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药一体化

医药相结合,这是瑶医药最主要的特色。行医者必识药,采药者必懂医;行医而不识药则医不灵,采药而不懂医则药无效。因此,自古以来瑶族医生都是将诊病、采药加工及配方发药集于一身,从未有医药分家的现象。至今,在瑶族中仍然是只有医生诊所,而没有单独配方卖药的药师或药店。

瑶医用药基本上采用瑶族聚居地区盛产的草药及动物药,药物以鲜用及饮片为主,部分经特殊炮制后使用。瑶族聚居地区独特的药材历史非常悠久,名声甚著,药效颇高。瑶医用药品种总计达千余种,每个瑶医(门诊部、诊所、药摊)掌握并经常使用的品种为200~300种。各族系瑶医所用品种及名称并不完全一致,根据药物性味功能及治病特点,总结出了独具一格的104种“老班药”,这对瑶医临床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瑶医医道对药物的命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有些药物以形态来命名,如鹰爪风、鹞鹰风是指该植物花或刺形状如鹰之爪;羊奶果即该植物的果实状似羊之奶等。有些药物以药效来命名,如一身保暖、十全大补,顾名思义属于滋补类药物;而麻骨风、半枫荷则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治疗药物;有的是以生长环境取名,如上山虎、入山虎、下山虎等。这样命名不仅给采药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有利于瑶药的推广及传播。

瑶医处方简而精,用药灵活,用药理论独特。例如,以动物之间的相克关系来指导用药,观察到猫能捉老鼠,就用猫骨配他药治疗老鼠疮(即淋巴结核);狗怕老虎,就用虎骨配他药来治疗狂犬病;蜈蚣怕公鸡,就以公鸡的唾液来治疗蜈蚣咬伤等。在瑶医治病配方中,类似的例子很多,他们把深奥的医学科学原理形象化,并与生活结合起来,以便于记忆、传授及使用。

瑶医擅长多种疗法的综合运用,疗效显著,疗程亦短。由于居处深山老林,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风湿痹痛、痧、瘴、蛊、毒等为常见病、多发病,瑶医医道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以草药内服、外敷、外洗为主,配合药浴、拔罐、药垫、火攻、杉刺、陶针、针挑、刮痧、夹捏、蛋疗、艾灸、油火灯灸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往往取效迅捷。