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游历蚌埠双墩文化遗址

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徽省BB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是一处距今73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遗址中心区面积约12000平方米。双墩遗址在1986、1991和1992年先后进行三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375平方米,出土了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陶塑纹面人头像国内罕见,不仅历史研究价值高,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周末天气很好适宜徒步游玩,正好时间充裕,可以去遗址实地探寻一番。

有关双墩遗址的官方资料少之又少,用高德地图搜索了一下,显示距离玉龙湖畔只有9.1公里,规划了一下公交路线,可以坐108在三院换乘,再乘坐178旅游专线,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路程,这趟公交是从三院首末站开往三岔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可是在三院公交站等了近十分钟也不见178路的身影,看来这趟旅游线路比较偏僻,乘客很少不知道下一趟车什么时候驶来。已经八点了太阳火辣辣的,今天比较炎热,不想再花时间等待了。就重新规划公交路线,步行一站路去一中公交站,乘坐125路公交,在特步小区下车,不行一点多公里就能抵达目的地。本来是可以骑行去的,但是担心路上电车没电没地方停车,最主要的是公交车随意换乘,随时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看看这座城市大街小巷的风貌人情。

淮上区去的次数不多,对道路都比较陌生,只知道路线的大致方向。没太注意,125路在终点站停靠了,原来这边在修路中间两站路压根没有停歇。本来还想去民俗博物馆看看的,可惜错过了。沿着特步大道步行了两站路程,一路向北到达道路终点,就是329国道中环线交叉路口,看到一个醒目的路牌,继续直行还有七公里就是三岔河湿地公园,右轨进入一条水泥乡道就是双墩遗址入口处了。双墩遗址就在双墩村,地处偏僻,景区入口没有特别清楚的标识,看到一个复古的茅草屋,导航显示就是这里,看到了当地村民忙碌秋收的身影,在剥玉米,看到右侧墙壁上,有用白色颜料手写的双墩二字,我知道没有走错,遗址就在这里了。

从村口的牌坊进去,就看见了一处标识牌,上面写了一则通知,大题的意思就是双墩遗址项目正在开发发展,附近的土地都被征用保护了,不允许当地居民继续耕种了。看了一眼日期,是最近才出的公示,已耕种土地等待收获,然后就自行离开,如果擅自开荒播种后果自负。沿着乡间小路一路向前,就看到了一处遗址墓碑,双墩春秋墓。据史料记载,双墩钟离君柏墓,是一处大型有封土堆土坑竖穴墓。2005年6月因被盗未遂,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BB市博物馆组织力量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发掘,该墓葬主要由封土堆、墓坑和墓道三个部分构成。墓葬填土中发现极其复杂的“放射线形状”“土丘与土偶”、“土偶墙”等遗迹现象。该墓随葬品十分丰富,随葬品以大量的铜器、彩绘陶器、石器、玉器为主,在青铜钮钟的邹部和二件青铜盖的内壁以及一件青铜戟的戈上均发现有相同的“童麗君柏”铭文,结合有关资料,推测墓葬的主人应是春秋时期钟离国君“柏”。

右侧不远处还有一处墓穴,看了碑文是姚季泰夫妇墓,不知何许人也没有看到生平介绍搜索史料也没有太多相关记载。双墩春秋墓名气就比较高被大家熟知,该墓葬的具体年代大约在距今2600年左右。该墓的发掘被评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场正在施工,没有看到其他游客,也没有见到景区工作人员。现场没有人管理,可以自行拍照。了解了一下,本工程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一号墓的复原展示、二号墓封土堆的修整。其中一号墓复原展示包括:墓坑清理、坑壁缝隙灌浆处理、排水设施集水井修建、管理用房建设等:二号墓封土堆修整包括:地表植物清理、废弃防空洞拆除、废弃建筑物拆除、环墓排水管敷设等。双墩遗址公园的建设面积很大,暂时不向大众开放,我进去观看考察也没有工作人员制止,从现场施工概况了解到,此工程今年四月份开始,预计十月份可以竣工。

这次来早了,等下次来遗址修复完成,公园设施齐全,到时候游客会多起来的,不想今天这么冷清。毕竟是施工现场,有许多未知的不安全隐患,我也没有长时间逗留,就沿着两个土墩走了一周,准备再去不远处的展览馆看看。从现场碑文了解到双墩遗址出土的600余件刻划符号,时代早、数量多、内容丰富、结构独特而新颖,是早期文字起源之一。双墩遗址对研究淮河流域史前先民生活提供了实物材料,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的重要资料之一。双墩遗址的发掘被评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墩文化的确立为研究我国中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树立了标尺和年代框架,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证明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而蚌埠则是淮畔早期文明曙光之地。

双墩文化大量使用陶器刻划符号,对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双墩文化遗址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地处偏僻无人问津,墓穴周围早已荒草丛生,野草长得非常高,都淹没了许多雕塑和石碑,估计疏于管理没有工作人员维护修剪,平时没有管理的痕迹,是自然生长的,周围都是大片农田还有一些断壁残垣的民居。正在修建的是钢结构拱形保护顶层,可以更好地保护墓穴不受日光风雨岁月侵蚀,现场随处可见堆放着钢管立柱沙砾细沙等建筑材料,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其实七千多年前的遗迹,早已被风雨洗刷变得残破不堪,不复当年的模样,但细细观察还是有迹可循。双墩遗址的正门入口处,陈列着一些精美的雕塑,非常鲜活优美,活泼可爱,简直栩栩如生,很好地还原了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生活的场景。尤其是对新石器时期女性生殖崇拜,提供了研究的例证与视角。

距离人像雕塑不远处还有一枚石刻,书写着“淮河文明之光”,六个大字洋洋洒洒,别具一格,就是没有认清是哪位大书法家书写,和我一样也姓张,原来是本家,搜索了一些资料还是没有确定是哪位书法家了或者是比较有名的名人雅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墩遗址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现在正在进行的一系列修缮维护施工,是一件让人欣慰鼓舞人心的大事件。只是这里的杂草长得太高了,徒步进去都淹没了脚踝,下面的碑文也看不见了,主要介绍了遗址的保护范围。浏览完双墩墓葬施工现场,正好绕着遗址一大圈,花费了大概半个小时,这里以前应该是当地居民生活居住的地方。在没有发掘以前,有一些民房是修建在这些遗址上面的,还有拆迁的断壁残垣,应该是集体迁徙了,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当地的居民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复原的茅草屋鳞次栉比排列整齐,大小不一结构相仿,见证了和还原了当年原始居民生活居住的场景和细节。让我一种走近“大地湾”遗址的错觉,大地湾遗址是八千年文明的象征,开创了中国考古界的几项之最,文字雏形和双墩遗址有相似联系和渊源。

这些建筑看着比较新,应该是最近才复原不久,和大地湾遗址一样,里面应该是墓坑,一些生活痕迹,灰坑房屋残留,陶瓷碎片,或者还有一些尸骨碎屑。如果没有专业讲解,不去细心观察,压根什么都看不到的。毕竟是七千多年以前的文明,在时间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下,早已灰飞烟灭而能一直保留下来的痕迹都是奇迹了。非常喜欢那些古文明,古遗迹,可以去实地探访了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以前,古先民生活的场景历历在目,他们充满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奇迹,开创历史的先河。某个瞬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人的一辈子简直如沧海之一粟不值一提。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基本上游览完了双墩遗址的一些主要景点,让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驻足于不同的景点,都能被深深吸引流连忘返。景区目前正在施工修缮,现场没有遇到工作人员,前来游览的游客也寥寥无几。疏于管理,景区杂草丛生,周围也没有设置围栏,村民车辆都能自由出入,好多地方垃圾遍地,这些不足之处都是和文化遗址形象不符的地方。

相信随着景区管理工作细化,施工修复工作如期竣工。双墩文化遗址公园的发展未来可期,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慕名而来,一睹七千多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古文明。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知双墩文化遗址,双墩文化遗址公园会成为休闲郊游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