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人才

秋去冬来,

197年的中原大地经过了袁术覆灭这一场大战,

各方似乎都陷入了平静的缓冲期。

冬寒料峭,清晨的阳光斜从凝霜的围墙上斜射过来,

照在院中一颗落了叶的枣树上,

那刺尖儿上的冰珠折射了阳光,像一颗颗炫彩的宝石。

刘宣哈出一口白气,裹在手中搓了搓,

这淮阴的冬天,似乎比后世寒冷了许多。

赵丽娘披着一袭青色的披风,坎肩是厚厚的白色兔绒,

气质端庄淑雅。

不知道是不是长期吃大米饭的缘故,

赵丽娘的俏脸白里透红,身材也因为营养充足而再次发育起来。

完全没有了初见时那种落魄流民的样子。

“主公,徐户曹已将今年冬小麦的种植情况汇报过来。”

“两万多亩官田小麦已全部成活,长势喜人。徐户曹这次是真高兴,以往的冬小麦,能有七成成活就不错了”

“他还说今年的佃户也不知道怎么了,没日没夜的趴在麦田里干活,这冬天的田野,倒像是春天里一般热闹了。”

刘宣轻笑一声,

“这没什么不好理解的,佃户们这么积极,无非是因为这一次,他们看到了希望。”

“官田大都是土壤肥沃的良田,按照现在这长势,今年的收成估计一亩要超过五百斤。”

“这一亩地抵过去五亩,佃农们还不舍了命去耕作。”

末了刘宣又问,

“那流民开垦的荒田如何了?”

“据说小麦长得也不错,不过年终匆忙,秋播之前,流民只开垦了不到两千亩。这些都是寡田,收成肯定比不上官田的。”

赵丽娘答道,

“我已按照主公吩咐,将去年库中的存粮留出一部分用于保障流民生活,其余的,全都委托沈富去卖掉。”

“嗯,你做得很好,”刘宣点点头,“再过三四个月等春粮收了,淮阴就彻底不缺粮了,趁现在价格好卖掉最好。”

顿了顿,刘宣问道,“那沈富卖粮卖得怎样了?”

“半个月之内,便全卖掉了,这个月初,沈富便已经将卖粮的本钱上交了府库。”

“沈家做生意确实是把好手。”刘宣感叹道,不愧是上百年积累的商贾世家,这么多粮要刘宣来卖,未必能比沈富卖得快。

不过赵丽娘想到此,忽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主公,你可知是谁买了这批粮食?”

“曹操?还是吕布?”刘宣猜道,这两家攻打寿春好几个月,损失惨重,肯定趁冬季招兵买马,钱粮消耗定然不少。

赵丽娘摇摇头,

“是刘备。”

“刘备?他哪来的钱?”

刘宣惊问。

刘宣将寿春府库搜刮一空,钱财全运到了淮阴,这个赵丽娘是知道的。

所以赵丽娘得知刘备买了军粮,立刻遣了人去调查,

赵丽娘将事情缓缓道来,

“的确是刘备买的,寿春之战后,刘备遣关羽守小沛,张飞守寿春,自己亲自去了襄阳。”

“他去找刘表了。”刘宣断然道。

“不错,”赵丽娘道,“刘备倒也不愧是能屈能伸大丈夫,跑到刘表面前哭诉,动之以百姓疾苦,刘表居然借了几千万钱给刘备,还附带送了几千石粮草。”

“丽娘你怎么知道的知道的这么清楚?”

赵丽娘道,

“此事襄阳人尽皆知,刘备运粮草的马队,还是租用了沈富家的商队,这些都是沈富报过来的。”

“刘备还真是命好啊,这都给他盘活了。”刘宣不禁感叹,难道这家伙真的有天命护佑?

“还有一事,主公需更加留意。”

“何事?”

“刘备回襄阳的路上,还招揽了一名谋士,就是凭着这谋士的计策,刘备已经完全掌控了寿春。”

“谁?”刘宣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那多智近妖的家伙吧。

“此人叫徐庶徐元直,荆襄名士,刘备得了徐庶之后,便拜徐庶为军师,短短两三月,不仅解决了寿春的粮食危机,还让刘备在寿春的威望大大提高。”

“所以丽娘认为,主公应对此人多加提防。”

刘宣不禁叹道,“岂止是要多加提防,那可是徐庶啊,年后如果吕布真的动手的话,估计讨不了好咯。”

值得庆幸的是,刘宣现在跟曹操刘备吕布三人关系都还不错。

而且淮阴的位置,北面虽然毗邻徐州吕布,但中间有淮水隔着,

东面过了一座山,再往东便是大海,

南面地势平坦,一直到江水都没有特别强大的势力。

只要寿春不来进攻,刘宣几乎可以安心发育。

而最主要的是,淮阴县城可是具有坚不可摧的属性,

刘宣自信凭着五千精锐和五千新兵守城,谁来进攻都得掂量掂量。

不过刘备的事例还是给刘宣提了个醒,

公元二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必须要多招揽点人才。

【记事本开启...】

【公元197年,淮阴,根据赵丽娘汇报,你得知刘备去襄阳招揽了军师徐庶,在徐庶的辅佐下,刘备顺利掌控了寿春,实力大增。你感受到了危机,决定也要开始招揽人才。】

【触发发展任务:人才】

【任务详情:招揽一名顶级谋士。】

【任务奖励:词条*1,词格*1】

词格!

刘宣顿时激动起来,刷了这么多任务,终于再次出现了词格。

现在的三个词格真的是不够用啊,

许多优秀的词条刘宣为了不被刷走,都不得不组合掉,

等有了四个词格,可选择的词条岂不是成倍增加?

不过这个任务难度也的确不低。

东汉末年的顶级谋士屈指可数,而且这些顶级谋士眼光毒辣,

大都有自己心仪的主公。

刘宣目前不过是淮阴县令而已,想要让人主动来投几乎是不可能。

刘宣暂无头绪,只好对赵丽娘吩咐道,

“丽娘,咱们以后也得多留意留意这些名士,不然以后事情多了,难免会应付不过来。”

转眼冬天终于过去。

春末,刘宣策马走在城外的官田旁。

看着田里的佃农忙碌的身影,听着时不时传来的欢乐笑声,

刘宣知道,去年种下的冬小麦终于到了收割的时候。

沉甸甸的麦穗已经变得金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兴奋外加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些佃农在田里耕作了大半辈子,这么离奇的收成,

他们绝对是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