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西方古典历史学子,我一直对当今人们看待罗马帝国的视角与观点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西方的罗马帝国时期,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也有着繁荣昌盛的汉帝国,难免让人想要将两者拎出来对比。不过有时会有一些人太过执着于寻找罗马帝国与中国古王朝在制度、文化、军事、经济上的相似之处,而忽略了罗马文明本身的特色。当涉及“共和国”“帝国”“皇帝”“行省”等概念时,也难免代入我们自身的现代观念与我们自身对中国历史和皇帝的认识。这对于看待罗马帝制与皇帝而言,难免有失公允。于是我想尝试着从大家熟悉的一些概念出发,站在罗马人的立场和角度,来介绍他们眼中的罗马历史。

我想在读者正式走进这本书之前,先在前言里聊一聊我完稿之后对这本书的看法,我在写书时所考虑的立场和角度,以及这本书采用的叙事手法所固有的盲点与缺陷。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一言以蔽之,便是我希望能从罗马人的角度来叙事,讲述罗马人眼中的罗马皇帝,并对皇帝在帝制中的角色定位进行进一步探讨。

首先要澄清一下,这里所谓的罗马人,指的是拥有罗马公民权,拥有罗马或希腊家族姓氏,生活在帝国中前期并且把罗马城看作帝国中心的人。符合这三点的人,才是前文中所称呼的“罗马人”。之所以在这本书的格局内强调“罗马人”身份的原因主要来自材料的局限性。本书中所引用的大部分历史材料都来自罗马史学家和生活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希腊史学家。这也就导致他们所提供的观点从一开始就代表了当时罗马人与希腊人对罗马皇帝的看法。那么此书自然也难免与材料一样有着相似的局限性。

在此书中,我采用的叙事手法更倾向于为读者呈现一手史料内的皇帝。我倾向从文献史料出发,还原当时人们眼中的罗马皇帝,而非一味地追求还原一个更客观真实的罗马皇帝。这并不代表这一手法彻底放弃了论证,只是在二者之间,我会有选择地展示当代人们眼中的皇帝。举个例子,当我引用苏埃托尼乌斯、塔西佗、维克多等史学家时,我并不会每次都从语言学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去分析他们记载的真实性,而是会把他们原文的内容呈现给读者。这样既能减少我主观上对材料筛选的程度,又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认识史料内的皇帝。

这一叙事手法的优点在于,读者可以把这些一手史料看作了解罗马皇帝的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今天的我们所看到的光景将在一定程度上与两千年前罗马人眼中的光景重合。不过缺点也是明显的,毕竟直接呈现出的一手史料内容与经过学者反复推敲考究过的内容还是会有一些出入。不过为了更好地表达皇帝的个性,也为了能更直观地表达罗马人的价值观,我认为这种叙事手法是值得的。

这本书采用的叙事手法也有一些固有的盲点与缺陷。首先便是本书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源于文本,但是文本只是古典历史研究中的一部分。一手史料固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是基于非文本材料,如古钱币、纸莎草、碑文、建筑遗址等。我个人作为一个古典经济史学子,大部分的时间都倾注于把古钱币、碑文与文本研究相结合上。物质遗产与文献所带来的信息与讲述的故事自然天差地别。因本书基于一手文献,便忽略了其他材料所带来的信息。不过考虑到本书的初衷,即讲述罗马人眼中的皇帝,以文本为基础更容易构建叙事的框架。

这个叙事手法所带来的另一个盲点便是省略了行省人民眼中的罗马皇帝。如同我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所说,每个皇帝在不同的行省人民的眼中都不太一样,这也就导致了如果我从行省人民的角度出发,那么叙事的结构将不停地在各个行省之间来回切换,这样并不有利于本书线性的叙事结构。不过日后如果有机会,我也会考虑从各个行省人民的立场出发,来讲述他们眼中的罗马皇帝。

本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想单纯地向大家呈现罗马人眼中的世界与皇权,同时也是对罗马帝制以及皇权本身的探讨。“罗马皇帝”这一称呼从屋大维建立帝制开始便一直很难落实到一个单一的头衔,有的人会认为“胜利的将军”(Imperator)代表“皇帝”(Emperor),但是“胜利的将军”这一头衔在共和国时期便一直存在,并用于称呼那些为共和国击败外敌的执政官们。

亦有人会认为“奥古斯都”(Augustus)代表皇帝,因为自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这一头衔之后,历任罗马皇帝都会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这一头衔。也有人认为“恺撒”(Caesar)这一头衔代表皇帝,因为自屋大维改名为“恺撒”之后,历任皇帝都以“恺撒”自居。还有人认为皇帝头衔中那些象征着实权与荣誉的头衔才代表皇帝,如“保民官之权”(Tribunicia Potestas),“行省行政权”(Proconsul),“元老院元首”(Princeps),“共和国之父”(Pater Patriae)与“大祭司”(Pontifex Maximus)等。

但事实上,无论是从对皇权的认识角度出发,还是从皇帝本身的角色出发,这些所有的头衔都可以被看作是皇帝,但是单独拎出来,却也都不是皇帝。“皇帝”作为一个专属名词在拉丁语中并不存在,类似的头衔只有:“王”(Rex)、“暴君”(Tyrannus),和拉丁语化的希腊词汇“国王”(Basileus)。而这些词汇对于经历过王治的罗马人来说,都是残暴与压迫的象征。在共和国建立之初,元老院的议员们在推翻最后一任国王塔奎尼乌斯(Tarquinius)时,曾立下誓言“罗马将永远没有国王。”[1]这一誓言在屋大维建立帝国之初依然存留在罗马人的自我认识中,所以罗马的皇帝,注定无法拥有一个与“国王”同义的称呼。

这些头衔对于了解罗马皇权而言,绝不是咬文嚼字的形式主义。罗马帝国在元首制期间,皇权的边界与定义一直都十分模糊,甚至都没有任何一个体制内的帝国官僚团体直接隶属于皇帝。帝国的运转在围绕皇帝的同时,也围绕着元老院。在元首制时期,对于罗马人来说,共和国的体制与制度,客观上依然存在,这也就导致这一时期所谓的“罗马帝国”其实一直存在于“共和国”的表象之下。元老院依然掌握着大量的政治资源与财富,依然具备与皇权制衡的资本。这也是为什么从屋大维开始直至戴克里先之前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元首制”,顾名思义,即“元老院之首制度”,皇帝也依然被认作是“元老院之首”。

最初的罗马帝制就是这样在许多独特的罗马文化下形成,进而导致了每一位罗马皇帝都在试探皇帝一“职”的各种边界。有皇帝挑战权力的边界,欲大权独揽,与元老院势不两立;有皇帝挑战人与神的边界,欲自封为神,享受万世供奉;亦有皇帝挑战社会的边界,为了追逐个人喜好,不惜沦为世人眼中的小丑。而这些对边界的试探无一不在共和国与帝制的双重框架之下。对于罗马人来说,元首制时期的皇帝是元老院的议员,亦是超乎议员的存在。也正是在皇帝与元首这两种身份的融合与分裂之间,一代又一代的皇帝寻求着权力、理想与责任的平衡。而这本书的初衷,便是为了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与探讨这些有趣的皇帝,以及属于他们的时代。

王卓珲

2022年5月19日

于芝加哥大学

注释

[1]Livy.Ab Urbe Condita.拉丁语原文:Omnium primum avidum novae libertatis populum,ne postmodum flecti precibus aut donis regiis posset,iure iurando adegit neminem Romae passuros regn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