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骑行系统的理念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我国交通系统4个阶段的更替过程中,骑行系统的发展空间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并由于自身历史发展而不断推出新的理念。

1.4.1 骑行系统的发展历程

我国骑行系统的发展历程具有典型的阶段性和差异性。骑行系统诞生于骑行交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是骑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机动车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自行车从追捧到舍弃,而后又开始以骑行为中心塑造出行的新文化、新风尚,使骑行交通从初步推广到风靡全国,再在新的交通体系中焕发生机,各类骑行系统的特色也根植于骑行交通跌宕起伏的成长中。

1.骑行系统初步推广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随着自行车的快速发展,骑行系统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角。20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车生产厂家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几个特大城市,自行车产量低、种类少,其适用范围集中于大城市。

据统计,当时全国20个大城市的自行车拥有量约为100万辆。20世纪60年代,自行车生产的巨大进步使这一数字翻了3倍。20世纪70年代,全国自行车拥有量达到1亿辆,自此,自行车开始从大城市推广至中小城市及农村,我国居民的出行习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2.骑行系统问题凸显阶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激发了经济活力,自行车生产量迅速增加。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收入逐年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居民自行车拥有量约达4亿辆,占当时全世界自行车拥有量的三分之一。此时,城镇适龄居民人均拥有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成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甚至成为重要的运输工具,骑行也开始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时尚休闲方式。

20世纪90年代初,自行车数量逐渐趋于饱和,自行车保有量自1995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后迅速下降。在汽车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背景下,道路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侧重于机动车系统,自行车道路空间则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骑行空间少、停车位不足,骑行道设置受机动车道限制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影响了骑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导致骑行人数不断下降。

3.城市慢行系统探索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交通拥堵日渐成为满足城市机动化需求的阻力,为解决拥堵问题而建的高架、立交、快速路等基础设施,未能从根本上缓解交通压力,反而激发了更加巨大的交通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慢行系统发展的重要意义,骑行系统发展随之受到重视。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将公共自行车交通列入公共交通建设体系,同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市场上涌现出了众多共享单车品牌,有效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引导居民在选择自行车出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骑行代表着城市活力,蕴含了居民对城市区域划分的尊重态度,体现了和谐平等的社会氛围。在此阶段,由于各种交通方式衔接不畅,服务网点少,自行车专用道等基础设施缺乏,盗窃损毁问题突出,复兴中的骑行系统对城市交通的改善效果被严重削弱。这也让全社会逐渐认识到,完善的骑行设施、良好的骑行环境才是改善骑行系统的重要措施。

1.4.2 骑行交通体系设计理念的发展历程

正因有从“车本位”到“人本位”的战略转变,有从“监管”到“服务”的理念革新,再到骑行文化从没落到创新,才会有第一条骑行专用道的诞生,才会有“世界无车日”的提出,才会有各项一年一度的骑行赛事,才能有优化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路权分配的措施。同样,骑行交通体系设计理念的发展,也逐步明确了慢行系统的本质内涵。

1.“以机动车为本”的理念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居民家庭收入不断增加,随着机动车的各类快速通道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机动车比自行车更能满足机动化出行需求。对大多数居民而言,拥有汽车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指标,而自行车则被认为是没有能力购买汽车前的代步工具。

当时,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往往侧重于发展机动车系统,而忽略了骑行系统。骑行道路空间少导致自行车行驶混乱,交通事故频发。停放管理设施不完善,导致自行车乱停乱放影响交通秩序。这些因骑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生的次生问题,让骑行交通成为各大媒体口中交通拥挤的“罪魁祸首”,加深了人们对自行车交通的偏见。

2.从“监管”转向“服务”阶段

2008年后,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加快,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能源短缺、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提倡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零能耗”“零排放”的自行车交通,成为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城市管理方意识到,从慢行系统的特性而言,其不仅能在短距离出行中发挥优势,还能有效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确保服务网点充足、与其他交通工具换乘衔接紧密的前提下,骑行系统的建设将有助于扩大公共交通的服务范畴。

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多数城市对骑行交通的态度,开始从监管转变为服务,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骑行系统发展的区域性和阶段性差异,并着手结合城市特色规划骑行系统。对骑行系统的合理定位,是骑行系统规划成功的关键步骤,分析城市类型和城市的发展程度,是明确骑行系统定位的重要方法。例如,在较为发达的大城市,自行车主要发挥补充作用,而在中小城市,自行车可发挥主导作用。

3.骑行新文化倡导阶段

2012年前后,低碳、节能、环保、强健体魄、休闲时尚等理念开始主导骑行新文化的内容变化,这与政府的引导密不可分。同时,我国倡导绿色出行,支持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有力促进了这一文化氛围的形成。

例如,每年的9月22日为“世界无车日”,在政府及各类环保组织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这一活动。2019年,交通运输部牵头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计划重点强调骑行交通对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优化绿色交通方式的路权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