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偶然性与乡村青年命运的全球化想象——高鸿长篇小说《归途》序

  • 归途
  • 高鸿
  • 1576字
  • 2023-09-13 17:24:26

王春林

对高鸿长篇小说《归途》的阅读,很容易就会让我们联想到同为陕西作家的路遥那部影响很大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中最主要的两个男性形象,一个是孙少安,另一个是孙少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大浪潮中,孙少安驻守乡村,孙少平则携带着不安分的灵魂去闯荡外面的世界。但或许由于受到时代与社会发展局限的缘故,路遥的笔触仅仅是写到孙少平成为煤矿工人后就戛然而止。那么,如同孙少平这样的乡村青年,在到外面世界这个更大的天地之后,其命运遭际又会如何?高鸿的《归途》在某种意义上所自觉承继的艺术使命,便是对进入外部世界之后的“孙少平”们的命运遭际展开进一步的艺术想象和书写。因为《归途》中的主人公安纬国不仅走出了乡村,而且还走到了国外,走到了德国,所以我便把高鸿的这种思考与书写径直称为“乡村青年命运的全球化想象”。

《归途》讲述的是陕西一个名叫梁庄的村子里一户安姓人家的故事。父亲早年曾经利用布匹生意做掩护,为陕甘宁边区部队采购过各种必需的生活生产物资,为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之后成家立业,生有八个儿子。或许是受到大哥安建国以考大学的方式摆脱清苦的乡村世界、进入大城市生活这一途径影响的缘故,兄弟八人相互提携,彼此帮扶,最终都以不同的方式先后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

这其中最主要的聚焦对象,就是排行老七,自幼调皮捣蛋的主人公安纬国。由于上初中时得罪了班主任老师,学习成绩一向出色的他,就被无端地剥夺了升入高中的权利。但就在安纬国对未来彻底失望,以为自己就要被迫在乡村度过一生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命运转机却出现了——在华夏油田工作的三哥卫国煞费苦心地求人帮助,替他搞到了一个特别宝贵的招工指标,他的命运就此而得到根本改变。但是跨出梁庄,进入华夏油田工作,仅仅是安纬国命运不断变迁的第一步。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命运就处于无休止的迁转过程之中。正如他后来出国抵达德国慕尼黑之后自我总结的那样,从最早的农民,到后来的汽修工、铆工、农场种水田、机关通信员、电影放映员、出纳、英文翻译,一直到抵达慕尼黑做厨师,安纬国先后从事过的职业,就有九种之多。如果再加上后来对啤酒业各种形式的深度介入,他所从事过的职业最起码也有十种之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十种职业的转换过程中,虽然不能说安纬国自己没有付出积极的努力,但能够从根本上主宰并改变主人公命运的,却是某种带有突出偶然性色彩的外在力量。举凡所有那些被安纬国看作在关键时刻帮助过自己的“贵人”,其实就是偶然性力量存在的最好证明。实际上,也正是在经历了诸多生活变故的过程中,安纬国逐渐领略到了人生的真谛:“生活就是这样,你要想不被淘汰,就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才能适应瞬间的千变万化,立于不败之地,逆风飞扬,成就你的人生梦想。否则一辈子浑浑噩噩,醉生梦死,最终将一事无成,成为社会的弃儿。”从根本上说,安纬国自己所走过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就是如此一种充满着积极向上色彩的人生哲学的形象写照。

问题在于,这么一部旨在书写展示一代乡村青年如何走出乡村世界在外部世界打拼的长篇小说,为什么要被命名为“归途”?在我的理解中,肯定与安纬国在自己的经商事业取得成功后毅然决然地返回故乡,通过打造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北山生态农庄,以及酿制啤酒的方式来回馈故土的如此一种结尾方式紧密相关。正因为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所以高鸿才会把他这部投入了极大精力的长篇小说力作命名为“归途”。

我这篇言不尽意的简短序言就到此为止,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接下来就应该是你打开高鸿这部厚重长篇小说展卷阅读的时候了。

2022年5月7日

完稿于西安寓所

王春林,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小说评论》主编。曾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以现当代文学评论驰名于国内文学研究领域,有相关著述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