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可以走一条平坦的乡间小道,像身边绝大多数同龄女孩一样,在合适的地方停留,扎根在某个普通男生身边。相夫教子、赡养公婆、收心备孕,将重心放在培育下一代上,像祖祖辈辈们那样稳定生活。
事实上,上天对她不薄,在一路求学旅途中,遇到了许多人善意的提醒。但那时她太年轻,以为未来形势一片大好,从而忽视了客观规律——人是会变老的。
好在迷途知返也不无可能。抓住青春的尾巴、博一张末尾车厢的票也许还来得及。
对于新人新抛来的橄榄枝,苏珩给过自己机会。
是一起新入职、另一个条线的同期。男士离异过一次,约她吃饭,她答应了。
但吃完饭之后的感觉是:算了。
像是路径依赖。
如果不改变思维模式,那永远都是一样结局。她比谁都清楚。
前不久五月,一同入职的这位男青年,来她单位所在地出差,顺道和她见了一面。男士向她汇报自己目前的工作进展、职位调动等个人情况。
苏珩想着两人是同期,长远不见,面聊也挺热情——只不过是老朋友的那种热情。小tips:假如有人信息不回,但见面热络,别想太多,人家真就只是把你当普通同事。聊得再开心,也仅是工作社交。私下不会深交。
男青年比她大8岁,入职前在香港服役。分配工作后,因缘际会,受新上任老板青睐,谋了个实职,如今也算有为青年,向她汇报个人基本情况的时候,颇有80后一本正经的老式做派。
苏珩很想笑,对他说:不必事无巨细、什么都讲。她俩其实没那么熟。坦白而言,她对他没兴趣。
虽然,在父母眼中,这类男士是正经安稳过日子的不二人选。
但问题就在于,她们这代生于90年代、成长于2000念经济腾飞时代的女孩并不这么认为。
她们这代人的成长环境和父母那代人的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两代人注定有思想鸿沟。
她骨子里不喜欢旧事物,也时常厌恶自己墨守成规的性格。
说实话,男生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和她人生规划风马牛不相及。
她已过随风飘舞的年纪,只允许自己朝着预设目标前进,她能接受自己在追梦过程中的失败,因为努力过,所以不后悔。但她绝不能忍受“不战而败的懦弱”,比如改弦易辙,比如退而求其次。
在她看来,一个人连自己的人生都任人摆布,那ta只能自食其果。怨不得任何人。
不是说她笃信“人定胜天”,事实上——在自然面前,人何其渺小!充其量只能算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罢了。
但正是被赋予了“会思考”这一独特意义,于是人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自主意识——自我。
其实你有得选。
比如乐观和悲观,同一件事,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态。
选择乐观,也就选择了积极;选择悲观,则选择了消极。人各有活法,既然说法是“出生前自己就将所有剧本都看过”,眼前路径是自我选择的必然结果,那为什么不遵从内心,做想做的事情?
哪怕失败也无所谓。
事实上,27岁以前的人生,苏珩一直瞄定“做个正常人”这一目标,她循规蹈矩读书、考试,毕业、上班、领薪水、消费;但发现,似乎离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
越努力,心碎的声音越明显。
如果她再为了“哄父母开心”、“做别人眼里的正常人”而努力,那她就真把“自我”丢了。
人一旦和自己灵魂交流过,领略过灵魂的魅力,那ta就无论如何也不会抛弃灵魂。
对不起,也许造物主给她无数次机会,给了那么多张开往平坦目的地的票,但都被她无视,或是揉成纸团踩在脚下。她太顽固,太自视清高,硬是要做哥伦布那样的冒险家。不自量力,在这一点上,也许母亲说的对。
也许这才是自己与母亲产生分歧的最大原因吧,而仅非物质财富层面。
在母亲角度,她早已将“如何做一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合格妻子”的毕生经验全盘托出,作为女儿的苏珩,本应该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把自己未来老公照顾得心宽体胖,把小孩照顾得白白胖胖。以家庭为人生基点,倾注心血,奉献一生,含泪酒泉。但奈何苏珩不是个好学的女儿,油盐不进,母亲才心感对牛弹琴、朽木不可雕,将来有人愿意娶那都要烧高香。
在苏珩眼里,则是“要嫁就嫁给命定之人,否则单身就是最好选择”。
父母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她缺点一大堆。她不否认。不矫饰,也不辩解。相反,她现在已经学会坦然面对人性的枷锁。
但枷锁到底是自己天性的恶劣、顽固不化,性格缺陷,还是外界强加给她去背负的责任?
每当她被命运捉弄,来到礁石边,想放弃自己灵魂、做个无脑顺大流的人的时候,都痛苦不已。筋疲力尽,于是只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和可怜巴巴的意识回来,在钢丝上继续艰难的行走。
身体警告灵魂:没事不要出来作妖!
灵魂也怕被抛弃,只好妥协:保证白天休眠,夜晚活动。但身体要答应灵魂一件事。
身体疲惫地问:什么事。
灵魂沉默良久,郑重说道:“在你没有准备好之前,不可以把一个无辜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
契约达成。
现如今,养老已成为各个地区亟需解决的民生难题,少子化、老龄化,苏珩不想重蹈覆辙。她足够爱孩子,她只是不想成为自己讨厌的母亲样子,胁爱行凶。
如果未来有机会生育,她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爱,她的所有,而不是……
赤裸裸仅为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