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森林—草原交错带,被誉为“中国绿色明珠”和“华北绿宝石”。历史上的塞罕坝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组成部分,是蒙汉混合语“塞罕达巴罕色钦”的简写,意为“美丽的高岭”。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面积达140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15.1万亩,湿地面积10.3万亩,森林覆盖率82.0%,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在植物地理区划方面,塞罕坝不但是内蒙古、东北和华北3个植物区系的交会处,而且有西北和达乌里两种成分。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方面,塞罕坝属中日界和古北界交界处;在中国动物地理上隶属华北、东北和蒙新3个动物区的交会处,具有比较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在塞罕坝的历史记录中,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记录主要集中在植被及脊椎动物方面,而对于昆虫的研究记录主要局限于有害昆虫种类的防治方面,尚缺少比较完整的物种多样性考察,从而影响人们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整体性认知。为此,我们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支持下,于2015—2016年启动了昆虫物种本底资源的首次全面调查工作,通过扫网、灯诱、黄盘诱集、杯诱等多种采集方法混合使用,获得了12000余件标本。经对捕获标本的初步鉴定和有关记录的搜集整理,撰写了《河北塞罕坝昆虫》一书。本次考察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下。

一、首次记述该地区昆虫958种,隶属于六足动物亚门Hexapoda 4纲23目134科,其中,原尾纲Protura 1目1科3种,双尾纲Diplura 1目1科1种,弹尾纲Collembola 2目3科6种,昆虫纲Insecta 19目127科948种,绝大多数物种和现有整理数据是迄今为止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昆虫生物多样性的历史新纪录。

二、现有昆虫编目数据显示,塞罕坝地区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构成以鞘翅目Coleoptera 427种和鳞翅目Lepidoptera 282种占据优势,两者合计709种,占目前已知昆虫总种数的74.0%以上;科级阶元组成以天牛科Cerambycidae(101种)、夜蛾科Noctuidae(84种)、叶甲科Chrysomelidae(76种)、象甲科Curculionidae(40种)、蛱蝶科Nymphalidae(40种)、步甲科Carabidae(34种)6个科的物种数量比较丰富,共计375种,占总种数体的39.0%以上。

三、塞罕坝地区的昆虫区系成分以古北界、中日界和东洋界为主,尤其以这3界的共有成分占比较大,其由高到低依次为2界成分(古北界+中日界)49.79%>3界成分(古北界+中日界+东洋界)29.02%>1界成分(中日界)3.86%;塞罕坝地区的昆虫区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突出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共同组成的3区共有成分(127种,13.26%)>6区分布成分(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共有成分,共计118种,占比12.32%)>全国广布种(109种,占比11.38%)>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华中区共同组成的4区共有成分(共计101种,占比10.54%)。

四、在分析资源组成基础上,本书将该地区已知的昆虫资源大致分为6类,其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食用类昆虫和药用类昆虫374种(39.1%)>天敌类昆虫187种(19.5%)>观赏类昆虫148种(15.5%)>传粉类昆虫143种(14.9%)>清洁类昆虫73种(7.6%)>环境检测类昆虫33种(3.4%)。经综合考虑,本书提出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昆虫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初步建议。

需要指出,本次记录的塞罕坝地区的昆虫是初步的,尚距该地区实际存在的昆虫物种数量相差甚远,也就是说,本书所总结的塞罕坝昆虫并不能客观完整地反映出该地区昆虫的真实面貌。由于人员和资金有限,加上标本采集的时间较短,现有调查数据对该地区昆虫的区系组成和分布格局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颇,尤其是受物种鉴定能力的限制,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类群没能鉴定出来,尤其是双翅目Diptera和膜翅目Hymenoptera。另外,塞罕坝昆虫的区系形成和分化发展、南北物种交融等复杂理论问题,还需要通过对该地区历史生物地理学的深度剖析,才能相对客观地阐述和揭示,这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主要方面。

在塞罕坝昆虫资源考察期间,原河北省林草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邸济民站长、李跃科长、任卫红科长等对本项考察工作给予指导,并提供了部分昆虫生态照片;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及相关林场职工参加了部分野外考察工作;河北大学博物馆巴义彬副研究员、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的多位教师、博士后、博士和3届研究生参与了标本采集、物种归类和鉴定、文献整理、资料汇总和分析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2022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