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只有归附

李孝恭说的是真心话,他在母亲的影响下,对大唐对长安充满了向往,何况他名义上是契丹的少狼主,未来的酋长。

但多年啊契丹一直臣服于后突厥,他那三个酋长和突厥女子生下弟弟,比他还要获得的多,要不是母亲有着和大唐通商的商队,他这个少狼主位置可能早就没有了。

此时,那一身绿袍汉子站起身来,对着李孝恭行礼道:“好,少狼主要是能言出必践,此次带来的马匹和牛羊,我全部收了。”

李孝恭看着眼前中年汉子,行礼问道:“不知这位郎君是?”

那汉子回礼说道:“在下,大唐松漠府的巡察御史,姓刘,名渤。”

李孝恭看了看眼前的汉子,不是很高,穿着很普通,羊皮帽子,一身绿色长袍,脚上是一双半皮的棉靴。

刘渤说道:“少狼主要是不嫌弃,就到府衙商讨如何?”

李孝恭看看左右护卫,微笑道:“好,刘御史,前面带路。”

“请”刘渤和李孝恭两人同行。

屋内有一个很大的火炉,上面煮着热水,刘渤亲手调制一壶茶,说道:“请少狼主尝尝,这是大唐天子赏赐的茶叶,等闲是不舍得喝的。”

李孝恭跟随母亲,知道茶叶极其贵重,茶叶在契丹只有千户以上的官员才能拥有,就这一年也买不到一斤。在松漠一斤茶叶能够买一匹良马,好的一斤茶叶甚至可以换四匹骏马。

大唐饮茶方法多是煮茶法和煎茶法。

煮茶法是将茶放入水中煮熟饮用,这种方法在唐代以前非常普遍。煮茶的过程包括研碎饼茶、煮水、加入茶末,待水沸腾时捞出茶沫,继续煮至三沸时,将茶汤均匀地斟入各人碗中。

煎茶法则是将茶饼研碎后,经过炙茶、碾茶、罗茶等步骤,选择水质进行煎茶。煎茶时需控制火候,确保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金笼银匙青白盏,炉动碾绿香满室”瓷器以南青北白,

大唐以越窑青瓷的釉色如“千峰翠色”般碧绿迷人,质感如冰似玉,深受王公大臣和乡绅地主的喜爱,而邢窑白瓷则以“白如雪”著称,胎骨坚实、釉色细润洁白,多是文雅读书人饮茶的标配。

而皇亲国戚宫中用品多以金银镶边琉璃茶具为主,具在崇尚自然、简朴之风外,又呈现出了格调高雅、样式丰富多彩的风格。

茶文化的兴盛,与佛教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自东汉三国传入中原,佛教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沉淀,至唐朝大放异彩。佛寺林立,石窟造像众多,僧侣如云。茶,因提神醒脑、生津止渴之效,深受僧侣喜爱。佛寺周边遍植茶树,茶礼盛行,茶事风靡一时。

饮茶之风盛行大唐,宫廷贵族与平民百姓皆沉醉其中。茶集、茶会、茶宴频繁,文人墨客在亭台楼阁间品茗论诗,伴以管弦之声,乐趣无穷。对普通百姓而言,饮茶已成生活之必需,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共为日常之重要事项。

大唐的吃茶风俗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会在烹煮的茶汤里撒上盐和椒等调料,整个烹茶过程也是极其精细。唐人吃茶,需先烘焙茶团,碾成细末,再筛过细罗,置于屉中烹煮,最后加入调料调成糊状,这才算是真正的“吃茶”。

吃茶的煎饮法被细致分为赏茶、鉴水、列具、烹煮、品饮几个环节。其中,“列具”便是那烘焙、碾罗、贮茶、贮盐、烹煮、饮茶等一系列茶具的展示。

李孝恭不止一次看见母亲很仔细制作茶汤,所以想着还会等一会。

但是刘御史不同,他是从茶饼上敲下一小块,放进一个陶壶里,然后用大勺开水直接冲泡,静止一会,然后给桌子上的茶碗各倒一杯。

李孝恭端起茶碗,茶碗有底托,是邢窑白瓷。端在鼻下,有股很清香茶叶的味道,碗里没有茶叶,只有琥铂色的茶汤。

李孝恭吹吹眼前的热气,轻轻喝了一口,茶水进入有些苦,吞咽之后,又觉嘴里有股茶叶甘甜的感觉。

两人进入屋内,自然脱掉身上长袍,刘渤穿着浅绿色圆领的长袍,用有暗花的细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襕,故又称“襕衫”。

李孝恭大唐巡察御史有个特点,就是权利不少,官阶很低。李隆基用的这些七品御史,既然要知行合一,这些人当然要到各地巡察巡视。

这次跟随大唐军队后面一起进入整个辽东的御史确是不同,大多数都是武学堂毕业在军队三年以上的御林令官,御林令官进入军队,只是正九品官员,若要晋升,只能靠军功累积。

不过这次因为草原和辽东李隆基没有派遣文官的御史台的御史,而是直接从各地抽调有军功勋章的御林令官,担任新建各州府的巡察御史。

塞外胡人,东夷蛮人,在那些文官眼里,这些都是不可教化的野蛮人,李隆基也懒得和那些文官拌嘴。

直接张贴皇榜,愿意去塞外和辽东的官员可以报名,官阶升一级,俸禄额外增加两成,大唐尚武确实不假,但是和平九十年,一些门阀士家的弟子是不会报名的,只有那些底层考入却不得志人员,想出去闯闯的,才会去报名。

但是和实际需求还是杯水车薪,正好今年有三年新的武学堂学子毕业,李隆基就对调抽了一部分人转文官,进入了塞外草原十八州和辽东三大府。

刘渤来到辽东时候“我会在塞外好好活,活出个人样来!”大唐边军有战事,容易立战功,刘渤却在东都值守,很难能立什么军功,自己能有一个三等功勋,还是救了一名落水的孩子。

对于这样得来的功勋,刘渤只能感觉和那些真刀实枪拼出来功勋的人,矮了一头。

来了松漠府两个月来了,虽然一些事情也是很忙,但也没有立功的机会。

所以当他听说,有商队带着四千匹马在城中骡马市交易,就感觉不简单,已经在商队殿外盯了两天了。

大唐有令,只要能给大唐牧场带来三岁以下体格健康的马匹,大唐皇帝都会给与嘉奖,刘渤看了这些马匹,有一大半都是精壮三岁以下马匹。

这一切都表明这支商队不是那么简单,果不然,当天夜里不良人有呈报,商队里有契丹的丞相耶律齐,还有一名身穿黄金腰带,内是丝绸棉袍,外是虎皮大袍的少郎。猜测应该是契丹失活四个儿子中的一位。

两天后,消息证实,李孝恭详细的情况就呈现在刘渤的面前。

李孝恭喝了一口茶之后,说道:“契丹是被逼无奈,受到胁迫才会臣服墨啜可汗.”

“墨啜可汗多次反叛大唐,并且几次深入大唐境内劫掠杀人,抢夺人口。”

“契丹虽然也犯了不少错误,但听闻墨啜可汗死后,我阿耶就有打算向大唐递交重回大唐的国书。”

“只是没想到”李孝恭叹了一口气。

刚刚听闻墨啜可汗死讯,契丹内部就产生分歧,八个契丹部落正打算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可是没想到,大唐幽州、安东、还有禁军几路大军同时从东、北、南出击,西面是大山。跑进大山的时候,正好是今年第一场大雪降下时候。

在现实面前,契丹酋长失活向大唐皇帝请求归附,大唐皇帝回复道:“兵未至,归附可谈,兵已到,何谈归附?”

短短一句话,让失活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大唐使者也不明说,直说道:“陛下说,酋长失活知道自己该怎办,朕在长安等他。”

这让契丹酋长失活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几次给唐朝使者送去金银美女,都被拒绝,只是说,“大唐皇帝在长安等待他的答复。”

酋长失活想问使者,去到长安自己会怎么样?使者说道这个到了长安一切都会明了。

这冬季雪山,天寒地冻,十几万部族百姓,如何生存,失活不是没想过和唐军一战,可是那唐军轰天雷声,砸出火光,人马俱碎,血肉横飞的场面,让他心颤,唐军是掌握神兵利器来的。

看看那些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军士,还有已将惊恐的妇女,这些人已经没有一战的勇气了。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带给人恐惧会在人群中流传,传言已经变成大唐皇帝带领天上神兵下凡,契丹百姓只有成为大唐的百姓,才能免除遭到天雷的惩罚,那些有罪的人遭到天雷打击,会九世不得转世,在地狱遭受无尽的折磨。

当然这些流言,都是靖安司不良人暗探散播出去的,不管什么谣言,或者编写各种故事,只要管用就好。

李孝恭来的时候,也听到这些流言,这些流言经过人口相传,早不知道现在会传成什么样子。

后面的话,李孝恭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的姓氏也是大唐太宗皇帝赐下的。可是契丹和大唐?

刘渤说道:“今天听闻少狼主说,今生绝不再和大唐为敌,两家世盟友好,和平相处。”

“不过我想问一句,如何才能保证契丹与大唐永远友好,不再发生战争?”

“少狼主,豪言壮语出口容易,要落到实处很难?”

李孝恭抬头看着刘渤,是啊,发誓说话很容易,要落到实处确实十分艰难。

刘渤笑笑说道:“你带来马匹,我可以做主,全部购买,不知少狼主出价几何?”

李孝恭苦笑道:“刘御史,已知我等身份,只希望看着大山里十几万即将饿死百姓,高抬贵手。”

“哈哈哈”刘渤大笑道,“陛下有明旨,合谈期间,一切照旧,谁违反大唐律法,绝不姑息!”

“只要辽东百姓不持刀兵弓弩甲胄,遵守大唐律法,都可在进城进入集市交易,商市如常、不加阻难。契丹在贞观年间就被太宗皇帝赐予李姓,早就是大唐的黎民,所以这次就是给契丹百姓编撰户籍文书。”

“少狼主,请回去转告狼主,大唐皇帝在长安等候旗鼓再次敲响。”

李孝恭明白,贞观二年(628年),契丹大贺首领归附当时正在崛起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因此赐了大贺首领旗鼓,而这些物品在后来相当一段时间成为了契丹汗位的象征。

之后大贺家族还被赐姓李,其家族后裔也有了李尽忠、李郁于、李邵固这样的汉式姓名。

李孝恭想到贞观时期的突厥颉利可汗。唐太宗贞观元年,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反叛突厥,颉利可汗的侄子突利小可汗奉命讨伐,战败而逃。颉利可汗大怒,囚禁了突利小可汗。突利小可汗由此怨恨颉利可汗,并向李世民求救。

颉利可汗又宠信小人赵德言,令他掌权;又对胡人委以重任,疏远宗族不用;又多次兴兵犯边,部下不堪其苦。草原发生饥荒,颉利可汗敛财无度,于是各部落怀有二心。

李世民觉得时机已到,派李靖、李世勣(即徐茂公)、柴绍、李道宗、卫孝节、薛万淑共六道总管,共率十多万大军,以李靖为总指挥,分兵讨伐东突厥。颉利可汗战败逃走,惶恐不知所措,于是请求归降。

颉利可汗被押送到京师。李世民登临顺天楼阅兵,颉利可汗被押上来,很多百姓前来观看。李世民数落颉利可汗的罪责,然后饶了他的性命,一并放了他的家属,将他们安置在太仆,由朝廷供养。

颉利可汗在长安生活了四年,然后死去,被追赠为归义王,谥号为荒,受到国葬待遇。

李孝恭想到这里说道:“我也想去看看长安。”

这时旁边护卫一脸悲苦的说道:“你若是去了长安,契丹的酋长就会是那两个突厥妃子的孩子,你的两个姐姐怎么活?净说胡话!”

护卫说的是个实情,李孝恭要是随父母一起离开,他那两个嫁人姐姐,也只有死的份儿,这是蛮东,不是大唐。

刘渤说道:“此事不急,可回去与酋长商量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