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生物制药估值,读这本就够了

在2001~2022年的全球GDP年度增速曲线上,有两个很深的V形,第一个出现在次贷危机之后,第二个则出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这次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的深度已经远远超出当年的次贷危机。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了3.1%。

新冠变异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给各国经济复苏及恢复正常带来了阻碍。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中断也仍在持续,许多国家出现通胀加剧,进一步增加了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

在惨痛损失面前,我们认识到,现代医学和科技的长足发展,虽然消灭了很多长久以来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病毒,但在层出不穷和不断变异的新病毒面前,我们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还非常有限,这也愈发凸显了以长远的眼光投资医药创新的重要性。

在各种通往未来医疗的路径当中,现代生物科技正迅速成为一个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变量。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虽然仅仅几十年,但已经显现出提升人类生命质量的巨大潜力。对于产业而言,生物药难以复制,仿制壁垒高,在其强大的功效支撑之下,生物药的定价也非常高,意味着空前可观的收入来源。无论是从财务还是从临床的角度来看,生物制药都可以说是制药行业的未来。

然而不能回避的是,这个行业是一个需要高投入、承担高风险的行业。产品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有些甚至高达数十亿美元。因为严格的监管,生物制药行业也是监管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生物药从开发到上市,中间经过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总成功概率不到10%。

过去几年,由于药审政策改革、人才涌入、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包括科创板及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制药企业上市,中国制药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国药企与海外公司合作随之起势,对内引入和对外授权两大类合作交易总额相较10年前增长了两倍多,交易金额也显著增长,诞生了多个重量级交易。

尽管趋势向好,但行业普遍认同的一个事实是,多数的国内药企目前仍以跟随为主,部分赛道同质化竞争明显。在生物制药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仍是最大短板,符合国际标准的首创新药凤毛麟角。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要去芜存菁,产生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仅要依靠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更要依靠市场和资本为行业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

投资生物制药公司,必然遇到估值的问题。和其他行业一样,估值是在进行投资、融资、战略并购交易时做出关键决策的基础。但生物药研发的内在复杂性和长周期性,决定了对该领域的估值面临极大挑战。一种处于开发后期的药物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可能估值数百亿元;而即便是行业巨头,若一个开发中的项目出现差池,也可能导致整个公司市值在一夜之间蒸发无数。给生物制药公司或项目估值,不仅要深刻理解生物科技的发展,更需要采用全新的分析工具。这个领域的估值,集中体现了估值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在行业开始风生水起的时期,《医药行业估值》这样一本书的出版就像一场及时雨。本书作者郑华和涂宏钢是在医疗行业有着多年一线丰富经验的专业精英,郑华还是注册估值分析师(CVA)协会资深的估值专家。他们此前合著的《医疗行业估值》既有成熟的理论为基础,又有作者个人独到的行业案例经验,出版之后立刻成为国内医疗行业投资并购人士和创业者珍贵的案头指南。

《医药行业估值》是《医疗行业估值》的姊妹篇,作者专门针对生物制药和生物制药行业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梳理,还通过具体的案例,手把手地向读者传授如何利用折现现金流(DCF)分析、风险调整后净现值(rNPV)分析以及市场法来给某个生物制药项目以及完整的产品管线估值。此外,作者还对生物类似药、特许权许可交易的估值,以及风投机构对初创生物制药企业估值时倾向采用的VC估值法做了完整、深入的阐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给生物制药项目和企业估值,凭此一本书就够用了。

注册估值分析师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估值市场及行业的标准化,除了培养认证投融资及并购估值人才,亦孜孜不倦于估值知识体系的建设和知识传播,先后引进并翻译了《估值:难点、解决方案及相关案例》[1]《投资估价》《市场法估值》《财务模型与估值》《投资银行:估值、杠杆收购、兼并与收购》等经典图书,大力支持郑华这样的协会专家出版优秀的原创著作,并从2016年开始与西南财经大学投资估值中心联合每年发布《中国企业资本成本参数》。

成立至今,注册估值分析师协会怀着坚定的初心与信念,积极通过每年两次的注册估值分析师资质考试、行业标准的研究推广,以及国际经典金融书籍的引进发行等工作,持续推动行业全面、系统发展。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注册估值分析师协会已是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IVSC)的会员机构,注册估值分析师证书也已成为大量雇主和从业人员认可的投资估值实用资质证书,注册估值分析师持证人普遍任职于金融机构或企业的核心岗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我们将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持续为国内估值市场及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振山

注册估值分析师协会创始人、主席


[1] 本书中文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