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VR元年的潮起潮落

脸书公司(后改名Meta)认为:现实只是人类大脑产生的一种意识,从某种意义来讲,所有的现实都是虚拟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我的余生都将在“现实的虚拟”或“虚拟的现实”之中。脸书公司的“现实虚拟论”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普遍认知,同时也证明了脸书公司对VR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三星公司与Oculus VR建立了技术合作,发布了适用于Galaxy智能手机的Samsung Gear VR。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探索VR游戏设备,包括添加具有创新意义的配件,尝试创建人们全新的沟通方式,希望彻底改变教育、电影等传统行业。

2016年,谷歌发布了低成本的纸盒VR眼镜Cardboard。令人惊奇的是,这款纸盒VR眼镜竟然只售9.9元,该产品可通过智能手机播放内容,融合到VR眼镜中,让大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虚拟现实科技。

Cardboard最初创意来自谷歌公司法国巴黎部门的两位工程师。他们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打造出这个实验项目,意在将智能手机变成一个虚拟现实的原型设备。Cardboard是一个纸盒形状的设备,纸盒内包括了纸板、双凸透镜、磁石、魔力贴、橡皮筋以及NFC贴等部件。按照说明,几分钟内就组装出一个看起来非常简陋的玩具型VR眼镜。凸透镜的前部留了一个放手机的空间,而半圆形的凹槽正好可以把脸和鼻子埋进去。实际上,Cardboard只是一副具备开放VR系统且简单的3D眼镜。

基于VR技术未来可能为影视、游戏、旅游、通信等行业带来全新的机遇,VR技术爆发,带动大量品牌与资本进入这一市场,各自在硬件、软件、内容运营和平台端投入,千百家VR初创公司也随之而生。

Magic Leap成立于2011年,自诞生以来一直是VR行业最闪亮的一颗明星。而在2016年VR元年,这颗明星更是变得璀璨无比。Magic Leap作为一家神秘的明星科技公司,对自己特有的数字光场技术和未来产品设计守口如瓶,但却获得了1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市场估值高达45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谷歌、阿里巴巴、高通、KKR、摩根斯坦利、时代华纳以及硅谷知名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等,股东阵容非常强大。Magic Leap公司CEO罗尼·阿伯维兹(Rony Abovitz)将其产品体验描述为:带来的是“一半《黑客帝国》,一半《哈利·波特》”的震撼效果。

国内大大小小的VR体验馆一夜之间遍布各地商场,犹如雨后春笋,蛋椅成为人们体验最新VR科技的直接工具,沉浸到虚幻世界中感受其神奇魅力。在当时的VR体验区和游戏厅,可以看到很多玩家都戴着VR眼镜手舞足蹈,深奥的虚拟现实科技概念瞬时变成玄妙的虚幻场景。玩家身临其境,时而步入远古的恐龙世界,时而飞跃遥远的宇宙星云,恐怖巨兽张开血盆大口,嗜血丧尸游走于前后左右。戴上VR眼镜之后,用户难以分清虚幻与现实,兴奋、恐惧、好奇、惊叹等各种强烈情绪代替了理性判断,梦境直接环绕于真实的眼前。

暴风科技公司在其股票经历了股市30多个涨停后,公布了第三代暴风魔镜最新的数据:30多万用户,日活跃用户(Daily Active User,DAU)2万,平均使用时长30分钟。暴风科技CEO冯鑫预言:暴风科技将在18月之内,出现两到三款爆品游戏,移动VR游戏会成主流;虚拟人生与模拟社交类游戏,是VR领域未来最流行的游戏,配套的输入设备如体感设备、速度传感器、定位追踪等将成为竞争热点。

然而,2016年对于VR科技来说,可谓潮起潮落。“VR元年”最终没有真正成为“VR爆发年”。前半年,VR概念火热,VR+演唱会、VR+影视等各种商业行为如火如荼;没想到后半年,资本急速收缩,不少VR视频平台停止更新,VR创业公司濒临倒闭的消息接连传出。

就是在所谓的风口,暴风魔镜这家VR旗手,在2016年初获得2.4亿元融资,风光无限的科技“巨头”,曾被寄予承担起“开创中国VR元年”重任厚望,股价一度创造超过每股300元神话,在10个月之后,终归还是被打回到“国内视频行业三流公司”的原形。股价暴跌,剥离汽车、旅游、房产等业务板块瘦身,大幅裁员50%,引来大众一片哗然。由此还引发了市场对整个VR产业的质疑。作为A股市场VR概念股的领头羊,在不少人眼中,暴风集团的股价走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资本对VR行业的态度。毕竟噱头炒得火热却缺乏优质内容,无法给观众带来良好体验的行业状态,让不少刚刚诞生的VR产品阵亡在起跑线上。负面新闻四处传来,大量VR创业公司悄悄死去。Steam作为美国电子游戏商Valve推出的数字发行平台,曾被认为是计算机游戏界最大的数码发行平台之一,Steam VR月活跃用户也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