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下半程:50岁后的幸福心理课
- (日)植木理惠
- 527字
- 2024-01-25 18:47:37
热情似火30年
十多岁的孩子总是容易心浮气躁。这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1]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但是最近几年,年轻气盛的时期似乎有延长的趋势。有的人马上就要三十而立了,心性还是那么浮躁。
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有人和我倾诉“自己曾经虐待过孩子”“我对家人实施过家暴”,遗憾的是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于是我就问他们是出于什么心理、什么缘故才会做出这种事来,如果对方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论我如何努力、花费多长时间去研究,都找不到确切的缘由。
这些曾经对家人施暴的人总是告诉我“感觉自己很厉害”“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就是想打他一顿”。他们总是拒绝面对自己的内心。
而对方一旦超过35岁,就会先说明自己如此对待别人的理由,而不会推脱“当时一股火顶上来了”或者说出“因为A所以B”之类的借口。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我做心理咨询师时搜集的案例。从2001—2012年的记录看,超过七成的年轻来访者会出现“武断”“看待问题不透彻”“主观随意性”之类的问题,而年龄超过35岁的来访者却极少有这种现象。
年轻人虽然容易冲动,但他们中也有很多人会把自己的隐情告诉咨询师,以获得理解,之后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因此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努力寻找内心深处纠结和痛苦的根源。而这种能力往往要到三四十岁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