蝇头小楷,陈汉文先生的花鸟大写意、亦篆亦隶的毛笔字,沈申元老师、富心振先生刚柔相济的行楷,秦永林大哥的黑白装帧画,胡爱明先生的写意国画,朱建国又名朱涧谷的谷子兄长的自撰诗书法,丹青新生代蔡立群先生的书画印作品……林林总总,算是让画廊回归了本来面目,更有了一抹别样的情调和精彩。

——“书画”发音“虚我”。

那“新场人民公社”及后来的“新场乡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有宣传画廊吗?当然。

那时的人民公社办公场所是一栋上下两层的砖木结构建筑,人走在楼梯、走廊上,“咯吱咯吱”直响。人民公社变身为乡人民政府后,办公地点没变,两层的砖木建筑被后来拔地而起的红瓦白墙砖混结构的四层半高楼取代了。想不到的是,十三年后,我会在里面的文教卫生办公室蹭了一年多,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呵呵,缘分。

新建成的新场乡人民政府大楼,门口两边的围墙上,同样是一块连着一块的玻璃橱窗,没错,也是宣传画廊。里面呈现的自然是新场乡各行各业、各时段的重要事件、主要成就、风云人物。版面精美,抓人眼球。期间,也会不定期地展出乡贤雅士们讴歌祖国、赞美家乡的书画、摄影、文艺作品。

——“橱窗”发音“续仓”。

谈敬德先生充满泥土气息、琅琅上口的锣鼓书唱词,人称“阿广”的张才福先生、朱仁龙大哥的新闻摄影、人文影像,当地大名鼎鼎的“土记者”陆德福先生的图文报道,杨荣辉先生诗朗诵、歌咏领唱的瞬间特写,许锦萍、张晓勇、秦朝辉等诸多老同学老朋友的舞台剧照,康文才先生笔墨飘逸的诗文……驻足凝视,细嚼慢咽,很享受,很过瘾。

政府大楼的东隔壁,应该算是辅楼吧,主辅楼之间还有过道连接相通着,是乡的广播站。我依然清晰记得,供职在里面的站长徐国良“爷叔”、播音员俞英“阿姐”,都是我潘家桥那个地方的老邻居,巧哇。

他和她非常热情,始终不厌其烦、尽心尽职的接待、服务我和我倾心组建的新场乡“红领巾记者团”、“青少年之声”广播站的小记者、小主持们,让我倍感亲切、特别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