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定义及词源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工”的含义。在现代语境中,工匠通常被宽泛地定义为手艺人,包括所有以制造或装饰器物为主业的人。他们的产品或是器皿、工具等实用器物,或是绘画、雕塑、珠宝等有欣赏价值的产品。普通工匠往往与所谓真正的艺术家泾渭分明,人们视后者为出于崇高的审美和道德动机而创造所谓“艺术”的人,并且一厢情愿地以为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

“工匠”(artisan)一词译自汉字“工”。在战国秦汉文献中,“工”参与的活动非常广泛,从制玉、铸铁到壁画绘制,不一而足。它似乎包括所有制作器物的手艺人(包括女性),且不论器物是否带有装饰,因此与英文“artisan”(工匠)的现代含义非常接近。需要明确的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没有一个字能精确指涉现代西方意义上的“artist”(艺术家)。即便是为皇帝画御像,画工也与陶工等而论之,统称为“工”。

秦汉时期,“工”字通常带有前缀,以表明具体从事的手艺行当。本书涉及的词组包括:

画工(器物装饰家;人物画家

石工(石匠;石雕工

黄涂工(鎏金匠

素工(木雕工

木工(组装工、木匠、木工

湅(鍊)工(金属工匠

舄工(鞋匠

从广义上讲,“工”甚至可以指挖渠工、建筑工和其他手工劳动者,但不包括农、林、猎、渔的从业者。不过,在习惯意义上,它指的是非农业劳动力,包括用双手制造或装饰器物的男性和女性。

东汉许慎(约公元58年—约147年)于公元121年编撰的《说文解字》是现存最古老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汉字字书。当中对“工”字做了言简意赅的定义:

工,巧饰也。[2]

〔工匠:巧于装饰之技(的人)。〕

许慎关注工匠手艺的装饰性面向,忽略了制造方面,而后者正是工匠社会价值的核心所在。在简短地定义“工”后,许慎提供了一条有趣的词源:

象人有规矩。

〔(工字)是一个带有一(套)司南和木匠之矩的人物的象形。〕

许慎的汉字字源往往不太准确,但他分析“工”是按工具而造的简单象形字很可能是正确的。这与常识相符,即在意义层面,工具的图像可以延伸以代表使用工具的人。与此相似的是,古埃及表示“手艺人”的是合成词hmwt(一般读作“hemut”)。它的词源与hmw一词有关,意思是“娴熟的”(skilled),最初源于hmt这个表示“石雕工”的词。这些词的主要象形元素(图像的左边)是一个石瓶钻孔工具的样子,而石瓶在创造象形文字的时代(约公元前3100年—前3000年)是重要的身份象征物。图2.1是第五王朝墓葬雕饰的一处细节,展示这些钻头怎样使用。请注意,象形文字hmt(石雕工)中每位工匠左腿的形状与他们正在使用的工具几乎一模一样。由此可见,这个最初代表特定工具的词首先延伸至表示使用它的工匠,之后用以表示所有的匠人,无论他们用什么物料来工作。[3]

图2.1 工匠为石瓶钻孔。埃及第五王朝(约公元前2500年—前2400年)。见Wild, pl. 173。塞加拉地区(Saqqara)蒂石室墓(tomb of Ti)祭祀堂南墙浮雕局部

图2.2是汉字“工”最早的写法之一。它在第一期甲骨文(约公元前1300年—前1200年)中表示“多工”(许多工匠)的仪式活动。[4]尽管许多汉字自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出现以来已发生了剧烈的演变,但“工”这个简单的字形却没有太大变化,这使它成为学者最早可以确定转录的象形字之一。[5]大多数古文字学者基本上认同许慎,认为“工”的图像最初表示某种工具或装置,但他们对许慎认为它代表一位男子持有司南和木匠之矩的说法存疑。[6]

图2.2 甲骨文。“工”字以红色加亮(局部)。安阳时期(约公元前1300年—前1200年)。龟甲。“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馆藏。图片由“中研院”提供。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YH127号坑出土

不认同许慎的学者则关注到“工”字的早期形态(见图2.2标红部分),它看上去像是某种量器或盒子的把手和杆柄。鉴于图形底部是盒子般的结构,一些学者提出,它可能代表一种沉重的夯土工具,在古代通常用来夯实地基和城墙。基于同样的结构,另一些学者进一步认为,这个图像描绘的是某种弦乐器,盒子部分是乐器音箱。还有一位学者注意到这个字在金文里下部是刀状的结构(见图2.3),认为它原先代表了木匠的斧头。[7]

图2.3 令方彝盖上铭文(局部)。加亮文字为:“百工”。西周,约公元前10世纪初。青铜铭文拓本。佛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30.54号。见郭沫若,卷3,拓片图3

在众说纷纭的解释中,语言学学者李孝定(1918年—1997年)提出一个能回溯到东汉士人许慎的简单释义。[8]他注意到西周青铜铭文中多次出现的“矩”字(见图2.4)。我们从中清晰地看到一个手执工具的人。由于这个字的意思一直表示木工的矩,因此可以确定,矩就是这个象形字所指的工具。李孝定的理论指出,该人手持的这件工具与“工”字的简写形式完全相同。因此,错漏百出的许慎在这一点上也许是正确的,即“工”字最初表示的正是木匠的矩。

图2.4 青铜铭文中的“矩”。西周。见容庚编著,《金文编》,0731号

如果我们考虑到“工”和“矩”的词条在《说文解字》的传承过程中可能发生合并或者混淆,那么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许慎认为“工”表示一人执矩这一令人困惑的说法。“矩”的象形字的确显示一个执矩的人,而在许慎字典的所有版本中,这一词条几乎紧跟着“工”字的词条。

综上所述,目前所有证据都表明,汉字“工”原先就是工具的象形符号,有可能代表的是木工之矩。[9]这个字的含义后来有所延伸,表示使用该工具的人(以及司仪)。及至其初次出现于现存文字记录(约公元前1200年—前771年),“工”字已经涵盖各个不同领域的工匠。为了总结关于“工”字字源和范围的讨论,我们还需注意另一个从工具的图像衍生出来的汉字,那就是“匠”字,它在秦汉时期代表木匠和建筑师。这个字的字形描绘了一个盒子或封闭结构中的斧头。[10]“工”和“匠”在战国秦汉文献中并非界限分明,两字有时合用作“工匠”,意指所有手艺人。这个合成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广泛用来指称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