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镗急诊医学(第2版)
- 王一镗主编
- 1881字
- 2023-07-27 15:51:03
第2节 止血
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内流出至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者,称为内出血;血液流向体表者称为外出血。本节主要讨论外出血。院前急救止血法有多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一)直接按压止血法
最直接、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方法。若是四肢出血,则应抬高患肢。
1.出血点直接压迫止血 紧急时可先在出血的大血管处或稍近端用手指加压止血,然后再更换其他方法。
2.动脉行径按压法 在出血点无法按压或效果不佳时,可在动脉行径中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以止血。需要说明的是,此法仅能减少出血量,不太可能达到完全止血,而且救护人员必须熟悉身体各部位血管的解剖位置和出血的压迫点。故只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大出血,应尽快改用其他方法。
(1)头顶、额部和颞部出血:用拇指或示指在伤侧耳前对着下颌关节,用力压迫颞浅动脉。
(2)面部出血:用拇指、示指或中指压迫双侧下颌角前约3cm的凹陷处,在此处压迫明显搏动的面动脉即可止血。由于面动脉在面部有很多小分支相互吻合,即使一侧面部出血也要压迫双侧面动脉。
(3)一侧耳后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耳后动脉。
(4)头后部出血:用两只手的拇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枕动脉搏动处。
(5)颈部出血:用大拇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强烈搏动的颈总动脉向后、向内第5颈椎横突处压下。此法仅用于非常紧急情况,压迫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否则有可能引起脉搏减慢、血压下降,甚至心搏骤停。
(6)腋窝和肩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点,用力方向为向下、向后。
(7)上肢出血:用四指压迫腋窝部搏动强烈的腋动脉,将它压向肱骨以止血。
(8)前臂出血:用手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的肱动脉处。
(9)手掌、手背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的尺动脉和桡动脉搏动处止血。
(10)手指或脚趾出血:用拇指、示指分别压迫手指或脚趾两侧的动脉。
(11)下肢出血:用拇指、单或双手掌根向后、向下压住跳动的股动脉。
(12)小腿出血:一手固定膝关节正面,另一手拇指摸到腘窝处跳动的腘动脉,用力向前压迫即可止血。
(二)压迫包扎法
在出血位置的裹伤包上加一纱布卷、大块敷料或三角巾等,然后再适当加压包扎,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并注意松紧适度。
(三)填塞法
对于深部伤口出血,如肌肉、骨端等,一定要用大块纱布条、绷带等敷料填充其中,外面再加压包扎,以防止血液沿组织间隙渗漏。注意不要将伤裂的皮肤组织、脏物一起塞进去,所用的填塞物一定要尽量无菌或干净,并且应使用大块的敷料,以便既能保障止血效果,又尽可能避免在随后的进一步处理时遗漏填塞物在伤口内。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甚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四)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单纯加压包扎止血无效和无骨折的四肢出血,如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垫、屈肘;上臂出血时,在腋窝内加垫,上臂紧靠胸壁;小腿出血时,在腘窝加垫、屈膝;膝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屈髋,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将位置固定。由于此法对伤者痛苦较大,不宜首选,且疑有骨折时忌用此法。
(五)钳夹法
用止血钳直接钳夹出血点,最有效,最彻底,损伤最小,建议尽量采用。但需要一定的器械与技术。同时,盲目钳夹有可能损伤并行的血管、神经或其他重要组织;转运搬动时有可能松脱或撕裂大血管。因此,此法必须在直视下准确施行,同时做好有效的固定。
(六)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能有效地控制四肢出血,但损伤最大,可致肢体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尽量少用。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四肢大血管损伤性出血。
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如下:
1.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必须延长,则应每隔1小时左右放松1~2分钟,且总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在放松止血带期间需用指压法临时止血。
2.必须做出显著标志,注明和计算时间、上止血带的原因等,并优先后送及进行进一步处置。
3.避免勒伤皮肤,用橡皮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数层纱布。
4.缚扎部位原则是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能缚在中下1/3处,而应在中上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5.缚扎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且会增加出血量,过紧易造成肢体肿胀和坏死。
6.前臂和小腿一般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所以,应用止血带的部位实际上只能是大腿(股骨干)和上臂(肱骨)中上1/3处。
7.决不可使用非弹性的绳索、电线,甚至是铁丝等。
8.需要施行断肢(指)再植者不应用止血带,如有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其伤肢也须慎用止血带。
9.在松止血带时,应缓慢松开,并观察是否还有出血,切忌突然完全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