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北上

正德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荆王府外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朱厚照当时下旨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朱厚烇接到旨意的时候就已经是十二月初九了,在蕲州过完年再走也不合适,走大运河的话在过年之前根本走不到北京,所以正德五年的新年就只能在路上过了。

朱厚烇依依拜别了张太妃,登上了象辂,象辂就是用象牙装饰的马车。

亲王象辂,其高视金辂减六寸,其广减一尺。辕长视大辂减一尺。辂座高三尺有奇,馀饰同金辂。

明代亲王的规格很高,和东宫太子是同一个档次,比着皇帝的规格差点但差的也不多。

就以这象辂而言,长宽高也就比着皇帝的金辂少上一尺,对此不熟悉的人还真看不出差别。

出行的仪仗有59种之多,带上整套仪仗得三百多人,之所以需要这么多人因为其中还有“戟一十对、矟一十对、弓箭二十副、刀盾一十对”这种存在。

正德皇帝虽然召他去京城,但是也没说不用带仪仗,而宗藩制度中有规定藩王出行要带全套仪仗,所以朱厚烇就得老老实实带上所有的仪仗出发。

讲道理,全套仪仗摆开之后还挺有排场的,但也仅仅是比较排场,整体仪仗都不太豪华,甚至可以说有点朴素。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元璋,因为大明的各个等级的仪仗于是他定的。

其实在明代之前皇帝出行的仪仗还是很豪华的,到了宋代的时候达到了巅峰,宋代皇帝出行的玉辂被装饰的特别豪华,重的连车子的底盘都承受不住了。

到明代,朱元璋崇尚节俭,不喜欢宋代玉辂豪华繁杂的风格,直接把玉辂改成了金辂,甚至连上面的装饰用的金子都换成了黄铜。

朱元璋设计的这一套简约朴素的仪仗一直用到了明朝灭亡,被带清继承了过去,顺治、康熙、雍正都是用的这套,直到乾隆的时候,乾隆实在是无法忍受皇帝的车驾这么朴素了,就亲自进行改造,至于乾隆的审美懂的都懂。

张永、崔元和礼部郎中各自登上了仪仗里的一辆马车,秦月兰和刘有容也登上了最末尾的马车。

至于刘有容为什么会跟着,那是因为刘太妃得知朱厚烇要带着秦月兰去京城,就把刘有容塞了过来,说是不放心他的身体,让刘有容跟着照顾他。

对此朱厚烇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从善如流了。

朱厚烇的仪仗缓缓的走出了荆王府,外面依旧是黄土垫道,清水洒街,只不过这次朱厚烇有了经验,提前三天通知蕲州城的百姓,对于经过路段旁的各家各户都提前送去了一份小礼物,以示对打扰他们的补偿。

这个操作赢得了蕲州城百姓的赞颂,也让京城来的三人对朱厚烇的看法又产生了一些改变。

荆王府的南门外有着六柱五间和四柱三间汉白玉牌坊3座,呈品字型排列,牌坊主柱上祥云盘龙,浮雕工艺精湛。坊上横额为“屏藩帝室”四个大字。

在六柱牌坊的前面,一块高近2米、宽近1米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巨碑耸立。

朱厚烇还是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荆王府,只觉着熟悉又陌生。

队伍在蕲州城外的码头上登船了,全套仪仗加随行人员一共装满了七八艘船,还有几艘武昌卫的战船护送。

朱厚烇站在船头,身后的蕲州城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冬日的寒风吹拂着他的脸庞,他深吸了一口气,自由的味道真好!

...

在古代旅行是一件非常考验人耐性的事,他们要到达京城估计要耗时40天。

经过几天之后,旅途的新鲜感就褪去了,朱厚烇每天还坚持着锻炼身体,但除此之外的时间只能找张永、崔元聊天去打发时间了,至于那个礼部郎中则躲到其他船上去了。

要是传出和朱厚烇这位藩王来往亲密的传言,那他的仕途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在大明官场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朱厚烇很快就和他们混熟了,相处的挺融洽的。

驸马都尉崔元按照辈分来讲是朱厚烇的姑父,朱厚烇已经一口一个姑父叫上了。

他们顺长江而下,很快就来到了南京城,南京守备太监刘玻还亲自带着南京的官员登船拜访朱厚烇。

按理说朱厚烇经过南京城应该去孝陵去祭拜一下朱元璋的,但是祭拜孝陵的政治意味太过浓厚了,所以他刚提了一嘴,就被刘玻给婉言拒绝了。

朱厚烇也没继续要求去孝陵祭拜,他需要的是做出这种姿态,不被人给挑毛病,最后他还是在船上摆上了香案和祭品对着孝陵的方向遥祭了一下朱元璋。

然后他们就继续顺流而下,来到了镇江,在这里他们将向北走京杭大运河。

“姑父,世人都说南船北马,姑父是北方人,那定会骑马了?”在进入大运河几日后,朱厚烇问道。

“那是当然,我的骑术很好的。”崔元微笑着说道。

“那还请姑父教我骑马吧!”朱厚烇请求道。

“此事易尔,我也在船上呆烦了,只是船上也没有马匹啊?”

“这个好办,可以找沿途的驿站去借,其实咱家的骑术也很不错的。”张永也插话道。

三人一拍即合,马匹很快就被借了过来,朱厚烇也就开始沿着运河练起了骑术,其实在前世他也练过骑术,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所以他很快就能自己骑马奔驰了,这个学习速度也让崔元和张永有些惊奇。

就是秦月兰和刘有容相处的不是那么融洽,她俩虽然住在一起,但是互相之间都不怎么说话。

就这样慢悠悠到了山东地界上,新年到了,山东的地方官员上船请朱厚烇下船过年,朱厚烇却感觉把仪仗弄下来太麻烦了,而且还非常扰民,所以就决定在船上过年了,地上官员送过来很多过年的物资,整个队伍就这样迎来了正德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