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镇痛剂过量性头痛
(analgesic rebound headache)

ICD-9 CODE 784.0

ICD-10 CODE G44.10

临床综合征

镇痛剂过量性头痛是近期被确认的一种头痛综合征。患者因过度服用顿挫疗法药物来治疗头痛,从而产生的头痛症状。过度使用这些药物导致头痛频率逐渐增加,进而对顿挫疗法或预防性药物变得没有反应。经过数周的时间,患者间断性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变得更频繁,甚至变为慢性每日头痛。这种每日头痛逐渐对镇痛药以及其他药物的反应降低,患者如果忘记或延迟服用顿挫疗法或预防性镇痛药,头痛症状会加重(图6-1)。镇痛剂过量性头痛可能会被医师忽视,并且由于含咖啡因的非处方镇痛药的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这使得这种头痛变得更加多见。

体征和症状

镇痛剂过量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类似变化了的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其可能表现为这两种常见头痛各自的特点,又与其典型的特点不完全相同,进而使诊断困难。镇痛剂过量性头痛的共性是常常过度使用下列任何一种药物:普通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鼻炎用药(sinus medications),包括普通的镇痛药;阿司匹林、咖啡因及布他比妥(butalbital)的复方制剂(Fiorinal);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麦角胺以及曲坦类,如舒马普坦(表6-1)。

检查

对镇痛剂过量性头痛而言并无特殊检查的必要。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发现隐匿的病变或鉴别其他类似于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的疾病(见鉴别诊断)。对于所有近期发生并考虑为镇痛剂过量性头痛的患者,应该进行头颅MRI影像扫描,而如果有明显的枕部或颈部症状,就要做颈椎MRI。如果患者之前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病情稳定,而最近出现症状变化时,也应该做MRI检查。如果对镇痛剂过量性头痛的诊断有疑问的话,也应该进行筛查性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检测、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液生化系列。

图6-1 镇痛剂过量性头痛与服用顿挫疗法药物之间的典型时间关系

表6-1 镇痛剂过量性头痛的相关药物

鉴别诊断

镇痛剂过量性头痛通常要在临床上有特定的头痛病史。因为镇痛剂过量性头痛表现出多种头痛的特点,如果不仔细询问药物使用史(特别非处方镇痛药物)会混淆诊断。当原先稳定的头痛症状发生改变时必须要严肃对待,在没重新仔细检查患者之前,切勿自行归因于镇痛药物的过度使用。

治疗方法

治疗镇痛剂过量性头痛应该停止药物的过度使用或滥用,而且要完全戒断至少三个月。许多患者无法耐受门诊停药,所以需要在头痛专科住院治疗。如果要通过门诊方式治疗,应该要仔细地对患者解释下列几点:

·头痛和相关症状在好转前会变得更糟。

·不论继续使用多小的剂量,都会使镇痛剂过量性头痛持续。

·患者不可自行服用药物。

·明显的过度使用阿片类、含有布他比妥或麦角胺的复方制剂会引起生理性依赖,必须在熟悉如何处理生理性依赖的医师的监督指导下,停止使用这些药物。

·如果患者遵从医嘱,停用引起镇痛剂过量性头痛的药物,头痛会好转。

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患者过度使用或滥用药物,包括阿片类、麦角胺类以及布他比妥类,会形成对这些药物的生理性依赖。突然停药会引起药物戒断综合征,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大部分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逐渐减量或停药。

临床要点

镇痛剂过量性头痛比早先认为的还要常见。镇痛剂过量性头痛的发生可归咎于给患者开了过多的、不恰当的、顿挫疗法中治疗头痛的药物。当存有疑问时,医师应该完全避免开具中断药物,并改以预防性药物来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头痛。

参考文献

Calabresi P, Cupini LM. 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 similarities with drug addiction[J]. Trends Pharmacol Sci, 2005, 26(2): 62–68.

Diener H-C, Limmroth V. 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 a worldwide problem[J]. Lancet Neurol, 2004, 3(8): 475–483.

Michultka DM, Blanchard EB, Appelbaum KA, et al. The refractory headache patient. II. High medication consumption (analgesic rebound) headache[J]. Behav Res Ther, 1989, 27(4): 411–420.

Waldman SD. Analgesic rebound headache[M]//Pain review.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9: 219–220.

Ward TN. 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J]. Prim Care, 2004, 31(2): 36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