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隋唐时期

1.中医儿科理论体系渐具雏形 隋唐时期,中医儿科理论体系已渐具雏形。在医学教育方面,唐朝设立了“太医署”,内设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其中,在医科中设有“少小科”,即现在的儿科。在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中首次提出了小儿生长发育的复杂过程和规律。书中记载曰:“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坐……此其定法,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处。”书中还记载了应用望诊而知小儿夭寿的诊断方法。

现存最早的中医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了小儿纯阳之说,曰:“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因此,以“阳”来概括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以“纯”来表述小儿未经情欲克伐,胎元之气尚未耗损的生理特点。《颅囟经》记述了小儿脉候与成人之不同,书曰:“若有脉候,即须于一寸取之,不得同大人分寸。”此为小儿脉诊“一指定三关”的最早记载。唐代王超在《仙人水镜图诀》中最早记载了小儿指纹诊法。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小儿病因病机与疾病防治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曰:“小儿脏腑之气软弱,易虚易实。”其还提出了小儿的调护方法。曰:“戒养小儿,慎护风池,风池……有病乃治之,疾微,慎不欲妄针灸。”“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灸法在此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的防治,为后世医家应用灸法治疗儿科疾病提供了借鉴。《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可治疗儿科病证的40余种灸法。《外台秘要·小儿将息衣裳浓薄致生诸痫及诸疾方并灸法》论述了灸法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曰:“又五脏之痫……审察其候,随病所在灸之,虽少必瘥,若失其要,则为害也。”《黄帝明堂灸经》对隋唐及以前的小儿灸法进行了系统总结。

2.中医推拿疗法空前发展 隋唐时期是推拿发展的第一个盛世。唐朝设立了“太医署”,内设按摩科。《唐六典》中记载推拿可除“八疾”,即风、寒、暑、湿、饥、饱、劳、逸,说明了推拿治疗范围之广。此期的自我按摩与膏摩疗法亦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系统总结。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的每卷之末都附有“补养宣导”之法,尤其对摩腹法的记载和论述较为详细,此为后世的揉腹法、摩腹运气法、腹诊推拿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膏摩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的防治 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记载了药物敷脐法,这一方法也逐渐发展成为小儿外治法之一。书中记载了“摩儿头和脊”可治小儿夜啼。孙思邈尤推崇按摩疗法治疗小儿疾病,如小儿“鼻塞不通有涕出”“夜啼”“腹胀满”“不能哺乳”等病证都可应用按摩治疗。《备急千金要方·惊痫》曰:“儿立夏后有病……除热赤膏摩之。”“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

《诸病源候论》提出了早期应用膏摩可防止疾病的传变。书曰:“小儿气血脆弱,病易动变,证候百端。若见其微证,即便治之,使不成众病。”“疾微,甚不欲妄针灸……但当以除热汤浴之,除热散粉之,除热赤膏摩之,又以脐中膏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