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俗语之说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千百年的固定语句。

它既是简单的、通俗的话,又能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不但使语言活泼风趣,而且还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谁听到它不打心眼里热爱北大荒呢!

俗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从内涵上来讲,大致可有以下几种:

一:气象俗语。这是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交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等。

二:农业俗语。他是农民从农业劳动中得出来的农事实践经验总结。如:“家有两犋牛,不如街上光腚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等。

三:卫生俗语。卫生俗语是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吃药不忌嘴,大夫跑断腿”“好命怕病缠”“再好的药,不如不病”……等。

四:社会俗语。社会俗语泛指治国安邦、齐家修身、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是神都有三滴雨”“孙子有理讲过爷”“只有丫环的不是,哪有姑娘的不是”“墙倒众人推”“烂眼肯遭灰”……等。

五:学习俗语。学习俗语是对学习经验给出的总结,激励人们奋发学习。如:“有检讨才能进步,有学习必能提高”“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过如秋草殳难尽,学似春冰未结成”……等。

多学习这些俗语,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为写文作章添彩;还能陶冶情操,说话出众;何乐而不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