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希望培养出一个天才的孩子,就必须树立管理孩子的新观念,把握孩子发展的大方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是难免的,只要掌握好了大方向,就会到达目的地,因为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个人的成功,智力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关键的因素是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时下人们常说的“情商”。古今中外很多做大事成大功的人,其“情商”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顽强精神和坚强意志,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和集体以及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自信:能力和意志的催化剂
自信心是人生发展和成功的心理基础,又是能力和意志的催化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常的智力加上高度的自信,就能取得成功。因此,父母要善于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而溺爱孩子,或者蔑视孩子的创造性就会扼杀孩子的自信心。
目前,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观念已逐渐兴起。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普遍认为,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学来的。要养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就要通过家庭营造宽松氛围,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观、宽容、忍耐及和谐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是父母的责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比较缺乏信心,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应该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择其要者,我们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多方面的鼓励和表扬
事实证明,能力再弱的孩子也有他的“闪光点”,父母要从发现孩子的优点入手,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断地强化他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
(2)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父母不仅不要经常谈论孩子的缺点,更不能对孩子说结论性的话,比如说“笨蛋”、“你真没治了”等话。可能在父母而言,只是一时“随口而出”,而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常常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父母即使发现了孩子的某些缺点,也要采用暗示的方法教育,以避免对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3)对孩子应当适当降低标准,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
对孩子的要求如果太高,孩子就很难实现目标,也就很难建立起信心。如果父母针对孩子的实际水平适当地降低标准,孩子就很容易取得成功。成功对于孩子来说,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会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充分的自信,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4)父母还可以适当夸大孩子的进步,让孩子进一步树立信心
孩子即使没有进步,父母也应该寻找机会进行鼓励。如果孩子确实有了进步,父母就应该及时夸奖他们“进步挺大”。这样一般都可以调动孩子心中的积极因素,促使孩子期望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孩子就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5)对信心不足的孩子,父母应该进行适度的“超前教育”
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父母提前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等到与同伴一起学习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这很好学”,在别的孩子面前就会扬眉吐气,就可能比别的孩子还学得快,自然就会信心百倍了。
02.快乐:铸造成功性格的杠杆
儿童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这项工作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
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
(1)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
在快乐性格的培养中,与孩子建立“友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要与孩子经常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他在愉快的外部环境中接受愉快熏陶。
(2)给孩子比较充分的决策权
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生活的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获取快乐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比如允许6岁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等。这种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对孩子快乐性格的养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父母应该使孩子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乐,并不是他们一帆风顺,他们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他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比较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应该为孩子指出其中的光明之处,并引导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得到快乐,心情也就可以得到安宁了。
(4)有效地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量
很多实践证明,适当限制孩子对物质的占有数量,不但不会阻碍孩子快乐性格的正常发展,反而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专家指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他产生这样的感觉:获取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不能让孩子觉得人生的快乐就是建立在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之上。
(5)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
如果幸福只建立在一样东西上,那么幸福的基础就不稳固了。比如一个孩子最喜欢某个电视节目,而正好整个晚上电视机都被别人占了,他就会不高兴了。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多样获得快乐的选择,并注意培养、引导,让孩子拥有比较广泛的兴趣。
(6)保持家庭的美满和谐
在幸福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概率,比不幸家庭出来的孩子要多出10%~20%。
03.情境:提高情商的金钥匙
兴奋的情绪、积极的主动性、勃勃的生机最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孩子,父母殷切地期待孩子,坚信孩子一定会成功,这才是真实的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
情境教育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景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它首先是一些专家针对学校教育而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发现这种教育方法所主张的东西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完全实用的。
情境教育的原理是这样的:
人能够在活动中与环境相互作用,在这种和谐统一中,人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这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就是指一个富有情趣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空间,因此这种“情境教育”之“情境”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
首先,情境教育根据教育和教学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当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迅速地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
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正是挖掘人类潜在能力的重要通道。
其次,情境教育利用移情作用,使孩子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从而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概括地说,儿童从关注开始,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积极的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学习活动;然后,孩子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学习情境的相关对象中;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情感弥散、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
这种教育的主导思想的重大忽略,就是没有通过热情的期待和鼓励,使儿童自身潜在力量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因为孩子会从父母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会转化成一种积极达成教学目标的驱动力,孩子情不自禁地从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映像中进行检索,并加以沟通组合、叠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每到此时,父母再给予热情的称赞,使孩子体验到自信,感受动脑的快乐、幸福,在这经常的期盼激励中,儿童的内心会形成激发自我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
情境教学追求的不仅是在审美的乐趣中让孩子有情有趣地感知教材,还要在此过程中,竭力发展孩子的创造才能。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造活力的培养,每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儿童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既可以发展、强化,也可压抑、泯灭。而创造必然要展开想象,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的培养与儿童右脑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主要通过复现式的记忆去学习知识,因而造成大脑左半球过度使用,而右脑受抑制最终将阻碍儿童潜在创造才能的发展。这是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教育而造成的后果。情境教育中强调对教材形象的感受,父母常常运用图画的形象、音乐的形象、角色扮演的形象、生活的场景、再现教材描写的形象,包括数学中数的感受,让数学与生活沟通,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都通过形象,结合父母的语言描绘,而给孩子留下鲜明的印象。
在语文学习中,父母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能够激起儿童的情绪,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由于“形”与“情”都作用于右脑,于是右脑被激活,孩子的幻想、联想、想象的翅膀悄然张开。形象越是鲜明丰富,感觉越是敏锐,右脑越是兴奋,形象思维活动也越是活跃。而情境教育又十分注重符号操作,这就很自然地促使大脑两球交替兴奋,协同作用,发挥全脑的功能。
上述原理可以在实际经验中得到验证。
例如,很多父母有这样的经历:
对孩子说:“来,我教你算数吧。”孩子把头一扭就往一边走。这可怎么办呢?父母也有这样的经历: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孩子跟父母说:“快来看,雪花在跟我玩儿呢。”吃甜苹果的时候,父母对孩子说:“这里面放了糖,你知道吗?”于是孩子可能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
这给父母以下启示:
原来孩子都是“性情中人”。他们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情绪,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带有感情色彩。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童话故事,道理就在这里。只有让孩子接触感情性的东西,他们才能更深切地感觉它、记忆它、理解它,也才会产生兴趣。在孩子的心目中,雪花是朋友,是玩伴。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情绪状态,把学习变成生动活泼的东西。
还有一个例子:
有一个教师给学前班孩子上课,很受欢迎。例如,叫学生发言,他不是靠学生举手他再点名,而是准备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上把“发言球”扔出去,嘴里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有的听课的老师不理解,这不是多费一道手续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却没有了强烈的发言兴趣。
可见,孩子都是情绪化的学习者,因此如果父母不为他们制造一定的情感氛围,就无法激活他们的聪明才智。
实践证明,在幼儿园里面,有些孩子在某个教师的班里很聪明,而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班里就变“傻”了,可能奥妙就在于老师运用情景教育的成败。
这一点应该引起父母的反思!
例如,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常常使用成人化的方法,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弄得孩子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反过来父母却又埋怨孩子又懒又笨。其实,很多时候,又懒又笨的恰恰是父母自己。他们对孩子的心理一窍不通,又懒得去研究去学习,而自以为是地把成人学习的模式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愿学习,又去责怪孩子。不客气地说,应该责怪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孩子认识事物,一般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中介的,这是孩子情绪化的另一个特点。在孩子的心目中,任何事物都跟自己的经验有很直接的联系。孩子吃苹果感觉到甜,他不认为甜是苹果本身所具有的,而认为是里面加了糖。这显然是孩子吃奶时加糖的生活经验的反映。
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趣,反映了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父母对他们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有关的知识和他本人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才便于孩子理解,否则就会费力不讨好。而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体验,就必须走进孩子的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而且很多父母,特别是很多幼儿教师,不愿认真研究孩子的心理,但是这种事是不做不行的。
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游戏而不是正规的学习,他们上幼儿园、学前班,其目的应该就是如此。
我们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有些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早学知识、多学知识,认为做游戏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让天真烂漫的幼儿像成人那样学习是不行的,对孩子来说,害处大于好处——等于“强迫”孩子厌学。父母应该明白,游戏本身就是学习,孩子在游戏中能够学到非常重要的东西。
有些父母可能会问:孩子在幼儿园只知道玩儿,一旦上小学进行正规学习不适应怎么办?这也是一种误解。我们不是不准孩子学习,而是主张让孩子在情绪化的氛围中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要让孩子学到一些知识,还要使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习惯,更主要的是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和潜能。同时,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教师也会比较巧妙自然地过渡,不会使孩子进入正规学习时过于突然和生硬。
把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人为地把知识学习和游戏割离开来,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让两者互相隔绝,一个极端是“傻学”,另一个极端是“傻玩儿”,孩子们就会在这两个极端来回摇摆,结果自然是学得死板,玩儿得无味。
因此,有些父母以为“带着孩子玩儿很容易”,而“教孩子学习很困难”,这也是不正确的认识。设计一个知识含量高的游戏才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而拿着书本照本宣科,当个教书的机器,则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更好,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更多的能力,开发出更多的潜能,就应该制造很好的氛围,让孩子在情绪化中学得更好,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总之,只要科学地耕耘,就会有很好的收获。
04.天道酬勤,有耕耘才有收获
房子不打扫,不会干净;盆中的花,不浇水灌溉,就会干死;地里不播种,不会长出庄稼——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必须有所付出,付出汗水,付出精力,付出智慧……教育孩子刻苦耐劳,是父母的一堂必修课!
父母要正确地诱导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灰心丧气,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几句中国的古训,虽然中学语文课本的古文里有,孩子也学过,可是父母淡忘了,孩子也很难领悟其中的深刻意义。可是这种道理是永存的,而且是永不会褪色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经过刻苦的努力和磨难,才能担当大任,才能有所成就。最明显而且大家都在电视上所看到的例子——奥运会、亚运会或全国运动会上的金牌得主,就是这方面最生动活泼的证据。那些光芒四射的金牌得主哪一个不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分寒暑、没有休假、终年苦练?跌倒了又爬起来,失败了又站起来,在千百次的失败后才达到了一个个项目的顶峰。他们训练的刻苦,拼搏的顽强,不夺金牌誓不甘休的毅力,无一不令我们叹服。
我们当然不是要求自己的子女个个都能成为运动健将、金牌得主或科技新星,也不是都要求自己的子女不休息、不度寒暑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苦守书斋或苦守机房。但是,如果希望我们的子女将来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刻苦的精神却是十分必要的了。因为一个害怕困难、畏难、怕苦的人,必然是一事无成的,世界上没有一件什么事是可以不劳而获、心想事成的。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困难,都会有艰辛,只是困难的大小不同、艰辛的程度不一。一个人没有一点刻苦的精神,必然会见困难就退却,也就是我们所常耻笑的五分钟热度,甚至是连五分钟热度都没有的懒汉。
我们从前的邻居有一个女儿,父母从小溺爱,没有养成劳动和吃苦的习惯,所以在上中学后,她感到数理化很费脑筋,一道题要左想右想,还有数学公式背得不熟,很难学,她在应付不了的时候,就改学了文科。文科也是很多东西要背,尤其是语文。要想写好一篇作文,要多读多背。所以她认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苦事,不想读书。然而做事,又做什么事呢?做工吧?更苦。于是她又改学外语。外语入门确实不是很难,同时又有些新鲜感,所以她学了外语。可是入了门以后,接下来就是大量生词、纷繁的语法现象,样样要读,样样要背,她又畏缩不前了。结果在门口踌躇了两年,又退了回来。
由于生活的普遍改善,娇生惯养的子女现在多起来了。因而有些受娇惯的子女好逸恶劳,拿起书包上学,放下书包吃饭。而在学校里也是上课不听讲,学习马虎。他们虽然比前面我们讲的那位邻居的女孩幸运一点,幸运地高中毕了业,又幸运地混了一张大学文凭,但他们由于畏难、怕苦,相信“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因此成绩只能勉强及格,有的甚至是想尽千方百计才蒙混过关。而且因为实际学识很少,进入工作单位后,也很少有人能做出一些突出的成绩。
西方的成功人士在这方面相对来说理性得多,试举一例:
美国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已经决定将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捐献给社会,只留下其中不到千分之一的份额给自己的孩子。
他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拥有几百亿美元的财产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比尔·盖茨的举动对于许多中国的父母来说肯定是不好理解的,因为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心中,万贯家产就是孩子幸福的保证。可惜这样的父母很少注意到,比尔·盖茨其实留给孩子另一种真正的财富:一种超越物质的,靠自己奋斗去创造一切的人生观。
历史上无数事实证明,靠财产来贿赂孩子的做法只能毁掉孩子的意志与人生奋斗的激情,对于胸无大志的人来说,最终甚至可能害了他们。“富贵不过三代”,其原因就在于此。
刻苦就是要不畏难、不怕苦,因而要培养孩子不畏难、不怕苦的品质。首先,父母不能够时刻怕孩子吃苦。宁愿自己多吃一点苦,唯恐孩子吃了苦,这恰好又正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常犯的一种通病。他们总是只希望孩子能生活得幸福轻松,总怕孩子吃了苦。因此,他们在家里不让他们的孩子做一点事,不教育他们的孩子劳动,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
要记住民间的一句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没有劳动习惯,不热爱劳动的人,是不可能不怕苦、不怕难的,也是不可能有刻苦精神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刻苦精神,就必须首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要使孩子从简单的劳动中学会人生的伟大哲理。
05.勤俭朴素催人奋进
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平时父母应该少给孩子一些物质的享受,否则孩子就会误解,以为获得物质才是人生的快乐。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发现,当拿走孩子大部分玩具后,他们反而变得更会动脑筋,而且玩儿得也更有乐趣。这种减少孩子玩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是十分有利的,可以帮助孩子思考和创造。
有些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其他一切事情都不要孩子去做,给孩子创造了特别优裕的物质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是有求必应。孩子生活在这样富足的环境里,自然不知道什么叫吃苦,什么叫简朴了。
我们认识一位老太太,有一次她谈到了一件令她十分迷惑的事。
下面是她的原话:
我的孩子今年都30岁了。他去年回家时,谈到他小时的往事时说,有一回他要买一副铁环玩儿,我都不肯买。言外之意,有些埋怨我吝啬。我听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我哪里是舍不得钱买铁环。我当时之所以不买,是怕惹祸。怕孩子们在玩儿的时候,相互争着玩儿,争吵起来时用铁环互相殴打。而我家邻居的一些孩子又特别喜欢打架,况且我的孩子又在他们之中是比较小的一个。
我们听了那位老太太的话,感想很多。因为现在抱怨自己父母小气的孩子很多。同时我觉得那位老太太不买铁环的苦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没有什么需要自责的。孩子的抱怨,我们听见过很多,最常见的是抱怨小时候父母没有给他们做过什么新衣服,总是捡旧衣服穿。其实,捡旧衣穿,只要没有破烂,也并不是一定不好。而且这个问题还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孩子捡旧衣穿,即父母把父兄的旧衣改小给孩子穿,父母固然是出于俭朴,这也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俭朴传统。另一方面也出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当时部分家庭的环境不甚好,父母又哪能给孩子每年做什么新衣服呢?一个母亲能够让自己的孩子穿得整齐清洁就很不容易了。
况且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权衡需要,不权衡利弊,孩子要什么就马上去买什么。这既对孩子没有好处,也不是教育孩子之道。孩子在外面玩耍,在学校里读书,发现别人有好玩儿、好看的东西,各种各样,数不胜数,就产生了兴趣,于是自己就想要,就要父母买,那会有多少钱?又会有多少地方来置放?即使有这样多的钱财,这样的房间,那孩子都去干这些事情去了,还有什么时间读书做功课?
而孩子一想到自己父母不肯买,就认为是父母吝啬。从对孩子的教育上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勤劳俭朴的问题。从某一点上来讲,暴露了过去我们对孩子勤俭方面的教育仍然不够,甚至相当不够。在孩子的今天,尤其是父母收入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的今天,则更不是不够,而是完全被忽视或遗忘了。
其后果的严重性不难想象:
一个没有勤劳俭朴习惯的孩子,不会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也必然不会爱惜自己的衣物、图书和玩具。当然,也就更不会爱惜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财产。同时,一个没有俭朴习惯的孩子长大后,也不可能热爱工作。因为俭朴与勤劳是紧密相连的。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爱惜东西、珍惜金钱的人会热爱工作,或愿意工作。当然,这种孩子也不会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懂得辛劳的人,才懂得一衣一食一物来之不易,也才懂得俭朴,在工作或事业中刻苦顽强。所以,在今天,我们要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开创未来的新人,我们就必须在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勤劳俭朴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勤俭的习惯呢?
根据一些教育学家的研究,要培养和教育孩子勤劳俭朴,父母首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并非凡是孩子看到的和喜爱的东西,就都必须成为他个人所有。
(2)孩子应该想到的不只是他自己,还应有家庭的其他成员。
(3)不要满足孩子的每一个愿望和要求。
这三点相互联系,看起来很简单,有点像老生常谈。但也许正是因为它平淡无奇,常为许多父母所忽视。不少父母总是只要是孩子喜欢,就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他们不但自己主动地让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还要求家庭中其他成员也都让出他们应有的一份,以博得孩子的欢心,以平息孩子的吵闹。
父母的想法和道理都很简单,孩子小,大人可以让一点。当然,这种动机和愿望也都是善良的,但是父母可能万万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要求是无尽的,这样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试想,父母今天满足了孩子的这个要求,孩子就可能会觉得父母能够有求必应,于是他明天又可以提出另外新的要求。父母今天可能设法满足孩子的这个不太合理的要求,而明天也许就无法满足他的那个欲望了。
这样,无意中惯纵了孩子,培养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日久天长,他们心中会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们当然也就不会尊重别人和尊敬长辈了。而且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攻击别人甚至父母。最后,在他们达不到目的或满足不了他们的愿望时,他们还可能由失望而转变为消沉。
因而,在有爷爷奶奶或兄弟姐妹的家庭里,父母应该有意识地教会每个孩子学会与家庭中其他成员合理地分享食物和衣服,学会使自己的要求与家庭中其他成员的需求相适应。并且经常教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和懂得,虽然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他就是全家唯一有特权的成员,就是皇帝。
我们认识不少父母,尤其是一些善良的母亲,他们对待自己非常苛刻,常常是节衣缩食。好吃的让孩子吃个饱,自己不吃;好衣服让孩子穿,自己穿破的旧的。然而,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这番苦心,反而以为是家里有钱,养成一种大手大脚的习惯和极端的利己主义,甚至造成他们在父母面前享有一种特权。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当然也不会懂得孝敬父母,因为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就是自己。有的孩子甚至可笑到这种程度,说他们的父母不喜欢吃好的,只喜欢吃粗茶淡饭;不喜欢穿新衣,而喜欢穿旧衣。
所以,父母最好是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他们所使用的一切——衣服、玩具、图书、文具和体育用品的价值,教育孩子爱惜衣物,爱惜书籍、玩具,不应该对丢失和损坏物件感到无所谓。因为每一件衣物都是各阶层的劳力换得的,也是父母辛勤的劳动所换来的。这就是古训所讲的“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父母还应该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父母在做事时,吩咐在旁的孩子拿工具,或帮助打扫卫生。十一二岁的孩子就可以帮助父母在邻近商店购买一些简单的东西或寄信等。
全家人生活在一起,本应当相互分担日常生活中的劳务,相互关注、体贴和帮助,这些都对孩子感情和社会交际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父母应该使孩子懂得他的父母为了全家的幸福,为了生活是怎样工作和劳动的,进而促使他产生帮助父母的良好愿望。
因此,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教会孩子帮助长辈从事一些家庭劳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遗憾的是,我们许多父母对这一点缺乏应有的认识。他们认识不到教会孩子,尤其是从小教会孩子帮助长辈做家务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和劳动感情的基本途径。
另外,一些父母还有糊涂的观念。
一是认为这些家务事自己还做得了,还年轻,不是老得动不得,不必去让孩子分担或代劳。有的父母还认为孩子将来反正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就让孩子童年和少年时期多玩儿一点,自己多做一点。
二是有些母亲做事特别认真,她们总觉得孩子做事做不好。孩子扫过的地,她们认为没有打扫干净,自己要打扫第二遍。孩子洗的碗或手帕,她们认为没有洗干净,自己要重洗。因而,不如干脆自己动手,还省事些。孩子不会做事,正需要学习做事。孩子没有经验,也没有实践经历,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那么好。正因为做得不好,才需要父母的教育,才更需要锻炼。
而恰恰这一点,那些父母却忘记了或者忽视了,或者是缺乏耐心。结果,家中一切包办,在年轻时,不需要帮手时,父母还能一切代劳。到了中老年后,精力衰退,需要帮手时,孩子却又因为没有劳动习惯,不会做事。而且由于孩子没有劳动习惯,这时想喊也喊不动了。
这类事情在我的身边简直是随处可见。十七八岁甚至二十岁的小伙子坐在家里玩扑克、看电视,而五十几岁的老父、老母都要到商店里去买东西、打扫室内。还有一些已经结了婚的青年男女,他们自己没有房子便和父母住在一起。照理说他们同老人住在一起应该可以为老人分担一些沉重的家务,然而事实则恰恰相反,他们除回家吃饭和睡觉外,四手不伸。房间要父母打扫,衣服也要父母洗。
这都是因为从小父母没有教会他们劳动,他们从小就是一切由父母代劳惯了,所以才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没有劳动习惯,不热爱劳动的人,必然就不能吃苦,一旦生活上发生什么变故,他们就会对生活丧失信心,即使没有什么变故,他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也会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也不能做出什么成绩。
劳动习惯和对劳动的感情不可能是天生的,也不可能学不会,它需要父母的细心培养和不断的教导。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热爱孩子,年轻的父母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教会孩子热爱劳动。一切由父母代劳,这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护,这是在毁灭孩子。
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正确方法是耐心热情地帮助与教导。孩子开始学习做事,肯定不可能做好。这时就不应要求过高,不能动辄指责:“这是你扫过的地呀?地上还有这么多的泥巴、碎纸。”或者说:“这个茶杯还有茶渍,你怎么洗的?”发现了没有扫干净的地方或没有洗干净的地方,应该指出来,但是指出来的目的是借着缺点教孩子真正学会做事。所以态度不应该是生硬的指责,而应该是热情的关怀与帮助,比如说:“扫得好,只是还没有扫干净。你看那里是不是还有些泥巴和纸屑?快拿扫帚来,把那里再扫一下。”
有的事情,孩子开始时做不好,母亲还可以亲自示范。通过这样具体和耐心的帮助与教导,孩子也就会逐渐学会劳动,而且渐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有了劳动的习惯,孩子也学会自觉地爱惜东西了。或者说,至少也容易接受父母对他提出的俭朴要求,也不再会那么随便地责备父母“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了。
06.学会理解、倾听,轻松跨越代沟
父母在与子女的相处中,要善于沟通,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吵,使家庭关系和睦,要记住这点:顺着孩子的意见和接受孩子的意见。父母施以爱心,随机应变地运用一些办法,就能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赢得子女的尊敬和热爱。
很多孩子经常招惹父母生气。例如,他们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屋里弄得凌乱不堪,从不整理;穿的衣服也叫人看了讨厌,一头乱发,不梳不理;用粗言粗语讲话,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看一些无益的书;甚至大口抽烟,吞云吐雾;和别人吵架;考试不及格;等等。
父母被这样的孩子气昏了头,对付他们是首先采用声色俱厉的方法。要是行不通,就改用和蔼可亲的感动方法。再行不通,则改用讲道理的方法,使用温和、真挚而有感情的言辞开导他们的宝贝孩子。一旦发觉这简直是对牛弹琴之后,就沉不住气了,于是开始挖苦他们,斥责他们,接着就是威吓和体罚。
可以肯定地说,这绝对是两败俱伤的管教方法。
被孩子气昏了头的情形下,怎样才能保持冷静?怎样才能有效地管教好青少年子女?父母的办法就是“以柔克刚”。
首先,父母和子女最常出现的问题便是“代沟”。由于父母和子女所生长的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或多或少会有些差距,既然差距不能避免,为何不去适应彼此的差距,喜欢这样的差距,然后接纳差距呢?
所以,当父母与青少年子女出现代沟时,应具备如下的看法:
(1)代沟不是坏事,反而代表一种进步,只有在进步的社会中才会有这种现象。
(2)青少年在这段时期应完成的使命便是“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所以,当子女和父母意见不同,表示他开始有一套自我的想法,只要有道理,父母都应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或许子女现在的意见与父母不同,但不表示永远不相同,等到他成熟起来,或为人父母时,就会体会到你的苦心。
如果我们把“代沟”看成是一种良性的冲突,有助于亲子之间的了解,则不失为增进彼此关系的妙方。
我们接触过一些美国教师的家庭,他们父母子女间善于交流思想,讨论问题。这一点很值得国人学习。同时,我们深感父母应该多学会一些说理工作。
我们认为争执的原因就在于两代人之间缺少沟通,所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对孩子发挥影响的首要条件。
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每天生活在一起,还用了解吗?其实不然,孩子身上尤其是心灵上每天悄悄发生的变化,如果不精心对待的话,父母并不能了解。
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天然差距所决定的。
父母与孩子的差距首先是由心理发展水平引起的。由于儿童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对外界的感觉与成人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看电视剧“鲁西西的故事”,当鲁西西趴在床上哭时,成人看到“鲁西西受了委屈,很难过”,但一个4岁孩子“看到”的却是“鲁西西不是好孩子,她穿鞋上床”。
有关儿童心理学的书籍里有充分的理论根据说明成人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多大的差距。
其次,两代人的知识差距,生活经验的差距以及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的差距等都有可能造成代际隔阂。
作为父母,你也许会无奈地发现,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下降了,孩子“人不大,心不小”,样子还挺张狂。这是今天许多父母碰到的难题。退回几十年前,父母对孩子几乎有绝对的权威性。他们喜欢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在今天,你敢说比孩子知道得多吗?信息化社会动摇了长辈的权威地位。情况不仅仅如此,计算机时代是成人与孩子同步进入的,而孩子往往比大人掌握得更快,知道得更多,至少在这个领域父母开始失去自己的权威。
至于说到孩子的张狂,假如你的孩子在10~20岁之间,完全是正常现象。10~20岁是国际学术界认定的青春期。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又对父母变为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
因此,10~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孩子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渴望独立又屡屡失败,常以苛刻甚至挑衅的目光审视父母和社会。但是,代际冲突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它是社会前进的基本形式之一。
当然,父母的权威主要来自人格的魅力,而不是知识。不过,如何对待新知识和新信息,尤其是如何对待走向新世纪的下一代,往往成为两代人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当你不接纳下一代时,两代人关系极容易雪上加霜,而当你接纳下一代时,两代人都会生机勃勃、富有活力。
总之,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是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即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则容易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恰恰是教育的成功之道。
不少父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与孩子沟通为什么那样难呢?
儿童教育专家为父母提出以下方法:
(1)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这是父母与孩子很好沟通的第一步
父母也是人,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希望别人能够明白我们内心的感受,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呢?孩子也是人,他们也同样希望别人明白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2)倾听是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最佳策略
如果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意见或情绪,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要做到真正倾听孩子的心声,应该注意:
①和孩子交谈的时候要暂时放下手上的事情,专专心心地交谈。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心。
②父母要清楚倾听的目的。倾听就是要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和感受,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对此,父母应该表示理解而不是要批评。
③父母要认真体会是不是听到了孩子的心声,孩子对自己是不是没有保留了。
④父母要帮助孩子更深入、更具体地去面对这些问题。
下面有父母与青少年子女成功沟通的几个例子。
例一:女儿闹情绪
十五岁的倩倩因为父母带她的妹妹去动物园,带弟弟去溜冰而心感不平,对父母抗议道:“他们真好,我像他们那么大时,你们从没带我去玩儿。”
母亲:“你小时候很虚弱,经常生病,医生不准你去玩儿,记得吗?不过那时我们也带你出去玩儿过几次。”
倩倩:“没有,我不记得你们带我出去玩儿过。”
母亲:“再想想,一次带你去马戏团看表演,一次带你去南部旅行。”
倩倩还是噘着嘴,表示不高兴。此时,母亲改变策略,顺着她说:“你的说法没错,你是比他们玩儿得少得多。”
倩倩:“对啦!”
这样才停止争论。
可见,青少年在闹情绪的时候,跟他们讲道理可能不会获得好的效果,最好的对策是平息他们的情绪。
例二:孩子不想起床
闹钟响了很久邹小毅还没起床。母亲喊:“七点半了,该起床了,小毅!”
他不高兴地答道:“我知道。”
母亲:“这种大冷天,清早就要爬起来,真难为你!给你煮杯牛奶冲鸡蛋,好吗?”
儿子:“不,下碗面就可以了。”
他自动起来了,可是还有点不高兴,埋怨地说:“我讨厌这么早去上学。”
母亲:“可是一到学校,就可看到熟悉的同学,下课后大家一起玩儿,多好。”
儿子:“那倒也是。”
于是,他马上吃完饭,穿好衣,上学去了。
上面举了一些例子,说明父母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变及他们在改变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们的改变促进了家庭的融洽和睦,大家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