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相见恨晚——《梅兰芳》

那一年年末闲适,遂阅略各类影片数十部,却依然难以释怀,唯《叶问》稍解余闷,犹觉欠缺。直至昨日才得见《梅兰芳》,大呼相见恨晚,精神为之一振,思绪连连。

关于真实的梅兰芳,我这里避之不谈,我只想说说这个片子里的故事。关于主角,我这里也暂且不论,我只想说说其他令我感触颇深的人物。

1

令我感触最深的人,莫过于那个在凳子上作古了的十三燕,腕华亦就是梅兰芳得叫他一声十三爷爷。

他是何等高傲的人物,有御赐的黄马褂,有前朝太后赏的琖子,一身的唱戏功夫经验。从来都是十三燕天下无敌,而今却要和一个小孩打擂,还是“一家人”。

很多人不屑于他的沽名钓誉,死守面子,守旧不变通,自恃清高。但我看到的他却是一个名角末路时,为了一生信仰的坚守与执着。

打擂他是输了,但输的不是他,而是他所在的时代。梅兰芳的时代到了,历史注定要前进了,以他的微薄之力又怎能阻挡。十三燕始终不解,我今天唱的全在点上,没问题呀。封建腐朽在那个变革的时代注定要化作历史的炮灰。

打擂他是输了,但他没输掉自己的骨气,他的高傲是没人能打到的。腕华也说了,爷爷仿佛这么年就为了等今天这一场戏。十三燕高傲的说,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这也是整个故事的精髓所在,梅兰芳一生一直在怕,几次不敢上台,几次险些放弃机会,不敢放手一搏,这都衬出了燕十三的一身傲骨。

尤其是当满座皆空,十三爷依然坚毅的把戏认真到位的演到了最后,他始终不改戏,他演的已不再是戏,而是他的生命,他的信仰,这一场演完,他也就油尽灯枯了。

每每他在擦拭装黄马褂的玻璃窗的时候,是何等的自傲,又是何等的虔诚。可当他遭催债时,他竟然宁愿舍了黄马褂,也不愿鞠上一躬,向小人折了自己的身子。尤其难忘他的手下跪地求他放弃打擂,他端着身子说,不用吓腕华,不用求他。他手下哪里是在求腕华呀,是在求高傲的十三燕就低这一回头,给自己留条命呀。

即将归天的十三燕看见一身戏服跑来看他的腕华,竟说,下次不许了,脱了它,不然就把戏里的人物弄脏了。这句话使他一生对戏剧的忠贞虔诚已然显露无疑,听者无不动容,可他却成了一无所有的失败者受人耻笑。临终他交代腕华记得提提伶人的地位,要让别人把他们当人看,这也成了梅兰芳的一生追求。

十三燕,他的傲骨,他的执着,他的虔诚都值得我深深仰望!

2

片子中还有一个格外喜欢的人物,梅兰芳的太太,福芝芳。

陈红演绎了一个典型的市井女人,这个人物具有一切市井女性的缺点,口是心非,牙尖嘴利,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装腔作势,小肚鸡肠,心眼多,粉饰太平。

但我看到的更多是她的识大体,更有对梅兰芳的爱的神圣。那真的是令人钦佩的大爱,有时她酸溜溜的口气甚至还透着一点小可爱。

梅兰芳能专注的唱戏,福芝芳功不可没。整个大家庭都由她打理操持,正如福芝芳所说,是啊,做梅兰芳的太太,那能不识大体,家里天天开流水席,甭管是唱戏的,听戏的,坐下就吃:逢年过节,给长辈熟人送礼,那个不是我亲自办妥的。

她深深的爱着梅兰芳,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他对梅兰芳的爱绝不和孟小冬一样,她的爱已经上升为一种本能的信仰,是一种天经地义,不为所动的大爱。她的爱与付出甚至不需要梅兰芳爱的回报,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梅兰芳毫无杂念的唱好戏,平平安安的做个凡人。

看梅兰芳与孟小冬同台演绎时,别人大肆叫嚷,哟,这越演越真喽。福芝芳脸立刻阴了下来,当时她不是气梅对孟渐动真情,而是,我是气你们怎么能这么说腕华,他当然往真里演,难道往假里演。语气里透着嫉妒,却更有一种为老公如此技艺的骄傲,甚至是崇拜!演完她率先使劲鼓起掌来,那种自豪溢于言表,看到孟对梅眉目传情,她掌声略微停滞,又再次响起,眼里已然含泪,她的付出依然阻止不了梅另爱他人。

最为经典是邱如白等人想阻止孟小冬与梅兰芳的交往,把孟小冬家庭地址拿给福芝芳看。她两手抱怀,眼睛看都没看,说,给我看这个干嘛。其实她早就将这个地址记在心底,而且看见梅为了陪孟看电影,都不去唱戏救场。于情于理,她又怎会不去。只是女人的口是心非、故作姿态罢了。邱如白也早就料定了这一点。到了孟家,她更是将市井女人的小心眼与牙尖嘴利展露无疑:

孟:你喝茶吗?

福:不喝,我喝水,干净!

孟:那我给您倒水去。

福:不用,你倒了,我也不喝。

福自己也觉得可笑,不由得掩面而泣,来的时候想的好好的,好好说,不和你吵,但还是……之后她又说了一句令我震撼已久的话,“你知道吗?梅兰芳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的!”福芝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道出了梅兰芳作为一个伶人生命意义的全部,为座儿唱戏。每每请梅救场的人都说,您是最对得起座儿的了!

她那样爱梅兰芳,更崇拜他的事业,她更明白梅兰芳作为一个深受座儿喜爱的伶人的责任所在。她想让他成功,她想让他平安,其实她更想得到他的爱。她一直全心全意的默默付出,装作一副女强人的样子,腕华直到在被日本人传讯问话时,看见深夜伫立在桌前为他担心的福芝芳在偷偷哭泣时,才深深的感受到她始终如一的爱,他对她说,过去对不起。

福芝芳对梅梅兰芳爱的忠贞与宽容,坚韧与博大令我深深感动!

3

全戏中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邱如白。

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他,就没有梅兰芳。

是他成功预言了,梅兰芳的时代到来了!更是为了梅兰芳,他不顾家里反对,众人闲话,亦然辞去了法官的职务。邱家五代为官,他这一举动直接气病了老母。

起先,他瞧不惯京戏的死板迂腐,他的变革之说深深的触动了腕华的内心。直到他看了梅兰芳的第一场戏,他感知到了京戏的内在文化底蕴,他激动难耐写信给了腕华。起初他还是有所顾及的,怕遭人非议。梅上门求见,邱连忙说不在。伶人的地位一直实在太低,其实都被人瞧不起,腕华也被人当过男宠。别人问是那个梅兰芳呀,邱的母亲赶忙说,不是那个唱戏的梅兰芳。

但他最后还是豁出去了。他一生好拼运气,几乎每每都赢。他为了信念敢于抛弃一切,甚至不择手段。第一次就是腕华与十三燕打擂,他赢了,他协助腕华大胆突破常规,顺应了时代,叫响了梅兰芳的名字。但十三燕的归去却为这次胜利蒙上了阴影。

他想尽一切办法,逼腕华到美国唱戏,他说梅兰芳是世界的。赌注除了梅兰芳的房产,还有梅的最爱。他雇人携枪恐吓孟小冬,逼她离去。最后才说服了腕华去美国。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演前西方媒体纷纷不看好,演出中一直没人鼓掌叫好,甚至有人离场,邱如白顶着巨大的压力,再次赌了一把。他又赢了!将中国的京戏,将梅兰芳推向了世界。更将伶人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层次。演毕,全场沸腾,掌声不息,梅兰芳七次上场谢幕,邱如白高兴的近乎疯癫。

日本侵华,梅决定不再唱戏,搬去上海。邱竟不跟他离去,说,你都不唱了,还要我跟着干嘛。临走时,还大喊,别把练戏落下喽!

他曾经衣冠楚楚,气度不凡,饱含激情,热情洋溢,那一别后他竟迅速苍老,满头花白。不修边幅。梅兰芳不在唱戏,他的精神支柱也便没了。没了信仰的他颓废、酗酒、滋事、无所事事,仿佛变了个人一般,直到日本的田中少佐找到他。

他赌,每次都赢,但这次他输了。他擅作主张通知了电台,梅要在近期复出。结果发现复出时间与日军攻占南京吻合,完全像是要为日本胜利庆功。他想让梅唱戏的初衷其实可以理解,甚至感动。但他已经偏执狂了,没想到被日本人利用了。

他后来终于明白了梅兰芳其实一直只是一个凡人,他也豁然了。他曾经的执着、热忱都早已被人们所铭记,他的才华,远见卓识也早已被人们认可,功过与否,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不如细细的品味一遍片子本身,梅兰芳一生在伶人的本份,大师的光环和想做一个凡人的奢望中挣扎,他割舍了自己的最爱,在最后终于将一切合为了一体。

——————

我避开了众多主题与主要人物,只是旁敲侧击记录了一下我对这部内涵深远的片子的一点细微感受,最后还是要用片子里田中少佐的话做结:

梅兰芳就应该不朽!

--------此文获得海师大华茵杯第一届征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