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颉刚殷履安抗战家书
- 顾潮整理
- 1478字
- 2023-07-04 17:31:26
前言
这册《顾颉刚殷履安抗战家书》,收录的主要是父亲与殷氏母亲(履安)在1932年淞沪抗战以及1937年至1943年全面抗战期间的书信。
1932年1月,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的父亲借学校放寒假之机,去杭州看望祖父,恰逢发生“一·二八事变”,日军侵略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抗,展开淞沪抗战。当时因交通阻隔,时局不稳,父亲遂滞留杭州数月。在此期间父亲致殷氏母亲的信已收入《顾颉刚全集》,此次将母亲的复信编入《家书》,可以将当年的情况更完整地呈现给世人。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数年,父亲除了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北平研究院任职,同时还创办禹贡学会和通俗读物编刊社,由于在通俗读物中宣传抗日,久为日人所忌惮。事变发生后日人占领北平,父亲为避日人追捕,遂于7月21日只身离北平,先应傅作义邀请去绥远布置通俗读物社的工作,继而南返家乡苏州。依父亲当时安排,家属“暂留北平,如予必不能回平,再全家南迁”(是年7月21日日记)。不久父亲又应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邀,赴甘肃、青海考察西北教育;一年后应云南大学邀,赴昆明任教;再越一年又应齐鲁大学邀,赴成都主持国学研究所;以后又应朱家骅邀,去重庆编辑《文史杂志》。在这动荡的岁月中,他与家人聚少离多,其间他致家人的书信绝大部分已无存,而殷氏母亲致父亲的信却得以幸存,给后人留下了抗战期间的珍贵史料。
殷氏母亲毕业于甪直镇吴县第五高等小学,自1919年5月与父亲结婚后,始终以全部精力奉献给父亲以及家中所有人。从母亲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日里她为父亲抄写文稿和资料、编写藏书目录;她替父亲管理家务,父亲收入有限而用途过多,幸有母亲勤俭持家,解除父亲的后顾之忧。当“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战火突发之际,由于未能及时接到父亲的音讯,母亲心急如焚,寝食难安。“七七事变”后,没有了父亲的收入,北平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平日所节省积攒的钱辛苦支撑;禹贡学会和通俗读物社诸多善后事宜,也须母亲操劳。当时,远在西北的父亲失眠痼疾发作,母亲为之忧虑痛苦,亟欲前往陪伴;然而一年前从杭州来北平养老的祖父已是风烛残年,如何安置老人更让母亲费尽心思。还有父亲的藏书和文稿书信等大量资料的保管,母亲幸得起潜公(顾廷龙)等人相助,在全家离北平之前得以解决。以后母亲赴昆明与父亲团聚,数月后即遭逢祖父在苏州病逝,她又代替不能去沦陷区的父亲东归处理后事,路途险阻,舟车劳顿,摧垮了她瘦弱的身体。即使缠绵病榻,母亲仍为家人操心;当时大后方物资供应紧张,物价飞涨,母亲不忍心动用祖父辛苦积攒的存款,对于自己治病和调养仍尽量节俭,直至1943年5月在重庆逝世,实为战争的间接牺牲者,令人痛惜!
母亲不仅关爱家人,而且善待父亲的同事和朋友,从她的信中,可以反映出学界同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如何支援军队抗战,在战火中如何流离转徙、艰难谋生。父母与钱宾四(穆)先生一家往来密切,母亲信中时时提及钱先生一家,尤其是战乱岁月中的相互关照,通过母亲的文字更加显现出来。钱先生在《师友杂忆》中称赞父亲“待人情厚,宾至如归”,“夫人贤德,尤所少见”。尽管我与殷氏母亲素未谋面,但仔细聆听母亲信中的诉说,对她的贤德有了深切的感受,怎能不为之动容、震撼、肃然起敬!
这册家书中还有我的两位姐姐与父母的往还通信四十通,从中所反映的亲情亦令人感动,两位姐姐的生母(吴征兰)早年病逝,殷氏母亲作为继母,待她们有如己出,正如钱先生在《师友杂忆》中所言:“其两女乃前妻所出,而母女相处,慈孝之情,亦逾寻常。”
本书编排以父母通信时间为序,两位姐姐与父母的通信附于其后。并对部分重要事件、书信背景以及人物关系,做了简易注释,以备读者参考。
顾潮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