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卞家山俗称“卞家舍”“卞家塘”,民国时期也叫“卞家沙头”。据何天行《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一书记载,良渚的荀山和瓶窑的长明桥、钟家村、卞家沙头一带“本以出玉著名”[1]。据了解,卞家山在1949年前就有玉璧、玉环等文物出土,故有“玉田里”之称。1949年后曾屡遭盗掘,但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卞家山及其附近再没有出土玉器的传闻,因此,文物部门在做调查之前,一直未将它列入遗址名录。当时考古人员认为,良渚遗址群的分布范围大致在瓶窑吴家埠遗址以东,良渚近山以西,北部大遮山脉以南,小运河(良渚港—庙桥港)以北,因而觉得莫角山以南没有什么遗址。

1998年4月至1999年7月,随着分片分阶段系统考古调查的推进,良渚遗址群的遗址数量和分布有了很大变化。1999年7月7日,赵晔和技工方中华来到卞家山调查,在遗址西部一水泥板预制场厂房东侧的竹林里意外发现了几个盗洞。从洞内杂草的生长情况来看,盗挖的时间并不久。两人清理了其中一个盗洞的壁面,另在附近打了两个探眼,结果都显示40~50厘米的表土下是灰色或黄褐色的文化层,里面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片。经询问,这片区域正是1949年前被称为“玉田里”的地方,也即后来被发掘证实是墓地的区域(图1-2:1)。

考古部门据此将卞家山正式列为遗址。同时被确认的还有卞家山附近的公家山、西头山、野猫山、沈塘山等遗址,共有10多处。这些遗址都位于莫角山以南,填补了莫角山以南文物点的空白,也使莫角山的中心地位有了合理解释。

位于遗址西侧的水泥板预制场厂房是一排破旧的平房,前面有一片水泥地,上面杂乱地堆放了一些五孔预制板。一年后,预制场及“玉田里”高地,还有南部104国道边的部分水田,共计2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土地被杭州中联内燃机配件厂征用。厂方将厂区用围墙圈起,并在西半部建起了四排厂房(图1-2:2)。

2001年9月,浙江省政府将良渚、瓶窑两镇242平方千米划为良渚遗址管理区,成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和浙江省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局,用类似文物特区的方式对良渚遗址群进行统一管理和保护。管委会设立后加强了对良渚遗址群的保护力度,对遗址群及其附近的建设项目都要求进行严格的文物勘察和审批。

图1-2 卞家山旧貌及中联厂

2002年8月,杭州中联内燃机配件厂申请在厂区东半部添建厂房。此时厂方已经知道,这块空地隆起的北半部是一个古代遗址,因而计划在南半部水田里填土建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后,派王宁远赴现场察看。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低洼的农田下很快会挖到当地俗称的“小粉土”,一般不会有什么遗存。但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请厂方提供少量的经费,计划开一条探沟了解确切情况,争取半个月内完成工作。


注释:

[1]何天行:《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上海吴越史地研究会,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